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word版本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二十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试题(评价方向)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A)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A 绝大多数B 所有C 少数D 个别2.用人单位的(D)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总经理 B专职管理机构 C专职管理人员 D主要负责人3.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B )管理。
A专门 B特殊 C综合 D一般4.《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 A )A 10类132种B 9类115种C 10类115种D 9类132种。
5.国家《高毒物品目录》共列出高毒物品( B )种。
A 52种B 54种C 56种D 58种6.PC-STEL是(C)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15min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B 在遵守PC-TWA前提下,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C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D 按工作地域,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15min均不应超过的有害物质的浓度。
7.粉尘控制应遵循“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其中职业病防护设施主要涉及(C)四部分。
A 革、水、密、查B 革、密、风、护 C革、水、密、风 D革、水、密、护8.车间内有2台打磨机相邻布置,单独测量任意一台打磨机的噪声均为95dB(A),则将两台设备同时运行时,车间内的噪声至少为( C )dB(A)。
A 95B 96.5C 98D 1019.某品牌耳塞SNR值为30分贝,其实际降噪效果约为( B ) 分贝。
A 15B 18C 21D 2410.某岗位有8名工作人员,其中确定有一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最长,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对此岗位进行个体采样时,应选( C )名人员进行个体采样。
A 1B 2C 3D 411.低温作业是指(D)。
A 作业场所平均气温≤0℃ B作业场所平均气温≤1℃C 作业场所平均气温≤3℃ D作业场所平均气温≤5℃12.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 C)。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

1.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 为10mg/m3 )、甲苯(PC-TWA 为50mg/m3、STEL 为100mg/m3 )、二甲苯(PC-TW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A= (4.5 X+5X2+5.5 X2) /8=3.75mg/m3甲苯的TWA= (40X2+60X2+50X2) /8=37.5mg/m3二甲苯的TWA= (50X2+35X2+45X2) /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293 PVo = V t X ------------ X (1)273+ T 1013式中:V Q—标准采样体积.L;Vt —在温度为tC,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t —采样点的气温*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3.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 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 小时;60 mg/m3 ,接触2 小时;120 mg/m3 , 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 X3+60 X2+120 X3) £=172.5(mg/m3)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教学内容

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 A=(4.5×2+5×2+5.5×2)/8=3.75mg/m3甲苯的TW A=(40×2+60×2+50×2)/8=37.5mg/m3二甲苯的TW A=(50×2+35×2+45×2)/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4.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职业卫生评价习题及参考答案

练习题(职业卫生评价专业)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30 分)专业知识部分1. (B )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 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C.专题调查2. 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 B )A. 1-5 毫米B.1-5 微米 3.生产性噪声包括( ABC )。
A. 空气动力噪声B.机械噪声B. 事故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C. 1-5 纳米D.1-5 厘米C.电磁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4. 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 C )种法定尘肺。
A. 11 ;B.25;C.13D.215. 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病的特点的是( ABD )A. 职业病因明确B. 所接触的危害因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C. 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只出现个别病人D. 越早发现,越容易恢复6. 职业病指( B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7.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 )A. 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8.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1 个工作班12.滤膜称量前,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B )h 以上。
A.1h B.2h C.3h D.4h13. 一个厂房内有 8台同类产尘设备进行生产,应选择( B )个采样点。
A.1B.2C.3D.4 BD )。
B.原发性高血压 C.风湿性关节炎 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9. 关于评价监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是高的工作日B.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是高的工作日采样C.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 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连续采样 3 个工 作日D.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 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最新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考核试题

最新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考核试题姓名:一填空(每题2分,共计40分)1、职业病是指、和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和而引起的疾病。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4、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由统一印制。
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为专职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
7、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8、、应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
9、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或。
10、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11、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
12、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和三类。
13、紫外辐射又称紫外线,指波长为的电磁辐射。
14、高温作业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的作业。
15、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大气压为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16、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大气压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17、根据《职业病分类与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为。
18、采样必须在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19、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的,应当提供,并在设备的位置设置和。
20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可分为、、、。
二选择(单项/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20分)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
职业卫生评价题库

职业卫生评价题库
一、选择题
1.职业卫生评价包括()。
A.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
B.预评价、验收评价、专项评价
C.定期评价、不定期评价、应急评价
D.综合评价、专项评价、风险评价
2.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
A.与职业有关的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B.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C.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D.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3.以下哪种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
B.噪声
C.苯
D.铅
4.职业卫生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阶段进行的。
A.可行性研究
B.初步设计
C.施工
D.竣工验收
5.控制效果评价是在建设项目()阶段进行的。
A.可行性研究
B.初步设计
C.施工
D.竣工验收
二、填空题
1.职业卫生评价的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包括()检测和()检测。
3.常见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等。
4.职业卫生评价的程序一般包括()、()、()、()等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职业卫生预评价的主要内容。
2.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3.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
某工厂新建一个生产车间,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请结合职业卫生评价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完整word版)职业卫生模拟考题C答案3.5日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模拟考题C答案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检查表法、类比法、职业病卫生调查法、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2。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类比法、资料复用法、职业卫生调查法、工程分析法、经验法和检测检验法。
4。
局部通风系统一般由排风罩、通风管道、风机和净化装置4部分构成。
5.噪声的测量: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 2个测点,取平均值.6。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7。
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
8。
在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告标识和“戴防护镜”指令标识。
9.警示标识(不包括警示线)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
10.在《告知卡》的最上边一栏用红底白字标明“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等作为通用提示。
11。
警告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等边三角形边框,背景:黄色;三角形内带:黑色;标识图:黑色;安全色至少应覆盖总面积的50%12.卫生防护距离:从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边界到居住区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国家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相关标准规定的所需的最小距离.13.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上述区域电场强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控制在4kV/m。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 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时间段苯甲苯二甲苯38:00—10:00 4.5mg/m3 40mg/m3 50mg/m310:00—12:00 5mg/m3 60mg/m3 35mg/m314:00—16:00 5.5mg/m3 50mg/m3 45mg/m答: 苯的TWA=(4.5×2+5×2+5.5×2)/8=3.75mg/m3甲苯的TWA=(40×2+60×2+50×2)/8=37.5mg/m3二甲苯的TWA=(50×2+35×2+45×2)/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 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 A=(4.5×2+5×2+5.5×2)/8=3.75mg/m3甲苯的TW A=(40×2+60×2+50×2)/8=37.5mg/m3二甲苯的TW A=(50×2+35×2+45×2)/8=32.5mg/m3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PC-TWA,并且STEL也满足要求,但是三中有害物质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具有叠加作用C1/L1+C2/L2+C3/L3=3.75/6+37.5/50+32.5/50=2.025>1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2.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4.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解:(1) 该工种劳动者美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C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2) 由于该工种劳动者每周作业时间为48h,因此PC-TWA折减系数为:RF=(40÷48) ×[(168-48) ÷128]=0.78(3) 超时工作职业接触限值=PC-TWA×RF=200×0.78=156(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要求。
5. 某车间同时散发几种有害气体,散发量分别为:盐酸2.1kg/h,氢氟酸0.1kg/h,硫酸0.2kg/h,乙二醇0.3kg/h。
求该车间所需的全面通风量。
【解】由GBZ2.1-2007可知,上述化学物质的短时间容许浓度或MAC为:盐酸7.5mg/m3,氢氟酸2mg/m3,硫酸2 mg/m3 ,乙二醇位40 mg/m3。
设,进风为洁净空气,各有害物质浓度为零。
取安全系数K=6。
盐酸L1=6×2.1×106 / (3600×7.5)=467 mg/m3氢氟酸L2=83.3m3/s硫酸L3=166.7m3/s乙二醇L4=87.5m3/s几种酸雾同时散发对人体产生职业危害,所需风量为各自风量的和。
L=L1 +L2 +L3 +L4=804.5 m3/s6. 经过对某加油站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某加油工每天工作12h;某日对其接触溶剂汽油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如下:8:00~10:00 为200mg/m3;10:00~13:00为100mg/m3;13:00~18:00为150 mg/m3;18:00~20:00为结账时间,不接触,请计算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TWA=(200*2+100*3+150*5+2*0)/8=181.25mg/m3<300 mg/m3;同时各个点STEL<450 mg/m3,分析认为该岗位溶剂汽油接触情况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7. 某工作场所存在甲、乙、丙三种化学有害因素,甲、乙、丙三者具有相加作用,三者的职业接触限值(PC-TW A)分别为6mg/m3,50mg/m3,50mg/m3,三种有害因素检测结果(C-TWA)分别为:5 mg/m3,30 mg/m3,20 mg/m3。
请计算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答:C=C1/L1+C2/L2+C3/L3=5/6+30/50+20/50=0.83+0.60+0.40>1 不符合要求8. 某箱包生产企业工人接触苯的情况为:10mg/m3,接触2h;15mg/m3,接触1h;8mg/m3,接触4小时。
计算该工人一个工作日内接触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
答:TWA=(C1T1+C2T2+C3T3)/8=(10×2+15×1+8×4)÷8=8.375(mg/m3)9. 某电子企业的作业环境同时存在的危害因素有三氯乙烯(PC-TWA为30mg/m3)、铅烟(PC-TWA为0.03mg/m3)、二氯乙烯(PC-TWA为2mg/m3)和正己烷(PC-TWA为100mg/m3),检测发现其浓度分别为27mg/m3,0.006mg/m3、1.6mg/m3、40mg/m3,该作业场所卫生状况如何?答:三氯乙烯和正己烷都为有机溶剂,具有相似的神经毒性,27÷30+40÷100=1.3>1;铅和二氯乙烯为相似的金属毒性,0.006÷0.03+1.6÷2=1,由于前者大于1,因此职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10. 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6000mg/h,三氧化硅散发量为1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30mg/m3,请问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多少m3/h(请列出计算公式)?答:假设设计通风量为Xm3/h,由GBZ2.1可知,上述化学物质的短时间浓度为:苯10mg/m3,三氧化硅为2mg/m3。
则苯的通风量为L1=6000/10=600M3/h, 三氧化硅通风量为:L2=1000/2=500M3/h, 正己烷通风量为L3=30X/(180-30)=0.2X,所以设计通风量L=X=L1+L2+L3=600+500+0.2X,X=1375m3/h。
11. 某两级除尘器串联,已知粉尘的初始浓度为10g/m3,排放标准为30mg/m3,第一级除尘器效率为85%,求第二级除尘器的效率至少多少?解:全效率=(10000-30)/10000=0.997 0.997=1-(1-0.85)(1-二级除尘器效率)得二级除尘器效率为98%。
12. 旋风除尘器进口截面积为0.24m2,局部阻力系数为9,在标准大气压下,20度时,测得压差为1296Pa,该除尘器处理风量为?解:压差=局部阻力系数*空气密度*V2/2得:1296=9*1.2*0.5*V2/2V=15.5m/sL=VF= 15.5*0.24=3.72m3/s=3600*3.72 L=13392m3/h。
13.某车间使用脱漆剂,每小时消耗量为4Kg,脱漆剂成分为苯50%,醋酸乙酯30%,乙醇10%,松节油10%,求全面通风所需空气量?(安全系数K=6,苯容许浓度40mg/m3,醋酸乙酯300mg/m3,松节油300mg/m3)进入车间空气中,上述四种溶剂的浓度为零。
即Y0=0。
分别计算每种溶剂蒸汽稀释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所需风量。
苯:L1=6*4000000*50%/[(40-0)*3600]=83.34*106m3醋酸乙酯:L2=6*4000000*30%/[(300-0)*3600]=6.66*10m乙醇:L3=0(乙醇无规定,不计风量)松节油:L4=6*4000000*30%/[(300-0)*3600]=6.66*10mL=L1+L2+L3+L4=83.34+6.66+0+2.22=92.22*106m314.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3000mg/h,甲苯散发量为10000mg/h,正己烷的散发量为5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30mg/m3,请问该车间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多少m3/h。
(苯的PC-TWA为6mg/m3;甲苯的PC-TWA为50mg/m3;正己烷的PC-TWA为100mg/m3)3000/(6)+10000/(50)+5000/(100-30)=15. 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6000mg/h,三氧化硫散发量为1000mg/h,正己烷的散发量为10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30mg/m3,请问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多少m3/h。
(请列出计算方法,PC-STEL: 苯10 mg/m3,2 mg/m3,180 mg/m3)6000/(10)+1000/(2)+10000/(180-30)=600+500+66.7=1166.716.检测某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苯的浓度,工作班8小时/天。
采用短时间定点采样,共采样6次,每次采样15min。
推算该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甲苯的C TWA浓度。
酯50%,乙醇20%,计算车间空气符合卫生标准所需的最小风量。
答:根据计算公式L=M/Y S-Y0;其中∶L-换气量,m3/h;M-有害物质产生量。
Mg/h;Y S-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mg/m3;Y0-新鲜空气中该种有害物质的本底浓度,mg/m3。
二甲苯消耗量M为∶3×1000×1000×30%=900000mg;乙酸乙酯消耗量M为∶3×1000×1000×50%=1500000mg;根据生产实际,职业接触限值选取PC-TW A值,即Y S(二甲苯)为50mg/m3,Y S(乙酸乙酯)为200mg/m3,Y0≈0L=900000/50-0+1500000/200-0=18000+7500=25500m3/h=25500/3600=7.08 m3/s因此,车间空气符合卫生标准的最小风量为7.08 m3/s。
18.19. 锰及其化合物的PC-TWA为0.15mg/m3,某工人一天接触的情况分别为0.07mg/m3接触3小时,0.08mg/m3接触1小时,0.12mg/m3接触2小时,试计算该工人接触锰及其化合物的PC-TWA和超限倍数是否超标?并作出评价。
20. 某企业工人日工作时间12小时测得工作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酰胺、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正己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分别为15mg/m3,10 mg/m3,450 mg/m3,80 mg/m3, 该工作岗位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为什么?(二甲基酰胺、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正己烷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20 mg/m3,15 mg/m3,900 mg/m3,100 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