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的症状,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等级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单选题50题含答案,练习题50题含答案

等级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单选题50题含答案,练习题50题含答案单选题1、具有心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A柔红霉素B长春新碱C紫杉醇D博来霉素E环磷酰胺答案:A柔红霉素的典型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胃炎、脱发等。
单选题2、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是A秋水仙碱B别嘌醇C阿司匹林D丙磺舒E萘普生答案:A丙磺舒主要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酸的排泄,防止新的痛风结石的形成和缩小已经形成的痛风结石,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关节炎的长期治疗,也可抑制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别嘌醇是目前常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及其代谢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常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
单选题3、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应当首选的抗痛风药是A阿司匹林B苯溴马隆C秋水仙碱D别嘌醇E吲哚美辛答案:A急性发作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如上述两类药效果差或不宜应用时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关节腔内注射或口服)。
单选题4、可导致跟腱炎或跟腱断裂不良反应的药品是A环丙沙星B克霉唑C灰黄霉素D咪康唑答案:A环丙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典型不良反应包括肌痛、骨关节病损、跟腱炎症和跟腱断裂,可能与肌腱的胶原组织缺乏和缺血性坏死有关。
单选题5、四环素类引起的不良反应是A青霉素B庆大霉素C链霉素D四环素E多黏菌素答案:D四环素为立克次体病的首选药,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也可用于治疗支原体属感染、回归热、鼠疫等。
单选题6、下列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有A伊曲康唑B甲硝唑C特比萘芬D氟胞嘧啶答案:C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具杀菌效应;对酵母菌多呈抑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马拉色菌、隐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曲霉具杀菌效应,活性与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相当或较高,与后两者有协同作用;对孢子丝菌、部分暗色真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利什曼原虫、卡氏肺孢子菌等有抗菌活性。
手术切除联合特比萘芬治疗着色芽生菌病1例

摘
要: 患者 , ,l岁。 男 5 右前臂疣状斑块 2月余 , 损分泌物真 菌镜 检可见棕色 “ 皮 硬壳细胞 ” 培养 为裴 氏着色 真菌。 , 组织标本
P S染色可见 紫红 色厚壁孢子 。行 皮损切除及植皮 手术 , A 手术 前 、 后予特 比萘芬 ( 兰美抒 )5 m / , 2 0 g d 连续 3个月 。术后 2个月
维普资讯
过 程 中一 定 要 注 意深 度 ,一般 至 创 面微 红轻 度 组 织 液
渗 出即可 ;( )带 色素 表皮 贴 附 过程 中要 注意 正 反 方 2 向 , 量 展平 ; 3 创 可 贴包 扎 时两 端 拉 紧 , 尽 () 稍微 加 压 , 术 后 勿作 剧 烈 的运 动 ,特别 是 经 常 活动 的部 位 更 应 注 意 以防贴 附 的 表皮 移 位 而影 响疗 效 ;( )防止 术 后感 4 染 , 面 不 沾水 直 至创 可 贴揭 下 为 止 。 创 本 文 仅 一 例负 压 吸疱 组 患者 6个 月后 复 发 ( 色素 全 部 脱失 ) 追 踪病 史 其 母 患 同病 , 复 发原 因是 否与 , 其 遗 传 因素 有 关 有待 进 一 步研 究 。
3l 3l 5在 自体表皮 移植 术治疗 白癜 风中的应用 【】. 6 C J 临 床 皮 肤 科 杂 志 ,0 0 2 ( ) 6 .6 . 2 0 , 9 6 :1 5 15
手术 切除 联合特 比萘芬治疗 着色芽生菌病 1 例
皮肤科住院医师:真菌性皮肤考点巩固三

皮肤科住院医师:真菌性皮肤考点巩固三1、单选真菌的分类和鉴定主要依据为()A.营养B.生化特点C.致病特点D.外观正确答案:D2、多选下列哪些疾病属于皮肤黏膜念珠菌病?()A.念珠菌性间擦疹B.花斑癣(江南博哥)C.外阴阴道念珠菌病D.消化道念珠菌病E.鹅口疮正确答案:A, C, E3、多选头癣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A.服药B.搽药C.洗头D.剪发E.消毒正确答案:A, B, C, D, E4、多选下列哪些属于体、股癣的传染方式?()A.直接接触传染B.间接接触传染C.自身传染D.血液传染E.消化道传染正确答案:A, B, C5、单选可引起深部组织感染的真菌菌种是()A.念珠菌B.马拉色菌C.皮肤癣菌D.酵母菌正确答案:A6、单选以下不属于头癣的是()A.白癣B.红癣C.黑点癣D.黄癣正确答案:B7、多选下列哪些人群为体、股癣的易感人群?()A.儿童B.肥胖多汗者C.糖尿病患者D.老人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正确答案:B, C, E8、单选以下脓癣的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急性期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B.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排脓C.口服抗真菌药物D.外用抗真菌制剂正确答案:B9、单选下列哪种疾病有自愈倾向?()A.黄癣B.白癣C.黑点癣D.体癣E.足癣正确答案:B10、单选手足癣最常见的致病真菌是()A.马拉色菌B.红色毛癣菌C.絮状表皮癣菌D.犬小孢子菌E.白念珠菌正确答案:B11、单选引起黑点癣的病原微生物为()A.小孢子菌B.石膏样小孢子菌C.紫色毛癣菌D.许兰毛癣菌正确答案:C12、多选浅部真菌包括()A.毛癣菌属B.小孢子菌属C.表皮癣菌属D.着色芽生菌属正确答案:A, B, C13、单选下列哪项属于黑点癣的特点?()A.病发高于头皮2-4mm处折断B.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C.青春期可自愈D.Wood灯下病发呈暗绿色荧光E.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周圆形小孢子正确答案:B14、多选感染许兰毛癣菌可引起()A.头癣B.股癣C.花斑癣D.甲癣正确答案:A, B, D15、单选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是()A.花斑癣B.手癣C.足癣D.体癣E.股癣正确答案:C16、单选白癣经Wood灯照射显现荧光颜色为()A.暗绿色B.砖红色C.亮绿色D.淡紫色正确答案:C17、多选关于头癣,下列哪些正确?()A.头癣多累及成人B.黄癣为发外型真菌感染C.白癣愈后不留瘢痕D.脓癣多由亲动物性真菌引起E.黑点癣病发在Wood下无荧光正确答案:C, D, E18、多选浅部真菌病按照部位可分为()A.头癣B.股癣C.花斑癣D.甲癣正确答案:A, B, D19、多选以下能杀灭真菌的条件为()A.低温B.紫外线C.甲醛D.碘酊正确答案:C, D20、单选白癣至青春期可自愈的原因是受到皮脂中哪种成分的抑制()A.饱和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C.三酰甘油D.胆固醇正确答案:B21、单选着色芽生菌病最常累及的部位是()A.面部B.四肢C.躯干D.会阴正确答案:B22、多选皮肤真菌病包括()A.表皮念珠菌病B.红癣C.癣菌疹D.皮下组织真菌病正确答案:A, D23、单选下列哪种疾病不发生脱发或断发?()A.黄癣B.白癣C.黑点癣D.脓癣E.牛皮癣正确答案:E24、多选以下关于着色芽生菌病的描述正确的有()A.为急性感染B.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C.皮损呈疣状增生D.皮损为结痂性皮损正确答案:C, D25、多选体癣指累及以下哪些部位的浅部真菌感染()A.头皮B.足背C.掌心D.背部正确答案:B, D26、单选孢子丝菌最易感染()A.小动脉B.小静脉C.淋巴管D.末梢神经正确答案:C27、多选头癣中真菌在发内生长的有()A.黄癣B.白癣C.黑点癣D.脓癣正确答案:A, C28、单选脓癣的发病机制是()A.化脓性真菌感染B.真菌感染继发细菌感染C.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的强烈感染性变态反应D.用药不当引起的局部湿疹样改变正确答案:C29、单选诊断着色芽生菌病的金标准是()A.真菌学检查阳性B.皮损特点C.组织病理学检查D.免疫荧光正确答案:A30、单选湿疹型癣菌疹和湿疹的区别是()A.皮损形态B.是否合并渗出C.皮损部位D.是否合并足癣31、单选花斑癣的致病菌是()A.马拉色菌B.红色毛癣菌C.絮状表皮癣菌D.犬小孢子菌E.白念珠菌正确答案:A32、多选可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物有()A.联苯苄唑霜B.特比萘芬霜C.皮炎平霜D.莫匹罗星软膏正确答案:A, B33、单选关于手足癣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A.水疱型可外用咪康唑霜B.继发感染者,先治疗感染C.角化过度型伴皲裂者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D.浸渍糜烂型可外用咪康唑溶液或10%水杨酸醑剂E.单纯外用药疗效不好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正确答案:D34、单选以下关于黄癣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真菌在发内生长B.皮损具有特殊的鼠臭味C.可引起萎缩性瘢痕D.至青春期可自愈正确答案:D35、单选以下不属于真菌性皮肤病的是()A.红癣B.癣菌疹C.汗斑D.马尔尼菲青霉病正确答案:A36、单选皮肤外孢子丝菌病最常累及的部位是()A.肾B.肝C.肺D.肌肉37、单选下列哪项不是花斑癣的特点?()A.由马拉色菌所致B.好发于颈、胸、肩背等处C.皮损可为淡褐色或白色斑疹D.直接镜检可见长菌丝E.一般无自觉症状正确答案:D38、单选关于股癣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A.以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B.皮损广泛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C.因患者瘙痒剧烈,应选用刺激性较强的酒精制剂止痒D.有手足癣者应积极治疗E.皮损消退后应继续用药1-2周正确答案:C39、单选以下关于黑点癣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少见,成人和儿童均可患病B.头皮损害类似白癣C.患处头发距头皮2~4mm折断D.损害小而数目多,常伴不同程度的炎症正确答案:C40 、单选关于癣菌疹,下列哪项错误?()A.是机体真菌代谢产物的一种变态反应B.发生于皮肤癣菌感染灶炎症明显时C.常对称分布D.皮损真菌检查阳性E.皮肤癣菌素试验阳性正确答案:D41、单选黄癣由哪种致病真菌感染引起?()A.犬小孢子菌B.许兰毛癣菌C.断发毛癣菌D.紫色毛癣菌E.红色毛癣菌正确答案:B42、单选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典型皮损为()A.毛囊性圆形小红斑B.毛囊性半球形小丘疹C.毛囊角化性丘疹D.粉刺正确答案:B43、多选治疗头癣可选择的口服药物有()A.灰黄霉素B.头孢菌素C.伊曲康唑D.特比萘芬正确答案:A, C, D44、单选以下关于着色芽生菌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常见于小腿和足部B.发病早期自觉疼痛C.全身症状不明显D.可继发细菌感染正确答案:B45、单选头癣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黄癣常并发脓癣B.治疗脓癣应及时切开引流C.黑点癣至青春期可自愈D.伍氏灯检查白癣呈亮绿色荧光E.黑点癣高位断发,可形成永久性脱发正确答案:D46、多选头癣中可形成瘢痕的有()A.黄癣B.白癣C.黑点癣D.脓癣正确答案:A, C, D47、单选至青春期可自愈的头癣类型是()A.黄癣B.白癣C.黑点癣D.脓癣正确答案:B48、单选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好发部位是()A.颈、臀部B.面部C.胸背部D.上臂部正确答案:C49、单选下列哪种疾病不宜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A.手足癣B.急性荨麻疹C.红斑狼疮D.药疹E.天疱疮正确答案:A50、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体癣的特点?()A.好发于夏秋季节B.肥胖多汗者易患此病C.自觉瘙痒D.主要皮损有红斑片、丘疹、鳞屑E.皮损境界不清正确答案:E51、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黄癣的特点?()A.黄癣痂B.鼠臭味C.永久性脱发D.病发高于头皮2-4mm处折断E.瘢痕形成正确答案:D52、多选下列哪些是真菌的特点?()A.真核生物B.含叶绿素C.基本形态是孢子和菌丝D.不耐热E.有细胞壁正确答案:A, C, D, E53、单选引起黄癣的病原微生物为()A.犬小孢子菌B.石膏样小孢子菌C.紫色毛癣菌D.许兰毛癣菌正确答案:D54、单选以下Wood灯照射结果错误的是()A.黄癣呈暗绿色荧光B.白癣呈亮绿色荧光C.黑点癣无荧光D.花斑癣呈蓝色荧光正确答案:D55、单选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真菌病?()A.脓癣B.汗斑C.牛皮癣D.体癣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56、单选以下需要和马拉色菌毛囊炎进行鉴别的是()A.寻常痤疮B.细菌性毛囊炎C.日光性皮炎D.痤疮样药疹正确答案:A57、单选浅部真菌病发生的部位不包括()A.表皮B.真皮C.毛发D.指甲正确答案:B58、单选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物是()A.碘化钾B.氯化钾C.糖皮质激素D.抗生素正确答案:A。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愈着色芽生菌病1例

边有 一些 小 丘疹 和 小 结 节 损 害 , 界 清 楚 , 面 有 境 表 少许 结痂 , 脓 液 。实 验 室 检 查 : 损 痂 屑 真 菌 镜 无 皮 检 阴性 ; 损 组织 病理 显示 表皮 呈假 上皮 瘤 样增 生 皮
( 图2 , 见 ) 真皮 浅 中层 弥 漫 淋 巴细 胞 为 主 浸 润 , 伴
【 关键词 】 着色芽生 菌病 ; 氏枝孢瓶霉 ; 曲康唑 ; 比萘 芬 卡 伊 特 【 中图分类号 】 R7 6 6 5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8 7 2 1 )70 6 -2 633 2 (0 2 0 -1 1 0
Suc e s u l r at e hr m o aso y osswih ir c n z l nd t r i a n s o i to a c s e o t c s f ly t e m ntofc o bl t m c i t t a o a o e a e b n f e a s c a i n: a e r p r i
[ hnJMyo,0 27 3 :6 —6 ] C i cl 1 ,( ) 1 112 2
着 色 芽 生 菌 病 ( ho o l tm cs ) 由致 c rm ba o yoi 是 s s
全身 浅表 淋 巴结未 触及 肿 大 , 、 、 系统 检查 未 心 肺 腹
见 明 显 异 常 。皮 肤 科 情 况 : 上 臂 伸 侧 可 见 6 0 右 .
c × . m 大小 的红 色肥 厚 性 斑块 ( 图 1 , m 60a 见 ) 周
病 性 暗色真 菌 引起 的一 种 皮 肤 和 皮 下组 织 的真 菌 感染 , 程慢 性 , 达 数 年 或数 十 年 , 固难 治 , 病 可 顽 易 复 发 , 后致 残 , 可 诱 发 上 皮 癌 … 。最 近 我 们 采 久 并 用 伊 曲康 唑 联合 特 比萘 芬 治 愈 1例着 色 芽 生 菌 病
着色芽生菌病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着 色芽 生 菌病 的病 原菌 为一 组 暗色 孢科 真 菌 , 主 要包 括着 色 霉 菌 属 ( 氏着 色 霉 、 密 着 色霉 、 裴 紧
F ne e oohr 、 os aam np oa) 枝孢 霉属 ( 氏枝孢 霉、 c 卡
【 摘要 】 着 色芽生菌病是一种慢性皮肤 和皮下组织 肉芽肿性真菌病 。该病发展缓慢 , 治疗 困难 , 多数 为皮肤受 累。偶 可伴
有 淋巴系统 、 组织等其他脏器受损及表皮肿瘤 的发生 。该 文拟从微 生物学 、 脑 免疫学 、 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病 的致病机制
进行综 述。
【 关键词 】 着色芽生菌病 ; 机制 ; 致病 真菌 【 图分类号 】 R393 中 7.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7— 2 (010 - 8- 633 72 1 )6 31 4 8 0 0
着色 芽 生 菌 病 ( ho o ls m cs , B 是 C rm bat yoi C M) o s
一
菌是 裴 氏着色 霉 , 洲 、 大 利 亚 及 马 达 加 斯 加 地 非 澳
区的主要 致病 菌是 卡 氏枝孢 霉 , 国北 方 主要 致 我
种 慢性 肉芽 肿性 真 菌病 , 常见 的病 原 菌是 一 组 暗
致 残 , 至 在 慢 性 溃 疡 的 基 础 上 发 生 鳞 状 细 胞 甚
分析 多株 裴 氏着 色 霉 的 IS序 列 , 现 F neaa T 发 osce m np oa是 中国南 方 地 区着 色 芽 生 菌 病 的最 主 ooh r
要致病菌 , 不同于以往传统观念的“ 氏着色霉是 裴 中国南方 地 区主要致 病 菌 ” 。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部分 (1)第二章各论部分 (2)(一)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2)湿疹 (2)特应性皮炎 (3)接触性皮炎 (3)(二)药物性皮炎及荨麻疹 (3)药疹 (3)荨麻疹 (4)(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4)带状疱疹 (4)单纯疱疹 (5)疣 (5)(四)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5)(五)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6)银屑病 (6)玫瑰糠疹 (6)多形性红斑 (6)(六)性传播疾病(STD) (6)梅毒 (6)淋病 (7)尖锐湿疣 (7)疥疮 (7)(七)结缔组织病 (8)(八)皮肤肿瘤 (8)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前言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有关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防治的临床科学,是临床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皮肤性病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掌握及了解常见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皮肤病与全身疾病的密切关系。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因此要求医学生了解常见性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
课程内容重点章节是总论中的皮肤病的症状、治疗原则;各论中湿疹和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病毒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性病;结缔组织病和皮肤肿瘤。
其中重点是掌握常见病和重要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对其他章节及一些少见病仅要求一般了解。
适当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新进展。
授课方法,可根据各教研室具体情况选择。
如可采用不讲大课,融见习、讨论、答疑、小结为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可采用先讲课再见习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中应根据皮肤病学的教学特点,尽量采用典型病例示教、皮损幻灯片、多媒体教学技术、图谱等进行形象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自学的能力。
疾病名称一些专业术语在教学中均用英文表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使用。
适用教材:《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 版。
执业西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第16章 皮肤科疾病用药

第十六章皮肤科疾病用药第一节皮肤寄生虫(疥疮、虱病)感染治疗药一、药理作用(一)主要药物疥疮——由疥螨引起——林旦——疗效最佳;其次:克罗米通、硫黄软膏、苯甲酸苄酯,被公认为特效药。
【口诀TANG】疥疮最好选林旦,克了硫磺本家酸。
1.林旦——与疥虫和虱体体表直接接触后,透过体壁,引起神经系统麻痹而死。
2.克罗米通——特异性杀灭疥螨——麻醉疥螨的神经系统,使疥螨麻痹死亡。
(二)典型不良反应长期大量使用林旦——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诱发癫痫。
二、用药监护(一)注意药品的正确应用(头、面颈部不可用药)一定要全身涂擦(从颈部以下),特别是皮肤皱褶部位,如手指间和足趾间,腋、腹股沟、阴肛部,女性乳下、男性阴囊及阴茎、远端甲下。
经24h后,用温水洗去残留药物,1次治疗痊愈率可达90%~95%。
提倡2次治疗法——第1次上药之后,经24h再涂。
24h后必须洗去残余药物,避免体内吸收过多。
如需再用,必须在第2次停药1周后才能再用。
(二)监护药品的毒性1.为预防林旦对肝、肾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在较大面积抓破处,最好不涂。
2.硫黄长期大量局部用药,具有刺激性——用时勿接触眼睛;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在用药数天内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和脱屑。
第二节痤疮治疗药痤疮——青春发育期,毛囊皮脂腺炎,与雄激素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1.非抗生素类抗菌药——过氧苯甲酰和壬二酸。
(1)过氧苯甲酰——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分解出新生态氧而发挥杀菌除臭作用,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并使皮肤干燥和脱屑。
【注意】过氧苯甲酰——①能漂白毛发——不宜用在有毛发的部位;与有颜色物品接触时,可出现漂白或褪色。
②避免用药部位过度日光照晒。
(2)壬二酸——直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和毛囊内的细菌;并竞争性抑制产生二氢睾酮的酶过程,减少二氢睾酮因素所诱发的皮肤油脂过多;抗角质化作用,降低色素沉着和减小黑斑病损伤。
对轻中度痤疮者——显著减少粉刺、丘疹和脓疱。
着色芽生菌病的研究进展

o srao ntebo nti a p r,n oeua i oyt h o g (h A t h o g )poie bevt no rw hc w lsoe adm lcl bo g c nly teDN e nl i h k l r l e o c o y rvd
s me n w t o sf rr s a c n t i ie s . h s a t l e iwe h r s n i a in fc r mo l so o e meh d o e e h o h s d s a e T i ri e r v e d t e p e e tst to s o h o b a t— r c u my o i i p d mi l g mi r b oo y, ln c a h l g ef r n e,a o a o y d a n ss a d d si ci n d - c ss n e i e o o y, c o il g c i ia p t oo p ro ma c lb r t r i g o i n i t t i l y n o a n ss i r e o e h nc u n e sa d n . g o i n o d rt n a e o ru d r tn i g Ke r s: h y wo d C mmo ls o c ss b a tmy o i ;Di g o i ;Pr g e s a n ss o rs
自 16 年 D ai l在 94 hla v 马来 西 亚发 现娃 和蟾 蜍 发 生
着 色 芽 生 菌 病 流行 以来 , 先 后有 外 国学 者报 道娃 和 蟾蜍 着 色 芽生 菌 病是 一 种 皮肤 和皮 下 组 织感 染 外 源 感 染 此病 的病 例 _ 。我 国万 俊 增 等 , 学 者亦 从 山 5 ] 加 性 暗 色真 菌 引起 的慢 性 真 菌 病 , 界 各 地 均 有 发 生 东章 丘 等及 其 周 边 地 区 的野 生 蟾蜍 分 离 出多 种致 病 世 和流行 。发 展 缓 慢 , 达 数 年 或 数 十 年 , 固难 治 , 可 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色芽生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的症状,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又称为着色霉菌病,是由一组暗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出现棕色分隔厚壁孢子为特征的慢性、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偶见播散。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由一组暗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出现棕色分隔厚壁孢子为特征的慢性、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
病原菌主要为裴氏着色霉、疣状瓶霉和卡氏枝孢瓶霉,后者在我国较多见。
其他病原菌还包括紧密着色霉、水喙枝孢霉、棘状外瓶霉、阿克希支孢瓶霉、黑硬霉、污秽葡萄霉、申克孢子丝菌卢里变种和皮炎万氏霉。
真菌分类多为有丝孢菌,属于子囊菌门。
多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和泥土中。
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
病原菌多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和泥土中。
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而致病。
黏膜不受累。
损害初发为丘疹,发展缓慢,表面过度角化,形成疣状,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增殖性皮炎改变。
一般分为结节型,肿瘤型,疣状型,斑片型,肥厚瘢痕5型。
症状体征
一、症状患者以农业劳动者为主,各年龄均可发病。
常有皮肤外伤史。
主要侵犯暴露部位,常见于下肢下1/3部和足部,其次为臀部、颈部、前臂等处。
手、颜面、躯干同时亦有出现。
黏膜不受累。
损害初发为丘疹,发展缓慢,表面过度角化,形成疣状,此为本病早期特点。
一般分为5型:
1、结节型为早期损害,呈暗红色或淡褐色的柔软小结节,表面光滑或呈疣状,或被有鳞屑。
继续发展即成为肿瘤型。
2、肿瘤型呈乳头瘤样或小分叶状,部分或全部表面被有污灰色鳞屑、痂皮及角质颗粒,有时扩大成菜花样。
3、疣状型损害以过度角化为主,表面似寻常疣或疣状皮肤结核。
4、斑片型多见于四肢,表面干燥,有中心治愈现象或呈萎缩瘢痕,作环状、弓形或蛇行形。
5、肥厚瘢痕型挤压损害时可排出一种淡白色、干酪样或脓性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易引起继发感染。
患病时久,因深部组织纤维化,形成肥厚瘢痕,可致淋巴管受压阻塞,引起象皮肿。
经过极缓慢,自觉瘙痒或疼痛。
病期长久者可侵犯某一整个肢体,但附近淋巴结并不受累。
黏膜和甲偶可受累。
一般不侵及内脏,偶有引起脑脓肿或脑膜炎的病例报告。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中见到棕黄色厚壁孢子可确诊。
1、直接镜检取痂皮、脓液和肉芽组织作KOH涂片,可见单个或成群的棕黄色圆形厚壁孢子,称为壁砖状体(muriform bodies),可纵横分隔,直径10μm左右,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
2、真菌培养室温下,在沙堡琼脂上生长较慢,菌落呈灰绿、灰黑或棕黑色,扁平,中央堆起,表面有短绒毛状气生菌丝,菌落背面呈黑色。
镜下见菌丝较粗,棕色,分支分隔。
裴氏着色霉有支孢型、喙支孢型和瓶梗型3种产孢方式。
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呈椭圆形或圆筒形。
疣状瓶霉为瓶梗型产孢,分生孢子半内生性,单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堆积于领状开口顶端。
卡氏支孢瓶霉为支孢型产孢,形成多分支的分生孢子链,孢子椭圆形,两端有暗色脐状结构。
用药治疗
一、西医1、治疗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痊愈。
1.局部治疗手术切除适用于小面积皮损。
损害面积广泛者切除后需植皮。
两性霉素B皮损内注射(每5mg加2%盐酸普鲁卡因1ml),每周1~2次。
局部温热疗法即通过各种方法加热到50~60℃以促进皮损消退,常用方法包括蜡疗、电辐射及矿泉浴等,1次/d,每次30min,1%硫酸铜离子透入,1次/d,需2~3个月,对部分病例有效。
20%氟胞嘧啶软膏或抗真菌剂封包。
中药可外用黑布化毒膏。
此外还可考虑用电灼、电凝固、CO2,激光、液氮冷冻等方法。
2.系统治疗病程长,面积广泛的顽固性损害,可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口服氟胞嘧啶[成人
100mg/(kg·d),饭后分3次服用]、伊曲康唑(200~400mg/d,疗程3个月~1年)。
口服特比萘芬亦有报道。
2、预后斑片型有中心治愈现象或呈萎缩瘢痕。
肥厚瘢痕型经过极缓慢,自觉瘙痒或疼痛。
病期长
久者可侵犯某一整个肢体,但附近淋巴结并不受累。
预防和护理
一、护理注意皮肤卫生,避免外伤。
有可疑感染时,及时诊断处理。
并发病症
一、并发病症
偶有引起脑脓肿或脑膜炎的病例报告。
饮食保健
一、饮食1、着色芽生菌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着色芽生菌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类等,因为这些饮料激惹汗腺的分泌与排出,给表皮霉菌的易感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必要时请及时去医院咨询更专业的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