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词新意的网络用语

合集下载

网络用语大全

网络用语大全

网络用语大全网络用语,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使用的一些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们通常具有简洁、生动、幽默的特点,能够更好地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网络用语的出现,丰富了网络交流的方式,也成为了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用语,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运用这些用语。

1. “666”。

“666”是一种网络用语,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和认可。

这个用法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六大顺”的吉祥寓意,表示事情顺利、顺心。

在网络上,当有人做出了令人赞赏的事情,或者表现出色时,其他人就会用“666”来表达对他的认可和赞赏。

2. “咸鱼翻身”。

“咸鱼翻身”是一种网络用语,用来形容一个原本不起眼的人或事物突然有了起色,取得了成功或者改变了命运。

这个用法来源于对“咸鱼”这种原本无人问津的食材,经过翻身烹饪后变得美味可口的比喻。

在网络上,当有人或事物经历了改变,取得了成功时,就会用“咸鱼翻身”来形容这种变化。

3. “伪社会人”。

“伪社会人”是一种网络用语,用来调侃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社会化,但实际上缺乏真正社会经验和能力的人。

这个用法来源于对那些只会在社交平台上炫耀自己社会化生活的人的调侃。

在网络上,当有人过分追求社会化形象,却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时,就会被戏称为“伪社会人”。

4. “佛系”。

“佛系”是一种网络用语,用来形容一种超然的态度,表示对人生、工作或者感情等方面不追求功利,不计较得失,保持平和心态的状态。

这个用法来源于对佛教中“无欲无求”的理念的引申。

在网络上,当有人表现出对事物超然的态度,不受外界影响时,就会被形容为“佛系”。

5. “躺赢”。

“躺赢”是一种网络用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劳而获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或者收获。

这个用法来源于对那些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人的讽刺和调侃。

在网络上,当有人在不费力气的情况下获得了成功时,就会被形容为“躺赢”。

6. “老铁”。

“老铁”是一种网络用语,用来表示对朋友或者同伴的亲昵称呼,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的认可和赞赏。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

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和"英汉移借#彭雨欣(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0)摘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5现象。

在网络时代,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相互接触和互动,产生了概念意义上的移借和文化、情感意义的移借这两种“旧词新义”现象。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语5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旧词新义”“英汉移借”一、引言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8亿人。

网络的普及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随着社交网络软件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网络用语。

汉语和英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丰富了各自语言的词汇,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

一些汉语网络流行语是受到英语词汇的影响,汉语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朱一凡认为,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旧词新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相普。

从新义的,:一是汉语的词汇在语的影响下增加了新的义项,即概念意义的;另一种是汉语的词汇在外语的影响下文、色彩意义发生了[1+。

本文英汉语言和中英文化互动的汉英语言和文互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旧词新义”现$二、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点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现社会件的发生,在网络发生、速流行、网络的词语,被为“网络雷词”“网络词”,网络语言叫文的网络流行语,特指大认在'用的网络流行语。

随着的新,互联网新月,大的网络流行语语生$网民为了是为了',会用的词汇,在下,予词汇新的含义$在网络下,速了的,网络流行语和速,年的网络流行语层出穷$些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恰恰是社会文的载体和媒介,反映一个期社会的部貌,折射一个大文的精粹$现如今,大批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既是丰富的汉语文字的机遇,又是一次小的挑战。

在下,汉语显示了强大的包力和吸收力,很多网络流行语都陆续被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他们成了汉语中的新成员,且了新的演绎$文选取的网络流行语涵盖2000年一2018年,来自社交软件、游戏领域、娱乐行业等,例如:腾讯QQ、百度贴吧、英雄联盟、综艺目等。

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

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

文化长廊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马云 伊犁师范学院海丽恰姆•买买提 伊犁师范学院摘 要:由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语言的主体认知方式,以及词义系统中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约束的原因,一些现代汉语词汇在网络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便有了新的含义。

随着网络的普及,汉语中的网络流行语层出叠现,并逐渐从网络扩散到传统媒体,甚至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用语。

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及基本义与新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其客观的现实意义,引导汉语言健康规范地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旧词新义;本义[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178-02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使,语言和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持续增长,网民们在网络上使用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因此网络便成为了诞生新语新词的摇篮。

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流行语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逐渐从网络扩散到传统媒体,甚至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语。

在网络语境这个大环境下,人们积极探索网络交流环境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认知相似性。

更重要的是,人们还创造性地将这些认知相似性通过映射或选择性映射的方式从现实生活世界投射到网络语言中。

所以,一些原有词在网络交流中产生了新的含义,而此新义受交流环境限制,目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的现象在网络交流中应运而生。

一、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网络流行语源于网络语言,即诞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上流行,由网民们自行创造或引用并被赋予其特殊含义的词句。

这里的“特殊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它所表达的含义是某个时期内在网络上特有的且流行的虚拟事物或行为,以及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事物;第二层是指它所表达的含义是一定时期内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网民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相关的且与日常自然语言体系中有着引申或截然不同的含义,而所谓旧词新义,是指利用固有词来表示新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遵循在不创造新词形的前提下,依附于固有词语,变化其词义的方式来实现的。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许多词汇的用法也随之不断变化。

其中,旧词新义现象特别显著。

旧词新义是指在语言使用中,原本的词汇意义无法完全涵盖语言使用的需要,因此需要根据语境和社会语言环境创造新的词汇意义。

下面将从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来谈谈该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一、旧词新义的产生原因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社会变化带来语言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语言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原有的词汇进行重新解释,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例如,“666”原本是一个数字,表示六百六十六,后来因为在游戏中用作奖励,逐渐被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非常好”,“超赞”之意,这就是一个数字词汇背后的旧词新义现象。

2、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日益流行,流行文化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新用法,对汉语的相关词汇产生了借鉴和影响,这也是旧词新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蒟蒻”原本是一个不常用的植物名词,后来因为在网络游戏中被用来形容新手玩家,逐渐成为网络语言中的专用词汇,其意义也由此扩大,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新手。

3、情感和态度的转变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原本带有贬义或中性的词汇也会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转变为褒义或中性的词汇。

例如,“土豪”原本是一个褒义词,是指有很多土地和财产的人。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对土地和财产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土豪”一词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成为一种形容有钱人的词汇,具有褒义意味。

二、意义转变的意义在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不仅是汉语语言的一种活力,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的适应性和变化性。

1、语言的适应性语言是社会发展和变化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连。

网络语言词汇的语义特点

网络语言词汇的语义特点

网络语言词汇的语义特点一、谐音类所谓“谐音词”就是不用原有的词语,而是将它们的读音略加改变而使用另一个词形所产生出来的词语,这种“新词”一旦得到千万网民的认可,就可能借助网络传播的巨大法力,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比谐音的原词更为形象生动、更俏皮亲切、更有生活气息。

(一)同音汉字替代类美眉:妹妹,也指漂亮的姑娘。

这个词在网络上使用频率极高,并且已经蔓延到了日常生活用语中,甚至传统媒介,如报刊、杂志等等也开始用它,它比原词“妹妹”更有传神效果;格格:哥哥。

与“美眉”相对,这个叫法也俏皮生动;斑竹:即“版主”,BBS管理员。

(二)方言谐音类“酱紫(这样子)””,北京话中力很差)”掂(办妥)“晕菜(晕了,昏了头)”“速哦(是哦)以及广东话中的“搞笑(逗笑)“菜(能“搞”等都被吸收进网络语言中成为新词语。

例如:就是灌水啦,有些人就是喜欢扮窜。

(很嚣张的样子,广东话),我不够你强啦,呵呵。

(厉害,广东话) (三)数字谐音类在网络上,网民们喜欢用与中文读音谐音的阿拉伯数字符串成的符号来表示词语甚至句子,这类符号词因其简洁方便而深受网民喜爱,在网络中使用频率极高。

抽象的数字经过想象力的排列组合,产生的效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这种数字化语言往往意蕴无穷而表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1314表示一生一世;8147意思是不要生气;9494代表就是就是,表示同意对方说的话。

二、符号类将标点、数字和字母等符号组合在一起,模拟人的表情,象征一个意达一种感情与语气,是网络传播所独创使用的。

(一)标点符号组形:一)最普通、最基本的一张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处,玩笑的意思或表示微笑;:一(最简单的不高兴。

(二)标点数字组形8一)表示睁大眼睛,可能是惊讶,也可能是生气;:一9表示舔着嘴唇,不好意思或者别的原因的笑。

(三)标点字母组形:一P表示吐舌头,很调皮,很可爱的样子;:一S舌头开始打转,表示语无伦次。

三、词义变化类(一)旧词新意在网络中,一些我们原有的词语通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改变了原有的意义,或转移,或引申,或词义范围的扩大,使原本单调的词义变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1. 引言1.1 现象概述汉语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是指一些传统词语在社会发展和语言变迁的过程中,经过重新解释和再创造,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用法。

在当今社会,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汉语流行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随着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对语言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旧词新义现象的出现正是对这种需求的回应。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汉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使得词语之间可以进行巧妙的组合和转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表达方式。

与传统意义相比,旧词新义不仅扩大了词语的适用范围,也更具时代性和趣味性,成为人们交流中的新亮点。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的推动下,旧词新义现象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人们通过熟悉的词语加入新的语境,创造出更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方式,增强了交流的趣味和吸引力。

这种现象的流行也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为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注入了新的动力。

1.2 特点分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意性强: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形成往往需要创作者对词语的重新解构和运用,通过赋予旧词新的含义和语境,从而产生新型的词语表达方式。

这种创意性的表达方式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代感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语言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旧词新义现象往往能够抓住当下社会热点和时代特征,反映出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时代感的引入也会让流行语更加接地气和贴近生活。

三、传播力强: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形成和传播往往依靠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用户传播和分享,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形成舆论热点。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也使得旧词新义现象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特点既包含了创意性和时代感的表达方式,又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语言表达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汉语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指的是某些词语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含义,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词汇。

这种现象在汉语中非常常见,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就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一、原因分析旧词新义现象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变革引发的语言变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革必然会对语言产生影响。

一些与社会现实相关的词汇会因为社会变革而产生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2.科技进步带来的词汇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这些新事物和新概念需要新的词汇来命名和描述,有时也会借用已有的词汇,并赋予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3.文化交流导致的词汇融合。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外来词汇和本土词汇会在交流中产生融合,并产生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以上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旧词新义现象的产生。

二、特点分析旧词新义现象在汉语流行语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源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

流行语作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通常是直接源自人们的生活实际需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使用范围广泛。

一旦某个词语成功演变为流行语,它通常会被大量使用,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流行,甚至成为固定的词语搭配。

3.更新换代较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因此流行语的产生和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比较快,之前的流行语很快就可能会被新的流行语所取代。

4.语言创新和变化的体现。

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可以说是语言创新和变化的体现,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个体的思维方式。

三、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旧词新义现象对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流行语“大比拼”

网络流行语“大比拼”
“ 酱油 ”可以算 作 “ 打 家族 ”中旧 词新 用 的典型 代表 , 并一 举荣 获 “ 0 8 度十大 网络流 行语 之一 ”的光 荣称 号。它源 自广 20年
网络 流 行 语 ,顾 名 思 义 ,就是 在 网 络 上 流行 的 语 言 。它
东 电视 台的某次 采访 , 当被问及 对艳照 门的 看法时 , 受访 音回答
网络 流 行 语 “ 比拼 " 大
● 仝 君
从 早期 的 网络 “ 水 ” 、 “ 44 潜 9 9”到 现在 的 “ 猫猫 ” 、 躲 “ 范跑跑 ” ,从 “ 思想 有 多远 ,你 就给 我滚 多远 ”的经 典篡 改 到 “ 不要 迷恋 哥 ,哥 只是个传 说 ”的大肆 风靡 。一 时 间 ,各 式 各样 甚至 是干 奇百怪 的 网络流 行语如 雨后 春笋般 迅速 成 为网络 时 代的新 时尚 ,更是 展现 出 “ 江后 浪推 前浪 ,一代 更比 一代 长
强” 的超 强架 势 。
用 ,或者 足新 词新语 的创 造 ,又或 者是 突破常 规语 法限 制 ,活
用词 句 。总之 ,它们 是超 然于传 统语 言形 式 的 “ 新人 类” , 新
标 新 立异 又不 乏坊间 俗语 的亲切 之感 ,因此 ,这一 庞大 的 “ 家 族 ” 同样 具有强 劲 的竞争力和 生命 力 。
三、反讽隐喻型
上 榜理 由 :此 类 网络 流 行 语 应该 是 所 有类 型 中 “ 化 水 文 平 ”最高 的一 类 ,它们经 过 网友机 智 的加 T发酵 ,同样 是异 常
“ T”了 !如果还 把 “ OU 围脖 ”简单地 理解成 冬天里 的取暖 工
具 ,把 “ 水” 、 “ 砖” 、 “ 砖头 ”解 释为 一 系列施 工行 灌 抛 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词新意的网络用语
1、锦鲤
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富有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现代指一切跟好运相关的事物。

2、冒泡
原指化学上出现气泡,发出“咕噜”声响的现象。

现作为论坛用语,以为讨论之类的意思。

3、打酱油
原是指以前的酱油都是零卖零买的,自己拿着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称多少。

现在指网络上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相当于路过。

4、吃瓜
原是指戏院火车上推售等地“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前排吃瓜”广告词,现在指在网络环境中,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5、粉丝
原指用绿豆、红薯淀粉等做成的丝状食品,后特指追星族,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等的人,即崇拜某明星、艺人或事物的一种群体,他们多数是年轻人,有着时尚流行的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