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钻孔编录描述格式

合集下载

钻孔地质编录格式

钻孔地质编录格式

钻孔地质编录格式
(9)43回次顶—45/9/15顶0.3m(即回次顶104cm),孔深55.09—60.32m,为斜长黑云片岩
岩石呈灰黑色,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粒度一般为0.01-1.0m,个别可达1mm 以上,主要矿物组成及含量:斜长石20%±、黑云母50%±、石英30%±。

与下层为正常接触关系。

片理夹角:
∠65°(43/13/14顶,即回次底32cm)
接触面夹角:
∠51°(45/9/15顶,即回次顶104cm)
(10)45/9/15顶0.3m(即回次顶104cm)—45/13/15底(即回次底49c m),孔深60.32—61.46m,为大理岩
岩石呈灰白、乳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细条带状构造,矿物粒径一般为0.1-1.0m m,个别可达1.5mm以上,主要矿物组成及含量:方解石95%±,呈白色,粒状,呈条带状分布;其它如斜长石、石英及云母等占5%±。

其中云母与方解石、石英等构成细条带,条带宽一般为0.1-0.5c m不等。

与下层为断裂接触关系。

条带夹角:
∠35°(45/10/15底8cm,即回次顶150cm)
接触面夹角:
∠61°(45/13/15底,即回次底49cm)
注明:1、(9)为分层号;45/9/15代表:回次号/第几块/回次内总块数。

2、有分层,都要有上下层接触关系。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规范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规范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内容包括:统计与描述岩芯块度及采取率,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统计节理裂隙;确定钻孔中流砂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风化带与软弱夹层、岩溶发育带的位置与深度;并可按工程地质岩组用点载荷仪测定岩石力学指标。

RQD=Lp/Lt(Lp某岩组大于10cm完整岩芯长度之和,单位为m)/(Lt 某岩组钻探总进尺,单位为m
1描述裂隙与岩芯的轴夹角、裂隙宽度、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地下水活动形迹、裂隙面粗糙程度、有无擦痕、
2描述岩芯的孔洞与裂隙、空洞大小、形状、孔洞之间连通情况、洞壁之间有何种沉淀物、统计裂隙率
线裂隙率(条/m)=该段岩芯裂隙条数/该段芯长
岩芯块度、形状划分
长柱状.>20cm短柱状10cm-20cm大块状10cm-5cm碎块状5-2cm碎屑状<2cm
2014年11月29日文水项目部。

野外钻孔编录描述格式

野外钻孔编录描述格式

英脉,采取率约**%。

※注:
1、铁路规范与工民建规范有些分类稍有不同,按照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①
潮湿状态可分为:稍湿、潮湿、饱和②塑性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③密实程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④磨圆状态分为:浑圆状、圆棱状、半棱状、尖棱状
2、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粘性土、粉土的干强度、韧性、摇振反应、光泽
反应现场鉴别
3、岩芯分层描述根据地层、密实度划分,依照二院岩土力学参数会审要求,
1)密实度的判别,①阶地地层: 0-2m左右划为稍密、2-8m左右划为中密、以下划分为密实;②河漫滩地层:0-3m左右划为松散、3-8m划为稍密、8-20m 划为中密、以下划分为密实。

2)潮湿状态的判别,可写范围(如同一层在水位线上下分布,可写为潮湿-饱和,数据库中稠度填写饱和的代号)。

野外编录及钻探注意事项

野外编录及钻探注意事项

编录必备王永强整理提供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 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6、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7、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8、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钻孔描述模板

钻孔描述模板

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

为修建洲边化肥厂而堆积。

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

(初见水位以下)碎石土: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土: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工程地质钻孔野外记录表

工程地质钻孔野外记录表
标准贯入试验记录
动力触探记录
锤重:Kg落距:cm钻杆直径:mm探头直径:mm
起止深度
m
钻杆长度m
实测击数N’
修正击数
N
试验深度
m
钻杆长度m
实测击数N’
修正击数N
岩土名称
试验深度
m
钻杆长度m
实测击数N’
修正击数N
岩土名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验深度
m
钻杆长度m
实测击数N’
修正击数N
岩土名称
试验深度
m
钻杆长度m
实测击数N’
.5
-
.6
.6
.6
.6
-
.7
.7
.7
.7
-
.8
.8
.8
.8
-
.9
.9
.9
.9
钻探班长:记录:日期:年月日检查:日期:年月日
工程地质钻孔野外记录表
工程名称
钻孔编号
孔口标高
钻孔深度
m
钻机型号
钻孔规格
开孔
mm
护壁方法
水位
初见
m
终孔
mm
下套管深度
m
静止
m
回次进尺(m)
分层
深度(m)
地层描述
取样


土的名称
颜色
状态或密实度
成份及其他
样品编号
起止深度(m)
样品名称
钻探班长:记录:日期:年月日检查:日期:年月日
原位测试记录表
钻孔编号:
修正击数N
岩土名称
-
.0
.0
.0
.0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野外攻略之野外攻略之钻孔原始地质编录钻孔原始地质编录钻孔原始地质编录目 录1 1 目的及部署原则目的及部署原则目的及部署原则 ................................................................................................................................................ 1 2 2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 1 3 3 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 (2)3.1 岩心管理 (2)3.1.1岩(矿)心排放入箱 (2)3.1.2岩(矿)心编号 (2)3.1.3岩心牌 (2)3.1.4岩心箱编号 (2)3.1.5岩心长度丈量 (2)3.1.6岩矿心拍照 (3)3.2观察分层 (3)3.3 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4)3.3.1回次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4)3.3.2分层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5)3.4换层孔深的计算 (5)3.4.1一个回次内换层 (5)3.4.2两个回次内换层 (5)3.4.3空回次内换层 (5)3.5 钻孔天顶角、方位角测量及要求 (6)3.6 钻孔孔深测量及要求 (6)3.7 简易水文观测及要求 (6)3.8 原始班报表及要求 (6)3.9 技术负责或地质组长的工作要求 (6)3.10 钻孔终孔 (6)3.11 钻探工程测量定位 (7)3.12 反馈工程质量问题 ........................................... 7 4 4 钻孔地质编录钻孔地质编录钻孔地质编录 (7)4.1 编录前的检查工作 (7)4.2 观察和地质描述 (8)4.2.1岩矿石定名 (8)4.2.2岩矿心的观察和描述 (8)4.3样品采集 (9)4.3.1化学样(H) (10)4.3.2光谱样(GP) (10)4.3.3物相分析样(WX) (11)4.3.4岩矿鉴定样(b、g) (11)4.3.5小体重样(XT) (11)4.4 勘探线剖面图、设计柱状图 (11)4.5 小结 (11)4.6 综合记录 ................................................... 11 5 5 资料整理资料整理资料整理 . (1212)5.1 文、图、实物资料整理 (12)5.2 编制钻孔柱状图 ............................................. 12 6 6 检查情况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 (1313)6.1 自检 (13)6.2 互检 (13)6.3 分队技术负责定期抽查 ....................................... 13 7 7 提交资料提交资料提交资料 ............................................................................................................................ 1313 8 8 编录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编录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编录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 . (1313)8.1 任务变更 (13)8.2 孔深校正超差 (14)8.3 补采岩矿心 ................................................. 14 9 9 钻孔验收的质量等级标准钻孔验收的质量等级标准钻孔验收的质量等级标准 . (1414)9.1 优质孔标准 (14)9.1.1岩矿心采取率的要求 (14)9.1.2孔深校正的要求 (14)9.1.3钻孔顶角误差允许值的要求 (14)9.1.4钻孔方位角误差允许值的要求 (14)9.1.5简易水文观测的要求 (14)9.1.6原始记录的要求 (15)9.1.7封孔要求 (15)9.2 合格孔标准 (15)野外攻略之野外攻略之钻孔原始地质编录钻孔原始地质编录钻孔原始地质编录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无误地记录。

钻孔编录描述

钻孔编录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钻孔编录描述格式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育石英脉,采取率约**%。

※注:
1、铁路规范与工民建规范有些分类稍有不同,按照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①潮湿状态可分为:稍湿、潮湿、饱和②塑性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
软塑、流塑③密实程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④磨圆状态分为:浑圆状、圆棱状、半棱状、尖棱状
2、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粘性土、粉土的干强度、韧性、摇振反应、
光泽反应现场鉴别
3、岩芯分层描述根据地层、密实度划分,依照二院岩土力学参数会审要
求,
1)密实度的判别,①阶地地层: 0-2m左右划为稍密、2-8m左右划为中密、以下划分为密实;②河漫滩地层:0-3m左右划为松散、3-8m划为稍密、8-20m划为中密、以下划分为密实。

2)潮湿状态的判别,可写范围(如同一层在水位线上下分布,可写为潮湿-饱和,数据库中稠度填写饱和的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