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新品种川瓜蒌1号 - 蔬菜品种
栝楼的品种简介

1 长兴栝楼
长兴栝楼为浙江省长兴县地方特色良种。长兴 县以栽培食用栝楼为主。其籽粒壳薄仁肥、质脆香 浓、口感好。主要分布于长兴县泗安、二界岭、槐坎、 白岘、煤山及小浦等乡镇。目前,已引种到江苏、安 徽、江西和四川等地。
种子扁平,椭圆形,成熟后种壳灰黑色,平均千 粒重 237g,出籽率 10.5%。种子大小适中,平整光 滑,成熟均匀,易于加工炒制。另外,籽壳薄,两瓣种 壳之间包裹较松,加工时易裂口,食用方便。
1 年生平均产鲜果 783 千克/亩,产籽 82 千克/亩; 2~3 年生平均产鲜果 1 250 千克/亩,产籽 131 千克/亩。
花山 1 号单株结瓜数可达 250 个以上。果实椭 圆形,直径 10~12cm、长 16~18cm。幼果白底有青 花纹,成熟时果皮橘红色,单果重 250~300g。8 月 中旬开始采摘,至 11 月底结束。1 年生苗平均产粒 量 155 千克/亩,为对照食用栝楼农家品种平均产量 的 281.8%;2 年生苗平均产籽量 197 千克/亩,为对 照食用栝楼农家品种平均产量的 256%;3 年生种根 进入盛产期,花山 1 号的平均产籽量均在 200 千克/亩 以上。
栝楼的品种简介
●周淑荣 董昕瑜(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栝楼(
Maximowicz,1859)
为葫芦目(Cucurbitalies)葫芦科(Cucurbitaceae)栝
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约 210 天。其补偿性强, 如前期生长不良,夏果偏少,则完全可以采取相应的 综合农艺措施促进中后期生长,增加秋果数量,从而 达到以秋补夏、高产稳产的目的。对蔓枯病、炭疽病 等抗性较强。
不愁销路的瓜蒌的种植方法,高产的关键因素要掌握,很实用

不愁销路的瓜蒌的种植方法,高产的关键因素要掌握,很实用瓜蒌,是一种葫芦科植物,瓜果和块根药用价值很高,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消痈散结、润肠通便、袪痰、抑菌、抑制溃疡、保护心血管、抗癌等功能。
重庆市万州区很多种植大户,大面积种植瓜蒌植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瓜蒌,喜光根深,所以,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宜选向阳背风、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充足、pH值在6.7~7.2之间的砂壤土地块。
二、育苗1、选择瓜蒌品种时,要选结果2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块根品种。
2、育苗做畦时,先施人畜粪500千克/亩,过磷酸钙30千克/亩,然后用耕耘机耕翻土壤,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平整地块后,再按宽1.2米做畦面,畦边四周沟深30厘米,沟宽30厘米。
在4月上旬育苗时,挖出直径4厘米的瓜蒌块根,切成6厘米长的小段,在日光下晒3小时后,用50%多菌灵800倍液消毒,稍晾干后,喷赤霉素0.8毫升/千克浸种,然后用水浇湿床面土壤,再按株距2厘米,行距10厘米,摆放切好的根块,摆放后复盖湿河沙4厘米厚,再覆盖地膜保湿保温,地膜四周用土壤压实。
当瓜蒌幼苗长出时,即可揭掉地膜,让幼苗在阳光雨露下正常生长,当幼苗长到5厘米高时,即可开始移栽。
三、移栽瓜蒌移栽时,按株距50厘米,行距2米的要求进行带土移栽。
需注意的是:移栽时要保护好根茎芽头,雌、雄比例按9:1的标准,在地块中均匀分布栽植。
栽好后浇足定根水,确保瓜蒌幼苗成活率。
四、搭架由于瓜蒌在生长过程中,会长出很长的藤蔓,所以,必须搭建棚架,才能通风透光,保证瓜蒌正常生长。
搭架时,用水泥柱作主柱,木柱作辅柱,尽可能降低棚架成本。
架式要求:地面按长3米,宽2米,高1.5米的标准做水泥柱棚架。
柱上端用10号钢丝拉成15厘米×15厘米的方格网,然后在网格上面铺盖100目的尼龙网,形成一个完整的棚架;在棚架的外围可多支多根木柱子,作瓜蒌藤蔓上架攀爬支点之用。
瓜蒌种植栽培

瓜蒌种植栽培1.选地、整地瓜蒌为深根性植物,根可深入土中1-2米,故栽培时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向阳地块,土质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
也可利用房前屋后、树旁、沟边等地种植。
盐碱地及易积水的洼地不宜栽培。
整地前,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配加过磷酸钙20千克耕翻入土。
播前15-20天,撒施75%可湿性棉隆粉剂进行土壤消毒。
整平地块,一般不必作畦,但地块四周应开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可用种子和分根繁殖,但生产上以分根繁殖为主,种子繁殖常为采收天花粉和培育新品种时采用。
(1)分根繁殖北方3-4月,南方10月至12月下旬进行。
挖取3-5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直径3-5厘米长的小段,按株距30厘米、行距1.5-2米穴播,穴深10-12厘米,每穴放一段种根,覆土4―5厘米,用手压实,再培士10-15厘米,使成小土堆,以利保墒。
栽后20天左右开始萌芽时,除去上面的保墒土。
每亩需种根30-40千克。
用此法应注意种根应多选用雌株的根,适当搭配部分雄株的根,以利授粉。
此外,断面有黄筋的老根不易成活萌芽,不宜作种根。
瓜蒌有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但一般5年后需重新栽植。
(2)种子繁殖果熟时,选橙黄色、健壮充实、柄短的成熟果实,从果蒂处剖成两半,取出内瓤,漂洗出种子,晾干收贮。
翌春3-4月,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40-50℃的温水浸泡24小时,取出稍晾,用3倍湿沙混匀后置20-30℃温度下催芽,当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按1.5-2米的穴距穴播,穴深5~6厘米,每穴播种子5-6粒,覆土3-4厘米,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即可出苗。
3.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每年春、冬季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
生长期间视杂草滋生情况,及时除草。
(2)追肥、灌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追施入畜粪水为主,冬季应增施过磷酸钙。
旱时及时浇水。
(3)搭架当茎蔓长至30厘米以上时,可用竹竿等作支柱搭架,棚架高1.5米左右。
也可引向附近树木、沟坡或间作高秆作物,以利攀援。
瓜蒌的发展现状

瓜蒌的发展现状
瓜蒌(Cucurbita)是一种著名的蔬菜作物,属于葫芦科。
瓜蒌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种植,其发展现状也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逐渐得到改善。
在传统农业中,瓜蒌主要通过种子繁殖。
农民们将种子直接种植在土壤里,然后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
然而,这种种植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长周期长、易感染病虫害等。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目前瓜蒌的发展现状得到了很大改善。
首先,新的瓜蒌品种不断推出,具有抗病虫害、早熟和高产等优势。
这些新品种在改进种子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瓜蒌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大规模种植瓜蒌的露地种植方式正在逐渐被日益兴起的保护地栽培所取代。
这种种植方式能够为瓜蒌提供更加稳定和有利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风险,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农业科技的应用也在促进瓜蒌的发展。
例如,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合理的灌溉系统等新技术的引入,为瓜蒌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同时,科学家们还致力于瓜蒌的遗传改良,以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总体来说,瓜蒌的发展现状正朝着更高产、更高品质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应用,相信瓜蒌在未来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瓜蒌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3期园艺学收稿日期2020-09-17瓜蒌学名栝楼,又名药瓜,属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全株可供药用。
其果皮入药,中药名为瓜萎;种子入药,中药名为瓜蒌仁;其多年生庞大的宿根入药,中药名为天花粉。
瓜蒌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可以生长在坡地、林边、庭院前后,具有很强的生长适应性。
瓜蒌一年种植投入,可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
1特征特性瓜蒌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一般棚架式成片种植时单株遮阳面积为20~40m 2,主蔓长达5m ,人工栽培主蔓长可达10m 以上,主茎一次分枝5~6个;单叶互生,具长柄,外形卵状心形或扁心形;块根肥大,圆柱形,稍扭曲,外表浅灰黄色,断面白色,肉质;雌雄异株,雄花总状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苞,子房下位;果实主要着生在一次分枝上,为肉质瓠果,基本呈圆球形或椭圆形,一般横向直径7~10cm 、纵向直径8~13cm ,未成熟时瓜皮为淡绿色底覆青黑色狭条斑或青绿色底覆白色斑点,成熟后瓜皮为橘黄色或橘红色、光滑而有光泽,瓤墨绿色;籽粒为卵状椭圆形,长12~18mm ,宽6~10mm ,厚4~6mm ,外壳浅棕色及棕色,光滑,近边缘处有一圈棱线;种仁扁平、椭圆形,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壳薄坚硬,肉嫩白,富油性[1]。
在中等栽培条件下,一般每年单株结果20~40个,单个成熟的果球50~80g ,单果产籽70~220粒。
瓜蒌喜温暖、潮湿环境,较耐寒,不耐干旱,忌积水,全生育期200d 左右。
2应用价值2.1营养价值食用瓜蒌,主要取其成熟籽,以炒制食品为主。
其籽粒饱满,肉肥,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萜皂苷、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是食用瓜子中的佳品,具有保健作用[2]。
2.2药用价值药用瓜蒌,取其成熟籽,同样可作炒制食品,但质量比食用瓜蒌差一些,具有消炎、抗癌功效,其对肺癌、胃癌、乳腺癌等疗效显著。
瓜蒌的主要种植区域和品种介绍

瓜蒌的主要种植区域和品种介绍
瓜蒌的主要种植区域和品种介绍
瓜蒌的分布区域
瓜蒌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有种植,主产区有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
瓜萎是山东主产的药材之一,尤以肥城、长清、宁阳等县种植的产品质量最好,行销国内外。
山东省产的瓜萎,商品中分为仁瓜萎和糖瓜萎,多为人工栽培,另有山瓜萎为野生,果实多不饱满,其根作为天花粉入药。
现在山东、河北等省市引种了;地瓜萎、;牛心瓜萎、;小光蛋等品种。
中国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和老挝。
瓜蒌的品种分类
瓜蒌同属几种植物的果实也作瓜蒌使用。
如双边栝楼
(T.rosthornl。
)、川贵栝楼(T.crenulata)、南方栝楼(T.damia oshanensis)、长萼栝楼(T.sinopunctata)等。
日本栝楼(T.Japonica)的根亦作天花粉用。
第1页共1页。
瓜蒌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又叫吊瓜、瓜蒌、野葫芦,在江苏省无锡市也称药瓜,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据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研究,栝楼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营养丰富,其种籽内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具有食用、保健作用。
笔者于2002年引种,并在奉化市莼湖杨家新品种试验圃和宁海试种,之后逐年推广到永康、缙云、舟山、上海崇明等地种植。
1 栝楼的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1.1栝楼的营养成份据文献记载和近年来浙江大学、南京药科大学、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上海食品研究所、长兴农业局等单位的研究,栝楼果实含有三萜皂贰、有机酸、盐类、树胶、树脂、脂肪油及色素等,栝楼籽去壳后其种仁的脂肪油含量约为52%,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0%,不饱和脂肪酸占66.5%,不饱和脂肪酸含有栝蒌酸。
块根中含有多量淀粉、皂贰(约1%)、“天花粉蛋白”及多种氨基酸,如瓜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等。
据报导,栝楼还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和钙、镁、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1.2栝楼的药用价值栝楼根、果皮、种子均可入药,味甘、微苦、性寒,有清热化痰、宽胸下气、润肠通便、通乳消肿、阔燥滑肠等功能。
对肺热、咳嗽、心胸闷痛、糖尿病、肠燥便秘等症有良好疗效,其根作天花粉入药,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的功能,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燥咳、乳痛疮肿等症。
据历史文献记载,历代名医对栝楼有很多论述:(1)资料记载李时珍曾说过:“子,炒用,补虚劳损,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
(2)《本草纲目》:“张仲景治胸痹痛引之背,咳嗽喘息,及结胸满痛,皆用栝楼实,及取其甘寒不犯骨气,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
(3)《食疗本草》:“下乳汁,又治痛肿”。
(4)《药性类明》:“栝楼仁,昔人谓通肺中郁热又言其能降气者,总由甘合于寒,能和,能降能润,故郁热自通。
(5)《饮片新参》:“消肺,化热痰,润肠,通大便”。
瓜蒌资料——史上最全整理

瓜蒌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
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
轻重不一。
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
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炮制】除去梗及泥沙,压扁,切丝或切块。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寒。
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 9~15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本品为常用中药。
商品主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日本栝楼及双边栝楼(T.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皮。
此外在我国南方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皮也作为瓜蒌皮使用。
(原植物参见第一盘"天花粉")【采制】秋季采摘成熟果实,纵剖成瓣,除去果瓤及种子,有时再切成块片,阴干。
【药材及产销】瓜蒌皮Pericarpium Trichosanthis1.瓜蒌皮Pericarpium Trichosanthis kirilowii主产于山东,销全国各地。
2.日本瓜蒌皮Pericarpium Trichosanthis japoicae主产于湖北、江西,有时也调拨省外。
3.双边瓜蒌皮Pericarpium Trichosanthis rosthornii主产于四川,多自产自销。
性状鉴别1.瓜蒌皮:果瓣呈舟状,长8~10.5cm;块片长方形,长5~7cm;厚约1.5mm。
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有时带残存柱基或果梗残迹,边缘内卷,内表面黄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蒌新品种川瓜蒌1号-蔬菜品种“川瓜娄1号”是瓜蒌的一个品种,瓜蒌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果实、果皮、种子和块根,经干燥入药。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瓜蒌新品种川瓜蒌1号。
川瓜蒌1号的生育期250天左右,属多年生攀缘型草质藤本植物,卷须2~3个。
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长宽相近,5~14厘米,3~5个浅裂至深裂,边缘常再分裂,小裂片较圆,两面稍被毛。
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6厘米。
果实宽卵状椭圆形至球形,长7~15厘米,直径6~10厘米,成熟后表面深橙黃色至橙红色,果瓤橙黄色。
种子扁平,卵状椭圆形,长11~16
毫米,宽7~12毫米,深棕色,光滑。
根块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色,断面白色或淡黄色。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川瓜蒌1号适宜在四川省瓜蒌主产区内栽培。
该品种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怕涝,喜光喜肥,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阳光充足、通气条件好、无污染、未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地块栽培。
⑴选育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回春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
⑵品种来源:为瓜蒌资源材料中经系统选育的优良品系。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瓜蒌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
⑶特征特性:生育期250天左右;多年生攀缘型草质藤本,卷须2~3歧。
叶互生,3~5浅裂至深裂,两面稍被毛。
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6厘米。
果实宽卵状椭圆形至球形,长7~15厘米,直径6~10厘米,成熟后表面深橙黄色至橙红色,果瓤橙黄色。
种子扁平,卵状椭圆形,长11~16毫米,宽7~12毫米,深棕色,光滑。
根块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
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断面白色或淡黄色。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⑷内在品质:薄层色谱检出瓜蒌斑点,栝楼浸出物平均含量为36.23%,瓜蒌籽中3,29-二苯甲酰基瓜蒌仁三醇平均含量达到
0.116%,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规定。
⑸产量表现:2022~2022年两年多点试验,分别亩产678公斤和716公斤;两年平均亩产697公斤,比对照GL-CK增产10.11%。
2022年生产试验,全瓜蒌干品亩产713公斤,比对照增产10.20%。
⑹栽培要点:①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做成2.5米宽的厢,四周开围沟。
②育苗、移栽期:2月中下旬将块根切成长10~12厘米小段,消毒,按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育苗,3月中下旬移栽。
③密度:亩栽200~220雌株,10株雄株。
④施肥:亩施纯氮10~12公斤,底肥占25%,苗肥占30%,分枝肥占45%;亩施K2O8~10公斤,底肥占50%,花期追肥占50%;亩施K2O6~8公斤,底肥占40%,分枝追肥占60%。
⑤田间管理:及时扶苗上架,合理整枝、每株留1根健壮主茎。
及时除草、合理灌溉,遇涝则立即排水。
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瓜绢螟等,选择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⑥适时采收:10~11月陆续成熟,应分批采收。
⑺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瓜蒌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