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团的发展及战略分析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摘要: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第一家民营资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吉利控股集团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吉利控股集团的发展历程,其次分别运用PEST模型,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对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从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三个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再运用SWOT模型对吉利汽车公司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吉利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发现吉利虽然面临着国内外汽车公司的激烈竞争,但由于其产品的定位准确,仍然发展迅速。
最后通过上述分析,认为今后吉利可采取多品牌战略但重点产品突出,同时改善现有的渠道,抓住机会进行并购重组以提高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吉利汽车公司;SWOT模型;发展战略1. 吉利控股集团的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我国最早的民营资本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始建于1986年,但直到1997年才进入轿车领域。
然而吉利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集团资产总值超过1100亿元,连续两年进入世界500强,连续十一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九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是过年“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台州、宁波和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
同时吉利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近千家品牌4S店和近千个服务网点;在海外建有近200个销售服务网点;投资数千万元建立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
截至2013年底,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超过300万辆。
同时集团为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储备人才,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国内外建立汽车的研发中心,如杭州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了中欧汽车技术中心等,这对吉利的整车,发动机的研发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在国内投资建立了大量的汽车高等院校,如北京吉利大学,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为吉利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
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完成33.95万辆,比上月增长4.82%,累计完成207.66
万辆,同比增长34.13%;销售完成34.98万辆,比上月
增长10.05%.
汽车技术共享,吉利抓重点
汽车发动机技术、汽车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 现代汽车转向技术、汽车驱动防滑技术、汽车新型悬架、汽 车新材料、汽车安全技术、智能车辆与交通运输技术,以及 汽车现代设计方法等在全球汽车产业范围内应用广泛,共享 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汽车制造业行业管理的逐渐规范,也限 制了吉利。精益求精,步步为营
吉利公司外部分析EFE矩阵
(定位、竞争均衡、外部环境匹配)
外部关键因素
权重 评分 权数
油价走高,购买力下降
近期,国际市场的油价虽有所回落,但 是国内油价由于政策管控仍处于低位,价格与 成本存在倒挂现象。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 透露,国际油价每涨1美元,中国就要多付58亿 人民币,因此国内油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汽车制造业管理新要求,吉利需谨慎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和相关 服 务件的组织实施ISO 9001:2000的特殊要求 1.汽车液压制动装置压力测试连接器技术 2.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3.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
钢铁的原料上涨, 吉利成本提高
今年以来,铁矿石、钢材、橡胶等原材料 价格都大幅上涨,给汽车厂家带来了巨大的成本 压力,其结果就是厂家的赢利能力下降,越来越 无力降价,所以尽管今年车市销售欠佳,但车价 降幅远低于去年。
财富效应下降,车市受动荡
今年上半年,股市上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蒸发, 大量股民赔得一踏糊涂,他们不得不放弃了买新车或换车的 计划。房地产市场也是成交量锐减,价格下跌。经济学家贺 强指出:由于受到今年和明年的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影响,股 市2-3年内仍会下滑,楼市短期内也难以回暖,这都会导致 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吉利汽车SWOT战略分析

吉利汽车SWOT战略分析吉利汽车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拥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吉利汽车的SWOT战略分析。
优势:1.品牌知名度:吉利汽车在中国市场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
其品牌形象稳定,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购买吉利汽车产品。
2.成本控制能力:吉利汽车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降低成本,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
3.技术实力:吉利汽车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技术实力是吉利汽车发展的核心优势之一劣势:1.品质问题:吉利汽车在过去曾有一些质量问题的曝光,这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需要吉利汽车加强品质控制和改进。
2.品牌国际化程度低:与一些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相比,吉利汽车的品牌国际化程度较低。
这可能影响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扩张能力,需要加强品牌的国际化建设。
机会:1.国内汽车市场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对各类车型的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中国本土品牌,吉利汽车有机会在这一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2.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
吉利汽车可以依托其技术实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找机会,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国际市场拓展:吉利汽车已经在一些海外市场上市,但国际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
吉利汽车可以利用其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威胁:1.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知名的国内和国际汽车品牌在市场上竞争。
吉利汽车需要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
2.政策和法规变化: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也面临着更严格的排放和能效要求。
吉利汽车需要及时调整其产品结构和技术路线,以满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3.全球经济不稳定: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可能受到不可预测的影响。
“战略管理吉利集团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吉利集团案例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显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人们代步工具的首选,随着价格的逐渐突破,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大众化,平民化,成为人们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1.3社会环境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旨在保护企业之间的相互利益、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等的立法日渐增多。
政府执法力度不断增强,企业需要不断规范自身商业行为。
政府鼓励社会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增加节能环保投入力度,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鼓励自主创新,推广先进技术。
这要求当前的汽车企业多在新能源车型、低功耗车型的研发上多下功夫。
2.1.4技术环境吉利汽车公司一直在国内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其自主研发并量产的第六代EPS产品——LG-1齿轮齿条型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问世,对吉利汽车公司乃至国内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LG-1转向装置具有三个创新点:1.采用自行研制的非接触磁感扭矩传感器彻底解决了传感器信号失真和跑偏问题,大幅度提高了EPS系统的性能和品质;2.采用蜗杆与电机软轴连接设计彻底根除电机异响蜗轮付磨损产生的噪音;3.采用弹性材料装入转向器传动系统中,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回正效果。
该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国内EPS系统的空白,其量产为公司增加产值9000万元,创利润2340万元,创税300万元,成功打破了国外汽车零部件尖端技术垄断的局面,进一步缩小了我国EPS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差距。
同时,为吉利汽车公司的地位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高端车发动机技术方面,吉利目前依赖于购买国外已有的技术,自主开发难度较大。
此外,在国内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来看,不同品牌的车型在技术上虽有差距,但同质化倾向已经逐步显现,技术革新给吉利带来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渐居于次要地位。
2.2SWOT分析优势劣势内部能力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具备必要的产品质量,资金充足,政策支持,相关配套体系完整,人才充足且后备力量较强。
吉利集团战略选择及建议

吉利集团战略选择分析及建议在分析出吉利集团各种内外部环境后,我们将对吉利现有的战略进行分析,并做出战略建议。
一吉利整体战略目标分析和选择建议。
1既有战略分析吉利目前的战略目标为“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名牌,实现三分之二的产品外销,即:成为国际化的自主品牌”。
2战略选择建议国际化是必要的,但吉利没有必要为国际化而量化一些指标,原因如下:a世界汽车行业格局剧变,未来全球“7+2”格局基本形成,吉利一定要走国际化之路。
但不能为了国际化而设定具体的销量比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免因目标未达到而损害企业形象及公信力。
b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并且从产品结构来说更适合吉利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国内市场是基础,布局海外市场是对国内市场的支持。
二公司曾战略分析和选择建议1吉利公司战略吉利集团主要是靠并购和内部发展,凭借市场渗透,产品开发创新等技术持续扩张的多元化发展2分析和建议a吉利的多元化战略:竞争的加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使得许多企业的单一化战略已经行不通,多元化是其必然的选择,吉利汽车在多元化战略实施上有相关多元化又有不相关多元化。
吉利进入了教育行业,在汽车业务方面利用了并购和后向一体化的方式,降低了成本,对产品质量有了更好的保障,自己拥有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又为吉利提供了大批专业人才。
所以吉利的多元化战略可以实现互补优势,使其能够从容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降低了成本,培养了大批人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品牌形象,还使其在不价格战的前提下保持了销量的增加。
b并购战略:如何利用全球化,利用全球的技术,全球的人才,全球的市场,全球的配套以及全球化过程当中出现的全球企业并购机会,对于加快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市场,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些短板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建立对沃尔沃的并购使其并购战略的典型例子。
吉利并购沃尔沃不是偶然的,在沃尔沃之前,吉利已经成功操作了两起跨过并购案。
吉利发展历史分析

音
2015绿色产品 战略目标:提 升传统内燃机 动力效能,以 更低排量实现 更好性能、更 低能耗、更少 排放三重目标
低端: 09年丰田在 雅力士、 中国的市场 威驰 占有率为 中高端 8.6% 皇冠、
锐志、 凯美瑞
1.车的质 1.进化设计的Toyota i-
量比较好, real 配合先进的低重心
特别是在 设计,行驶更灵活、
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 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沃尔沃”,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 ,1924年由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和古斯塔夫· 拉尔松创建,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 的汽车。 文字商标“VOLVO”为拉丁语,是“ 滚动向前”的意思。喻示着汽车车轮滚滚向前
、公司兴旺发达和前途无限。
3. 政治法律环境
国内公务汽车的采购范围正向自主品牌汽车倾 斜,吉利作为自主品牌汽车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4. 技术环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工业奋斗的方向。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正从改进传统能源汽车技术 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两方面入手,发力节能减排。涉 及汽车产业的内容是:发展新能源汽车,支持节能、 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
? 吉利建立了全面的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保留人才 的系统机制;建立起一支拥有 10余名外国专家、上 百名高级工程师、数百名博士、硕士的科研队伍, 研发人员近千人;创立了“高管带研究生,专家带 助手,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快速成长机制;创办浙 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北京吉 利大学,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
安全性能 更顺畅。
上
2.全新的VVT-i发动机
2.品牌值 智能正时可变气门控
得信赖。 制技术。
3.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更 节能、更环保。
案例分析吉利汽车战略计划

1
2.85
奇瑞 评分 加权
4 0.4 3 0.3 3 0.45 3 0.45 3 0.3 3 0.45 3 0.3 3 0.3 3 0.15
3.1
夏利 评分 加权
3 0.3 4 0.4 4 0.6 3 0.45 2 0.2 3 0.45 3 0.3 4 0.4 1 0.05
3.15
内部分析
财务 状况
目前已具备年产35万辆整车和40万台发 动机的生产能力,与全球48个国家建立 贸易联系,出口总量已超2万台,占全国 轿车出口总量的70%以上,出口轿车总量 自出口以来一直居全国第一,并在伊朗、
马来西亚等国建厂
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2005年度我国十大汽车厂商销量
排 量
汽车集团名称
销售量(万辆)
1
一汽
98.31
主要财务指 标 偿债能力分 析 营运能力分 析 盈利能力分 析
产品 地位
营销 能力
生产 状况
企业内各品 牌差异性小, 销售量不大, 与本土较知 名品牌相比 也有较大差
距
“低价位、高 质量” “新闻营销” 将企业文化、 汽车文化和经 销商文化有机 融合
“网络至尊, 终端为王”
四个生产基地 的生产设备、 工艺、供应商 产品质量在行 业中都较差, 集中采购的管 理、运作难度 极高 ;成本控 制较好
12/04 680,767 90,619
12/03 603,188 55,620
1.01
1.70
0.63
1.35
0.00
0.18
0.00
0.63
0.00
0.61
4.67
5.42
12/02 23,725 -111,711
《战略管理》吉利集团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战略管理(汤小华)课题组长:张肇元小组成员:辛双琪;尹航;郭远哲;孙仲达;陈显鑫小组成员:张肇元;辛双琪;尹航;郭远哲;孙仲达;陈显鑫目录1.企业概述及战略演变 (3)1.1吉利集团简介 (3)1.2品牌及产品现状 (4)1.3战略演变概述 (5)1.4当前战略、使命及愿景 (6)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7)2.1PEST分析 (7)2.1.1政府政策与法律法规 (7)2.1.2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 (8)2.1.3社会环境 (9)2.1.4技术环境 (9)2.2SWOT分析 (10)2.3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0)3.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11)3.1财务资源 (11)3.2实物与产品资源 (12)3.3技术资源 (12)3.4人力资源 (13)3.5企业能力分析 (14)4.企业问题诊断与建议 (14)4.1企业问题概述 (14)4.2当前战略评价 (16)5.战略实施建议 (17)5.1扭转品牌认知(主要战术) (17)5.2改革研发管理模式(辅助战术) (18)5.3巩固中低端市场(保障战术) (19)6.战略风险评估与应对 (19)7.附录 (20)7.1参考文献 (20)7.2小组分工表 (21)2报告撰写:张肇元《战略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浙江吉利汽车集团公司3授课教师:汤小华1.企业概述及战略演变1.1吉利集团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成立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
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达到105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2009年12月23日,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市场开拓方面,吉利汽车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 营销网络,拥有近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站, 同时在国外已经建立了2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
在售后务方面,吉利汽车投资近千万元建立 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实施售后服务信息系统, 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
制造基地 年生产能力
产品系列
上海华普 20万辆
浙江吉利 浙江金刚 浙江豪情 湖南吉利
10万辆 15-30万辆 8万辆 10-20万辆
兰州吉利 10万辆
海域、海迅、海尚和海锋,新能源车和锰铜 出租车 自由舰、远景 金刚 豪情、优利欧、美人豹和SRV 金刚、远景
自由舰
吉利整车生产企业产品布局
2.3吉利集团的零部件产业
产 业
制造基地
产品
1.0-1.8手动变速器
零 浙江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
部
1.0-1.6自动变速器
件
产 豪情公司发动机厂 业
3缸1.0L小排量VVT汽油机
上海华普发动机有限公司
JL479QY、JL479QA、JL481QA 、JL481Q汽油机
制动器
零
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 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器
部
件
汽车摩擦片
产
业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动 力一公司
1.3L-1.8L系列汽油发动机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动 力二公司
JL4G18、JL4G15、JL4G10
2.4吉利集团的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方法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第 一次提出,如下图所示。
作为我国第一家民营资本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 商,吉利汽车公司的价值链分布大致如下:
吉利集团的发展及战略分析
目录
第1章 吉利集团概括 第2章 吉利集团的现状分析 第3章 吉利集团的竞争环境分析 第4章 吉利集团的SWOT分析 第5章 吉利集团的战略分析 第6章 吉利集团的文化分析 第7章 吉利集团的领导人分析 第8章 吉利集团未来的战略选择
第1章 吉利集团概括
1.1吉利集团简介 1.2吉利集团的发展阶段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上海、
宁波、临海、路桥、兰州、湘潭六个地建有汽车 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 、30万台发动机、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吉利汽车 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站 ,据统计,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 120万辆。为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储备人才,吉 利在培养轿车人才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有吉利 汽车研究院和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浙江汽车工程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 。
1.2 吉利集团的发展阶段
阶段 年份
关键事件
1984 李书福以冰箱配件为起点,开始了吉利创业历程
1989 转产高档装璜材料,研制出第一张中国造镁铝曲板
起步阶段
1994
进入摩托车行业,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 托车
(1984-2004)
1996 成立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1997 进入汽车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轿车企业
在人力资源方面,吉利汽车依托自己的教育产 业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员工队伍并形成了一整套适 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制度。
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吉利汽车投入巨大,拥有 自己的汽车研究院并具备整车、发动机、变速器 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
在采购方面,吉利通过与配套商合资建厂,合 作开发的方式来掌控零部件的供应。
在进料后勤与发货后勤方面,吉利汽车依托ERP 系统进行生产原材料、生产计划和订单的管理。
2.1吉利集团的市场定位与销售概括
2.1.1吉利集团的市场定位
我国轿车的分类标准如表所示。参照这 个分类标准结合吉利汽车目前的产品系列 ,吉利汽车应定位于微型车、普及型车及 中档车市场。
2007年6月吉利汽车对旗下子品牌进行 整合,形成全球鹰系列、帝豪系列和上海 英伦三大品牌,分别代表不同的品牌特性 和风格。吉利将用作企业名称,不作为品 牌名称使用。
第3章 吉利集团的竞争环境分析
3.1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3.2行业内竞争分析 3.3潜在竞争者分析 3.4替代品分析 3.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6市场需求分析
3.1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3.2行业内竞争分析
吉利汽车作为一家自主品牌的轿车生产企业, 不仅要面对合资品牌和进口轿车的挤压,而且还 要面对国产品牌的竞争。然而作为第一家民营自 主品牌的轿车生产企业,吉利和中国的自主品牌 轿车一起孕育、成长,起伏。有统计资料表明 2001年到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 稳中有升,分别是22.14%、23.09%、23.38%、 18.57%、25.43%、25.67%、26.28%、25.92% 、29.45%、30.90%、29.11%。
1998
第一辆吉利汽车“豪情”下线,开启中国民营造轿车 的先河
阶段
年份
关键事件
2001
吉利集团正式获得国家汽车公告,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 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扩张阶段 (2001-2007)
2003
改名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于当年首批吉利轿车出 口海外,实现吉利轿车出口“零的突破”
2005
吉利在香港成功上市,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 步
2007
吉利向业界宣布进入战略转型期,成为中国第一家宣布 进入战略转型的汽车企业
转型阶段 (2007-至今)
2009 吉利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
2010 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获得其100%的股权和相关资产
第2章 吉利集团的现状分析
2.1吉利集团的市场定位与销售概括 2.2吉利集团的整车产业 2.3吉利集团的零部件产业 2.4吉利集团的价值链分析
2.1.2吉利集团的销售概括
2012年,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以 4.28%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轿车销量排行版 第7位,在国际市场方面,吉利汽车抓住国 际汽车巨头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逆市上扬 ,2012年实现出口同比增长120%,成为国 内自主品牌海外市场增幅最快的企业。
2.2吉利集团的整车产业
•
吉利整车生产企业产品布局
1.1吉利集团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 入汽车行业。现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连续十 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八年进入中国汽车 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 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并被誉为“ 中国轿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 业”。2012年7月,吉利控股集团以总营业收入 233.557亿美元(约1500亿人民币)进入世界500 强,成为入围的唯一一个中国民营汽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