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设计
《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设计

《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前照灯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常见的前照灯故障症状和故障排除方法;3.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教学内容:1.前照灯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2.前照灯故障症状分析;3.前照灯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汽车前照灯故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前照灯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前照灯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a.电路组成:前照灯开关、保险丝、继电器、灯泡、电源;b.工作原理:通过前照灯开关完成电路的闭合和断开,继电器控制电源通断,灯泡发光。
2.前照灯故障症状分析:a.灯泡不亮:可能原因包括灯泡烧坏、电源故障、线路接触不良等;b.灯泡亮暗不均匀:可能原因包括电源电压波动、线路接触不良等;c.灯泡闪烁:可能原因包括继电器故障、线路接触不良等。
三、故障排除实操(40分钟)1.灯泡不亮的故障排除:a.检查灯泡是否烧坏,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灯泡的阻值;b.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工作,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c.检查线路是否接触不良,可以用万用表检测线路接头的电阻。
2.灯泡亮暗不均匀的故障排除:a.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波动,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b.检查线路接触是否良好,可以用万用表检测线路接头的电阻。
3.灯泡闪烁的故障排除:a.检查继电器是否正常,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的电阻;b.检查线路接触是否良好,可以用万用表检测线路接头的电阻。
四、总结与扩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考,比如前照灯故障可能还与其他部件有关,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互相交流分享。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包括复习前照灯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通过实际车辆或图片分析前照灯故障症状,并提出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
《汽车前照灯电路分析》教学设计

《汽车前照灯电路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前照灯的作用和分类。
2.掌握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3.能够分析并设计汽车前照灯电路。
二、教学内容1.汽车前照灯的作用和分类。
2.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3.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汽车前照灯的作用和分类,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知识讲解(25分钟)2.1汽车前照灯的作用:提供行驶途中的照明,提高行车安全。
2.2汽车前照灯的分类:近光灯、远光灯、雾灯、转向灯等。
3.实验演示(30分钟)3.1示范汽车前照灯电路原理图。
3.2配置实验设备,将实验仪器连接到汽车电路中,进行电路的分析和测试。
3.3演示前照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过程。
4.知识巩固与讨论(20分钟)4.1向学生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4.2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设计不同类型的汽车前照灯电路。
5.练习与拓展(30分钟)5.1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知识点,并评价学生的表现。
四、教学手段与资源1.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演示、讨论、练习、自主学习。
2.教学资源:电脑、投影仪、实验仪器、相关课件和资料。
五、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练习评价:对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学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设计,对其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来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在实验演示环节,要确保实验设备的可靠性,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3.在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4.在练习与拓展环节,可以设置一些应用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K5前大灯的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13、14

教学模块汽车电器实习授课教师黄学娟审批签字课题名称任务十三 K5前大灯与尾灯的拆装课时分配理论授课3课时实际操作9课时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K5前大灯的电路特点;2、掌握K5大灯电路故障检查思路;3、能合作排除K5大灯电路故障。
课前准备工具:万用表维修手册电路图设备:K5整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K5大灯的电路难点:K5大灯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布置作业课后小结备注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本次课的教学设计:1、通过理论讲授和师生互动使学生掌握K5大灯的电路特点;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K5大灯的电路故障思路;3、通过示范指导、巡回指导以及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合作检测与排除K5大灯电路故障。
【安全教育】1、一律身穿实习服装进入实训中心2、在进行实习时禁止进入与该模块无关的场所3、实习时要集中精神,不准嘻笑与打闹4、使用一切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5、严禁任何实习人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操作6、实习场所、车辆旁、工作台、教室、通道应始终保持整洁,做到文明实习【复习提问】1、K5前大灯的组成?2、K5前大灯的电路特点?【任务导入】从K5实训台设置一个简单的故障来引入,从而引入到面板电路图。
【任务指导】一、K5前大灯的电路分析理论授课(实训教室)例行进入实训场所的安全教育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复习提问新课导入了解K5前大灯的组成与HID 大灯的结构特点二、检查1、检查蓄电池电压(9V以上近光应工作);2、检查保险丝盒继电器;3、检查镇流器的极性;(若极性改变,近光不亮)4、检查灯泡连接器是否稳固;5、直观检查灯泡(无灯丝):玻璃是否损坏,玻璃管上下部件是否损坏;6、操作完上述步骤后,若大灯仍故障,更换镇流器和点火器(镇流器总成)。
注意:在打开大灯开关期间,工作一段时间后,大灯熄灭,但又立即重新点亮,HID等可能需要更换。
HID灯不能随意安装在其他车辆上。
当HID大灯开始发光时,用电弧放点产生高电压(30000V)和高电流(12~13A),和卤素灯规格不同,会引起火灾。
汽车电子电气技术教案4.2-前照灯的检修

一、前照灯的要求前照灯用于夜间行车时,照亮车前的道路和物体,行车安全,同时也可发出远光和近光交替变换的灯光信号。
2)氙气灯氙气灯,也叫HID内的高压氙气替代传统的钨丝,由于氙气灯是采用高压电流激活氙气而形成的一束电弧可在两电极之间持续放电发光。
率达到55 W,而氙灯仅需3)LED灯LED灯采用了LED(发光二极管)技术,用于汽车的外部与内部照明,LED灯的使用寿命为不容易受振动影响,使用过程中光输出亮度也不会明显下降。
LED灯适合于汽车电子的各种照明应用,包括前照灯(远光灯、近光灯),雾灯,尾灯,制动灯,转向灯,白天行2.反射镜反射镜又称反光镜,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将灯泡发出的光线聚合成强光束,达到照射距离远而明亮的目的。
它是由0.6~0.8mm冷轧钢板冲压成旋转抛物面形状,面经精工研磨后镀铬或镀铝或镀银再抛光。
的反射镜多采用真空镀铝工艺,镀铝反射系数可达3.配光镜配光镜也称散光镜,由透光玻璃压制而成,是多块特殊的棱镜和透镜的组合。
其几何形状比较复杂,一般为圆形和矩形。
其主要作用是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平行光束进行折射,使车前路面和路缘都有良好而均匀的照明。
4.前照灯防眩目功能眩目是指人的眼睛突然被强光照射时,由于视神经受刺激而失去对眼睛的控制,本能地闭上眼睛,或只能看见亮光一根灯丝为远光灯丝,光度较强,灯丝放在反射镜的焦点上;另一根灯丝为近光灯丝,光度较弱,位于焦点的上方或前方。
当夜间行驶无迎面来车时,可通过控制电路接通远光灯丝,使前照灯光束射向远方,便于提高车速。
当两车相遇时,接通近光灯丝,前照灯光束倾向路面,使车前50 m内路面照得十分清晰,从而避免了迎面来车驾驶员的炫目现象。
三、前照灯的控制1.前照灯控制电路丰田卡罗拉前照灯控制电路(不带自动灯控)。
2.电路组成丰田卡罗拉前照灯电路组成。
3.近光灯控制电路当闭合近光灯开关时,近光灯继电器线圈通电,控制近光灯继电器触点闭台。
继电器线圈闭合时电流路径如图:当近光灯继电器触点闭合,两侧近光灯亮起时,电流路径如图:4.远光灯控制电路当闭合远光灯开关,远光灯继电器线圈通电,控制远光灯继电器触点闭台。
汽车前照灯不亮故障诊断教案及说课稿

汽车前照灯不亮故障诊断教案及说课稿——职业技术学院一、课程名称汽车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画大众帕萨特左侧前照灯电路图;能具体阐述排故思路并排除故障;培养学生的安全规范意识,同时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1.学会画大众电路图为本次课程重点2.如何分析诊断找到车灯不亮故障点为本次课程难点四、教学设计讲授法、主动学习法、案例教学法、自评互评法、视频直播法、小组PK法等。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动画、仿真示范教具板、一体机、同屏器六、学习任务与学习成果1.绘制大众电路图2.通过仿真示教板进行灯光故障诊断七、课时分配:八、课程执行情况:汽车前照灯不亮故障诊断课程汽车前照灯不亮故障诊断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稿汽车前照灯不亮故障诊断是汽车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之一。
一是多方理论知识汇合,需要学生掌握汽车机构、电路、逻辑等内容。
二是所学内容贴近实际,其中的诊断排故实训操作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操作技能,更是学生理论落地、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以现代教学与互联网融合为思路,以信息化手段为载体,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等教学特点,探索出了一套在故障诊断课程中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真正落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本次课程教学设计框架如下,第一是教学分析;第二是课程设计;第三是实施任务;第四是思考反馈。
我们把它归纳为析、设、施、思四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由三个子部分构成,分别是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及目标建立。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职责,课程选用的教材为《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总课时量为54个学时,本次教授内容为该课程项目四中第3个任务——汽车前照灯不亮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课程为4个学时。
课程教学对象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该类学生已学完汽车构造、汽车电器等理论课程,具备初步的汽车电路读识能力,但缺乏实践操作。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案-6汽车前照灯的线路检查

演 示 时 间
100分钟
分配
教师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活动
作 业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1.指导学生认识底盘的结构,并熟悉每个项目的具体操作。
图3-2-5
检查结果:远光继电器线圈供电电路正常。
5,远光继电器线圈控制电路的检查
检查条件: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或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灯光开关拨至大灯挡位,变光开关拨至远光档位,万用表拨至直流电压档位,红表笔接电源正极,黑表笔接远光继电器插座线圈的控制,如图3-2-6
图3-2-6
检查结果:不正常(正常应为蓄电池端电压)。由此可以判定,远光继电器线圈控制电路断路,由于该部分电路由变光开关控制,所以需拆卸检查变光开关。
2前照灯的作用
3.前照灯电路的检查
演 示 时 间
150分钟
操
作
原
理
讲
解
前照灯的线路检查
根据电路图进行故障分析。
(1)变光开关处于近光档位时,近光灯点亮说明前照灯电路的干路(从电路图可以看出其干路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远、近光继电器线圈的供电电路,二是室内接线盒→BCM→灯光开关→搭铁的电路)无故障,故障应出现在前照灯电路的远光支路上。
(2)在线圈两个端子之间连接蓄电池,用万用表通断挡检查继电器触点两个端子之间是否为导通状态。
注:第一种方法方便、直观,而第二种方法相对更加可靠,具体检查时可酌情采用。
设 计
图 号
校 对
课题序号
《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设计

《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前照灯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类型;2.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前照灯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学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前照灯电路的工作原理;2.前照灯电路常见故障类型;3.前照灯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4.前照灯电路故障的实际案例分析;5.前照灯电路故障的动手实验。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结合多媒体展示;2.学生讨论参与,小组合作学习;3.动手实验。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展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前照灯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兴趣,并介绍故障诊断与排除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前照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类型,包括灯泡熄灭、灯泡亮度减弱、灯泡闪烁等。
3.学生合作学习(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学生自主整理答案。
4.思考问题(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前照灯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照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类型。
2.实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出前照灯电路故障的实际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诊断与排除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讲解正确答案。
3.动手实验(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前照灯电路故障的动手实验,学生自行诊断故障并进行排除,在实践中掌握前照灯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4.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前照灯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理解。
评价与反馈:1.学生根据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反馈;3.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汽车前照灯电路分析》教学设计

《汽车前照灯电路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汽车前照灯电路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前照灯的功能和电路原理。
2.掌握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
3.能够分析汽车前照灯电路故障并进行维修。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前照灯的功能和作用。
2.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
3.汽车前照灯电路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汽车前照灯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a.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基本原理:讲解汽车前照灯的电路连接方式,包括基本原件(前照灯开关、继电器、保险丝、电灯泡等)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b.汽车前照灯电路的故障分析:讲解前照灯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和排查方法。
c.汽车前照灯电路的维修方法:介绍常见的前照灯电路故障的维修方法,包括更换灯泡、修复开关、更换继电器等。
3.实验操作(30分钟)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前照灯电路的搭建和故障排查维修操作。
a.搭建实验电路: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电路图和材料,自行搭建汽车前照灯电路。
b.故障排查维修:故意制造电路故障,让学生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操作,如更换灯泡、修复开关、更换继电器等。
4.讨论总结(20分钟)让学生围绕实验操作中出现的故障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汽车前照灯电路故障排查和维修的重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过程、故障排查和维修步骤、实验结果等。
2.实际操作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知识理解能力评估: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汽车前照灯电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拓展:1.进一步了解其他汽车电路:可拓展至其他汽车电路的原理和维修方法,如后照灯电路、转向灯电路等。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汽修店或专业维修中心,了解实际汽车电路维修情况。
六、教学关键点和难点:1.教学关键点:讲解汽车前照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和故障排查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电气课程《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设计
主讲人:王锦华
长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设计
一、教育思想与教学设计的理念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我校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源头,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高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需要。
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中的重要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旨在满足学生在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课题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而且有多种技术路径可以选择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理论“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一致”的精髓,我将工作任务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展开,并依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工作程序”将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生产性要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前照灯电路故障是汽车车身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
《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是汽车维修工必备能力标准之一;也是建立诊断思路的一个难点;更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学生学习的过程应以动手实践为主,掌握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学习时侧重于检查方法的工艺化要求以及故障分析思路。
本课题共计6课时。
三、学情分析
本课题教学主要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四学期学习阶段的学生,要有汽车电气的基础知识,了解汽车电路的识图方法,熟悉汽车电气的基本设备。
由于技校学生理论知识较薄弱,课前应针对性的重点指导,然后提出本课题相关问题,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不断实践,探索解决方法,突出以导促学,以学为主,以教辅学,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与突破:
教学重点:针对岗位实际作业中的技能要求确定本课题重点为:根据电路图确定故障检修的步骤,排除故障。
教学难点:鉴于本专业学生当前已掌握汽车电气维修工具使用、导线检查通断等基础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虑到学生个体理解力的差异,确定本课的难点为:按工艺要求分段测量查找故障点。
为了达到工艺要求,这一环节采取示范操作加课件演示予以突破。
教学关键:前照灯电路的故障诊断的分析思路。
因为只要具备正确故障排除的思路,就可以逐一解决故障排除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可以完成工作任务。
教学处理思路:学生对如何排除故障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思路,可结合电路图运用大脑风暴法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再通过张贴版法组织讨论、总结、整理出故障树,这样学生就会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五、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本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针对教学内容的特征,结合专业课教育的特点,我为本节课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95%的学生读懂前照灯电路;
2、80%以上的学生可以默背连接电气元件;
3、80%以上的学生可以总结电路特点;
能力目标:1、90%的学生能根据电路图在实车上找到相应元件;
2、85%的学生能建立故障分析思路,完成故障树;
3、80%的学生能按照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排除故障。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自我展示,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职业习惯,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
能力;
3、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以及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六、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法:
本课题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而且有多种技术路径可以选择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理论“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一致”的精髓,我将工作任务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展开,并依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工作程序”将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生产性要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从课题的整体设计,宏观上运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阶段教学法。
针对每阶段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在微观教学方法上设计了多种行动导向的j 教学方法。
例如:大脑风暴教学法、张贴版教学法、小组讨论与协作法、引导课文教学法、讲授法等。
七、教案:见附件1、附近2阶段教案
八、工作页:见附件3
九、课件:见附件4
附件1:教案(一)
学校:长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专业年级:二年级
附件2:教案(二)
学校:长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专业年级: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