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区别
各种染料的种类鉴别方法

一染料的种类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
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
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
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而鉴别面料的简易方法在择衣时有效地鉴别面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感观识别法:感观法需要一定的经验,但也不难做到,只要平时逛商场时有意地去触摸各种面料,久而久之就会有收获。
从以下四个方面可将纤维粗略地分开手感:很软的是丝、粘胶、锦纶。
重量:比丝轻的是锦纶、腈纶、丙纶;比丝重的是棉、麻、粘胶、富纤;与丝重量相似的是维纶、毛、醋纤、涤纶。
强度:用手拉伸至断,强度较弱的是贴胶、醋纤、毛;较强的是丝、棉、麻、合成纤维等;沾湿后强度明显下降的是蛋白质纤维、粘胶、铜氨纤维。
伸长充:用手拉伸时感觉伸长度较大的是毛、醋纤;较小的是棉、麻;适中的是丝、粘胶、富纤及大部分合成纤维。
通过手感法鉴别真丝和人造丝真丝手感柔软、富有弹性,轻揉时有丝鸣声,有凉感;而人造丝的手感比较粗硬,并有湿冷感。
染色工艺中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与还原染料

【1】直接染料直接染料能溶于水,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可直接上染棉纤维。
染色时加入食盐等中性电解质,能增加染料上的杂量。
直接染料色谱齐全,染色方法简便,价格也较便宜,曾为棉织物的主要梁料。
但这种染料染色牢度不够好,需在后处理中进行固色处理。
【2】活性染料活性染料是指含有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
在适当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发生化学结合,大大地提高被染物的水洗、皂洗色牢度等。
同时,它还具有染色、印花简便、色泽鲜艳,色谱较齐,价格较便宜等优点。
但一般活性染料固色率不高,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造成浮色。
所以织物染色时采用先染色,后固色的方法,以提高染料的固色率。
用于印花,要根据染料品种的不同,选用一相法或两相法印花。
还有一些活性染料的耐氯漂色牢度和耐气候色牢度较差。
【3】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染色。
需在烧碱、保险粉的碱性强还原溶液中使其还原为隐色体,由隐色体上染棉纤维,经过氧化,回复成不溶性染料而固着于纤维。
还原染料的色谱齐全,色泽鲜艳,而日晒、皂洗色牢度均较优良。
但因价格较贵,某些黄、橙品种有光敏脆损作用,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染色或印花时要加强皂煮后处理,去除浮色,提高鲜艳度。
染料及其性质

(1)直接染料直接染料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大多属于偶氮染料,为亲水性染料。
芳香族的BOD/COD值为0.53—0.84。
活性污泥对直接染料具有较高的吸附作用,属于亲水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好,脱色速度快。
(2)还原染料还原染料是疏水性染料。
还原染料主要有蒽醌型和硫靛型两种结构。
属于疏水性的染料,脱色速度慢,但活性硅藻土对其有较好的脱色效果(硫酸铝不能使蒽醌染料废水脱色)。
还原染料的碱性很强,pH>10。
(3)纳夫妥染料为疏水性染料,活性硅藻土对这种染料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4)硫化染料为疏水性染料。
硫化染料含有硫化合物,生物处理对其废水中硫化物的允许浓度是10~15mg/L。
对于硫化染料占比例较大的废水,可采取预曝气、预沉淀(或投加混凝剂)等方法先除去部分硫化物并使还原性物质预先氧化掉。
活性硅藻土对硫化染料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5)活性染料为亲水性染料。
活性染料虽为亲水性染料,但活性污泥对其吸附作用很小,硅藻土对它的脱色效果亦差。
(6)酸性染料为亲水性染料。
酸性染料溶解度大,导致活性污泥对它的吸附作用很低。
(7)酸性媒染染料具有酸性染料的基本结构,含磺酸基等水溶性基因,对羊毛有亲和力,同时还含有能和金属原子络合的羟基团,羟基团和金属媒染剂常用的有重铬酸钠和重铬酸钾(俗称红矾钠和红矾钾]生成色淀增强染色牢度。
(8)金属络合染料活性炭吸附法对金属络合染料废水无效。
臭氧法不能用于处理含铬染料废水,否则反而生成六价铬离子,增加水的毒性。
(9)分散染料分散染料是一种不含水溶性磺酸基团的疏水性较强的非离子性染料。
分散性染料废水采用混凝法效果较好。
活性污泥对它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不宜采用单独臭氧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1、亲和力的影响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2、浴比的影响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3.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控制在10-11为宜。
科普各种染料的分类与简介

科普各种染料的分类与简介一、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
二、按应用性能分类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
三、各种染料简介1、直接染料结构性质特点:直接染料是一类水溶性阴离子染料。
染料分子中大多含有磺酸基,有的则具有羧基,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
染色对象及方法:直接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蚕丝、纸张、皮革的染色。
染色时染料在染液中直接上染纤维,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吸附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结构性质特点:酸性染料是一类水溶性阴离子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磺酸基、羧基等酸性基团,通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在酸性染浴中可以与蛋白质纤维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结合,故称为酸性染料。
染色对象及方法:常用于蚕丝、羊毛和聚酰胺纤维以及皮革染色。
酸性染料,通过自身亲和力上染纤维,并以离子键与纤维结合;酸性媒染染料,其染色条件和酸性染料相似,但需要通过某些金属盐的作用,在纤维上形成螯合物才能获得良好的耐洗性能;酸性含媒染料,有一些酸性染料的分子中具有螯合金属离子,水解倾向小,染色牢度好。
3、阳离子染料结构性质特点:阳离子染料可溶于水,呈阳离子状态,早期的染料分子中具有氨基等碱性基团,常以酸盐形式存在。
染色对象及方法:主要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染色时能与蚕丝等蛋白质纤维分子中的羧基负离子以盐键形式相结合。
4、活性染料结构性质特点:活性染料又称为反应性染料。
这类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团,染色时能够与纤维分子中的羟基、氨基发生共价结合而牢固地染着在纤维上。
染色对象及方法:活性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也能用于羊毛和锦纶纤维的染色。
染整工艺题库(2)

染整工艺题库(2)染整工艺题库一、名词解释1、活性染料:活性染料是一种水溶性染料,在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反应性基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蛋白质纤维及聚酸胺纤维中的氨基等发生反应,使染料成为纤维分子的一部分。
活性染料又叫反应性染料或键合染料。
2、直接染料:是指可以不依赖其它介质帮助而直接上染棉、麻、丝、毛和粘胶等纤维的一类染料。
3、直接性:染料脱离染液而向纤维转移的性能称直接性。
4、上染:就是染料离开染液而向纤维转移,并使纤维染透的过程。
5、上染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与原来染液中所加染料量的比率。
6、上染百分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数量占投入的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7、上染过程:染料舍染液向纤维转移的过程。
8、染色速率:指染色趋于平衡的速率。
12、浸染:是将被染物浸渍在染液中,通过循环使染液与被染物相对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于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又称竭染。
13、浴比:织物重量(千克)和加工液体积(升)之比。
14、轧染:是将织物在染液中经短暂的浸渍后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被染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同时轧去织物上多余的染液,使染液均匀地分物上,然后经过汽蒸或焙烘等后处理来完成染料对纤维的上染过程。
15、轧液率:织物经过浸轧加工后所带加工液的重量占原来干布重量的百分比。
16、染色牢度:染色牢度是指染色产品在使用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原来的色泽的能力(或不褪色的能力)。
17、染色:染色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的结合或借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色,而使纤维制品成为有色物体的加工过程。
18、半染时间(t 1/2):就是染料上染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19、移染性:如果我们将一块白布和一块有色布放在同一个空白染浴中处理,色泽较浓的布样由于解吸,通过染液流动和自身的扩散会使白布也染上颜色,这就是所谓的移染。
20、泳移:是指浸轧染液后的织物在烘干时,织物内的染料会随水分蒸发而移向织物表面的现象。
染料染色分类

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如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如胭脂虫等。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出来(或石油加工)经化学加工而成,习称“煤焦油染料”。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
l.直接染料这类染料因不需依赖其他药剂而可以直接染着于棉、麻、丝、毛等各种纤维上而得名。
它的染色方法简单,色谱齐全,成本低廉。
但其耐洗和耐晒牢度较差,如采用适当后处理的方法,能够提高染色成品的牢度。
2.不溶性偶氮染料这类染料实质上是染料的两个中间体,在织物上经偶合而生成不溶性颜料。
因为在印染过程中要加冰,所以又称冰染料。
由于它的耐洗、耐晒牢度一般都比较好,色谱较齐,色泽浓艳,价格低廉,所以目前广泛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染色和印花。
3.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
这类染料是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染料。
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基因,在适当条件下,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
它可以用于棉、麻、丝、毛、粘纤、锦纶、维纶等多种纺织品的染色。
4.还原染料这类染料不溶于水,在强碱溶液中借助还原剂还原溶解进行染色,染后氧化重新转变成不溶性的染料而牢固地固着在纤维上。
由于染液的碱性较强,一般不适宜于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的染色。
这类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色牢度好,但价格较高,且不易均匀染色。
像珠光颜料一样。
士林染料又称为还原染料5.可溶性还原染料它由还原染料的隐色体制成硫酸酯钠盐后,变成能够直接溶解于水的染料,所以叫可溶性还原染料,可用作多种纤维染色。
这类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染色方便,色牢度好。
但它的价格比还原染料还要高,同时亲和力低于还原染料,所以一般只适用于染浅色织物。
6.硫化染料这类染料大部分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能溶解在硫化碱溶液中,溶解后可以直接染着纤维。
但也因染液碱性太强,不适宜于染蛋白质纤维。
这类染料色谱较齐,价格低廉,色牢度较好,但色光不鲜艳。
7.硫化还原染料硫化还原染料的化学结构和制造方法与一般硫化染料相同,而它的染色牢度和染色性能介于硫化和还原染料之间,所以称为硫化还原染料。
纺织面料染料分类

纺织面料染料分类染料知识最近,各位业务大姐们一直在问染料的事情,下面我从我上学时的服装面料书上摘抄了关于染料的分类和性质,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被客户问住,我自己温习了一遍的确蛮有意义的,希望各位有时间能仔细阅读,不要辜负俺一个一个字敲上来的。
1. 直接染料直接染料广泛应用于棉及粘胶纤维的染色。
该类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较高,可直接进行上染。
直接染料价格便宜,染色工艺简单,色谱齐全,色泽鲜艳,缺点是染色的湿处理牢度不够理想,一般要通过固色剂处理加以改善,耐日晒牢度则随染料品种差异较大。
目前直接染料在纤维素纤维的成衣染色中应用较多。
也可用于蚕丝的染色。
2. 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可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或蛋白质纤维上的氨基反应的基团(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由于共价键的键能较高,因此该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洗牢度。
活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匀染性好,使用方便,因此成为目前纤维素纤维染色的一类最主要的染料。
活性染料主要用于棉、麻、丝、毛等纤维的染色。
3. 还原染料(士林染料)此类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需要加烧碱和还原剂(保险粉)先还原成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然后经氧化将纤维上隐色体氧化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纤维上才显示出染料原来的色泽。
该类染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洗及耐日晒牢度,但价格较贵,工艺繁琐,染色成本高,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靛蓝是还原染料一个特殊的品种,如传统的牛仔裤及云南的蜡染布即用此类染料,该染料牢度较差。
4. 硫化染料该染料与还原染料相似,是一类不溶于水的染料,染色时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还原剂还原成可溶状态,才能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上染,上染后也要经过氧化才能回复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
该类染料染色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水洗牢度,黑色品种耐日晒牢度优良,目前纤维素纤维的黑色品种主要用硫化染料。
硫化染料不耐氯漂,对纤维有脆损作用,所使用的还原剂硫化碱对环境污染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区别
一、活性染料是指染料分子中带有活性基团的一类水溶性染料,其分子结构常由染料母体与活性基团两部分组成,染色过程中染料母体通过活性基与纤维反应生成共价键,得到稳定的"染料-纤维"有色化合物的整体,使染色成品有很好的耐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价格较低、染色工艺简单、匀染性良好等优点,主要用于棉纤维及其纺织品的染色、印花;也可用于麻、羊毛、蚕丝和一部分合成纤维的染色,是目前染料工业中一类重要的染料。
活性染料若按染料母体的结构分类,有偶氮型、蒽醌型、酞箐型等。
但通常活性染料按其活性基的结构分类,如带有三聚氯氰基的常称为均三氮苯型(或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带有乙烯砜基的称为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等。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活性基团的类型在不断增多,活性染料的品种也日益繁多。
活性染料的染色机理包括两个过程:吸色和固色。
吸色既是染料与水分子同时进入纤维内部而被纤维吸着,因此活性染料分子中均含有亲水性基团,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固色既是染料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中的基团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共价键而被染色。
由于活性染料性能优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新产品也不断涌现,在当今发展趋势中,集中表现为:开发高固色率。
高着色牢度、适合低盐、低水、低能耗。
染色要求的染料新品种,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新品种的开发在染料母体方面是发展高直接的活性染料发色体,主要是双偶氮类型发色体。
而更多的是新活性基的开发与完善,已经投入生产的新活性基有:一氟均三嗪、烟酸均三嗪、三氯嘧啶、二氟一氯嘧啶、二氯喹啉、a-溴代丙烯酰胺等,这些新活性基的引入,使染料在鲜艳度、坚牢度、固色率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含有复合活性基的染料,由于应用性能优良。
价格低廉而有了更大的发展。
目前以投入生产的有:带有两个一氯均三嗪基的KE型;带有一个一氯均三嗪基和一个乙烯砜基的M型,其中又有一氯均三嗪与间位酯配合的ME型(或B型);一氯均三嗪型与对位酯配合的EF型,还有一些含三个活性基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投产,加快了活性染料绿色化进程。
从发展趋势看,活性染料正逐步取代还原、直接、硫化、冰染染料,成为纤维素纤维染料中的主要品种,并正在应用与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染色。
X型------二氯均三嗪型
K型------一氯均三嗪型
KN型----乙烯砜型
M型------一氯均三嗪。
乙烯砜双活性基型
KE型-----双一氯均三嗪型
二、直接染料的特性。
直接染料能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直接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一类染料,通常不需借助媒染剂,染浴中只需加入食盐或元明粉煮沸即可染色,它通常借助纤维素与染料之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而成,因而耐洗。
耐晒牢度较差。
耐晒牢度在5级以上的既称为直接耐晒染料。
直接染料具有从黄到黑很齐全的色谱,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因而广泛地应用与针织、丝绸、棉纺、丝带、皮革、毛麻、造纸等行业。
也用于黏胶纤维的染色。
直接染料分子通常较其它各类染料分子大,以各种二胺类化合物衍生的偶氮和多偶氮结构为主,最早使用的是联苯二胺类和二苯乙烯类。
由于联苯二胺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禁止使用,一些新型结构的染料被开发应用,如尿素型、苯甲酰
苯胺型、三聚氰酰胺型、苯并咪唑型、噻唑型、二嗪型、铜酞箐型以及多偶氮类。
为了提高直接染料的耐晒、耐洗牢度,还开发生产了铜络合型直接染料,以及在染色过程中使用固色剂。
东莞天盛化工有多种固色剂可供选择。
特别应该提出的是三聚氰酰胺型直接染料,由于引入一个三嗪环基,其耐晒。
耐水洗坚牢度均优于联苯胺型直接染料,而且这类染料高温稳定性好,上染率高,染浴PH 值适应范围广,适宜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对涤纶沾色少,因而受到各国重视,已形成一个单独系列,统称为D型直接混纺染料。
直接染料的另一新发现,则是反应型直接染料(或称直接交链染料)的出现。
这是一类铜络合的多偶氮直接染料,染色时需与特定的固色剂配套使用,这类固色剂多为阳离子型大分子化合物,在其固色的同时,能分别与染料和纤维素分子产生共价键。
离子键或配位键等,从而大大提高染料的染色坚牢度和固色率,适用于涤棉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
缺点是都为铜络合物,使染色织物色光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