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管换热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U形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U形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U形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换热器需求量越来越大,一种重要的换热器
是U形管换热器。

U形管换热器在很多行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石油、
化工、精细化学等领域,U形管换热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U形管换热
器比较性能,结构,使用寿命等方面拥有很多优点,因此成为现代换热器
的一种重要设备。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U形管换热器的工
作原理,作用,结构特点,性能特点,设计方法,制造过程,优化计算,
安装,检测,维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U形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作用和结构特点。

然后介
绍了性能特点,主要包括换热效率、压力损失和外形尺寸等。

接下来分析
了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以及U形管换热器的制造过程。

本文还介绍
了U形管换热器安装,检测,维修等细节要点,并且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提高U形管换热器的性能。

通过对U形管换热器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文旨在为U形管换热器
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参考,以及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U形管换热器,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 要
换热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它能够实现介质之间热量交换。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轻工、机械等领域。U型管式换热器是换热器的一种,它只有一个管板,结构简单,密封面少,且U形换热管可自由伸缩,不会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可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一般高压、高温、有腐蚀介质走管程,这样可以减少高压空间,并能减少热量损失,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图4-6
接管位置
图4-7
偏心载荷简化图
图4-8
设备质心计算简化图
图4-9
支座
图4-10
耳式支座安装尺寸
图4-11
载荷近似计算简图




表2-1
钢板许用应力
表2-2
钢管许用应力
表2-3
锻件许用应力
表3-1
EHA椭圆形封头型式参数
表3-2
EHA椭圆形封头质量
表3-3
低铬钼钢弹性模量
表4-1
This design mainly based on GB150 "steel pressure vessels"and GB151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 " the main pressure parts of the equipment was designed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but also with HG/T20615 "steel pipe flange", JB / T 4712 "containers bearing" pressure vessels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the design of other components, he finally completed the methanationⅡtype heat exchanger design.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流体流量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压力煤油10tℎ⁄180℃40℃1MPa 水?tℎ⁄20℃40℃0.5MPa 一.热力计算1.换热量计算Q=m1∙C p1∙(T1−T2)=100003600∙2100∙(180−40)=817.32KJ/s 2.冷却剂用量计算m2=QC P2∙(t1−t2)=817.32∙1000 4183∙(40−20)=9.77KJ/s由于水的压力较之煤油较大,黏度较之煤油也较大,所以选择水为壳程,煤油为管程。

3.换热面积估算∆t1=|T1−t2|=140℃∆t2=|T2−t1|=20℃∆t m′=∆t1−∆t2ln∆t1∆t2=140−20ln14020=61.67∆t m′——按纯逆流时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差∆t m=ε∆t∙∆t m′ε∆t——温差矫正系数ε∆t=φ(R.P)R=热流体的温降冷流体的温升=T1−T2t1−t2=180−4040−20=7P=冷流体温升两流体的初始温差=t2−t1T1−t1=40−2080−20=0.16查图d o−−换热管外径,mL=38.1320∙4∙π∙0.019=7.98m考虑到常用管为9m管,为生产加工方便,选用单程管长8m又考虑到单程管长8m会使得换热器较长,在选取换热器壳体内径时,尽量选取较大的,以保证安全,因此换热器内部空间较大,故选用较为宽松的正方形排布。

换热管材料由于管程压力大于0.6MPa,不允许使用焊接钢管,故选择无缝冷拔钢管。

按照GB—151管壳式换热器1999选取常用管心距p i= 25mm;分程隔板两侧管心距p s=38mm按下图作正方形排列选择布管限定圆直径D L=D i−0.5d o=400−10=390mm由布管限定圆从《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选定工程直径DN=400mm的卷制圆筒,查得碳素钢,低合金钢圆筒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mm,高合金钢圆筒最小厚度不得小于3.5mm圆筒厚度计算:选用壳体材料为现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的常用材料Q345R,为一种低合金钢。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1)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1)
由于垫片宽度为 3mm,则开槽取 4mm。壳程侧隔板槽深 4mm,管程隔板 槽深 4mm。
圆整为 24mm
(4).管板直径
根据容器法兰相关参数需要,取管板直径 D=473mm
考虑到金属的热膨胀尺寸,可由微小负偏差,但不允许有正偏
差。
(5).管板连接设计
由之前热力计算部分以确定布管方式选用正方形排布,布管限定
t 189 MPa
焊接接头系数取 0.85
8
0.5 400
0.623mm
2 189 0.85 0.5 0.5
又封头厚度因与筒体厚度相同以减少焊接所产生的应力,最终取封
头厚度为 8mm
2. 管箱短节设计:
管箱深
(1)管箱短节厚度设计:
度 300mm
管箱短节厚度与筒体厚度相同, 8mm
11
由 NB/T47020—47027-2012 查得长颈对焊法兰如下图所示: 其中:
D=565m m
L=26mm 螺栓 M24 C=26mm
(2)由上述数据可得 (3)预紧状态下的法兰力矩按下式计算:
12
(4)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 M20 的小径为 由此可得实际使用的螺栓总面积
(5)操作状态的法兰力矩计算: 作用于法兰内径截面上内压引起的轴向力 由下式计算:
,允许正偏差为,负偏差为 0,
即管孔为
(4) 折流板的固定
拉杆直
折流板的固定一般采用拉杆与定距管等原件与管板固定,其固 径
定形式由一下几种:
12mm
a. 采用全焊接法,拉杆一段插入管板并与管板固定,
拉杆长
每块折流板与拉杆焊接固定。

b. 拉杆一段用螺纹拧入管板,每块折流板之间用定距
8000mm

电子版U型管换热器说明书

电子版U型管换热器说明书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1、传热工艺计算1. 原始数据壳程水蒸气的进口温度 =壳程水蒸气的出口温度 =95℃ 壳程水蒸气的工作压力 = 管程冷却水的进口温度 =38oC 管程冷却水的出口温度 =97oC 管程冷却水的工作压力= MPa管程冷却水的流量 2G =120t/h2. 定性温度及物性参数管程冷水定性温度(38+97)/2=64管程冷水密度查物性表得=981 Kg/ 管程冷水比热查物性表得=Kg oC 管程冷水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m ℃ 管程冷水黏度=⨯ˉ6 Pa s管程冷水普朗特数查物性表得Pr 2=壳程水蒸气定性温度 =+=2/)("'111t t t (+95)=150 壳程水蒸气密度查物性表得 =壳程水蒸汽比热查物性表得 =壳程水蒸气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m 壳程水蒸气黏度 =⨯510-s壳程水蒸气的普朗特数查物性表Pr 1=3. 传热量与冷水流量取定换热效率为η= 查表得 r=310⨯ 则设计传热量:3600/1000)('"22220⨯⨯⨯⨯=-ηt t C G Q p120000 (97-38) 1000/36008060108(W ) 则加热水流量:η⨯+=-)](/['"21101t t C r Q G p =s4. 有效平均温差)]/()ln[(/)]()[('2"1"2'1'2"1"2'1t t t t t t t t t n -----=∆=参数p :=--=)/()('2'1'2"2t t t t P参数R :=--=)/()('22"1'1"t t t t R换热器按单壳程两管程设计 则查书图 2-6 a 得: 温差校正系数:Φ = 有效平均温差:=∆⨯Φ=∆n m t t 605. 管程换热系数计算参考表2——7初选传热系数:)m /(100020K W K ⨯=则初选传热面积为:=∆⨯=)/(000m t K Q F 2m选用 不锈钢的无缝钢管作换热管。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68459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68459
管外流体给热系数 :
精品
.
查得定性温度下流体的粘度为 壁温下流体的粘度 1004
查得壳程流体的普朗克数 查得水的导热系数
管内流体给热系数 :
查得煤油的导热系数 查得煤油的密度 管内流体的流速 煤油的粘度 煤油的比热 换热管的内径
在总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中, 可看作 管外流体的污垢热阻 管内流体的污垢热阻 用外表面表示的管壁热阻
,允许正偏差为
0.3,负偏差为 0,即管孔为
(4) 折流板的固定 折流板的固定一般采用拉杆与定距管等原件与管 板固定,其固定形式由一下几种: a. 采用全焊接法,拉杆一段插入管板并与管板固 定,每块折流板与拉杆焊接固定。 b. 拉杆一段用螺纹拧入管板,每块折流板之间用 定距管固定,每一拉杆上最后一块折流板与拉 杆焊接 c. 螺纹与焊接相结合,拉杆一端用螺纹拧入管板, 然后将折流板焊接在拉杆上 d. 拉杆的一端用螺纹拧入管板,中间用定距管将 折流板固定,最后一快折流板用两螺母锁紧并 点焊固定。 这里选择 d.作为折流板固定的方法。
箱法兰连接。管板形式如下图:
折流板厚度 5mm
(2)管板计算 按照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中 a 型连接方式管板
的计算步骤进行下列计算。 a)根据布管尺寸计算
精品
. 在布管区范围内,因设置隔板槽和拉杆结 构的需要,而未能被换热管支撑的面积,
精品
. 对于正方形排布
拉杆直径 12mm 拉杆长度 8000mm
从 GB150.2 查得 40Cr 在 40 下的许用应力:
取其中面积较大者 (3)螺栓设计载荷 螺栓设计载荷按下列规定确定: a. 预紧状态螺栓设计载荷按下式计算:
b. 操作状态螺栓设计载荷按下式计算:
精品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1)管板形式选择: 管板形式选择 a 型:管板通过垫片与壳体法兰和管箱法兰连接。管板
形式如下图:
(2)管板计算 按照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中 a 型连接方式管板的计算步骤进行下
列计算。 a)根据布管尺寸计算
在布管区围,因设置隔板槽和拉杆结构的需要,而未能被换 热管支撑的面积, 对于正方形排布
煤油在管中的流速为 0.8~1,取管程流体流速
常用换热管为

选用外径
管程流体体积流量可由煤油的要求流量的出:
n=20 N=4
换热管。
L=8m
取管数 由换热面积确定管程数和管长: 由于是 U 型管换热器,由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查得有 2,4 两种管程可 选。 初选管程为 4
考虑到常用管为 9m 管,为生产加工方便,选用单程管长 8m 又考虑到单程管长 8m 会使得换热器较长,在选取换热器壳体径时,尽量选取 较大的,以保证安全,因此换热器部空间较大,故选用较为宽松的正方形排 布。 换热管材料 由于管程压力大于 0.6MPa,不允许使用焊接钢管,故选择无缝冷拔钢管。
折流板间 距 200mm
计算压力
圆筒径由选定的圆筒公称直径得 设计温度下的圆筒材料的许用应力由选定的材料 Q345R 从 GB150.2 中查得
焊接接头系数
由于壳程流体为水,不会产生较严重的腐蚀,选取腐蚀 yu 量 又由于 Q345R 在公称直径为 400mm 是可选取得最小厚度为 8mm,则选择圆 筒厚度为 8mm 折流板间距: 折流板间距一般不小于圆筒径的五分之一且不小于 50mm;因此取折流板间 距为 200mm 核算传热系数: 由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得到包括污垢在的,以换热管外表面积为基准 的总传热系数 K 的计算公式:

氢气冷却器设计(U型管换热器)辽宁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师兄宋超 提供最全面说明书

氢气冷却器设计(U型管换热器)辽宁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师兄宋超 提供最全面说明书

摘要换热器是目前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通用工艺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和石油行业。

本次设计的换热器采用U型管式换热器,管程介质为氢气,工作压力0.7MPa,进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42℃;壳程介质为水,工作压力为1.0MPa,进口温度为32℃,出口温度为42℃;主体材质:管束为不锈钢、筒体为0Cr18Ni12Mo2Ti;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换热器的选型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则阐述了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第三部分对加工制造及要求和总体经济分析作了简单说明。

设计的主要有工艺设计、强度设计计算、零件结构形式的选择及换热器的检验和验收等。

其中工艺设计包括:估算传热面积、确定工艺结构尺寸、核算压降和传热系数等;强度设计计算包括:壁厚、壳体上开孔补强、管箱开孔补强面积、管板、壳体法兰的计算;零件结构形式的选择包括:折流版、拉杆、定距管、隔程挡板、接管、防冲板与导流筒、排气排液管和鞍座等。

关键词:换热器;工艺设计计算;强度设计计算;管程;壳程;AbstractThe heat exchanger is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al sectors common process equipment,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petrochemical and oil industry. industry.U tube heat exchanger is designed in the topic. The hydrogen is flowed in the U tube. the pressure is 0.7MPa, the intake temperature is 150 ℃, the outlet temperature is 42 ℃; the shell regulation walks water, the pressure is 1.0MPa, the intake temperature is 32 ℃, the outlet temperature is 42 ℃. main material: tubes are used by stainless steel ,the body of cylinder are used by 0Cr18Ni12Mo2Ti .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heat interchanger shaping, the second part is in detail narrated and has analyzed the interchanger design calculation, the third part give the simple explanation to the request of manufacture and the economic analysis.The main design including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of strength design , selection and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heat exchanger parts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 Which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estimating the heat transfer area , determine the process structure, size,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strength design calculations include:wall thickness, opening reinforcement on the housing tube box opening reinforcement area , the management board , the housing law Portland calculations ; parts structure options include : baffle version , rod , fixed pitch pipe , baffle every way , receivership, anti-red plate with draft tube , exhaust pipes and drain saddle and so on.Key words:heat exchanger;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technolog;strength design calculation;shell side;tube side.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2 换热器的分类 (2)1.3 换热器的特点及其选择 (3)1.4 国内发展前景及技术进步 (5)第2章设计方案的选择 (7)2.1 工艺简介 (7)2.2 操作条件 (7)2.3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7)2.4 经济分析与评价 (8)2.5 物性的确定 (8)2.6 流程的安排 (9)第3章工艺设计计算 (10)3.1 估算传热面积 (10)3.1.1 计算热负荷 (10)3.1.2 计算冷却水的流量 (10)3.1.3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11)3.1.4 初选传热面积 (12)3.2 工艺结构尺寸 (12)3.2.1 换热管及管内流速选择 (12)3.2.2 管程数与换热管数 (13)3.2.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14)3.2.4 换热管排列方式与管间距的确定 (14)3.2.5 换热器壳体内径的确定 (16)3.2.6 折流板 (16)3.2.7 接管 (17)3.3 换热器的核算 (18)3.3.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8)3.3.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9)3.3.3 污垢热阻的选择 (20)3.3.4 传热系数的计算 (21)3.3.5 传热面积 (21)3.4 流动阻力及换热器内压降核算 (22)3.4.1 管程流动阻力 (22)3.4.2 壳程流动阻力 (23)3.4.3 总阻力 (24)第4章强度设计计算 (26)4.1 换热器的选材 (26)4.2 筒体的设计与校核 (28)4.2.1 操作条件 (28)4.2.2 筒体厚度的计算 (28)4.2.3 筒体最小壁厚校核 (30)4.2.4 筒体厚度的强度 (30)4.3 封头的设计与校核 (32)4.3.1 封头的形式及选择 (32)4.3.2 封头的壁厚 (33)4.3.3 封头水压试验及强度校核 (34)4.4 管箱结构设计 (36)4.4.1 管箱结构设计 (36)4.4.2 管箱壁厚设计 (37)4.4.3 隔板 (40)4.5 管板的设计及计算 (40)4.5.1 管板连接设计 (40)4.5.2 管板设计计算 (42)4.6 接管的设计 (46)4.6.1 接管的一般要求 (46)4.6.2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计算 (46)4.6.3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计算 (47)4.6.4 接管高度确定 (47)4.6.5 接管位置尺寸 (47)4.7 开孔补强 (48)4.7.1 补强结构 (48)4.7.2 补强计算 (49)4.8 密封装置设计 (57)4.8.1 法兰的选取与校核 (57)4.8.2 垫片的设计与选取 (62)4.8.3 螺栓与螺母的选取 (64)4.9 鞍座的设计与校核 (67)4.9.1 标准鞍式支座选用要求及说明 (67)4.9.2 支反力计算及水压校核 (68)4.9.3 鞍座的型号及尺寸 (68)4.9.4 鞍座的位置 (70)第5章零部件结构尺寸设计 (71)5.1 折流板的设计 (71)5.1.1 折流板的类型 (71)5.1.2 折流板的结构尺寸 (71)5.2 拉杆与定距管 (72)5.3 防冲挡板 (73)5.4 换热管在壳体内的排布 (73)5.5 排气与排液管 (74)第6章加工制造要求 (75)6.1 钢材 (75)6.2 焊接结构 (75)6.2.1 焊接要求 (75)6.2.2 主要焊接区结构 (75)6.2.3 焊接方法的选择 (76)6.2.4 主要焊接缺陷分析 (76)6.2.5 无损探伤 (77)6.3 技术要求 (77)6.4 加工制造要求 (77)6.4.1 滚圆原理 (77)6.4.2 滚圆工艺 (78)6.4.3 边缘加工 (78)6.4.4 设备组队装配 (79)6.4.5 组队基本工序及工具 (80)第7章经济分析 (81)7.1 单元设备价格估算 (81)7.2 总投资估算 (81)参考文献 (83)致谢 (84)附录 (85)第1章绪论1.1概述化工生产中,绝大多数的工艺过程都有加热、冷却、汽化和冷凝的过程,这些过程总称为传热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学号:毕业设计说明书U型管换热器设计U tube heat exchanger design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化工设备与机械班级学生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保证书本人郑重承诺:《U型管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真实、可靠,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

毕业设计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学生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一、毕业论文课题 U形管换热器设计二、毕业论文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三、毕业论文进行地点本校、实习地四、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 2.零号图纸1.5张基础数据:序号项目名称壳程管程单位1设计压力1817MPa2工作压力17.115.6MPa3设计温度400454℃4工作温度373415℃5操作介质混氢油反应产物—6焊接街头系数11—7腐蚀裕量33mm8水压试验压力24.6424.31MPa9入口温度134370℃10出口温度316210℃主要内容:1.结构设计参照相关手册、标准等确定换热器的结构。

包括总体结构尺寸的确定、折流板、接管、法兰、支座及拉杆的选择。

2.强度计算通过此部分计算,确定换热器的强度尺寸。

包括筒体、封头、管板的强度计算。

要求:1.毕业设计说明书2.零号图纸1.5张设计进度计划:第1~5周——查阅资料、现场调研、确定设计方案、工艺计算、确定工艺尺寸;第6~13周——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绘图;第14~15周——撰写论文、打印论文、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1]毛希谰. 换热器设计[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姚玉英. 化工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3]夏青德. 化工设备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000[5]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S].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指导教师接受论文任务开始执行日期 2014 年 3 月17 日学生签名摘要换热器是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工艺设备。

设计中考虑操作条件及介质的特性,本设计采用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

该设备适用于温差不大,壳程流体清洁,不易结垢拆卸、清洗的场合。

在设计过程中,依照GB151-1999《钢制U型管式换热器》对换热器依次进行工艺计算、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强度计算,最后完成专题讨论。

其中在强度计算中,根据温差具体的数值,对膨胀节的需要进行计算。

本设计每层管子排列方式采用正三角形排列,这种方法在相同的管板面积上可排较多的管子,且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大。

但由于是双管程结构,所以在分程隔板两边采用矩形排列。

最后经检测该台换热器是否满足介质换热的需要。

关键词:换热器;U型管式;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强度计算ABSTRACTThe heat exchanger is the techniques equipment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al departments. In the design it uses the fixed tube plate type of the heat interchanger structure,because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and the medium characteristic. This equipment is suitable whe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not big,the shell regulation fluid is clean,or the fraze,disassembling or cleaning for the heat exchanger is not eas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the technological design,the structural design(material shaping) and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must according to the GB151-1999"Steel SystemShell Type Heat interchanger",finally it completes the seminar. In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it must be computed for the require of the part of inflat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concrete value ot the temperature.In the design the way of each pipe arrangement uses the equilateral triangle arrangement,this method may arrange many pipes in the same tube plate area,also the tube outside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big. But because the structure is two barrel regulation, it uses the rectangular arrangement at the both sid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Finally it be difined that the heat interchanger whether satisfies the need of the medium heat transfer.Key words: heat exchanger;fixed tube plate;technologic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strength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前言.. 0第一章绪论 (1)1.1 换热器的应用及其发展 (1)1.2 换热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4)1.3 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6)第二章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6)2.1 设计条件 (7)2.2 确定物性数据 (7)2.3 符号说明 (7)2.4 流体走向的确定 (8)2.5估算传热面积,初选换热器的规格 (8)2.6换热管的排列和管心距 (9)2.7 折流板 (10)2. 8接管 (10)2.9 压强降的核算 (10)2.10 总传热系数的核算 (12)第三章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15)3. 1筒体 (15)3. 2管箱材料 (15)3. 3 管箱法兰 (16)3. 4接管材料 (17)3. 5 接管法兰 (18)3. 7 管板 (19)3. 8材料 (20)3. 9 换热管 (20)3. 10 拉杆 (21)3.11 折流板的选取及布置 (22)3. 12 封头 (22)第四章换热器的强度计算 (24)4.1 筒体壁厚计算 (24)4.2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25)4.3 膨胀节的设计 (25)4.4换热器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及校核 (27)4.5 换热器强度计算与校核 (27)4.6鞍座校核 (29)4.7筒体校核 (29)第五章本设计采用的制造方法及工艺 (32)参考文献 (34)前言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

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

换热器是很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常见设备,通过这种设备进行热量的传递,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换热器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各种化工生产工艺就都要用到它。

在制冷工业中,以食品冷藏业常用的以氨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为例,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气态氨在冷凝器中被冷凝为液体;液化后的高压液态氨在膨胀机或节流阀中绝热膨胀,使温度下降到远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这种低温氨流体在流经蒸发器时吸热蒸发而回复到原先进入压缩机时的氨气状态。

然后,再重复新的循环。

在其他各种制冷装置中,都存在冷凝器和蒸发器等换热器。

在火力发电厂中,装有空气预热器、燃油加热器、给反应产物加热器、整齐冷凝器等一系列的换热器。

其实,蒸汽锅炉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复杂的换热器。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炉膛受热面、对流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及省煤器加热工质,使工质汽化、过热成为能输往蒸汽轮机的符合要求的过热蒸汽。

第一章绪论1.1 换热器的应用及其发展1.1.1 换热器的应用1.换热器在近代工业中的应用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是主要的工艺设备之一。

例如,在氮肥生产中,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要在500℃左右的高温才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而氨与未反映的氮、氢气体的分离,则需要通过冷却与冷凝的办法以液体的形式分离出来。

这一生产过程中的加热、冷却与冷凝就是通过换热器实现的。

在酒精生产中,酒精精馏塔在操作时,原料液需预热,釜底液体需在再沸器中加热,塔顶产生的蒸汽需冷凝。

这一生产过程中的预热、加热和冷凝也都是通过换热器实现的。

换热器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各种化工生产工艺就都要用到它。

在制冷工业中,以食品冷藏业常用的以氨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为例,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气态氨在冷凝器中被冷凝为液体;液化后的高压液态氨在膨胀机或节流阀中绝热膨胀,使温度下降到远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这种低温氨流体在流经蒸发器时吸热蒸发而回复到原先进入压缩机时的氨气状态。

然后,再重复新的循环。

在其他各种制冷装置中,都存在冷凝器和蒸发器等换热器。

在火力发电厂中,装有空气预热器、燃油加热器、给反应产物加热器、整齐冷凝器等一系列的换热器。

其实,蒸汽锅炉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复杂的换热器。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炉膛受热面、对流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及省煤器加热工质,使工质汽化、过热成为能输往蒸汽轮机的符合要求的过热蒸汽。

在核电长中,蒸汽发生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艺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