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

合集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概述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替换病损或功能不全的心脏瓣膜。

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且患者康复的重要步骤。

术后护理指南以下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观察伤口:定期观察手术切口伤口,注意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给予镇痛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反应。

4. 液体管理:根据医生的嘱托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确保患者体液平衡。

5. 治疗性抗凝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托管理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确保药物的恰当使用和监测凝血功能。

6. 呼吸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肺部清洁,并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处理呼吸困难等问题。

7. 营养支持: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术后各项营养需求的满足。

8.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的注意事项、饮食调理和药物使用等相关知识,促进患者的康复。

注意事项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遵循医生嘱托的康复计划。

- 完全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可随意停止或更改用药。

-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其他必要检查。

-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咨询,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

希望以上内容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常规1.加强心功能维护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变化。

如有异常如:房早、室早、房颤或心率过快>120次/分HR<60次/分,应及时报告大夫。

有起搏器的应观察起搏功能是否良好。

2)术后匀速补充生理需要量30-50ml/Kg/天,但应注意不能短时期内输入液体过多、过快。

以免加重心、肾功能负担,发生肺水肿。

3)加强强心、利尿、补钾治疗。

准确记录出入量,早期保证负平衡。

2.术后呼吸道管理:1)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定时进行肺部体疗,保证肺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3)定时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便于痰咳出。

3.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早期每天查K、Na、cl,防止血钾过低而出现心律失常。

血钾保持在4.5-5.0mmol/L。

4.保持术后尿管的通畅、每日膀胱冲洗二次、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15分钟需挤压一次(>3ml/kg/h开胸止血,<10ml/3小时,胸引颜色淡可考虑拨管)。

5.抗凝治疗的护理:初期每日查INR。

随时观察有无出血及抗凝不足征象。

1)抗凝不足:手足麻木、肢体障碍、语言不清。

抗凝过量:出血、黑便、血尿、鼻衄、全身有无出血点及皮下淤斑。

2)DVR:INR 2.5-3.0MVR:INR 2.5-3.0(进口瓣还可下降0.2)AVR:INR 2.0-2.56.防止并发症产生。

1)低心排:如术前心功能差、手术影响,可导致术后心功能不全,低心排表现,治疗上应充分供氧,延长呼吸机时间,减少耗氧,适当给正性肌力药,强心、利尿、控制入量,保持病人安静。

2)瓣周漏:突发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心衰,人工瓣膜区听诊到杂音,出现血红蛋白尿,应高度怀疑,尽早做B超确定,并及时手术。

3)溶血:体外循环,瓣周漏均可导致,典范病症是血红卵白尿,应碱化尿液,多进多出。

4)心包填塞:出血多可心包引流不顺畅可致。

5)左室破裂:突发血压剧降,胸引增多,色鲜血,发病率为0.5-2%6)感染性心内膜炎。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护理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护理
脏 机 械 瓣 膜 置 换 术后 患 者 , 5 男 7例 , 4 女 1例 , 均 年 龄 4 . 平 45
(1 6~ 5 岁 , 中二尖瓣 置换 术 6 , 动脉 置换 术 1 , 5) 其 9例 主 2例 三尖 瓣置换 术 5例 , 二尖瓣 与主动脉联 合置 换术 1 , 0例 再次 二
口渗 血 、 尿 , 血 严重时 引起咯血 、 呕血 、 出血等 , 立即报告 医 脑 应 生 , 药或 减量 , 脉 注射维 生 素 K, 停 静 出血停 止后 观察 1—2d 后重 新调 整抗凝 剂 的剂 量。护 士要 熟悉 抗凝 治疗 患者 出血 的
①9 8例患者 口服华法令首 次剂量 25~ 50mg 以后根据 . . , 凝 血酶原 时间( T) P 和国际标 准化 比值 (N 来调整华 法令 的 I R) 剂量 , P 至 T稳 定在对 照值 的 15~20 . .倍左 右 ,N I R在 20~30 . . 之 间。② 根据 P T结 果选择 华法令 的剂 量 , 日下午 1 : 0口 每 60 服 1次 , 不经 医生 同意不 要 随意改 变服 药 时间 和剂量 , 时 调 有 整 剂量 需增 减 14或 13片 , 以剂量 要 准确 , 药要 均匀 , / / 所 分 定 时 服药 , 详细 记录 , 并检 查药物有 无变质 、 湿。③ 每 日摄入 适 潮
颜色 以及 神志 、 瞳孔等 , 时 发现 栓塞 症状 , 整用 药剂 量 , 及 调 避 免快速加 大抗凝药 剂量 , 导致血栓运行 危险。 对 患者 及 时做 出 院指 导 。机械瓣 膜 置换 术后 须终 身按 时
造成 出血 。 重时 引起 生命危 险。机械 瓣膜置换 术 自身潜在 的 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

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

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修复或替换病损的心脏瓣膜。

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来预防血凝块的形成,以减少患者的风险并保护手术成功。

一、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意义心脏瓣膜手术会导致心脏内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了血液内凝块形成的风险。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凝块形成的机会,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二、抗凝治疗药物选择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常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用于预防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

通常在手术后立即开始使用,并且长期使用。

2.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常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

患者需要接受个体化的剂量调整,以维持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特定范围内。

该范围通常为2.0至3.0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抗凝治疗的监测与调整1. INR监测INR是衡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的指标,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得出。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自己的INR水平,并根据结果进行剂量调整。

2. 剂量调整根据INR的结果,医生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来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剂量调整应该逐渐进行,以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副作用或治疗失败。

四、抗凝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抗凝过度抗凝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抗凝治疗中要注意避免剂量过高或INR过高的情况。

患者应定期监测INR水平,以确保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避免不足抗凝没有达到足够的抗凝效果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几率。

患者应定期监测INR水平,确保抗凝治疗在有效范围内。

3. 药物相互作用抗凝药物和某些其他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在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是保护患者心脏健康和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并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脏事件的发生。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查房培训ppt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查房培训ppt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治范围时停用肝素,以后华法林改为维持给药,再根据 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 适用于抗凝治疗比较紧迫的病 人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
抗凝 监测 (Ning)
INR可消除试剂活性不稳 定的影响因素,
是目前首选的监测指标。
PT
它能反映四种维生
素K依赖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 的减少,但PT检验 过程中因试剂、方 法、技术等因素会 不同程度地影响其
10.起居指导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特(Te)殊问题
外伤与手(Shou) 术
妊娠与分娩
老年人及儿童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一般外伤和手术(拔牙、皮肤、手指等)
大出血、急症等手术中止抗凝 择期手术暂停抗凝
换瓣2~3年后,心功能心功能Ⅰ~Ⅱ级时方可妊 娠
全程应用小剂量华法林
华法林与肝素交替方案
老年人:较低强度的抗凝治疗方案是安全的 儿童:抗凝并发症较成人低,抗凝水平与成人相 似或稍低
小 结 (Xiao)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非常重要,抗凝药物使用是否得当, 与疾病的治疗是否达到其最终目的(延长(Chang)预期寿命,
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在患者住院期间 及出院前均要进行认真的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到 抗凝治疗重要性及抗凝不当的危险性。在有经验的 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自己掌握一些抗凝治疗的 规律, 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思 考题 (Si)
1、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那些? 2、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漏服抗凝(Ning)药怎么办?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内容(Rong)总结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置入的人工心脏瓣膜表面无内皮细胞覆盖,易激活 凝血机制而导致血栓的形成。形成的血栓可使瓣膜的功能丧失导致心衰或猝死。血 栓脱落造成血管栓塞(脑栓塞、其他动脉栓塞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在体 外无抗凝作用,只在体内有效。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须终身按时按 量服用抗凝药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治疗的过程中反复强调服用华法林的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皮肤瘀点、瘀斑。AVR术后:INR:1.3—1.5。如INR低于正 常抗凝范围,增加药量应逐步小剂量进行,一般为隔日增加四分之一片。1.向病人及 家属交待清楚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般外伤和手术(拔牙、 皮肤、手指(Zhi)等)。换瓣2~3年后,心功能心功能Ⅰ~Ⅱ级时方可妊娠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PT值监测与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PT值监测与护理

心脏 瓣 膜 置换 术后 抗凝 治 疗 中 P T值监 测 与 护理
江 苏省淮 安市第 一人 民医院 (230 单 延 霞 2 30 )
文章 编 号 :0 9 5 1 【0 2 0 02 —0 10 5 9 2 0 ) 5 4 2 2 中图 分 类 号 : 7 R4 文 献标 识 码 : B
徐 国先
文献 标 识 码 : 1 3
我院 19 99年 4月 -2 0 年 2月作腹部 平片检查 5 01 0倒, 检
采用移位灌 法 能将 10 nI 5 0 '溶液婀利灌^肠道 ,患者一 , 般 于灌肠后 5 0 -1 分钟 开始排便 ,2 ~4次排 便后肠道基 本清 洁. 腹部平片检查无粪便及 残渣滞留, 保证了摄片质量 , 利于 有 临床诊断
13 . 护理 方 法 :
( T) P 监测下接受抗凝 冶疗 , 效果 满意, 现将护理监测体会报道
如下 :
13 1 正确 采集 P .. T标本 :( )采集 P 1 T标 本要 准确 ,采血 18 加含 3 8 mI - %枸椽酸 钠 0 2 于试管 中充分摇匀 ,使血液 mI 与抗凝 剂混匀 . 避免发生凝血。当采血量多 l , T值缩小 ; 反之 . PI值延长. ' 造成测定结果 异常,给临床治疗造成 假象 , 影响治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 本组 2 2例, 6 , l 男 例 女 6倒, 年龄 1 ~5 岁 . 8 8 均为风湿性心脏病 ,病史 l ~l O 7年 .其 中二尖瓣关 闭不全 2 O 例. 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 2例 . 心功能 Ⅱ级 5 . 倒 Ⅲ级 l 例 , 3 Ⅳ级 4 , 倒 术前 、 术中常规血凝 四项监测 ( T、 b 、 Ir TT) 尤 P F g A T、 , 其P T值监测 . 有利及时实施抗凝治疗 。 12 PF监测 的方法 : . 术后 1 年均为调整期 . 服用 华法令抗凝

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癌 的临 床 观 察 『J].临 床 肿 瘤 学 杂 志,2013,18(1):35—38. [6] 马 炳 太 .紫 杉 醇 联 合顺 铂 治 疗 晚 期 食 道 癌 疗 效 分 析 【J】.药 物 与 临
床 .20122(2):1 l1—1 12. 『71 李 旭 霞 ,陈 年 楷 .吉 西 他 滨 联 合 顺 铂 治 疗 难 治 性 恶 性 淋 巴 瘤 I临床
(收 稿 日期 :2013-06—28)
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刘 美 莲 。要 帅
(包头 市医 学信 息研 究所 ,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 目的 :心 脏 瓣膜 置换 术 后 的病 人 需进 行 终 身 的 抗凝 治 疗 ,指 导 病 人 正 确 服 用 抗凝 药 物 ,为 患者 及 时 、定期 化 验 ,调 整 药 物 剂 量 ,预 防 并 发 症 发 生 。方 法 :监 测 患 者 化 验 结 果 维 持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为正 常值 的 1.5~2.0倍 ,(一 般 在 18—24秒 )或 活 动度 为35%~45% ,INR为 1.5~2.0。根 据 ,临床 表 现 及 化 验 结 果 调 整 抗 凝 药 物 剂 量 。结 果 :使 患 者 及 家 属认 识 到 定期 监  ̄'1INR的 重要 性 ,避免 用 药过 程 中 出现 出血 、栓 塞等 并 发 症 。结 论 :病人 按 时 准确 服 用抗 凝 药物 ,减 少 并发
腺 癌 的疗 效 研 究 叨 .中外 健 康 文 摘 ,2012,9(4):277—279. I4] 徐 林 友 ,吴 斌 ,洪 伟.艾 迪 联 合 长 春 瑞 滨 和 顺 铂 治 疗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的效 果 观 察 [J].药 物 与 临 床,2013,10(5):77—79. f51 林 建 光 ,张 为 民,郑 积 华 ,等 .洛 拉 曲克 联 合 顺 铂 治 疗 转 移 性 鼻 咽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

血液与非正常心血管 内膜 的表 面接触 , 启动 凝血反应 导 致纤维蛋 自网与血小板 凝块 的形成 , 血栓 的相对成 分是血浆
纤维蛋 白凝块 或血小板凝集 。 2 抗凝药物的选择 2 1 肝索 . 是临床常用 的抗凝血酶 Ⅲ强化剂 , 口服肝素无效 , 般做 一 静脉注射或静脉 滴 注给药 , 脉 注射作 用迅 速 , 静 很快 达到 高 峰, 排泄快 , 半衰期短 , 0 5~ , 仅 . 2h 因此肝索在临床上一般 只
3 1 服 用 方 法 .
患者术后饮食可 间接 影响抗凝作 用单一 般干扰较 小 , 含 维生素 K丰富的食物能减低药效 , 如菠菜 、 白菜 、 菜花 、 鲜豌豆
等, 但瓣膜置换术后一般不限制饮食 , 应避免一个阶段 的长期
饮 酒 或 单 调 吃 一 种 富 含 维 生素 K的 蔬 菜 。 43 其 他 因素 .
稳定 , 可改为 3个月测 1次 , 以后可适 当延 长测量 时 , 均要及 时复 查P, r 严密观察及时 调整 剂量 。 r
出血原因多为抗凝过量 , 根据化验指标 出血程度分为一般 出血和严重 出血 , 一般出血主要表现为鼻出血、 牙龈出血 、 下 皮 结膜 出血 、 血尿、 月经量过多 , 重者可导致颅 内出血引起 昏迷。 如有 出血倾 向, 即使 P T在正常范围内也应减量或暂停。 5 2 血栓形成 和栓塞 . 长时 间抗凝不足 , 容易在人工瓣膜 周围形成血栓 , 导致人
维普资讯

1 4・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 0 7年第 4卷第 l 期 l
瓣膜 置 换 术 后 抗凝 治疗
李 丽 牟丰英 秦 德春 张余芳 马灵敏
瓣膜置换术( R) V 是治疗心脏瓣膜病 的有效手段 , 随着医 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 手术死亡率越来越低 , 但此类 患者的长期 预后并不乐观 , 其死 亡 原 因主要 是术 后抗 凝弓 起 的并 发症 。 I 机械瓣术后需终 生抗 凝 , 生物瓣 术后 一 般也需 抗凝 3~6个 月, 掌握适 当的抗凝治疗 是巩 固瓣 膜置换 术疗效 及患者 生命 安全的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药方法
为术后1~2天开始每天用小剂量(2.5~3mg)华法 林,2~3天后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一般 7~14天后可达到稳定抗凝效果 适用于不需要紧急抗凝的病人
维持量给药法
饱和量给药法
为术后1~2 天开始使用肝素和华法林抗凝,华 法林每天5~10mg,连续应用 3 天,当 4~5 天 后 PT达到治范围时停用肝素,以后华法林改 为维持给药,再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 适用于抗凝治疗比较紧迫的病人
实验室 药动学 药效学 药物 饮食
性别 年龄 体重
地域 种族
疾病
影响抗凝的因素
实验室 药物
药动学、 药效学
因素
饮食、疾病
性别、年龄、体重
地域、种族
影响抗凝的因素
降低药效的因素
.富含维生素k1的
增强药效的因素
. 肝功能不全,维 生素k吸收障碍, 药物如广谱抗生 素、抗血小板药 物、西咪替丁、 灭滴灵、氯霉素
特殊问题
外伤与手术
一般外伤和手术(拔牙、皮肤、手指等) 大出血、急症等手术中止抗凝 择期手术暂停抗凝
妊娠与分娩
换瓣2~3年后,心功能心功能Ⅰ~Ⅱ级时 方可妊娠 全程应用小剂量华法林 华法林与肝素交替方案
老年人及儿童
老年人:较低强度的抗凝治疗方案是安全的 儿童:抗凝并发症较成人低,抗凝水平与成人 相似或稍低
抗凝监测
PT
它能反映四种维 生素K依赖凝血 因子(Ⅱ、Ⅶ、 Ⅸ、Ⅹ)的减少, 但PT检验过程中 因试剂、方法、 技术等因素会不 同程度地影响其 准确性
INR可消除试剂活性不 稳定的影响因素, 是目前首选的监测指标。
PTR
(Prothrombin Time Ratio) 凝血酶原时间比 值=患者PT值/ 正常对照PT值
INR
国际标准化比: INR 标准模型在 1982年被采用, 计算公式为INR= (PTR)ISI= (患者PT值/正常 对照PT值)ISI
抗凝监测
国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
生物瓣置换者: INR1.5-2.0 机械瓣 主动脉瓣置换者: INR1.8-2.0 二尖瓣及双瓣置换者: INR2.0-2.5 三尖瓣置换者: INR2.5-3.0
抗凝治疗不足能 引起脑、肢体等 器官的栓塞。脑 栓塞表现为;语 言障碍、偏瘫、 昏迷等肢体栓塞 表现为肢体动脉 搏动消失、酸痛、 麻木,行走困难、 皮温低等。
.
栓塞
. 及时发现栓塞症 状做好抢救的准 备,复查PT由医 生根据结果调整 抗凝药物的剂量 对于脑栓塞引起 神经系统症者, 应注重早期积极 治疗, 急性期过后 康复治疗。
小结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非常重要,抗凝药物使用 是否得当,与疾病的治疗是否达到其最终目的 (延长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极密切的 关系。 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要进行认真的 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抗凝治疗重要性及抗凝 不当的危险性。在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的指导下, 自己掌握一些抗凝治疗的 规律, 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 皮肤有无皮肤瘀 点、瘀斑;鼻衄、 牙龈口腔有无出 血,注意观察患 者的痰液、尿液、 大便的颜色,女 性患者注意观察
. 如有异常及时复
出血
查PT,通知医 生减少抗凝药物 剂量,慎用维生 素K1治疗,因 为快速对抗抗凝 剂作用有促使血 栓形成的危险
月经量的多少
•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食物,如深绿蔬 菜,动物肝脏等; 药物如维生素k1、 维生素k3、安眠 药、雌激素、口 服避孕药、利平 福;还有新鲜血 及血浆等
等。
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的护理
• • • • • 心理护理 正确用药 准确采血化验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饮食护理
• 心理护理 • 绍关于抗凝治疗方面的知识,
•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须终身按时 按量服用抗凝药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治疗的过程中反复强调服用华法林的注意事项 • 加强华法林定时服用意识。
• 饮食护理
• 健康饮食 • 少量多餐, • 禁食动物血及肝脏, • 避免大量食用含维生素K1丰富的食物。
出院后抗凝监测
• 患者出院后,应定期监测INR值,出院一月内至少每周一 次,1至3个月内,每两周一次,半年后若抗凝治疗满意, 可两月至半年一次。 • AVR术后:INR:1.3—1.5 • MVR或DVR术后:INR1.5—2 • INR 2.0—3.0者,停服华法林两日,以后将其剂量减少四分 之一片(每日或隔日),一周后复查。 • INR>3.0,无症状者,静脉滴注维生素k1 20—30mg,4小时 后复查INR,根据其结果重新调整华法林的用量。 • INR>3.0,有症状者,应立即住院,症状严重者,除静滴维 生素k1 外,使用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 如INR低于正常抗凝范围,增加药量应逐步小剂量进行, 一般为隔日增加四分之一片。
思考题
1、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那些? 2、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漏服抗凝药怎么办?
谢谢观看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
心脏大血管外科 李亚梅
主要内容
1 2 3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原因
抗凝药物的选择 如何进行抗凝监测 影响抗凝药的因素
4
5 6
住院期间抗凝的护理
出院指导
瓣膜置换术后为什么需要抗凝?
抗凝的原因
置入的人工心脏瓣膜表面无内皮细胞覆盖,易激 活凝血机制而导致血栓的形成
形成的血栓可使瓣膜的功能丧失导致心衰或猝死
出院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服药方法及注 意事项。 按时服药,剂量准确,认真记录 2.定期复查PT。 3.服用抗凝药中更换批号或改用另一种抗凝药时,均要及时 复查PT,严密现察,调经剂量。 4.注意有无抗凝过量的征象。必要时急查PT。 6.尽量避免外伤。 8.凡遇特殊情况,如拔牙、择期手术应在医生指导下调减抗 凝药。 9.指导患者了解抗凝药物华法林的食物干扰因素 10.起居指导
血栓脱落造成血管栓塞(脑栓塞、其他动脉栓塞等)
如何选择抗凝药物
1
香豆素类药(华法林)
1% 2.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抗血小板类药(潘生丁、阿司匹林)
3
肝素)低分子肝素
4
凝血酶御制剂(西米拉坦)
华法林的作用机制
• 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需要经过羧 化过程才能变成有活性的蛋白, 此还原过程需Vit K、 分子氧、CO2。 • 华法林为口服的Vit K拮抗剂,它能妨碍维生素K参 与Ⅱ、Ⅶ、Ⅸ、Ⅹ四种凝血因子转录后分子的修 饰,使其合成受阻。 • 华法林在体外无抗凝作用,只在体内有效
• 正确用药
• 药剂量要准确、定时,每天尽可能在同一 时间服药,如果漏服,应在当天尽快补上, 禁忌第二日加倍服用。指导患者不可擅自 更改药物剂量及药品生产厂家,同时注意 观察药物有无发霉、变质,以免影响疗效。
• 准确采血化验 • PT及INR是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采血量 的多少和加入抗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检 验的结果,一旦造成误差将直接影响到临 床药物的调整,造成抗凝过度或用药量不 足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