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TAVR)行业市场情况分析(生物瓣替代,介入瓣发展)
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人工心脏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技术,一直以来在心脏病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工心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与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进行探讨。
一、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历程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医学界开始尝试研发人工心脏来替代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的心脏功能。
最早的人工心脏是由对心脏瓣膜修复有经验的外科医生Michael DeBakey教授和工程师Robert Jarvik共同研制的。
随后,心脏辅助装置(LVAD)和人工心脏等逐渐问世,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人工心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1982年,美国医生和科学家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开创了心脏移植的新纪元。
2024年,医生们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全人工心脏移植手术,为无法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二、人工心脏技术的未来前景1.个性化治疗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很可能未来的人工心脏将能够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来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制造,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2.纳米技术与人工心脏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人工心脏可能会越来越小,甚至可以通过纳米技术实现内部微小机器人的移动和控制,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心脏病治疗。
3.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未来的人工心脏可能会实现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病情发生时可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减少患者的风险和痛苦。
4.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未来的人工心脏可能会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材料和技术,例如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使之更接近真实心脏结构和功能。
这将大大减少患者对排斥反应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综上所述,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支持力 度加大,如鼓励创新、简化审批流 程等,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医疗器械的需求增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提高,个性化医疗器械的需求 将不断增加,如定制化的心脏支架、人工血管等。
技术融合发展
未来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将与其它领域的技术融合发展,如机器人 技术、智能材料等,形成更加智能、高效的治疗方案。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发 展趋势
汇报人:
2023-11-21
• 行业概述 • 行业市场现状 •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风险与机遇 • 结论和建议
01
行业概述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定义
01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是指用于心 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所需 的医疗器械,包括心脏支架、起 搏器、导管、球囊、压力泵等。
微创医疗
作为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领先企业,微创医疗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其产品线覆盖广泛,包括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瓣膜病等领域的介入 治疗产品。
乐普医疗
乐普医疗在心血管介入领域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产品包括药物洗脱支 架、金属支架等。
03
赛诺医疗
赛诺医疗是国内较早进入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公司之一,其产品包括药物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受到政策支 持的影响较大,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 动向并积极申请相关资质。
对行业的建议
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加大对新 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提
高国产化率。
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
高行业整体水平。
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质量管理 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与政 府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政策 落地和行业发展。
2024年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是医疗行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心血管疾病的不断增多,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也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对当前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及趋势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血管疾病早已超过传染病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头号杀手。
而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工具之一。
因此,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0年,全球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市场驱动因素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老年人群对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 技术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的研发也在不断提升。
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心血管手术更加安全、便捷和有效,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 政府支持各国政府对心血管疾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加大了对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的支持力度。
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为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中存在着多家知名企业,如美敦力、波士顿科学、梅杰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并占据了市场的一定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在加大在心血管植介入诊疗器械市场的投入,通过研发创新的产品来获得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格局不断演变,增加了市场的活力和创新性。
市场挑战和机遇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竞争压力增大。
2.法规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3.技术研发成本高昂,对企业的投入要求较高。
机遇1.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产人工心脏瓣膜综述

■ 文/ 王 睿 李 海 平 郑 光 明 马利 川
北京思达 医用装置有限公 司
人工 心脏瓣膜 是指可植人 心脏 内 代替 心脏 瓣 膜 , 具有 天 然心 脏瓣 膜 功 能 的人工 器 官。 当心 脏 瓣膜 病变 严 重
后 的 产 品 , 于 退 出 市 场 的地 位 。 位 双 叶 式瓣 膜 为 第 3 代人 工 心 脏 瓣 膜 , 其 血 液 流体 力学 性 能优 异 , 床效 果 良 临 好, 自推 出后 即迅速 获得 了世界 范 围 内临 床 医师 的广 泛 认 可 , 至 目前 , 截 双 叶 式瓣 膜 占全 球 机 械 心 脏瓣 膜 市
C r o dc瓣膜 ) a b Me is 及北京思达医用装 置有 限公司( 简称“ 北京 思达”的GK ) 型 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 除前 4 个国外企业 以外, 京思达为 国内也是 亚洲 唯一一 北 家可 以生产双叶式心脏瓣膜的企业。
久性差 ( ~ 1年 即损坏 )l多年后 需 7 0 , 0 进行第 2 次换瓣 手术 , 械瓣可 终身 而机
美 国S .u e tJd 瓣膜 、 国Me to i 美 drnc 的ATS 瓣膜 、 国On 美 —X瓣膜 、 意夫 利
血 流之 中, 血液 流 过瓣环 和瓣 叶配 合 间隙时 [ 图 1d 中箭头所示]可提 如 () 供持 续被动冲洗 , 减少 了血液 的淤积 ,
从 而减小 了血栓形成 的几率 。
整 体 , 除了 凹陷 式结构 应力 集 中于 消
瓣 叶耳 状 凸起 的缺 陷 , 而大 大增 强 从
式 ) 构 的双 叶瓣 膜 也被 誉 为 第 4 结 代 人工心脏 瓣膜。
(产 品材 料比 较 2 )
心血管病治疗中的介入手术技术进展和前景展望

心血管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介入手术技术在心血管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断取得进展。
以下是介入手术技术进展和前景展望的一些方面:1. 血管成形术:血管成形术通过导管将扩张球囊引入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然后充气扩张球囊,以恢复血管通畅。
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血管成形术的效果进一步改善,避免了普通金属支架引起的再狭窄问题。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是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近年来,PCI技术在设备材料、导管设计、导管成像等方面不断进步,导致手术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新的介入设备和技术的引入,如全半自动工作站、3D造影技术等,还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辐射损伤。
3. 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TAVR):TAVR是一种通过导管进行无创手术的方法,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TAVR手术更加安全、便捷,并且对患者的恢复时间更短。
未来,TAVR在年龄较大、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 射频消融和电生理治疗:射频消融和电生理治疗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房颤。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消融导管的定位更加精确,治疗效果也更好。
此外,新的电生理治疗方法,如快速电生理三维成像和精准心脏电解调节,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
总体而言,介入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心血管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预计介入手术技术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这包括新型支架材料和设计、新型导管和导向线、更准确的影像引导技术等。
同时,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发展也将为介入手术技术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心脏瓣膜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心脏瓣膜市场调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是针对心脏瓣膜市场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对该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揭示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2. 市场概述2.1 市场定义心脏瓣膜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疾病。
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心脏瓣膜可分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等多种类型。
2.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查数据,心脏瓣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2.3 市场增长因素•心脏瓣膜疾病的不断增加•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人口老龄化导致心脏瓣膜病例增多•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推广和普及3. 市场竞争分析3.1 主要厂商目前,心脏瓣膜市场上的主要厂商包括:•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Medtronic plc•Abbott Laboratories•LivaNova plc•Cryolife Inc.3.2 市场竞争态势心脏瓣膜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度和技术门槛。
主要厂商之间在产品质量、创新能力、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竞争者也可能进入市场。
4. 市场分析4.1 市场分割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心脏瓣膜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细分市场:•二尖瓣膜市场•三尖瓣膜市场•主动脉瓣膜市场•肺动脉瓣膜市场4.2 市场地域分布目前,心脏瓣膜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其中北美市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
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市场也在逐渐增长。
4.3 市场发展趋势•心脏瓣膜介入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资源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心脏瓣膜的个性化定制•心脏瓣膜市场的持续创新和竞争5. 市场挑战与机遇5.1 市场挑战•临床治疗标准和规范的不统一•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手术风险•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顾虑和恐惧心理5.2 市场机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人口老龄化对市场的推动•心脏瓣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增加6. 市场前景展望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心脏瓣膜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2023年心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心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心血管介入器械是指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类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市场需求也逐渐增长。
本文将对心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2019年,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56亿美元。
其中,冠脉支架市场规模约占总市场的66%,达到约102.9亿美元。
其他市场主要包括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心尖设备等,总份额约为34%。
根据预测,到2026年,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增至23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
其中,冠脉支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6亿美元,其他市场份额预计增至96亿美元。
市场增长主要受到年龄结构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
二、地区分布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其中,北美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4%,欧洲市场份额约为32%,亚太地区市场份额约为29%。
其他地区共享剩余份额。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基数,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市场需求也相应增长。
此外,亚洲的经济增长、医疗保健改革、技术创新等因素也为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预计到2026年,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将达到36%,并成为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的新增长点。
三、市场前景心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市场需求也逐渐增长。
其次,医疗技术不断创新,新型的介入器械不断涌现,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最后,各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医疗保健事业的投入,促进了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的发展。
总之,心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该行业将有望实现更快速的发展,为病患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发与应用

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发与应用人工心脏瓣膜是一种可以代替人体自身心脏瓣膜的医疗器械,由于其良好的耐用性和可定制性,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历经多年的研发,人工心脏瓣膜已经成为心脏病人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分析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发和应用,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发历程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最早的人工瓣膜是由贝伊曼(Albert Starr)及爱德华·爱温·霍根(Edward Ames Harken)在1960年发明的,但由于制造技术不成熟,瓣膜往往只能使用几年,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工瓣膜的研究才真正开始快速发展。
当前的人工心脏瓣膜主要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
机械瓣主要由金属和塑料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寿命。
但是,使用机械瓣需要进行长期抗凝治疗,容易患上凝血和栓塞等副作用。
生物瓣则主要由动物瓣膜制成,如猪、牛、羊、马等动物的心脏瓣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无需长期进行抗凝治疗,但寿命相对较短,一般只能持续10年左右。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的人工瓣膜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技术版本。
第三代人工瓣膜具有良好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同时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设计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的开合功能,具有精确的流量特性和匹配的负荷特性。
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人工心脏瓣膜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报道,近年来全球使用人工瓣膜的病例数量逐年攀升,仅在美国每年使用人工瓣膜的病例即达到10万。
一般情况下,人工瓣膜适用于血液逆流、瓣膜狭窄和瓣膜置换等情况。
在临床上,人工瓣膜可以实现血液的正常流动,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和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同时,人工瓣膜的应用也极大地改善了治疗效果。
由于人工瓣膜寿命长,不容易出现变形、产生漏斗样形态等问题,使得病人能够更长久地保持正常的心脏功能。
未来展望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心脏疾病病例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人工心脏瓣膜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面:高值耗材集采加速国产替代⏹国家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正式启动,冠脉支架为首批带量采购品种。
2020年9月14日,国家医保局有关部门召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冠脉支架是首批带量采购品种。
冠脉支架集中采购中选产品的价格和使用有望在2021年1月落地实施。
⏹地方性集采如火如荼。
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自去年起在全国各省市如火如荼开展,尽管市场和厂家对耗材集采中的质量评判、竞价规则以及降价幅度存在争议,但集采政策和耗材降价在全国的执行是大势所趋,目前大部分省市展开了试点,形成了省级(联盟)以高值耗材为主、地市(联盟)以低值耗材为主的总体格局。
⏹国产生物瓣的进口替代空间大。
目前进口产品占中国外科生物瓣市场的85%,国产外科瓣的价格较低,质量也已经得到验证,在高值耗材降价的政策面推动下,将会加速对于进口产品的替代。
图:国内医用耗材高频带量采购品种(截止2020年8月20日)16 1514121086420表:国内上市的生物外科瓣价格(万元)公司牛心包瓣价格(万元)猪主动脉瓣价格(万元)佰仁医疗3~4 1.5~2北京普惠2~3 ——美国爱德华Perimount 3.8~4.5 ——Magnaease 5.5~6.5 ——美国美敦力——HancockII 2~2.5——Mosaic 5以上美国圣犹达Trifecta 6~7Bicor 2~2.5Epic 3.5~4.5TAVR市场空间巨大,国产产品前赴后继⏹2019年全球TAVR市场超4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总销售约4~5亿人民币,我们预计中国市场空间超百亿⏹2017年以来有三款国产TAVR产品获批上市,预计未来2~3年还有多个国产产品上市⏹2020年6月,国际龙头爱德华的核心产品Sapien 3获NMPA批准上市⏹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对于TAVR及其他经导管介入瓣膜置换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图:中国TAVR产品上市时间整理及预测Plus获批上市人工心脏瓣膜公司是市场热点多家心脏瓣膜公司上市,股价表现强劲。
2020年前后,人工心脏瓣膜公司佰仁医疗(688198.SH)、启明医疗- B(2500.HK)和沛嘉医疗-B(9996.HK)纷纷在科创版或H股上市,上市后股价表现强劲,有100%~300%的涨幅(相对发行价),启明医疗的市值超过了300亿。
而微创心通的母公司微创医疗2019年以来的涨幅超过了300%,人工心脏瓣膜(特别是TAVR)领域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微创心通获资本加持。
继2019年3月完成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之后,微创心通又在2020年4月以投前11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融资额为1.3亿美元,参与机构包括CPE、高瓴资本、清池资本、Gamnat、Gortune Artemis、Happy Soul、CDG等。
估计微创心通将分拆于资本市场独立上市。
图:人工心脏瓣膜相关标的股价表现600% 微创医疗启明医疗-B 沛嘉医疗-B 佰仁医疗500%400%300%200%100%0%-100%注:微创医疗股价以2019/1/1收盘价为基数,其余公司以发行价为基数,股价前复权全球瓣膜市场近60亿美元,TAVR占最主要份额2019年全球瓣膜市场近60亿美元,其中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超40亿美元,外科手术换瓣约18亿美元。
全球的TAVR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爱德华占比约60%,美敦力占比约30%,雅培、波士顿科学等占剩余10%份额。
爱德华估计,2024年全球TAVR的市场空间将达到70亿美元以上,主要驱动因素是:适应症拓展(外科手术高风险向中风险、低风险拓展)、疾病知晓率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
我们估计,2019年中国的TAVR市场销售额约4~5亿元人民币,人工瓣膜总市场约20亿人民币,现有市场规模小。
未来随着TAVR的迅速放量以及生物瓣对机械瓣的替代,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
图:2019年全球TAVR市场及未来预测心脏瓣膜疾病: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心脏瓣膜是心脏的基础结构,严重的瓣膜病变会导致死亡。
心脏瓣膜指心房与心室之间或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 主要功能为阻止血液回流,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或从心室流向主动脉/肺动脉)。
根据形态和位置,共有四种心脏瓣膜: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二尖瓣、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瓣 和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肺动脉瓣。
心脏瓣膜可能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炎症等原因发生关闭不全(反流)、瓣膜 狭窄等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根据2006年发布在Lancet 上发布的调查统计数据,二尖瓣和 主动脉瓣疾病发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快速增长,75岁以上二尖瓣反流发病率高达9.3%,主动脉狭窄和反流的发病率分别为2.8%和2.0%。
估计主动脉狭窄中有超过20%的患者为重度主动脉狭窄,2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图:心脏及心脏瓣膜示意图图:美国各年龄组瓣膜病发病率(%)14.012.010.08.06.04.02.00.018-4445-5455-6465-74≥75所有瓣膜病 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返流 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13.29.38.56.411..30 0.2 2.8 2.00.2流行病学:心脏瓣膜疾病负担重人工瓣膜的更换需求主要集中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
根据Frost Sullivan 数据,2018年全球约有 2.09亿患者患有心脏瓣膜疾病,每年造成约260万人死亡。
据测算,2018年全球分别有1930、2600万人患有主动脉狭窄或主动脉反流,中国的患病人数分别为420万、380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狭窄或反流的患者呈上升趋势。
相比主动脉瓣的病变,二尖瓣疾病的发病率更高,2018年全球和中国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分别为9510万和1030万人。
人工瓣膜的更换需求主要集中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
中国瓣膜病患者年龄更小,二尖瓣更换需求更大。
相比于海外的患者,中国由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瓣膜疾病占比更高,患者更换瓣膜的年龄更小,并且更换二尖瓣的占比更高。
并且,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病率会逐渐上升。
图:全球心脏瓣膜疾病患病人数估计(百万人)图:中国心脏瓣膜疾病患病人数估计(百万人)250.035.0200.0150.030.025.020.0100.015.010.050.05.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中国人工心脏瓣膜市场:生物瓣替代进行时81.4%机械瓣生物瓣生物瓣占比(%)换瓣总数增速( 79.9% 82.9% 84.3%85.4 71.8%73.6% 75.1% 76.9% 78.2%3.6%4.8%5.4% 7.4% 7.3%7.6% 8.0% 5.8% 6.2%3.0% % 86.2%对于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更换人工心脏瓣膜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从瓣膜的制作材料分,人工心脏瓣膜 可以分为机械瓣(以热解碳制作)和生物瓣(以猪、牛等的生物组织制作)。
机械瓣的设计使用寿命更长(50 年以上),但是更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并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并检测凝血功能;生物瓣的使用寿命比机械瓣短( 10-20年),但只需在术后3~6个月服用抗凝药。
生物瓣占全球人工心脏瓣膜的主导地位。
2000年以后,大组长期循证医学数据开始支持生物瓣的应用,生物瓣 的应用占比逐年递增。
到2010年左右,全球生物瓣占比超过机械瓣,特别是以退行性病变为主要治疗群体的欧美发达国家,生物瓣的使用量已经达到75%以上,其中美国生物瓣的占比更高。
中国仍处于机械瓣占绝对主导的发展阶段,预计未来瓣膜使用结构将向欧美国家靠拢,逐步完成生物瓣对机械瓣的替代。
图:人工心脏瓣膜产品分类图:2002-12年美国换瓣数量(千片)及生物瓣占比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100.0% 90.0% 80.0% 70.0%60.0%50.0%40.0%30.0%20.0%10.0%0.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0.0%生物瓣材料之争:牛心包瓣可能占据一定优势(1)牛心包瓣是欧美市场的主流产品,但在中国占比较小。
生物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主要使用猪或牛的组织制造,牛心包瓣上市时间晚于猪主动脉瓣,但凭借其耐久性的优势后来居上,成为欧美等成熟市场是生物瓣的主流产品,由于价格高于猪主动脉瓣,在中国占比较小。
牛心包瓣临床数据优于猪主动脉瓣。
理论上猪主动脉瓣不易钙化但比较容易撕裂,牛心包瓣容易钙化但材料比较结实,瓣膜可以通过化学抗钙化处理提升耐久性。
事实上,猪主动脉瓣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临床应用中在耐久性和患者生存率上的一定优势;在抗钙化技术逐渐成熟之后,牛心包瓣的长期生存率优势开始显现。
另外,虽然不同时期的文献在不同瓣膜的耐久性上存在一定分歧,牛心包瓣在血液动力学功能上的优势较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外科瓣是以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瓣做对比,猪心包瓣和牛心包瓣的临床数据对比目前还较为缺乏。
表:历史上上市的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瓣瓣膜类型瓣膜名称植入位置生产厂商上市时间美国市场状态Hancock Stangdard/MO(Modified Orifice) 主动脉/二尖瓣Medtronic Inc. 1969- 仍供应Carpentier-Edwards 6625/2625 主动脉/二尖瓣Baxter-Edwards Inc. 1975- 仍供应Tissuemed Stented Porcine Valve 主动脉/二尖瓣Tissuemed Ltd. 1979- 已退市Mosaic Ultra Medtronic Inc. 1997- 仍供应Epic ST.Jude Medical Inc. 1993- 仍供应猪主动脉瓣Biocor 主动脉ST.Jude Medical Inc. 1995- 仍供应Tissuemed Stentless Pulmonary 肺动脉Tissuemed Ltd. 1995- / Freestyle Aortic Root Bioprosthesis 主动脉Medtronic Inc. 1996- 仍供应Toronton Stentless(SPV)(无支架)St.Jude Medical Inc. 2001- 仍供应Hancock 主动脉/二尖瓣Medtronic Inc. 2002- 仍供应牛心包瓣Ionescu-Shiley 主动脉/二尖瓣Shiley Inc. 1976- 已退市Carpentier 主动脉/二尖瓣/三尖瓣Edwards Lifesciences 2000- 已退市Pericarbon Sorin(CarboMed) 2004- 仍供应Perimount Magna 主动脉/二尖瓣/三尖瓣Edwards Lifesciences 2005- 仍供应Mitroflow Carbomedics 2009- 仍供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