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导航和温度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

合集下载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高强度 聚 焦超 声 子宫肌 瘤
超 声治 疗
强弱不均变 为片状或条索状高 回声 , 回声
资 料 与 方 法 般资 料 :03年 高 强 度 聚焦 超 声 20

增 强以瘤体 中心为明显 。
肌瘤大 小变化 : 治疗期 间肌瘤 因水 肿 体积稍 有增大 , 止治疗 1~2周 后可恢 停 复 。瘤体在治疗后 3~ 6个月逐渐缩 小 , 1
内部血 流信 号分布减少 , 临床症 状部分改 善; ④无效 : 肌瘤 回声 不增 强 , 体积 增 大 ,
肌瘤 内部血流信号无明显改变或增多 。
结 果
肌 瘤内部 回声增 强 , 流信 号减 少, 瘤 血 肌
缩小, 临床 症状 改善 , 少数 患 者治 疗时 有
痛感或发 生烫伤 , 未见其他 严 重并发 症 。
改善等 。 不 良反应和并发 症 : 治疗 中部分患者
总之 , IU治疗 能有 效缓 解子 宫肌 HF
瘤症状 并 使 多数 肌瘤 体 积 缩 小 , 由 于 但
HIU技 术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肌瘤 的时 间 F 还不长 , 治疗经 验 和技术 有待完 善 , 远期
认后 由计算机 按程 序实 施治疗 并全 程监
控 , 。 。
6 10 7 00云南省第 四人 民医院超声科
疗效判定标 准 : 显 效 : 瘤 内部 回 ① 肌 声增强 , 体积 明显 缩小 , 瘤 内部血 流信 肌

要 目的 : 探讨 高强度聚 焦超 声( I H.
号明显减少或 消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症状 明显 改 善 ; ② 有效 : 肌瘤 内部 回声增 强 , 体积 略 有缩 小, 肌瘤 内部 血流 信号 明显减 少 , 床症 临

MRI导航和温度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

MRI导航和温度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

前 、 采用 增 强 扫 描 MR 检查 , 量 肌瘤 体 积 、 后 I 测 消融 坏 死 区域 大 小 占肌 瘤 体 积 的 比率 , 记 录治 疗 时 间和 并 超声释放剂量。 治疗 后 3个 月 MR 检 查 观 察 肌 瘤 的缩 小 情 况 ; I 同时 观 察 和 评 估其 并 发 症 及 不 良反应 事 件
至 完 全凝 固性 坏 死 , 使 其 短期 内缩 小 的 治 疗 效 果 。 并 【 键 词 】 高强 度 聚 焦 超 声 ; 宫 肌 瘤 ; 共振 关 子 磁
中 图分 类 号 : 7 7 3 文 献标 志码 : 文 章编 号 :0 87 4 2 1 )1 —8 9 0 R 3. 3 A 1 0 —9 X( 0 0 一 1 6 —6 0
MR 导航和温度监控下高强度 聚焦超声 I 治疗子宫肌瘤
许 永华 , 符 忠祥 , 杨利 霞 , 陈文 直 , 刘映 江 , 叶方伟 , 王智彪
【 要 】 目的 摘
评 价 高 强 度 聚 焦 超 声 ( F 在 MR导 航 定 位 和靶 区 焦 域 温 度 监 控 下 治疗 子 宫 肌瘤 HIU)
入放射学杂志 2 1 0 0年 1 1月第 1 第 l 9卷 1期
Jltret do 2 1 V 1 9 N .1 nevn il 0 0, o. , o1 Ra 1
-— 6 -— - 8 9- - — - - —

非 血 管介 入
N nvsua t vni ・ o —ac l i e e t n rn r o
发生 , 对 治 疗 前 后 患 者症 状 变 化 进 行评 分 。 果 并 结 MR导 航 H F MR H F 治疗 前 和 治 疗 后 3 月 肌 I U( g I U) 个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_陈军臣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_陈军臣

·综述·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陈军臣许永华王智彪陈文直【摘要】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HIFU)利用MRI准确解剖定位引导及实时温度监测功能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从体外将超声能量聚集于治疗靶区使其温度瞬间升高,选择性灭活体内某特定区域病灶,而对病灶周围及声通道上的组织结构无损害或损害很少。

本文对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温度监控技术、临床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疗效和并发症及其优势和不足进行综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平滑肌瘤; 聚焦超声Clinical research of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by MR-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ultrasound Chen Junchen*, Xu Yonghua, Wang Zhibiao, Chen Wenzhi. *School of BiomedicalEngineering,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 Yonghua, Email: yhxu@【Abstract】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RgHIFU) employsMRI’s function such as accurate anatomical guidance and real-time temperature mapping for monitoringHIFU to accumulate ultrasound energy at the focal region, which would result in the temperature elevate inthe targeted tissues for ablation without injures of the structures around the focus and at acoustic path. In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MRgHIFU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temperature mapping technology,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and the advantages anddisadvantages were reviewed.【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eiomyoma;Focused ultrasound近十多年以来聚焦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热消融治疗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临床关注度不断上升[1-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在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在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

高强度聚焦超声为肿瘤治疗 的重要方案 , 因其 具有 创伤小 、 疗 效显著等特点 , 在 临床得到 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 对我 院收治
的8 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 回顾性分析 , 讨论高强度聚焦超声 治疗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 , 现分析 报道 如下。 资料 与方法 1 . 临床资料 : 2 0 1 4年 7 —1 2月在我 院应用 高强度 聚焦超
子宫肌瘤为临床 常见的 良性肿瘤 , 其是 因子宫 平滑肌异 常增生引发 的实质性肿瘤 , 多发于 3 0~ 5 0岁 , 研究显示 , 子宫 肌瘤发病率约 为 2 0 % ~3 0 %[ 1 - 3 ] 。 目前 , 临床 治疗 子 宫肌瘤
的方法包括 : 子宫切除术 、 药物治 疗及子 宫肌瘤剔 除术 , 其 中 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 除术均 为手术 治疗方 案 , 对 患者伤 害较大 , 甚 至 影 响患 者 生育 能力 , 药 物治 疗 效 果不 显 著 ] 。 探头运动方向 、 速度 , 各层超 声应 用监测 系统超声 , 观察 治疗 前后 病灶变化情况 , 完 成该层 面治疗 后 , 进 入下一 层面 治疗 , 治疗后应 用抗感染治疗 。
3 . 观察指标 :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 验室指标 变化情况 。疗 效判 定标准 J : 治愈 : 子 宫肌瘤 消失 , 超声 显示 病灶 明显增强 , 临床 症状消 失 ; 显效: 子 宫肌瘤 明显
缩小 , 超声病灶部分提高 ,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 有效 : 子 宫 肌 瘤
高 强 度 聚 焦 超声 治疗 在 子 宫 肌 瘤 的效 果 研 究
郭 建 萍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高强度 聚焦超声 治疗 在子宫肌瘤 的临床效 果。方法
症状 改善情况 及实验室指标 。结果

健康讲座-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无创、精准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中的应用

健康讲座-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无创、精准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中的应用

健康讲座-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HIFU)技术在无创、精准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中的应用无创、微创治疗模式在临床治疗中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医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 (MR-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RgHIFU) 是采用磁共振引导下的体外选择性破坏体内组织的一项新技术,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对传统有创的外科手术而言,该革命性治疗手段被誉为未来新一代无创手术。

传统外科手术、甚至是微创的腔镜手术,均需要传统手术室内的麻醉及器械操作的过程,病人术后至少需要住院3-5天才能出院,还需要出院后长短不等的恢复时间(4-56天)才能正常生活、上班。

而MRgHIFU技术可以实现部分疾病的随治随走,无需住院,治疗后即可回家,第二天就照常上班,是无创、无离子辐射、可重复的个性化治疗手段。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HIFU)治疗系统于200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2013年8月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累计全球20个国家、一百多家医院使用该设备,大约有10000名患者已接受治疗,证明的不良反应率仅为0.03%,远较传统的手术及腔镜手术低。

该技术被《时代周刊》杂志评为2011年度全球50大发明之一。

MRgHIFU目前临床应用治疗的疾病有子宫肌瘤及腺肌症,骨肿瘤(骨的原发及转移肿瘤),乳腺肿瘤,肝脏肿瘤、胰腺癌,前列腺癌、脑功能疾病等。

1. MRgHIFU原理: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将超声能量聚集于特定靶区并消融靶区组织,利用热效应和空化效应使聚焦焦点区域温度瞬间升高至65℃以上,发生凝固性坏死,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结合了高强度的聚焦超声波和实时磁共振成像两种技术,使用高强度的聚焦超声波无创地加热并破坏靶组织,而实时磁共振成像使医生能够识别并瞄准肿瘤,并提供相位成像,可对接受治疗的组织进行实时温度监测。

高场强MR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速评

高场强MR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速评
垫! 生 旦箜 鲞箜 翅 h 兰 i
c n( lt n di )M y1, 1.o 6N .0 i 8Ee r i Eio ,a 2 2V1 .o1 co c tn 50 .

短 篇 论 著 ・
高场 强 MR 对 高 强度 聚 焦超 声 治 疗 子 宫肌 瘤 的疗效 速 评 I

常子宫壁 T WI 1 增强信 号值 , : s 肌瘤 T WI 2 1 增强信号值 。计量 资 料用均数 ± 准差 ( 标 ±s 表 示 , ) 统计 学处 理采 用 S S 3 0软 P S1 .
件, 术前 、 后 采 用 配 对 t 验 , 术 检 P<00 . 5表 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造影 剂采用钆喷酸葡胺 注射 液 2 1注射速 率 2mls注射造影 Om , /, 剂后 2 行 矢状位 、 0s 冠状位 、 轴位扫 描( R3 6m ,E 6ms 。 T 9 sT )
3 — IE序列 : I E vlm tcitp lt rahode— .3 V B D V B (ou er e oa dbethl x inr e a nt n 是各 向同性容 积式插入法 屏气检 查 的英 文缩 写 , 特 mi i ) ao 其 点 为容积式扫描 , 用三维扰相梯 度 回波序列 , 相位编码 方 向 采 在 上 8 %部分傅 里叶采 样 , 0 其成 像 K空 间数据 为三维 K空 间, 可
前、 术后 MR 信号对 比分析 , / 发现海扶 刀治疗后 子宫肌瘤病灶 信号 明显 发生改变 , 部分 病例还发 现 了术后并 发症的信号改变 。4 5例子宫肌瘤大小约 1 9c 海扶 刀治疗 前 、 1 3d MR 检查肌瘤信 号变化 , ~ m, 后 — , I 强化 明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1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1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在超声诊断仪的监控下,应用EFP-BY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对5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评价HIFU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48例声像图可见瘤体内部回声增强,55例肿块缩小或消失,临床症状改善。

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高、安全、副作用小。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发病占育龄女性的20%~30%,其中40~50岁妇女发病率高达51.2%~60%。

目前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腹腔镜治疗等。

我院从07年7月~12月供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5例,现将EFP-BY01型HIFU治疗子宫肌瘤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5例,年龄36~50岁,均为育龄期已生育妇女,经妇科及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主要临床症状:月经量增多伴有血块,痛经,经期延长或经血淋漓不断,尿频等。

肿瘤大部分为肌壁间平滑肌瘤,3例为粘膜下肌瘤,肌瘤直径最小2cm,最大9.6cm。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北京源德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EF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机,治疗深度为3~14cm,治疗中以加热的36.5~37.5℃脱气自来水作为超声波传播介质。

焦斑大小0.4×0.4×0.8cm或 0.5×0.5×0.6cm,较大肌瘤采用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成体的累计方式治疗。

需用治疗参数:(1)输入功率为0.3~0.6kw(2)单区发射时间(T1)每次发射脉冲的持续时间一般在0.13~0.24s(3)占空时间(T2)指两次发射时间的间歇时间T2:T1=1:1~2:1(4)每点次数指完成一个点治疗需要的发散总次数一般在40~50次。

上述参数示瘤体层次深浅,瘤组织密度及声吸收率适当进行调整,定位仪为超声仪。

综述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子宫肌瘤的治疗

综述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子宫肌瘤的治疗

综述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子宫、切除肌瘤)、栓塞子宫动脉等方法。

HIFU 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无创治疗技术,有报道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就其在治疗子宫肌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新兴的一种无创治疗方法,由于其对病人伤害小、病人恢复快,可反复治疗,能适形三维治疗等特点,在妇科疾病如外阴、宫颈良性病变、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1、高强度聚焦超声概述高强度聚焦超声以声波聚焦形成的热能对病灶进行治疗。

超声探头即超声换能器,她能能发射出超声波。

超声波的聚集点称之为焦点,以焦点为中心,形成一椭球体范围,称为焦域即治疗域。

治疗域的温度由于声波能量聚集,局部温度可在0.5~1.0 s内升高至60~100 ℃,使病灶内蛋白质发生凝固性坏死[2],实现局部消融。

其外温度无明显升高。

移动治疗头,可以移动治疗域,达到对要求治疗组织的热治疗效果,而不损伤周围组织。

热效应为HIFU主要作用机制,从而实现无创治疗的目的。

2、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不孕、流产等,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

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手术方式;近绝经期可以尝试药物治疗,临床较多应用米非司酮GnRHa等;子宫动脉栓塞术也可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激光、射频、冷冻等 [3]。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根治肌瘤,缺点有: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胃肠道损伤、切口疝、泌尿道损伤、术后粘连、出血、膀胱损伤、伤口感染、恶心呕吐、持续阴道排液等。

病人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较慢,术后可能出现盆腔粘连,住院时间较长。

肌瘤栓塞术属微创治疗的方法。

术后,肌瘤体积能明显缩小,但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欠佳,可能与侧支循环形成,肌瘤血管再通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导航和温度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许永华;符忠祥;杨利霞;陈文直;刘映江;叶方伟;王智彪【摘要】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MR导航定位和靶区焦域温度监控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西门子1.5 T Avanto TIM MR导航和温度监控JM-HIFU进行HIFU治疗52例子宫肌瘤共61个肌瘤.肌瘤大小(6.1±2.1)cm,其中浆膜下10枚、肌壁间46枚和黏膜下5枚.治疗前、后采用增强扫描MRI检查,测量肌瘤体积、消融坏死区域大小占肌瘤体积的比率,并记录治疗时间和超声释放剂量.治疗后3个月MRI检查观察肌瘤的缩小情况;同时观察和评估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进行评分.结果 MR导航HIFU(MRg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3.3±87.7)cm3和(58.1±45.0)cm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7±16.4)%(P<0.05);每个肌瘤被消融区域占整个肌瘤体积平均为(78.8±18.8)%(51%~100%);聚焦超声治疗时间(19.8±8.8)min,治疗所用的超声热剂量为(7.1±6.7)焦耳/mm3.患者症状平均总分治疗前、后从(24.7±4.8)下降至(16.7±3.2)分(P<0.05),除1例术中出现腹壁皮下轻度烫伤,余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而且单次热消融可达到肌瘤大部分甚至完全凝固性坏死,并使其短期内缩小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11【总页数】6页(P869-874)【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磁共振【作者】许永华;符忠祥;杨利霞;陈文直;刘映江;叶方伟;王智彪【作者单位】20003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003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20003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约占妇科良性肿瘤的52%[1],常引起患者子宫严重出血和盆腔压迫或疼痛等症状,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手段较多,寻求无创(noninvasive)技术治疗子宫肌瘤,避免手术及创伤或许是最佳选择。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以将超声波聚焦于靶区组织,利用超声波具有的组织穿透性和能量沉积性,将体外发生的超声波聚焦到生物体内病变组织(治疗靶点),通过其热效应消融肿瘤,现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已报道的HIFU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往往采用超声引导监视下进行的,由于没有理想的无创测温手段,治疗过程中对靶区治疗程度无法控制,带有盲目性[2-3]。

为避免超声穿透途径的组织和靶向病灶周围健康组织损伤,需要准确的超声聚焦靶向定位并实时监测靶区温度,以达到治疗区域的精准定向和聚焦超声剂量释放的有效监控,从而既取得肯定的疗效,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重庆海扶有限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的MR导航HIFU治疗系统(MR guided HIFU,MRgHIFU)可通过MR对体内深部病变在HIFU治疗时可准确导引定位和实时的焦域测温,通过热消融达到子宫肌瘤“切除”的治疗效果。

为此我们实施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临床验证研究,旨在评估其可行性和疗效。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临床试验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2008年7月-2010年5月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就诊患者60例进行筛选,常规检查包括三大常规、粪便隐血试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TCT检查、肝和肾功能、凝血功能、胸部正位X片、心电图和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等。

然后接受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 DWI、T2WI压脂相、T1WI、Flash 平扫和增强,分别行矢状位、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

本研究为非双盲试验,按照纳入标准排除了子宫肌瘤在4个及以上、肌瘤位置较深贴近骶骨或合并有其他病变的病例8例,52例纳入本项目的研究对象。

入组52例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40±7)岁。

肌瘤大小(6.1±2.1)cm (1.2~10.7 cm),其中浆膜下 10 枚、肌壁间46枚和黏膜下5枚。

T2WI压脂相显示子宫肌瘤45例为低和中等信号,7例为部分高信号表现。

52例患者均有相应症状,其中月经量增多42例,阴道不规则流血12例,痛经28例,尿频等膀胱压迫症状28例,下腹坠胀或腰酸背痛43例。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方案术前3 d起清淡少渣饮食;术前2 d无渣饮食或胃肠道营养剂400~600 ml/d。

术前24 h进清流质,术前1 d晚餐后口服和爽加1 000 ml温开水,以后禁食禁饮。

术前当天早晨灌肠1次。

治疗前测体温<37.5℃,腹部备皮,当日禁食,导尿并留置导尿管,并在其固定囊内注入注射用水10~15 ml,送入治疗室。

治疗前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向医师的表达方式,使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感受能正确地向医师反映。

1.2.2 MR导航温度监控HIFU治疗治疗前进行特殊的皮肤准备:即治疗区域皮肤的备皮,清洁,脱脂,脱气。

根据患者体重在术中定时给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等镇静止痛药物,在维持镇痛、镇静状态下经MR (Siemens 1.5 T Avanto Tim)监控的HIFU治疗系统(型号JM15100,重庆海扶有限公司)按照治疗计划单次完成HIFU治疗。

采用矢状位和横断位MRT2WI扫描相定位HIFU焦点。

为通过包括计算HIFU治疗层数及程度的MR三维定位,确定治疗的靶肌瘤和计划治疗的体积,并估计治疗时间,同时注意治疗区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特别注意后场覆盖范围。

HIFU治疗系统采用定点点打,逐层进行治疗,层间距为 5 mm。

治疗参数:频率(F)0.8~1.0 MHz;功率(P)100~400 W,采用 GRE-T-MAP 序列实时测温监控下(图1),HIFU定点点打2 s,休息1~5 s,按照MRI温度图焦域温度是否达到65℃阈值、照射前后靶区和声通道上组织的温度变化和患者对照射的反应,调节照射功率、时间(重复点打遍数,一般在1~6遍)和照射之间的间隔时间;同时遵照靶向焦点与子宫内膜之间的距离≥15 mm,与子宫肌壁和浆膜之间的距离≥10 mm。

整个治疗可根据患者腹壁厚度、肌瘤位置及对疼痛敏感度不同和个体差异,所用功率大小不同,一般先用100 W开始试探,随后功率逐步升高,尽可能用较低的功率,一旦焦点靶区温度迅速达到65℃及以上立即停止释放聚焦超声,遂完成该靶区消融,移至下一个待治疗靶区,通过这种靶区的累积,使消融区域覆盖肌瘤。

治疗中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疼痛的部位和程度。

整个治疗过程均接用无创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以及心电图、动脉血PaCO2。

1.2.3 HIFU治疗后观察和常规处理治疗后即刻行增强MRI检查包括Flash 3D增强扫描,无对比剂血流灌注区域判断为消融坏死区[10],通过工作站内三维体积测量软件计算出消融坏死率;然后继续保持治疗体位15 min,使治疗区皮肤继续浸泡于低温(15~22℃)的脱气水中,同时用冰生理盐水200 ml灌注膀胱,灌注的生理盐水在膀胱内保留10 min后放出,之后拔出导尿管。

治疗后分别在第3个月后进行相应的随访复查和MR增强检查,评估治疗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

1.2.4 症状疗效评分标准对子宫肌瘤相关症状白带增多、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和血块、月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痛经、尿频、便秘、下腹坠胀和腰酸背痛等11个项目进行评分。

1分:从来没有;2分:有一点;3分:有一些;4分:严重或大量;5分:非常严重。

然后对上述评分相加汇总计算出症状总分。

肌瘤疗效评定标准的计算公式:子宫肌瘤体积(cm3)=0.523 × a × b × c(a,b,c 表示肌瘤三维半径径线)。

肌瘤体积缩小百分比(%)=(1-a3b3c3/a0b0c0)%,其中a0b0c0表示治疗前肌瘤三维半径径线,a3b3c3表示子宫肌瘤治疗3个月后三维径线,多发肌瘤则分别计算。

1.3 数据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以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根据HIFU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MRI肌瘤体积是否缩小及程度评估近期疗效。

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后患者症状变化的评估及评分52例患者中42例月经量增多者治疗后转为正常10例,减少14例,无改善18例。

12例阴道不规则流血者治疗后症状消失11例,减少1例。

28例痛经者症状消失14例,减轻7例,无改善6例,较前加重1例。

28例尿频(膀胱压迫症状)者症状消失12例,减轻11例,无改善5例。

43例下腹坠胀或腰酸背痛者症状消失12例,减轻22例,无改善8例,较前加重1例。

症状总分治疗前平均为(24.7±4.8)分(范围 15~40 分),治疗后为(16.7±3.2)分(范围 1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子宫肌瘤坏死情况和治疗前后体积变化MRgHIFU治疗后消融坏死占肌瘤体积的消融坏死率为(78.8±18.8)% (范围为51%~100%),其中10例取得消融坏死率为100%(图2)。

聚焦超声治疗时间(19.8±8.8)min,肿瘤坏死组织所接受的聚焦超声治疗热剂量为(7.1±6.7)焦耳/mm3(范围:0.9~32.1 焦耳/mm3)。

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每枚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3.3±87.7)cm3和(58.1±45.0)c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7±16.4)%(范围为 19%~84%)(图3)。

2.3 治疗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整个 MRgHIFU 治疗过程耗时(2.5±1.0)h,在此期间患者一直处于俯卧体位,所以治疗后均自述腰、腹、腿部不适,稍事休息后恢复正常。

52例中1例出现腹壁小片皮肤轻度烫伤后的小水泡,2 d内恢复;2例治疗后3~4 d阴道内少量褐色排液,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