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数据库系统(全文)

合集下载

第1章_Web数据库技术概述

第1章_Web数据库技术概述

FS
WS
WS

WS
⑵工作组模型:其代表是Windows 95/98/NT。由系统管 理员创建一个用户工作组,组中成员以对等方式工作。 工作组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既可作为服务器,又可作为 工作站。每台计算机具有自己的帐户和管理。这种网 络的管理比较松散,安全性较差。 ⑶域模型:其代表是Windows NT Server/ Windows 2000 Server。除了提供工作组模型外,还提供了域模 型的网络使用方式。可以将一个单位的计算机连成一 个域(Domain),每个域中的用户再分成若干个工 作组。一个域中可以有若干个服务器和工作站,其中 至少有一台服务器为域服务器,负责域的集中管理。 域模型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网络使用模型。
火龙果整理
Web服务是程序设计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其 优点是:在完全不同的平台之间具有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通过Internet实现不同应用 程序之间的远程过程调用(RPC)。它是一种不 管应用程序使用哪种操作系统,不管用什么程序 语言,都能在分布式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技术。 其核心技术是:XML、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 议)、WSDL( Web服务描述语言)和UDDI (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
火龙果整理
客户机:存放用户界面层(表示层)软件,负责用户 与应用层之间的对话。 功能服务器:存放业务逻辑层(功能层)软件,响应 客户机请求,完成业务处理或复杂计算。如根据客户 机要求,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SQL命令。 数据库服务器:存放数据库服务层(数据层)软件, 负责执行功能层送来的SQL命令,并通过功能服务器 向客户机返回处理结果。

火龙果整理
HTML语言
是HyperText Mackup Language的缩写 服务器使用HTML语言对用户响应

全文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
可检索期刊1000余种,文章总数达到450多万篇,能够免费获得全文的约占到1/3强,约180万篇
3. BioMed Central
BMC属独立的非赢利性血红素出版机构,致力于提供生物医学文献的开放获取
180余种生物医学开放获取期刊
内容涵盖生物学和医学两大领域
/etd/index.cfm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Theses
/home/theses.ht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3.国外免费-开放获取期刊 http://210.41.242.11/kfqk.htm
免费全文期刊大全 /bbs/showpost.aspx?id=14214
4. 知网,维普,万方等各大数据库的免费账号:/zh/index.html
开放获取期刊:可以免费进行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检索和全文链接的期刊
其特点是研究性和学术性强,且全文免费
2. HighWire Press
1995年由斯坦福大学HighWire出版社建立
生物医学和其它学科重要期刊的网络版,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物理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期刊和其它的网络出版物
University of Florida
/etd.html
Australian Digital Theses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gram
.au/
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
数据每天更新
另外:常用的十七大学术搜索引擎 /toview.aspx?id=25921
【免费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查找到的论文的全文

Web技术简介

Web技术简介
特性各有异同罢了。绝大部分的浏览器都运用了图形用户界面。目前常用的有:
– Netscape Navigator、Netscape Communicator、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Opera , Mosaic 和Lynx等等。
Netscape 的浏览器几乎可以在所有的平台上运行,而且具有创意.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则是Web浏览器市场的霸主。
客户机统称浏览器,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资源索取请求,并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和显 示;
。 通信协议是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讯传输的规范
2023年12月23日星期六6时18分14 秒
2
Web安全
1.1 HTTP协议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是分布式的Web应用的 核心技术协议,在TCP/IP协议栈中属于应用层。它定义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索 取Web页面请求格式以及页面在Internet上的传输方式。
HTTP协议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了解HTTP的工作过程,可以更好地监测Web服务器对Web浏览器的响应,对于Web的
安全管理非常有用。一般情况下,Web服务器在80端口等候Web浏览器的请求;Web浏 览器通过3次握手与服务器建立TCP/IP连接,然后Web浏览器通过类似如下简单命令向 服务器发送索取页面的请求:
2023年12月23日星期六6时18分14 秒
6
Web安全
1.4 Web浏览器
Web浏览器是阅读Web上的信息的客户端的软件。如果用户在本地机器上安装了Web浏 览器软件,就可以读取Web上的信息了。
Web浏览器在网络上与Web服务器打交道,从服务器上下载和获取文件。 Web浏览器有多种,他们都可以浏览Web上的内容,只不过所支持的协议标准以及功能

web系统架构

web系统架构

web系统架构1 web ⼯作机制 什么是WEB - 万维⽹(World Wide web) ,是⼀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本⽂档组成的系统。

Web 的重要概念 - 资源: web 系统中对象称为资源 - URI: 统⼀资源标识符,⽤于只⼀个资源( HTM L ⽂档、图像、视频⽚段、程序)。

是⼀个相对服务器的地址例如/aaa/bbb/1.php - URL :统⼀资源定位符( URI 的⼀个⼦集)。

例如 /aaa/bbb/1.php - HTTP: 超⽂本传输协议,⽤于传输资源,使⽤者通过http 来获得资源。

应⽤层协议。

HTTPS2 web站点架构1. 浏览器的作⽤:⽤户提交请求给服务器,将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解析出来2. web服务器:接受⽤户请求,并给⽤户做出响应,Windows下有IIS ,Linux下有Apache、Nginx3. web应⽤:⽤php、jsp、asp、aspx等开发语⾔开发⼀个web应⽤程序(博客、购物⽹站等)。

运⾏在服务器上4. 数据库:存储数据,数据库有⼀个接⼝,在应⽤程序中指定连接数据库的账户密码5. 中间件:举个例⼦,在Linux环境下,⽤Apache作为服务器想要运⾏⼀个Java程序,还需要Tomcat环境的⽀持,Tomcat就是⼀个中间件。

⽬前Apache等服务器和中间件的区分越来越少,可以⼴泛理解为中间件是Apache、IIS、Nginx、Tomcat、Jboss的统称。

web架构中每⼀个地⽅都存在被攻击的可能http明⽂的会被嗅探抓包,web服务器存在安全漏洞,数据库漏洞,最主要的web应⽤漏洞是写程序本⾝的漏洞(SQL注⼊、xss)。

xss就是浏览器的漏洞,浏览⽹站时挂马,在⽹站服务器的页⾯中嵌⼊连接,链接在另⼀台服务器上会下载⽊马程序到客户端,浏览器有漏洞的话会⾃动执⾏。

3 web应⽤的层次web应⽤CMS:⽂章管理系统不需要⽤户写代码可以直接创建,搭建⾃⼰开源的博客(例如WordPress、discuz)4 web安全问题4.1web 服务端软件安全问题服务⽀撑软件安全问题 - 软件⾃⾝安全漏洞 例: IIS5.0 超长URL拒绝服务漏洞 例: Unicode解码漏洞 - 软件配置缺陷 默认账号、⼝令 不安全的配置 例:IIS配置允许远程写⼊4.2 web 程序安全问题输⼊输出处理会话控制⽂件系统处理⽤户访问机制⽇志处理4.3 WEB 浏览器安全问题web浏览器 - WEB 应⽤的客户端 - 展⽰⽹页供⽤户查看和⽀持⽤户操作 - lnternet Explorer 、Firefox 、Opera 和Safari 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 - 基于Cookie 的攻击可能存在软件配置缺陷。

基于Web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入新世纪后,随着WEB技术和数据仓储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数据量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增长,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自身运营效率和市场占有率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部分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

数据管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并在企业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基于Web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完善系统,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升有一定助益。

标签:Web技术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实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对数据库进行操控和管理的软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查询、修改、增加和删除。

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统一操控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这个系统主要是由数据库和相对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其是适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较为方便的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为数据库正常运行提供了显著的保障,是用户和数据交互的唯一途径。

一、基于Web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1.配置管理模块配置管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自动发现需要管理的对象,获取相应的配置信息,自动构造和编辑拓扑图以及对配置信息进行修改并完成更新。

这个管理模块通过自动发现初始化的数据库中需要被管理的对象,对配置信息收集和整理,并以结构化的形式储存在数据库中,然后配置相应的信息,最后构造网络拓扑图。

2.性能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从数据库系统中对需要管理对象的数据读取,如流量信息、丢包率和延迟、主机或者路由的负载能力、储存介质的利用情况等,对于超过系统设定值的参数及时向管理员警报。

对系统各种性能的参数,系统能够生成不同的时间粒度曲线图表,反应当前网络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最后生成性能监测报告。

3.故障管理模块故障管理模块主要过滤数据采集系统转发而来的多种事件,并根据事件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将其储存在故障卡片中,通过这个模块将需要处理的故障及时上报给管理员。

Web数据库技术

Web数据库技术

表 Recordset对象的其他常用方法
方 法 Close MoveFirst MoveLast
说 明 关闭所指定的Recordset对象 对象 关闭所指定的 将记录指针移到Recordset记录集的第一条记录 记录集的第一条记录 将记录指针移到
将记录指针移到Recordset记录集的最后一条记 记录集的最后一条记 将记录指针移到 录 MoveNext 将记录指针移到Recordset记录集当前记录的下 将记录指针移到 记录集当前记录的下 一条记录 MovePreviou 将记录指针移到 将记录指针移到Recordset记录集当前记录的上 记录集当前记录的上 s 一条记录 Move 将记录指针移到Recordset记录集中第 条记录 记录集中第n条记录 将记录指针移到 记录集中第 AddNew Delete Update 在Recordset记录集的最后添加一条新记录 记录集的最后添加一条新记录 在Recordset记录集中删除一条当前记录 记录集中删除一条当前记录 将修改后的记录内容保存回数据库中
5.1.3 主要Web数据库软件 主要Web数据库软件 1.Oracle 2.IBM的DB2 IBM的 3.Informix 4.Sybase 5.SQL Server 6.MySQL 7.Access
5.1.4 访问Web数据库的几种技术 访问Web数据库的几种技术 1.利用CGI访问Web数据库 .利用CGI访问Web数据库 2.利用IDC访问Web数据库 .利用IDC访问Web数据库 3.利用ADC访问Web数据库 .利用ADC访问Web数据库 4.利用ASP与ADO访问Web数据库 .利用ASP与ADO访问Web数据库
5.4.2 Connection对象的属性 Connection对象的属性 1.ConnectionTimeout属性 ConnectionTimeout属性 设置该属性的语法为: Connection. ConnectionTimeout = seconds 2.CommandTimeout属性 CommandTimeout属性 设置该属性的语法如下: Connection. CommandTimeout = seconds 3.Provider属性 Provider属性 设置该属性的语法如下: Connection. Provider = ProviderName 4.Mode属性 Mode属性 设置该属性的语法如下: Connection. Mode = ModeValue

Web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实践考试

Web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实践考试

Web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实践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Web数据库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什么?A. 关系模型B. 非关系模型(如MongoDB)C. 层次模型D. 网状模型2.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SQL(结构化查询语言)主要用于执行哪种类型的操作?A. 数据定义B. 数据操作C. 数据控制D. 数据存储3. 在设计Web数据库时,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A. 数据库索引优化B. 查询缓存机制C. 数据库分区技术D. 以上所有因素4. 在Web应用程序中,如何确保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A. 使用强密码策略B. 数据传输加密C. 数据库权限管理D. 以上所有措施5. 什么是ORM(对象关系映射)?它在Web数据库开发中的作用是什么?A. ORM是一种编程技术,用于将数据库表映射到编程语言中的对象B. ORM简化了数据库操作,提高了开发效率C. ORM支持事务处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D. ORM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功能,支持复杂的业务逻辑6.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处理高并发访问的问题?A. 使用负载均衡技术B. 数据库连接池管理C. 缓存技术(如Redis)D. 以上所有方法7.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A. 使用数据库自带的备份工具B. 定期手动备份数据C. 数据库复制技术D. 以上所有方法8.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库性能调优?A.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B. 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和索引C. 使用数据库监控工具分析性能瓶颈D. 以上所有方法9.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应对数据库故障和灾难恢复?A. 实施定期数据备份B. 使用数据库容灾技术C. 设计高可用性的数据库架构D. 以上所有措施10.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A. 使用事务处理机制B. 应用级锁来防止多个用户同时修改同一数据C. 设置数据库约束和触发器D. 以上所有方法11. Web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A. 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端B. 数据库、查询语言、服务器、客户端C.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客户端D. 数据库、数据仓库、服务器、客户端12.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哪种语言是用于查询和操作数据的?A. HTMLB. SQLC. CSSD. JavaScript13. Web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哪种协议来传输数据?A. HTTPB. HTTPSC. FTPD. TCP/IP14.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缓存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数据访问速度B. 增加数据安全性C. 减少网络带宽消耗D. 降低数据库负载15.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A. 使用事务处理B. 使用索引C. 使用防火墙D. 使用加密技术16.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B. 备份频率C. 恢复策略D. 数据加密17.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有效地处理大量并发请求?A. 使用负载均衡技术B. 使用缓存技术C. 使用数据分片技术D. 使用并发控制机制18.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数据访问层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处理SQL查询和更新B. 管理数据库连接和事务C. 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处理D. 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19.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提高查询性能?A. 使用更复杂的查询语句B. 使用索引C. 增加数据冗余D. 减少数据访问次数20.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A. 使用强密码策略B. 使用数据加密技术C.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D.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21. Web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什么?A.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B. 软件开发工具C. 计算机网络D. Web服务器22.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是?A. Web服务器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C. 数据库(Database)D. 应用程序23. 以下哪个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特点?A.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支持B. 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C. 数据冗余D. 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24.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通常使用哪种技术来处理用户请求并返回数据?A. HTMLB. CSSC. JavaScriptD. 25.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为了提高查询效率,通常会对数据进行哪些处理?A. 分类和聚合B. 排序和分组C. 去重和加密D. 过滤和映射26.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A. 使用强密码和访问控制B. 定期备份数据C. 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D. 对数据进行加密27.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负载均衡技术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数据库性能瓶颈B. 网络延迟C. 系统可用性D. 计算资源不足28.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通常会采取哪些措施?A. 数据库索引优化B. 使用CDN加速内容传输C. 启用Gzip压缩D. 优化数据库连接池29.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对数据的备份和恢复?A. 使用数据库自带的备份和恢复功能B. 定期手动备份数据并存储在安全位置C. 使用专门的备份和恢复工具D. 数据库管理员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30.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表通常被称为:A. 数据库B. 表格C. 记录D. 列31. 在SQL中,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的命令是:A. INSERTB. SELECTC. UPDATED. DELETE32.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常会使用哪种技术?A. 数据加密B. 数据备份C. 数据验证D. 访问控制33.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实现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的机制是:A. URL重写B. 客户端脚本C. 服务器端认证D. 动态内容生成34.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为了提高查询效率,通常会对数据进行:A. 分类B. 排序C. 索引D. 过滤35.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工具是:A.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B. 数据仓库C. 数据挖掘D. 数据可视化36.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为了确保数据的持久性,通常会使用哪种技术?A. 缓存B. 数据库备份C. 数据库复制D. 数据库分区37.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实现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包括:A. 主键B. 外键C. 唯一性约束D. 非空约束38.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通常会采用哪种架构?A. 单一数据库架构B.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C. 集中式数据库架构D. 混合式数据库架构39.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哪种技术是用于处理客户端请求并返回相应数据的?A. HTMLB. CSSC. JavaScriptD. PHP40.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负载均衡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系统性能B. 提高数据安全性C. 扩大系统规模D. 降低系统维护成本41. 在Web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对于保护数据至关重要。

Web系统的三层结构

Web系统的三层结构

Web系统的三层结构①数据访问层 (2)②业务逻辑层 (2)③用户表示层 (3)B/C系统常常采用如图4所示的多层体系结构,这种多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层的功能。

根据所实现的逻辑功能,按照分布式结构的思想,整个应用程序结构大致分为三层: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其扩展为N层体系结构。

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在逻辑上清晰三层分别实现的功能,并以此设计整个系统的实现及管理整个系统的代码文件。

不能把处于不同层次的文件混在一起。

否则会造成系统逻辑上的混乱,是庞大的系统难于管理和维护,容易导致系统的失败。

图4 Web系统的典型多层体系结构由图4我们了解到,数据访问层从数据源或其他服务中获取原始数据,业务逻辑层把数据转换为符合业务需求的有意义的信息,最后用户表示层把信息转换为用户能够理解的内容。

层次体系结构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完成多个复杂的业务功能。

当应用程序达到一定的复杂程度之后,创建N层体系结构的应用程序,清晰的层次将使得系统的生成、扩展和维护变得轻松。

①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中包含一个类Database,它完成了最基本的数据访问功能。

大多数业务应用程序必须访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

该数据层中的数据访问组件负责将存储在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公开给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组件将业务逻辑层与特定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细节隔离开来。

这种隔离具有以下优点:1)尽量减少数据库提供方的更改造成的影响。

2)尽量减少数据表示的更新所造成的影响3)封装操作单个位置的特定数据项的所有代码,极大地简化了测试和维护过程。

可以直接用作简单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组件。

通过开发一组用于管理对象关系映射复杂性的类,对于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很有益处。

②业务逻辑层在 2.0中,利用SqlDataSource、AccessDataSource等控件无需编写代码就可以选择、更新、插入和删除数据库数据,为开发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数据库系统(全文)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

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下面是正文一、Web数据库系统概述Web数据库系统,是指在互联网中以Web查询接口方式访问的数据库系统资源。

Web技术是促进Internet发展的因素之一。

由静态网页技术的HTML到动态网页技术的CGI、ASP、PHP、JSP等,Web技术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变革过程。

Web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由静态网页提供信息服务,而改变为动态网页,可提供交互式的信息查询服务,使信息数据库服务成为了可能。

Web数据库就是将数据库技术与Web技术融合在一起,使数据库系统成为Web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无缝结合。

这一结合不仅把Web与数据库的所有优势集合在一起,而且充分利用了大量已有数据库的信息资源。

Web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 Server)、中间件(Middle Ware)、Web服务器(Web Server)、浏览器(Browser)4部分组成。

其中,数据库服务器,由运行在局域网中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共同构成。

数据库服务器为客户应用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是:查询、更新、事务管理、索引、高速缓存、查询优化、安全及多用户存取控制等。

中间件(Middleware)是提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连接的软件,以便于软件各部件之间的沟通。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Database Access Middleware)支持用户访问各种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库。

SQL是该类中间件的其中的一种。

Web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可简单地描述成:用户通过浏览器端的操作界面以交互的方式经由Web服务器来访问数据库。

用户向数据库提交的信息以及数据库返回给用户的信息,都是以网页的形式显示的。

链接:CGI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网关接口),是Web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CGI是外部应用程序(CGI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接口标准,是在CGI程序和Web服务器之间传递信息的规程。

CGI规范允许Web服务器执行外部程序,并将它们的输出发送给Web浏览器。

CGI将Web的一组简单的静态超媒体文档变成一个完整的新的交互式媒体。

CGI在物理上是一段程序,运行在服务器上,提供同客户端HTML页面的接口。

这样说大概还不好理解。

那么,我们看一个实际例子。

现在的个人主页上大部分都有一个留言本。

留言本的工作是这样的:先由用户在客户端输入一些信息,如名字之类的东西。

接着用户按一下“留言”(到目前为止工作都在客户端);浏览器把这些信息传送到服务器的CGI目录下特定的CGI程序中;于是CGI程序在服务器上按照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本例中,就是把用户提交的信息存入指定的文件中。

然后CGI程序给客户端发送一个信息,表示请求的任务已经结束。

此时,用户在浏览器里将看到“留言结束”的字样。

整个过程结束。

绝大多数的CGI程序被用来解释处理来自表单的输入信息,并在服务器产生相应的处理,或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浏览器。

CGI程序使网页具有交互功能。

总之,CGI程序的处理步骤是:①、通过Internet把用户请求送到Web服务器;②、Web服务器接收用户请求并交给CGI程序处理;③、CGI程序把处理结果传送给Web服务器;④、Web服务器把结果送回到用户。

链接:ASP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页面),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 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

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

ASP的网页文件的格式是.asp。

现在常用于各种动态网站中。

链接:PHPPHP是(Hypertext Preprocessor,超文本预处理器)嵌套缩写,是超级文本预处理语言,一种HTML内嵌式语言。

PHP与微软的ASP颇有几分相似,都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HTML文档的脚本语言。

其语言的风格类似于C 语言。

它可以比CGI或者Perl更快速地执行动态网页。

现在被很多的网站编程人员广泛运用。

链接:JSPJSP(Java Server Pages,Java服务器页面),其根本是一个简化的Servlet 设计,它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文件(*.htm,*.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即小脚本)和JSP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后缀名为(*.jsp)。

用JSP 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既能在Linux下运行,也能在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

链接:PerlPerl(Practical Extraction and Report Language,实用报表提取语言),是一种功能丰富的计算机程序语言,运行在超过100种计算机平台上;适用广泛,从大型机到便携设备,从快速原型创建到大规模可扩展开发。

链接:ServletServlet,全称Java Servlet,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

其主要功能在于交互式地浏览和修改数据,生成动态Web内容。

狭义的Servlet,是指Java语言实现的一个接口;广义的Servlet,是指任何实现了这个Servlet接口的类,一般情况下,人们将Servlet理解为后者。

Servlet运行于支持Java的应用服务器中。

从实现上讲,Servlet可以响应任何类型的请求,但绝大多数情况下Servlet只用来扩展基于HTTP协议的Web 服务器。

二、Web服务器工作原理与工作步骤万维网简称为Web。

Web可以描述为在Internet上运行的、全球的、交互的、动态的、跨平台的、分布式的、图形化的超文本信息系统。

链接:跨平台跨平台,泛指程序语言、软件或硬件设备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或不同硬件架构的电脑上运作。

广义而言,一般的计算语言都可做到跨平台,开发商只需要提供各种平台下的Runtime/中间件环境即可。

严格而言,是指用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程序只需要做小量的修改,编译之后即可在另外一种平台下运行,此时并不提供Runtime/中间件环境。

例如Java语言是一种提供Runtime环境的跨平台解决方案,而C语言是一种标准且严格的跨平台语言。

Runtime(运行时刻),是指一个程序在运行(或者在被执行)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你打开一个程序使它在电脑上运行的时候,那个程序就是处于运行时刻。

在一些编程语言中,把某些可以重用的程序或者实例打包或者重建成为“运行库”。

这些实例可以在它们运行的时候被链接或者被任何程序调用。

中间件(Middleware)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

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讯。

它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

相连接的系统,即使它们具有不同的接口,但通过中间件相互之间仍能交换信息。

执行中间件的一个关键途径是信息传递。

通过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台或多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环境。

链接:分布式网络分布式网络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多个终端的节点机互连而成的。

这种网络中任一点均至少与两条线路(链路)相连;当任意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通信可转经其它线路完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同时,网络易于扩展。

分布式网络,又称为网型网。

较有代表性的网型网就是全连通网络。

由计算可知,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全连通网络需要有N*(N-1)/2条链路。

这样,当N值较大时,传输链路数很大,而传输的链路的利用率较低。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选择全连通网络,而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链路的冗余和降低造价。

分布式网络的优点是: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对应,它没有中心,因而不会因为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

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

其缺点是:不利于集中管理;安全性不好控制。

链接:图形化界面图形化界面或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环境用户接口。

与早期计算机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界面对于用户来说更为简便易用。

GUI的广泛应用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

它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从此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窗口、菜单、按键等方式来方便地进行操作。

而嵌入式GUI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轻型、占用资源少、高性能、高可靠性、便于移植、可配置等特点。

图形化界面应用于手机通讯移动产品、车载系统产品、游戏产品和电脑操作平台等领域。

链接:超文本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

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

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接到其它位置或者文档的链接,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位置。

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及富文本格式(Rich Text Format,RTF)。

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链接都属于超文本。

1、Web服务器工作原理Web服务器是伴随着Internet技术而产生的。

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Web 服务的计算机称为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每个Web服务器上都放置着大量的Web信息。

Web信息的基本单位是Web页(网页);多个Web网页组成了一个Web节点。

每个Web节点的起始页称为“主页”,并且拥有一个URL地址(统一资源定位地址)。

Web节点之间及网页之间都是以超文本结构(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来进行组织的。

链接:超文本结构超文本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超文本结构来组织信息。

采用这种网状结构,各信息块很容易按照人们的“联想”关系加以组织。

超文本结构由若干内部互联的文本块(或其他信息)组成,这些文本块可以是计算机的一个文件或更小的信息单位,它们称为一个节点。

每个节点都有若干指向其它节点或从其它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这些指针称为链。

每个链都连接着两个节点,它是有向的,从一个节点(称之为源节点)指向另一个节点(称之为目的节点)。

链的数量依赖于每个节点的内容。

有些节点与其它节点有许多关联,因此它就有许多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