高考冲刺阶段数学复习技巧

合集下载

数学高考备考计划高考数学备考方案

数学高考备考计划高考数学备考方案

数学高考备考计划高考数学备考方案一说到高考数学备考,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压力大、任务重。

但其实,只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定计划,就能轻松应对。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高考数学备考方案。

我们要明确高考数学备考的整体目标。

高考数学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在备考过程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提升解题技巧。

1.基础知识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解题训练打下基础。

具体步骤如下:(1)梳理知识点从高一开始,我们要对每一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梳理出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这个过程可以参考课本目录,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要确保没有遗漏。

(2)做笔记在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笔记,将重要知识点、易错点、难点记录下来。

这样,在复习时可以快速找到关键内容,提高效率。

(3)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是检验我们掌握知识点的最好方式。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遇到不会的题目要及时查找资料,弄懂为止。

2.解题技巧阶段在基础知识阶段完成后,我们要开始解题技巧的训练。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1)分类练习(2)模拟试题做模拟试题是检验我们备考效果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拟试题,然后对照答案,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3)错题本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建立错题本,将错题进行归纳整理。

在复习时,重点看错题本,避免重复犯错。

3.冲刺阶段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们要进入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提升考试能力。

(1)模拟考试在冲刺阶段,我们要进行多次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力。

(2)重点复习针对模拟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要进行重点复习。

同时,要加强对易错题、难点的巩固。

(3)心态调整4.考前冲刺(1)复习重点在考前冲刺阶段,我们要将复习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易错题和难题上。

(2)模拟考试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检验备考效果。

(3)放松心情在考前,我们要尽量放松心情,保持平静的心态,迎接高考。

高考数学冲刺指南泰勒公式的展开与应用

高考数学冲刺指南泰勒公式的展开与应用

高考数学冲刺指南泰勒公式的展开与应用高考数学冲刺指南:泰勒公式的展开与应用在高考数学的冲刺阶段,掌握泰勒公式的展开与应用对于提高成绩、拓展解题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泰勒公式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在高考中,通常会以较为基础和简化的形式出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泰勒公式的奥秘。

一、泰勒公式的基本概念泰勒公式是用一个多项式来近似表示一个函数。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有一个函数 f(x),在某个点 x = a 附近,我们可以用一个多项式 P(x)来近似它,这个多项式就是泰勒展开式。

对于一个 n 次可导的函数 f(x),在 x = a 处的泰勒展开式为:f(x) = f(a) + f'(a)(x a) + f''(a)/2!(x a)²+ f'''(a)/3!(x a)³++fⁿ(a)/n!(x a)ⁿ + Rₙ(x)其中,f'(a)、f''(a)、f'''(a)等分别表示函数 f(x)在 x = a 处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三阶导数……,n! 表示 n 的阶乘,Rₙ(x) 是余项,表示用多项式近似函数时产生的误差。

二、常见函数的泰勒展开1、指数函数 e^xe^x = 1 + x + x²/2! + x³/3! + x⁴/4! +2、正弦函数 sin xsin x = x x³/3! + x⁵/5! x⁷/7! +3、余弦函数 cos xcos x = 1 x²/2! + x⁴/4! x⁶/6! +这些常见函数的泰勒展开式在解题中经常会用到,需要同学们牢记。

三、泰勒公式在高考中的应用1、函数的近似计算在某些题目中,可能需要对复杂函数进行近似计算,这时泰勒公式就派上用场了。

例如,计算 e^01 时,可以使用 e^x 的泰勒展开式,取前几项进行计算,就能得到较为精确的近似值。

2、证明不等式通过泰勒展开,可以将复杂的函数转化为多项式形式,从而更容易进行不等式的证明。

高三备考数学三轮复习计划

高三备考数学三轮复习计划

高三备考数学三轮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1.复习基础知识高三数学复习的第一步是巩固基础知识。

重点复习高一、高二学过的数学内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建议根据教材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做好笔记并标注重点难点。

2.做题巩固针对每个知识点,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从教材、习题册或者各类题库中选取适量的题目进行练习。

重点关注典型题型和考点,理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3.查漏补缺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不会做或者容易出错的题目。

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找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补充。

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解决自己的疑惑和困惑。

第二轮复习:1.强化重点考点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高考经常考察的知识点和题型。

可以通过参考历年真题,查找和总结高频考点,然后针对这些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多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2.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是提高考试应对能力的有效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正式的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

通过模拟考试,可以了解自己在时间分配、解题速度、答题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提高。

3.错题集复习做错的题目是学习的宝贵资源。

将错题整理成错题集,定期复习并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

可以结合教材或资料中的解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提高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也要注意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和规律,以备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能够迅速解决。

第三轮复习:1.整体回顾这一轮复习的重点是对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回顾和整合。

通过系统复习教材的全套内容,将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点的衔接重新理清。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复习笔记对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加深对全局的把握。

2.做真题在整体回顾的基础上,要多进行历年真题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真题进行刷题,尽量模拟考试的真实环境,体验高考场上的紧张氛围。

通过做真题,不仅可以复习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对题型的熟悉程度,增强应试能力。

高考数学冲刺斯托克斯公式考点精讲

高考数学冲刺斯托克斯公式考点精讲

高考数学冲刺斯托克斯公式考点精讲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数学作为其中的关键学科,更是让众多考生费尽心思。

在高考数学中,斯托克斯公式是一个较为复杂但又十分重要的考点。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讲讲这个考点,帮助同学们在冲刺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一、斯托克斯公式的基本概念斯托克斯公式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它建立了空间曲面积分和沿曲面边界的曲线积分之间的联系。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有一个曲面和它的边界曲线,斯托克斯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将对曲面的某种运算转化为对边界曲线的运算,或者反过来。

用数学语言表述,设 S 是空间中的一个有向光滑曲面,其边界为有向闭曲线Γ,函数 P(x, y, z)、Q(x, y, z)、R(x, y, z)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有:∮_Γ Pdx + Qdy + Rdz =∬_S (∂R/∂y ∂Q/∂z)dydz +(∂P/∂z∂R/∂x)dzdx +(∂Q/∂x ∂P/∂y)dxdy这个公式看起来可能有些复杂,但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意义是掌握它的关键。

二、斯托克斯公式的几何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斯托克斯公式,我们来探讨一下它的几何意义。

从直观上看,斯托克斯公式反映了向量场在曲面及其边界上的环流和旋度之间的关系。

旋度可以看作是向量场在某一点处的旋转程度,而环流则是向量场沿着曲线的积分。

想象一个水流的场景,如果水流在某个区域形成了漩涡,那么这个漩涡就对应着向量场的旋度。

而水流沿着边界流动的情况,就类似于向量场沿曲线的环流。

斯托克斯公式告诉我们,通过了解曲面的形状和向量场在曲面上的分布,我们可以计算出沿边界的环流,反之亦然。

三、斯托克斯公式的应用斯托克斯公式在解决许多数学和物理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它可以用于计算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简化复杂的积分运算。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些难以直接计算的曲线积分时,可以通过构建合适的曲面,利用斯托克斯公式将其转化为曲面积分,从而找到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六个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六个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六个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三角部分,包括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平面向量,以这三个为主,并进行一些综合。

第二:概率统计。

文科是概率和统计,理科是概率统计与随机变量,它在里面加入了选修当中的随机变量的内容。

随机变量的内容是理科特别要去考察的。

第三:立体几何。

文科是立体几何,理科则要求立体几何以及空间向量,也就是说理科生需要定量地去分析这个立体几何的问题,而不单单是了解立体几何的一些空间关系。

第四:数列部分。

数列部分文理要求是差不多的。

按照往年来看,数列在理科里面大题考核通常是以数列为背景的压轴题。

第五: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部分是很多同学的坎,这块坎主要在三个方面,1、对于题面不熟悉,不能很好地翻译成代数语言。

2,翻译成代数语言之后,化解水平不到位。

3,解析几何里面有很多的细节容易丢失。

第六:函数和导数。

这个模块是这几年命题变化比较明显的一个地方。

以往的函数、导数的一个问题,就更加倾向于是常规地分类讨论这样一些基本的考核方法,但是现在的命题特点已经变化了,让考生利用导数这样一个工具去研究函数,也就说导数就像一把尺子一样,像一个裁缝,我量你这个函数长什么样子,从而对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了怎么用尺子,却没有重视到这个尺子用完了之后这个结果体现出什么特征。

与此同时这一块的文字描述也是很多考生容易犯的问题,经常会用一些很高端的语言,但是是不给分数的,我们应该去说得很准确。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指导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指导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指导第1讲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一、知识整合1.高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以考查“三基”为重点的导向,能否在选择题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解答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准确、迅速.2.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

一般说来,能定性判断的,就不再使用复杂的定量计算;能使用特殊值判断的,就不必采用常规解法;能使用间接法解的,就不必采用直接法解;对于明显可以否定的选择应及早排除,以缩小选择的范围;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选最简解法等。

解题时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3.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根本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二、方法技巧1、直接法: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例1.若sin2x>cos2x,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kπ-34π<x<2kπ+π4,k∈Z} (B){x|2kπ+π4<x<2kπ+54π,k∈Z}(C){x|kπ-π4<x<kπ+π4,k∈Z } (D){x|kπ+π4<x<kπ+34π,k∈Z}例2.设f(x)是(-∞,∞)是的奇函数,f(x+2)=-f(x),当0≤x≤1时,f(x)=x,则f(7.5)等于()(A)0.5 (B)-0.5 (C) 1.5 (D)-1.5 例3.七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人必需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的种数是()(A ) 1440 (B ) 3600 (C ) 4320 (D ) 48002、特例法:用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位置)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例4.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项点A (0,0),B (2,0),C (2,1)和D (0,1),一质点从AB 的中点P 0沿与AB 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 上的点P 1后,依次反射到CD 、DA 和AB 上的点P 2、P 3和P 4(入射解等于反射角),设P 4坐标为(44,0),1x 2,tan x θ<<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1,31( (B ))32,31( (C ))21,52( (D ))32,52( 例5.如果n 是正偶数,则C n 0+C n 2+…+C n n -2+C n n =( )(A ) 2n (B ) 2n -1 (C ) 2n -2 (D ) (n -1)2n -1例6.等差数列{a n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A )130 (B )170 (C )210 (D )260例7.若1>>b a ,P =b a lg lg ⋅,Q =()b a lg lg 21+,R =⎪⎭⎫ ⎝⎛+2lg b a ,则( ) (A )R <P <Q (B )P <Q <R(C )Q <P <R (D )P <R <Q3、筛选法: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定理、性质、公式推演,根据“四选一”的指令,逐步剔除干扰项,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例8.已知y =log a (2-ax )在[0,1]上是x 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2) (C )(0,2) (D ) [2,+∞)例9.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与此抛物线相交于两点P 和Q ,那么线段PQ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 y 2=2x -1 (B ) y 2=2x -2(C ) y 2=-2x +1 (D ) y 2=-2x +24、代入法:将各个选择项逐一代入题设进行检验,从而获得正确的判断.即将各选择支分别作为条件,去验证命题,能使命题成立的选择支就是应选的答案.例10.函数y =sin(π3-2x )+sin2x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π2(B ) π (C ) 2π (D ) 4π 例11.函数y =sin (2x +25π)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 ) (A )x =-2π (B )x =-4π (C )x =8π (D )x =45π 5、图解法:据题设条件作出所研究问题的曲线或有关图形,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作出正确的判断.习惯上也叫数形结合法.例12.在)2,0(π内,使x x cos sin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45,()2,4(ππππ (B )),4(ππ (C ))45,4(ππ (D ))23,45(),4(ππππ 例13.在圆x 2+y 2=4上与直线4x +3y -12=0距离最小的点的坐标是( ) (A )(85,65) (B )(85,-65) (C )(-85,65) (D )(-85,-65) 例14.设函数⎪⎩⎪⎨⎧-=-2112)(xx f x 00>≤x x ,若1)(0>x f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 (B )(1-,∞+)(C )(∞-,2-)⋃(0,∞+) (D )(∞-,1-)⋃(1,∞+)例15.函数y =|x 2—1|+1的图象与函数y =2 x 的图象交点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6、割补法“能割善补”是解决几何问题常用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割补法,可以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从而缩短解题长度.例16.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四个项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 )3π (B )4π (C )3π3 (D )6π7、极限法:从有限到无限,从近似到精确,从量变到质变.应用极限思想解决某些问题,可以避开抽象、复杂的运算,降低解题难度,优化解题过程.例17.对任意θ∈(0,2π)都有( ) (A )sin(sin θ)<cos θ<cos(cos θ) (B ) sin(sin θ)>cos θ>cos(cos θ)(C )sin(cos θ)<cos(sin θ)<cos θ (D ) sin(cos θ)<cos θ<cos(sin θ)例18.不等式组⎪⎩⎪⎨⎧+->+->x x x x x 22330的解集是( )(A )(0,2) (B )(0,2.5) (C )(0,6) (D )(0,3)例19.在正n 棱锥中,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A )(n n 2-π,π) (B )(nn 1-π,π) (C )(0,2π) (D )(n n 2-π,n n 1-π) 8、估值法由于选择题提供了唯一正确的选择支,解答又无需过程.因此可以猜测、合情推理、估算而获得.这样往往可以减少运算量,当然自然加强了思维的层次.例20.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3=,EF 与面AC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 体的体积为( )(A )29 (B )5 (C )6 (D )215 例21.已知过球面上A 、B 、C则球面面积是( )(A )916π (B )38π (C )4π (D )964π 三、总结提炼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解选择题只要选对就行,至于用什么“策略”,“手段”都是无关紧要的.所以人称可以“不择手段”.但平时做题时要尽量弄清每一个选择支正确的理由与错误的原因,另外,在解答一道选择题时,往往需要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只有这样,才会在高考时充分利用题目自身提供的信息,化常规为特殊,避免小题大作,真正做到准确..和快速... 总之,解答选择题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原则上都可以指导选择题的解答,但更应该充分挖掘题目的“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正确答案,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后续解题节省时间.第2讲 高考填空题的常用方法数学填空题是一种只要求写出结果,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的客观性试题,是高考数学中的三种常考题型之一,填空题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完形填空题、多选填空题、条件与结论开放的填空题. 这说明了填空题是数学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型的填空题将会不断出现. 因此,我们在备考时,既要关注这一新动向,又要做好应试的技能准备.解题时,要有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要求推理、运算的每一步骤都正确无误,还要求将答案表达得准确、完整. 合情推理、优化思路、少算多思将是快速、准确地解答填空题的基本要求.数学填空题,绝大多数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性质)判断型的试题,应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实的计算或者合乎逻辑的推演和判断。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随着高三的到来,备考高考成为每个学生的重要任务。

而高考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制定一套高效的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内容梳理、知识点总结、练习题使用以及考前冲刺等方面来讲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内容梳理在开始数学一轮复习前,首先需要对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按照一轮复习的时间安排进行划分,以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复习。

根据教材的章节和内容,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制定出复习计划。

在每个知识点的复习计划中,可以设置时间目标和学习目标,以便根据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知识点总结在进行数学一轮复习时,要将每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可以分模块进行总结,对于一些重要且易出错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重点标记,以便于在复习过程中重点突破。

此外,还可以制作知识地图或总结卡片等来帮助自己记忆和复习。

知识点总结要注意条理性和清晰性,便于自己回顾和查阅。

三、练习题的使用做题是数学复习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和强化自己的数学知识。

在做题时,要注意选择适量和难度相匹配的题目,重点练习一些常考、易错或易忽略的知识点。

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目要及时查缺补漏,弄懂其解题思路并整理常考解题方法。

同时,做题要注重练习速度和准确率,培养做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思维。

四、考前冲刺在紧张的高考前几周,数学的复习要进入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要重点复习易出错、易忽略的知识点,并且要多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来熟悉考试形式和提高解题速度。

在复习过程中,要对一些易出错的题型多加注意,掌握解题技巧。

同时,要注意提高数学考试的时间管理能力,在模拟考试中进行时间的控制和调整,以提高答题效率。

总体来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注重做题和模拟考试的实践。

同时,要注重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解题的思维和技巧。

新高考数学怎么提分及学习技巧

新高考数学怎么提分及学习技巧

新高考数学怎么提分及学习技巧新高考数学怎么提分1.要弄清楚概念公式,稳固基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同学们一定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一些公式、概念和原理,这些都能够更有效的运用到各题型当中,许多大题也都是要依靠基础知识来进行拓展考查的。

2.善于发现题目间的内在联系,学会融会贯通。

做题中同学们不难发现有些数学题当中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切忌因为对一些题有熟悉的感觉,就想当然的认为解题思路是相同的,要学会仔细审题,发现其中的解题规律。

3.对于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错题要加以记录。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错误其实是有利于自己复习进度的推动,错误的发现能够让自己及时的修补,新航标教育辅导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题中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将这类易错题记录下来,学会分析错误的原因。

高中数学考试技巧掌握时间由于,基础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题的快法和巧法,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全部的选择填空题,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

在平时当中一定要求自己选择填空一分钟一道题。

用数学思想方法高速解答选择填空题。

先易后难所以,只做选择,填空和前三道大题是不够全面的。

因为,后“三难”题中的容易部分比前面的基础部分还要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志在必得。

在复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基础较好那首先争取选择,填空前三道大题得满分。

然后,再提高解答“三难”题的能力,争取“三难”题得分20分到30分。

这样,你的总分就可以超过130分,向145分冲刺。

后三题尽量多得分第二段是解答题的前三题,分值不到40分。

这样前两个阶段的总分在110分左右。

第三段是最后“三难”题,分值不到40分。

“三难”题并不全难,难点的分值只有12分到18分,平均每道题只有4分到6分。

首先,应在“三难”题中夺得12分到20分,剩下最难的步骤分在努力争取。

后3题不是只做第一问的问题,而应该猜想评分标准,按步骤由前向后争取高分。

高中数学高效学习方法明晰概念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是比较严谨的,各个定义间都有很强的逻辑联系,逐个理解后就应把概念记牢,高考的选择题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某些解答题也会由于概念定义所限而由繁变简,掌握好数学概念之后,有利于基础打牢,要做到“明晰”,关键是要多查书,勤查书,不要一知半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冲刺阶段数学复习技巧
重新看一遍考纲
1.重新看一遍考纲。

考纲里规定的“掌握”和“了解”的知识点要清楚,后面的33道题型实例要都会做。

特别是要求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因为这些都是出题的重点。

不考的知识点也要清楚。

例如函数的奇偶性、立体几何的三垂线定理,由“了解”变成“掌握”,要求提高了,肯定要在这点出题。

2.重新巩固基础知识。

高考是以主干知识为基准,以基础知识为考试主体。

所以考生不要忙着做后面的大题、难题,还是要重视小题,看看过去的试题,把漏洞补上。

3.专题复习紧扣大纲变化。

重点进行一些今年要考的知识点的专题复习。

比如应用题,去年的应用题大部分是和导数、概率结合,今年在复习的时候要考虑到应用题贴近生活,是否会跟函数不等式数列结合,所以可以做应用题专题复习。

立体几何、函数、导数、概率这些意料之中的知识都要考,所以要着重进行专题复习。

4.回头看错题。

过去复习错过的地方,往往是考生掌握薄弱的地方。

5.解决未解决的问题。

自己有问题一定要找老师帮助解决,还有要认真听课,听老师最后嘱咐的东西非常有必要。

6.调整作息时间。

让自己在9点和下午3点考试的时候兴奋起来,达到兴奋高潮,考试才能发挥好。

7.有信心。

考试前不要患得患失,坚信自己能考好,不压题、猜题,用一个平和的心理素质来参加高考。

不为小题纠缠不休
1.改变应试习惯。

打乱过去从头到尾做题的旧模式,先抢占有利地势,不管大题小题先抢会做的题,再抢有门的题,再拼有困难的题,最后再抠实在不会的题。

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拿分。

2.抓紧时间。

发卷做题之前从头到尾扫一遍题目,确定自己的作战方针,做好战前准备。

3.不为小题纠缠不休。

选择题控制在一两分钟左右,节省时间。

4.不要怀疑题目。

答题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要怀疑题目是否出错,而要怀疑自己的思路是否有错误。

坚持“5、2、2原则”,把眼睛多盯在选择题的前5个,填空题的前2个到3个,解答题前2个。

这些题都是送分的题,不会很难,所以要好好看题。

今年的考纲中规定以中等难度的题为主,没有偏、难、怪考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
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5.留出检查时间。

实在不会做的题适当的舍弃也是为了要保证前面的题拿到分数,比如最后两道答题就属于拔高的题,考生要有自知之明,不如放弃而确保前面题目的分数。

要有遇到困难能够调整自己的能力。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
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
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6.计算要心笔结合。

因为考试不给草稿纸,所以很多考生心算,这样就容易出差错,要心算笔算相结合。

而且今年考纲上要求计算能力比较高,所以肯定要出一些计算题进行考查。

考生要特别仔细认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