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

停
实验四 PLC综合控制实验
控制要求之二:机械手动作的控制。 有一个将工件由A处传送到B处的机械手,上升/ 下降和左移/右移的执行用双线圈二位电磁阀推动 气缸完成。当某个电磁阀线圈通电,就一直保持 现有的机械动作,例如一旦下降的电磁阀线圈通 电,机械手下降,即使线圈再断电,仍保持现有 的下降动作状态,直到相反方向的线圈通电为止。 另外,夹紧/放松由单线圈二位电磁阀推动气缸完 成,线圈通电执行夹紧动作,线圈断电时执行放 松动作。
实验二 电动机联锁自动控制实验
实验装置
机电综合实验装置:D61电器控制实验挂箱(一) D62电器控制实验挂箱(二) D63电器控制实验挂箱(三)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二台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复习教材中有关内容; 2、设计控制线路(主电路、控制电路); 3、实际连线并检查线路; 4、接上电源,运行系统观察结果。
5).在线、程序下载: 点击 “在线工作”命令,梯形图变为绿色表明PC机与PLC已连上 点击 “传送到PLC”命令,就可将程序下载到PLC中,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扩展函数前“√”去掉。
PLC编程软件CX-Programmer使用方法
6).运行程序: 点击”运行模式” 命令,使PLC处于运行的状态。 一般下载完毕后PLC会自动运行程序。 7).停止运行程序: 点击 “编程模式”命令使PLC进入编程模式, 停止程序运行。 8).再修改、编译程序: 进入编程模式(停止运行程序) 离线(再次点击 修改、编译。 9).再运行已修改的程序: 在线 下载 运行。 10).保存程序: 以工程文件“ *.CXP ”保存。
。
PLC编程软件CX-Programmer使用方法
3).编辑梯形图: 点击 “编程模式”命令进入编程模式,一般新建一个工程 文件后即进入编程模式。PLC的当前工作模式在窗口上方 有显示。在编程模式下直接放置元器件,左右母序”命令进行程序编译。左下方有编译结果信息, 选择一个错误,可使梯形图相关部分高亮。 反复编译、修改直至无语法错误为止。
机电传动试验报告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电传动控制试验报告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姓名:学号:日期:2012年6月5日实验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
2、通过实训进一步加深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特点二、实验内容认识各电器的结构、图形符号、接线方法;抄录电动机及各电器铭牌数据;并在断电状态下用万用电表检查各电器线圈、触头是否完好。
鼠笼机接成△接法;实训线路电源端接三相电源的U、V、W端。
1、点动控制按右图点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时,先接主电路,即从三相交流电源的输出端U、V、W开始,经接触器KM的主触头到电动机M的三个线端A、B、C,用导线按顺序串联起来。
主电路连接完整无误后,再连接控制电路,即从三相交流电源某输出端(如V)开始,经过常开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到三相交流电源的接地端。
显然这是对接触器KM线圈供电的电路。
接好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通电操作。
(1)开启控制屏电源总开关。
(2)按起动按钮SB1,对电动机M进行点动操作,比较按下SB1与松开SB1电动机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3)实训完毕,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实训线路三相交流电源。
2、自锁控制电路按右图所示自锁线路进行接线,它与上图的不同点在于控制电路中多串联一只常闭按钮SB2,同时在SB1上并联1只接触器KM的常开触头,它起自锁作用。
接好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通电操作。
(1)按控制屏启动按钮,接通三相交流电源。
(2)按起动按钮SB1,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是否继续运转。
(3)按停止按钮SB2,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是否停止运转。
(4)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实训线路三相电源,拆除控制回路中自锁触头KM,再接通三相电源,启动电动机,观察电动机及接触器的运转情况。
从而验证自锁触头的作用。
实训完毕,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实训线路的三相交流电源。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1-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1-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实验⼀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实验⽬的掌握⽤实验⽅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实验内容1、实验设备1)、电源控制屏、D31直流数字电压电流表(2件)、D42三相可调电阻器、D44可调电阻器,挂箱排列顺序见图1-1。
2)、DD03导轨、测速发电机及转速表DJ23校正直流测功机参数:I N=2.2A,P N=355W,n N=1500r/min,U fN=220A,R f=26Ω,R=2090ΩDJ15直流并励电动机参数:I N=1.2A,P N=185W,n N=1600r/min,U fN=220A,R f=57Ω,R=1387Ω转速表DJ23 DJ15 DJ15直流并励电动机电阻串联接法:旋钮在最⼤值时R=1800Ω电阻并联接法:旋钮在最⼤值时R=450Ω图1-1实验挂件及顺序D 42 D 31 (1) D 31 (2)D 44电源控制屏量程选择1000v量程选择200m A励磁电源电枢电源接线图2、实验步骤1)按上图接线。
图中直流电动机M⽤DJ15,其额定电压U N=220V,额定励磁电流I fN<0.16A。
校正直流测功机MG⽤DJ23,MG按他励发电机连接,在此作为直流电动机M的负载,⽤于测量电动机的转矩和输出功率。
R f1选⽤D44的1800Ω阻值,R f2选⽤D42的900Ω串联900Ω共1800Ω阻值,R1⽤D44的180Ω阻值,R2⽤D42的900Ω串联900Ω再加900Ω并联900Ω共2250Ω阻值。
接好线后,检查M、MG之间是否⽤联轴器直接联接好。
2)将直流并励电动机M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调⾄最⼩值,电枢串联起动电阻R1调⾄最⼤值,接通控制屏下边右⽅的电枢电源开关使其启动,其旋转⽅向应符合转速表正向旋转的要求。
3)M启动正常后,将其电枢串联电阻R1调⾄零,调节电枢电源的电压为220V,调节校正直流测功机的励磁电流I f2为校正值(100mA),再调节其负载电阻R2和电动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使电动机达到额定值:U=U N,I=I N,n=n N,此时M的励磁电流I f即为额定励磁电流I fN。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是关于机电传动控制的,实验主要通过使用PLC编程,控制步进电机和气缸来实现控制目标。
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学习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使用PLC编程实现了步进电机的控制。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气缸的工作原理,并使用PLC编程实现了气缸的控制。
实验一: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并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
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机械角度运动的电动机。
步进电机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准确的位置控制和精细的运动控制。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连接在PLC输出模块上的步进电机来进行控制。
实验步骤1.将PLC程序下载进PLC控制器中,并将输出模块连接到步进电机。
2.在PLC编程软件中进行编程,设置电机的工作方式和实现的目标。
3.在PLC编程软件中进行调试,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4.进行实验,观察步进电机的运动,并检查控制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实验结果我们实现了通过PLC编程控制步进电机的目标,步进电机实现了预期的运动轨迹,并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速度和方向。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气缸的工作原理,并实现气缸的控制。
气缸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机械装置,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动力驱动气缸的运动。
气缸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控制目标。
总结本次实验学习了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并应用PLC编程实现了对步进电机和气缸的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认真地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实验任务。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机电传动控制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一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锯齿波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各主要元件的作用并观察各主要点的波形。
2.掌握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和同步定相方法。
锯齿波触发如下图所示。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三、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四、实验方法1.按图实2-1接通各直流电源及同步电压,选定其中一块触发器(如1CF),检查RP1~RP3电位器当顺时针旋转时,相应的锯齿波斜率应上升,直流偏移电压U b的绝对值应增加,控制电压U c也应增加。
2.用双踪示波器检查各主要点波形1)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2)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3)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4)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5)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6)调节U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五、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
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ct=0的条件下,使α=90°,如何调整?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三锯齿波排对图六、注意事项1)参见本教材实验一的注意事项。
【VIP专享】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10学时)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机电传动控制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实验时间:2016-12-13实验组号:实验地点:工程C-201实验一生产线组装与调试实训系统一、实验目的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准确分析电路原理图;查对PLC各I/O 地址;掌握新设备电路连线设计分析方法二、实验工具三、思考题1.阐述工作流程及原理?2.阐述上料与传送单元的工作过程,绘制PLC控制回路图3.电气部分由几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4.绘制整体连接图实验二液压回转工作台控制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器元件的结构特点并合理选择电器元件;2. 掌握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的方法;3.熟练应用费斯通软件做电气设计二、实验工具三、思考题1. 绘制回转工作台工作时状态表,绘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图,2. 阐述工作工程。
实验三电气控制设计(可也自行选择液压设计题目)由两台电动机M1、M2分别驱动两个工作台A、B,机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控制要求如下1)按下启动按钮SB后,工作台A由SQl进至SQ2;2)然后工作台B由SQ3自动进至SQ4;3)然后工作台A由SQ2自动退至SQl;4) 然后工作台B由SQ4自动退至SQ3以上动作往复运行。
要停止时,按下总停止按钮SB1。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器元件的结构特点并合理选择电器元件;2. 掌握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的方法;3.熟练应用费斯通软件做电气设计二、实验工具三、思考题1. 绘制工作台工作时状态表,绘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图,2. 阐述工作工程。
实验四PLC编程(自选一题)1 采用PLC设计并编写程序,某皮带运输机由M1、M2、M3、M4四台电动机拖动,要求:启动时,按M1-M2-M3-M4顺序启动,间隔时间为3S;停止时,按M4-M3-M2-M1顺序停止,间隔时间为2S2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要求如下,采用PLC设计并编写程序。
(25分)(1)南北方向:红灯亮25秒,转到绿灯亮25秒,再按1秒一次的规律闪烁3次,然后转到黄灯亮2秒。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综合训练项目报告模板2(1)

由图可知,当电路处于初始状态时,按下启动开关SB2,开始启动电路,线圈KM1得电,KM1闭合,电动机1启动,拖动物料前进,然后按下启动开关SB5,线圈KM2得电,开关KM2闭合,电动机2启动,卸料机开始工作;物料被卸载完毕之后,想单独停止卸料机,就按下关SB3,线圈KM2失电,开关KM2断开,拖动卸载机的电动机2停止工作,如果运输线停止工作,就按下联动开关SB4,线圈KM2失电,开关KM2断开,电动机2停止工作,线圈KT得电,时间继电器KT开始延时,当电动机2停止一段时间,延时继电器的延时作用到了,延时的动触点都断开,线圈KM1失电,开关KM1断开,电动机1停止工作,线圈KM3失电,KM3断开,线圈KT失电,整个电路结束工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综合训练项目报告
综合训练项目自动物料运输线控制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徐广明
院(系、部)机械学院
专业班级机自14-1班
学号1407010102
姓名陈克旭
日期2017年5月15日
一、综合训练项目任务书
综合训练项目自动物料运输线控制电路设计
目的和要求:加强对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多机拖动系统的理解;应用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自动物料运输线启动和停车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促成“富于探索精神,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敏锐的观察事物以及分析处理事物的能力”的目标实现。
四、相关图表等附件(用电脑绘制)
附:1、主回路图。
2、控制回路图。
(4)两台电动机均具有短路保护、长期过载保护;
(5)能熟练运用绘图软件绘制自动物料运输线控制主回路图、控制回路图。
二、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机电传动控制实训报告册

一、实训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传动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机电传动控制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及设备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用机电传动控制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 学会使用PLC、变频器等设备进行电气控制;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机电传动控制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用机电传动控制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3)PLC、变频器等电气控制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1)安装和调试电动机;(2)使用PLC编程实现电机正反转、启动停止、速度调节等功能;(3)使用变频器实现电机调速;(4)完成实训项目,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等。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在实训开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教学。
教师详细讲解了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设备,并通过实例分析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2. 实践操作阶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操作。
学生首先学习了电动机的安装和调试方法,然后使用PLC编程实现电机正反转、启动停止、速度调节等功能。
在掌握了PLC编程技巧后,学生开始使用变频器实现电机调速。
最后,学生分组完成了一个生产线自动化控制项目。
3. 实训总结阶段在实训结束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同时,学生也进行了实训总结,分享了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2.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熟练使用PLC、变频器等设备进行电气控制;3.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主要学习了机电传动控制的基础知识和控制方法,通过实际的硬件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机电传动控制的了解。
实验一:单向行程控制系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单向行程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按下按钮控制气缸的伸缩,实现了单向行程的控制。
实验二:双向行程控制系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双向行程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按下按钮控制气缸的伸缩,实现了双向行程的控制。
实验三:速度控制系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速度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按下按钮控制电机的正反转,结合调节电位器实现了电机的速度控制。
实验四:位置控制系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位置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按下按钮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步数,实现了位置控制。
实验五:机械机构控制系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机械机构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
理。
通过按下按钮控制三个气缸的伸缩和机械瓣的运动,实现了机械机构的控制。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机电传动控制的基础知识和控制方法,了解了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同时也加深了对于控制硬件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解决了各种控制问题,还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