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中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化学(药学专)》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药学专)》试题库及答案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2.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C胶粒的带电3.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和等容热效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等压热效应4.对于难溶性固体药物,当其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粒径的减小,则其溶解度D增大5.关于化学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大于0 正向自发6.对于稀溶液,有关原盐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D对于同种速率也小7.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B对于基元反应8.某一封闭体系,从始态到终态的ΔG<0,则:B此过程正向9.夏季有时久旱无雨,甚至天空有乌云仍不下雨。

从表面化学的观点来看其原因是D形成无运动10.分散系静置时,成半固体状态,振摇时成流体,这属于A触变型11.蛋白质等电点的定义是 D PH值12.关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叙述错误的是D亲油性越强13.关于可逆过程的特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体系复原14.将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平衡时其接触角A90-180度之间15.定温下,某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由1mol/L增大到2mol/L时,其摩尔电导率C 减小16.理想气体反应:2A+B=C是吸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即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升高温度和增大总压17.pH计中的玻璃电极属于D离子选择性电击18.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判断其反应方向时用 D Gm19.关于一级反应的特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C 呈直线关系20.关于溶胶的ξ电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电位是粒子表面21.关于化学反应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越大越大22.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等于零是指:D在任一温度时23.定温定压下,溶质分配地溶入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当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分子大小相同,溶质在两相的浓度比是: A 常数24.下列措施不一定使溶胶发生凝结的是A加大分子25.有一自发原电池,已知其温度系数为负值,则该电池反应的ΔH是A<026.可逆电池中发生失电子反应的电极是:D负极27.关于零级动力学的特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无关28.关于功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D 功市状态函数29.化学电池不可逆放电时,其吉布斯自由能降低与所做功的关系C大于30.溶胶和大分子溶液的本质区别是A热力学稳定性不同31.一封闭体系,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零()CQ-W32.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吸附量Γ的意义为C表面超量33.可逆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C液接电势34.既是胶体相对稳定存在的因素,又是胶体遭破坏的因素D胶粒的布朗运动35.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mol/(L.S),该反应级数是:B零级36.某化学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没有关系,则该反应为D一级37.关于胶体分散体系的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C在显微镜下鞥看到38.水蒸气蒸馏时,馏出物中包含高沸点液体和水,则C因其在低温下39.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C对单分子层40.沸点组成图上有最低恒沸点的溶液精馏,如最低恒沸物为C,组成在A和C之间的溶液,精馏后只能得到:B纯A和最低41.关于状态函数的特征,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状态函数的改变值42.在一定温度下,平衡体系CaCO3(s) =CaO(s) +CO2 (g)的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数分别为() D 23043.44.判断题全是错45.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可用电导法测定。

化学制药专业中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专业中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专业中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电化学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正极?什么是负极?两者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阴极?什么是阳极?两者有什么不同?答:比较电池中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电势高的电极称为正极,电势低的电极称为负极。

电流总是从电势高的正极流向电势低的负极,电子的流向与电流的流向刚好相反,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根据电极上进行的具体反应,发生还原作用的电极称为阴极,发生氧化作用的电极称为阳极。

在原电池中,阳极因电势低,所以是负极。

阴极因电势高,所以是正极;在电解池中,阳极就是正极,阴极就是负极。

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有什么变化?答:要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情况来讨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和单HCl, H SO, NaOH等,溶液浓度位截面积的离子导体所具有的电导。

对于强电解质,如24越大,参与导电的离子越多,则其电导率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是,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电解质的解离度下降,再加上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离子的迁移速率降低,所以电导率在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会随着浓度的升高反而下降。

对于中性盐,如KCl等,由于受饱和溶解度的限制,在到达饱和浓度之前,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因为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有定值,所以在电解质的浓度增加的情况下,其离子的浓度还是基本不变,所以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不显著,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3.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有什么变化?答:要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情况来讨论。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将含有1 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电极之间所具有的电导。

由于溶液中导电物质的量已给定,都为1mol,所以,对于强电解质,当浓度降低时,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加快,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会随之而升高。

但不同的电解质,摩尔电导率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升高的程度也大不相同。

13药学本科物理化学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13药学本科物理化学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13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和O2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A. △H=0B.△U=0C.△S=0D.△G=0答:钢瓶的体积固定,与外界没有功和热的交换,则△U=0和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A. △U=0B. △F=0C.△S=0D.△G=03.某体系进行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熵变为A.△S(体)>0,△S(环)=0B. △S(体)=0,△S(环)>0C. △S(体)=0,△S(环)=0D. △S(体)>0,△S(环)>0 答:体系进行不可逆循环时,体系回到原状态,而熵是状态函数,所以△S体=0。

因为是不可逆过程,故△S环>0。

4A.蒸汽压B.汽化热C.熵D.吉布斯自由能E.内能F.体积6.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哪种情况是正确的?A. μαA=μαBB.μαA=μβAC.μαA=μβB7.纯物质在其三相点时的自由度为A . 4 B. 3 C. 2 D. 1 E. 08.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A.反应物浓度B.催化剂C.反应产物浓度D.温度9.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率为%,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 )% 。

A.大于B.小于C.等于10.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最初浓度A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平方根成反比11.零级反应是直线关系。

A. C—t —t C—t12.光化学反应A+hν=产物,其速率与A.反应物A的浓度无关B.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C.反应物A的浓度和hν有关13.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胶,下列哪种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最强?A.K3[Fe(CN)6]14.宜作油包水型(w/o)乳化液的乳化剂的HLB值的范围是A.2~6 B。

8~12 C。

14~1815.加入表面活性物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A.增加 B. 降低 C. 不变,但使表面稳定 D. 不一定16.已知一个系统过程的熵变为10J/K,则该过程为A.自发过程 B. 平衡过程 C. 非自发过程 D. 无法判断17.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电动势E有A. E>0B. E<0C. E=E0D. E=018.对大多数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A.增大B.减小C.不变D. 不确定19.一定温度下,一定量PCl5(g)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

药用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定吸附量。
46.的实验中用到的光学仪器是(阿贝折射仪),因为(可以从折射率的测定得到溶液的浓度
值,进而获得吸附量值)。
47.测定表面张力时,要求控制气泡逸出速度不超过(每分钟 20 个),这是为了(准确读取
48.测定表面张力时,对毛细管的要求是(必须先洗干净毛细管),否则(气泡逸出速度不能
控制,无法准确读取最大压差)。

40.测定中和热,关键是测温必须十分准确,而通电时间不必准确。
×
1
41.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42.凝固点降低常数的数值决定于溶剂的种类。

43 稀溶液的依数性只取定于溶质分子的数目。

44 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温度。

45 光密度具有加和性,它等于各个组分的光度之和。

35.用氧弹量热计测量物质的燃烧热,过程中要保证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交换。 ×
36.用氧弹量热计测量物质的燃烧热,所得温差必须经过作图校正。

37.中和热测定中,采用电热法求仪器常数,其误差较小。
×
38 测定中和热时求仪器常数,采用电热法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
39.测定中和热,记录通电时间必须十分准确。

23 步冷曲线上水平线的长度与析出物的数量成正比。

24.步冷曲线上水平线的长度与析出物的组成成正比。
×
25.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实验上采用的是孤立变量法。

26.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实验上采用的是尝试法。
×
27.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不能采用分光光度法。
×
28 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反应级数的采通用方法。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中药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中药

《物理化学习题集》诸论习题解答1.装氧的钢筒体积为20升,温度在15℃时压力为100kPa ,,经使用后,压力降低到25kPa 。

问共使用了多少千克氧解:M mRTnRT pV ==2.87mg 理想气体样品在压力下,体积增至二倍,绝对温度增至三倍,求最终压力。

解:因为MV mRT p =故112212T V V T p p = 所以 kPap T V V T p 2.918.6023111222=⨯==3.干燥空气中主要成分(体积百分数)为:氮(1)%;氧(2)%;氩(3)%;二氧化碳(4)%。

如果总压力为,求各气体的分压。

解:用理想气体方程可以知道,在温度相同时,气体的体积分数即为压力分数和摩尔分数,所以根据分压定律有:同理:O 2、Ar 、CO 2的分压分别为、、4.某化合物具有下列的重量百分组成:C %,H %,Cl %,将1克该物质在120℃及100 kPa 压力下,完全气化为蒸气,体积为0.194L 。

通过计算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mol RT pV n 310937.5393314.8194.0100-⨯=⨯⨯==碳原子数为 212/143.04.168=⨯=C N 氢原子数为 21/012.04.168=⨯=H N氯原子数为 45.35/845.04.168=⨯=Cl N所以分子式为C 2H 2Cl 45.CO 2气体在40℃时的摩尔体积为·mol -1。

设CO 2为范德瓦尔斯气体,试求其压力,并与实验值作比较。

解:由表中查得,CO 2气体的a 、b 值分别为、×10-5代入其方程:故 kPa p 0.5184=相对误差%32.2%1003.50663.66.50.5184=⨯-=6.用一根可忽略体积的管子把两个等体积的球连起来,两球内充以氮气,当两球浸入沸水中时,球内气体的压力为500 kPa 。

然后,将一球浸入冰水混合物中,另一球仍保持在沸水中,求体系的压力为多少解: V V RT pV n 3225.0373314.82500=⨯⨯==故 kPaT T T T V nR p 423373273373273314.83225.0)('2121=+⨯⨯⨯=+=7.一个15升的氧气瓶中装有1.20kg 氧,若钢瓶能经受的最大压力是×104 kPa ,问此瓶能热至多少度(用范德瓦尔斯方程计算)如用理想气体公式计算,误差多大解:查得氧气的范德瓦尔斯常数a=(Pa ·m 6·mol -2),b=×10-4(m 3·mol -1)因为 moln 5.37321020.13=⨯=由范德瓦尔斯方程得:由理想气体方程得:相对误差为 = (722-702)/702=%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1.设有一电炉丝,浸于绝热箱内的水中。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2. 已知 25℃时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能
2C2H2(g) + 3H2O(g) = CH3COCH3(g) + CO2(g) + 2H2(g)
ө
△fGm
(kJ·mol-1)
209.2
-228.59
-154.62
-394.38
ө
计算 25℃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K 。
3.
已知
298.2K
ө
时下列反应的△rHm
的 Δ r Gθm ,并说明在此条件下,哪种晶型更加稳定?
4. 在 25℃和标准状态下,已知 CaCO3(s)、CaO(s)和 CO2(g) 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能分 别-1128.76 kJ·mol-1、-604.2 kJ·mol-1 和-394.38 kJ·mol-1,求:
的 Δ r Gθm 。
移动。
6. 445℃时,Ag2O(s)分解压力为 20974kPa,该分解反应 Ag2O(s) = 2Ag(s)+½O2(g)的
Δ r Gθm =
kJ·mol-1。
五、计算题
1. 合成氨时所用的氢气和氮气的比例是 3∶1,在 673K、1013.25kPa 下,平衡混合物中氨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385,求 N2 (g)+3H2 (g)= 2NH3 (g)的标准平衡常数。
() () () () () () () ()
三、选择题(选1个答案)
1. 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个过程肯定能自发进行?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第 3 页 共 20 页

药学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药学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药学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药学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药学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学生能够掌握药物的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药学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如何测定药物中的水分含量?答案:测定药物中的水分含量是药学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称量一定质量的样品,然后在恒温下加热,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

待样品冷却后,再次称重,计算样品失去的质量即可得到水分含量。

习题二:如何测定药物中的酸度或碱度?答案:测定药物中的酸度或碱度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方法是酸碱滴定法。

首先,将一定质量的药物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再以标准酸溶液或碱溶液作为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的酸碱滴定终点,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根据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出样品的酸度或碱度。

习题三:如何测定药物中的有机杂质?答案:药物中的有机杂质是指与药物主要成分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测定药物中的有机杂质可以采用色谱法。

首先,将药物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提取、浓缩等,得到有机杂质的混合物。

然后,将混合物注入色谱仪中,利用色谱柱对有机杂质进行分离。

最后,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有机杂质进行检测和定量。

习题四:如何测定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答案: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

首先,将药物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溶液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习题五:如何测定药物中的纯度?答案:药物的纯度是指药物中所含的有效成分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首先,将药物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将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利用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

最后,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和定量,计算出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药学专业中的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药学专业中的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反应达到平衡时,宏观和微观特征有何区别?答:反应到达平衡时,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好像反应停止了。

而微观上,反应仍在不断的进行,反应物分子变为生成物分子,而生成物分子又不断变成反应物分子,只是正、逆反应的速率恰好相等,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2.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答: 严格讲,反应物与产物处于同一系统的反应都是可逆的,不能进行到底。

只有逆反应与正反应相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反应,可以粗略地认为可以进行到底。

这主要是由于存在混合Gibbs 自由能的缘故,反应物与产物混合,会使系统的Gibbs 自由能降低。

如果没有混合Gibbs 自由能,在Gibbs 自由能对反应进度的变化曲线上,应该是一根不断下降的直线,不会出现最低点。

如果将反应在van ’t Hoff 平衡箱中进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压力都保持不变,反应物与生成物也不发生混合,反应物反应掉一个分子,向平衡箱中补充一个分子。

生成一个生成物分子,则从平衡箱中移走一个分子,这样才能使反应进行完全。

3.什么是复相化学反应?其平衡常数有何特征?答:有气相和凝聚相(液相、固体)共同参与的反应称为复相化学反应。

对凝聚相,只考虑是纯态的情况,纯态的化学势就是它的标准态化学势,所以复相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只与气态物质的压力有关。

4.什么是物质的解离压?答:在一定温度下,某纯的固体物质发生解离反应,如果只产生一种气体,达到平衡时,这气体的压力就称为该固体在该温度时的解离压。

如果产生的气体不止一种,达到平衡时,所有气体压力的总和称为该固体在该温度时的解离压。

显然物质的解离压在定温下有定值。

5.什么是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答:因为Gibbs 自由能的绝对值不知道,所以只能用相对值,需要规定一个共同的相对标准。

即将标准压力下稳定单质(包括纯的理想气体,纯的固体或液体)的生成Gibbs 自由能看作零,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由稳定单质生成计量系数B 1ν=的物质B 时,标准摩尔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用符号f m (B,,)G P T ∆ 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反应达到平衡时,宏观和微观特征有何区别?答:反应到达平衡时,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好像反应停止了。

而微观上,反应仍在不断的进行,反应物分子变为生成物分子,而生成物分子又不断变成反应物分子,只是正、逆反应的速率恰好相等,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2.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答: 严格讲,反应物与产物处于同一系统的反应都是可逆的,不能进行到底。

只有逆反应与正反应相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反应,可以粗略地认为可以进行到底。

这主要是由于存在混合Gibbs 自由能的缘故,反应物与产物混合,会使系统的Gibbs 自由能降低。

如果没有混合Gibbs 自由能,在Gibbs 自由能对反应进度的变化曲线上,应该是一根不断下降的直线,不会出现最低点。

如果将反应在van ’t Hoff 平衡箱中进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压力都保持不变,反应物与生成物也不发生混合,反应物反应掉一个分子,向平衡箱中补充一个分子。

生成一个生成物分子,则从平衡箱中移走一个分子,这样才能使反应进行完全。

3.什么是复相化学反应?其平衡常数有何特征?答:有气相和凝聚相(液相、固体)共同参与的反应称为复相化学反应。

对凝聚相,只考虑是纯态的情况,纯态的化学势就是它的标准态化学势,所以复相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只与气态物质的压力有关。

4.什么是物质的解离压?答:在一定温度下,某纯的固体物质发生解离反应,如果只产生一种气体,达到平衡时,这气体的压力就称为该固体在该温度时的解离压。

如果产生的气体不止一种,达到平衡时,所有气体压力的总和称为该固体在该温度时的解离压。

显然物质的解离压在定温下有定值。

5.什么是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答:因为Gibbs 自由能的绝对值不知道,所以只能用相对值,需要规定一个共同的相对标准。

即将标准压力下稳定单质(包括纯的理想气体,纯的固体或液体)的生成Gibbs 自由能看作零,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由稳定单质生成计量系数B 1ν=的物质B 时,标准摩尔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称为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用符号f m (B,,)G P T ∆表示。

热力学数据表上一般列出的是在298.15 K 时的数值。

6.根据公式,r m ln G RT K ∆=-,所以说 r m G ∆ 是在平衡状态时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这样说对不对?答:不对。

在等温、等压、不作非膨胀功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等于零,这样才得到上述公式。

而r m G ∆是指在标准状态下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在数值上等于反应式中各参与物质的标准化学势的代数和,即:r m B B B ()()G T T νμ∆=∑,因此不能认为r m G ∆是在平衡状态时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否则在标准状态下。

它的数值永远等于零。

7.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且不作非膨胀功的条件下,若某反应的r m 0G ∆>,能否研制出一种催化剂使反应正向进行?答:不能。

催化剂只能同时改变正向和逆向反应的速率,使平衡提前到达,而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的位置,催化剂不能影响r m G ∆的数值。

用热力学函数判断出的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用加催化剂的方法也不能使反应进行,除非对系统做非膨胀功。

8.合成氨反应的化学计量方程式可以分别用如下两个方程来表示,两者的r m G ∆和K 的关系如何?22322331(1) 3H N 2NH (2) H N NH 22+=+= 答:r m G ∆的下标“m”表示反应进度为1 mol 时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现在两个反应式中各物的量成倍数关系,当反应进度都等于1 mol 时,得:2r m r m 12(1)2(2) ()G G K K ∆=∆=9.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2C(s)H O(g)CO(g)H (g)+=+ 1r m 133.5 kJ mol H -∆=⋅设反应在673 K 时达到平衡,讨论下列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①增加碳的含量;②提高反应温度;③增加系统的总压力;④增加水气分压;⑤增加氮气分压。

答:① 只要碳是纯的固态,则它的活度等于1,它的化学势就等于标准态时的化学势,在复相化学平衡中,纯固态不出现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则增加碳的含量对平衡无影响。

② 提高反应温度会使平衡向右移动,因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对正反应有利。

③ 增加系统的总压力,虽然不影响平衡常数的数值,但是会影响平衡的组成。

因为这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平衡向体积变小的方向移动,会使平衡向左方移动,不利于正向反应。

所以,工业上制备水煤气时,一般在常压下进行。

④ 水是反应物,增加水气的分压,会使平衡向正向移动。

⑤ 氮气在这个反应中是惰性气体,增加氮气虽然不会影响平衡常数的数值,但会影响平衡的组成。

因为这是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增加惰性气体,使气态物质的总的物质的量增加,相当于将反应系统中各个物质的分压降低了,这与降低系统的总压的效果相当,起到了稀释、降压的作用,可以使产物的含量增加,对正向反应有利。

10. 五氯化磷的分解反应为 523PCl (g)=Cl (g)+PCl (g),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如下条件,五氯化磷的解离度将如何变化?并解释为什么?设所有气体均为理想气体。

(1) 降低系统的总压;(2) 通入氮气,保持压力不变,使体积增加一倍;(3) 通入氮气,保持体积不变,使压力增加一倍;(4) 通入氯气,保持体积不变,使压力增加一倍。

答:(1) 降低总压有利于正向反应,使五氯化磷的解离度增加,因为这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

(2)通入氮气,保持压力不变,这对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有利,相当于起了稀释、降压的作用,所以五氯化磷的解离度会增加。

(3) 通入氮气,因保持体积不变,压力和气体的总物质量同时增加,它们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衡组成也不变,五氯化磷的解离度亦不变。

(4) 通入氯气,增加了生成物的含量,使平衡向左移动,对正向反应不利,会使五氯化磷的解离度下降。

四.概念题参考答案1.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当反应的1r m 5 kJ mol G -∆=⋅时,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 )(A) 正向自发进行 (B) 逆向自发进行(C) 无法判断 (D) 反应不能进行答:(C)。

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r m G ∆的变化值,而不能用r m G ∆的值。

除非该反应是在标准压力下进行,则r m 0G ∆>,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

或者r m G ∆是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值,改变压力商也不可能改变r m G ∆的符号,则r m G ∆也小于零,这时可以估计反应能自发正向进行。

2.理想气体混合物在化学反应达平衡时,应该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 ( )(A )r m ln p G RT K ∆=- (B )r m ln p G RT K ∆=-(C )r m ln x G RT K ∆=- (D )r m ln c G RT K ∆=-答:(B )。

根据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对数项中用B /p p 表示,在化学反应等温式中,对数项中是压力商p Q ,达平衡时,是平衡时的压力商,所以标准平衡常数是p K ,相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为r m G ∆。

3.理想气体反应23CO(g)2H (g)CH OH(g)+=的r m G ∆与温度T 的关系为:1r m /(J mol )21 66052.92/K G T -∆⋅=-+。

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为 ( )(A) 必须低于409.3℃ (B) 必须高于409.3 K(C) 必须低于409.3 K (D) 必须等于409.3 K答:(C)。

r m G ∆与标准平衡常数p K 的关系式为r m ln p G RT K ∆=-,要使1p K =,则r m 0G ∆=。

从已知的关系式,解得409.3 K T =。

要使反应在标准压力下能自发正向进行,r m G ∆必须小于零,所以,根据已知的关系式,反应温度必须低于409.3 K 。

4.在973 K 时,反应222CO(g)H O(g)CO (g)H (g)++垐?噲?的标准平衡常数0.71p K =。

若将如下各分压的理想气体混合在一起,CO 100 kPa p =,2H O 50 kPa p =,2CO 10 kPa p =,2H 10 kPa p =,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的方向将 ( )(A) 向右进行 (B) 向左进行(C) 处于平衡状态 (D) 无法判断答:(A )。

有一个可以作为判据的化学反应等温式为r m ,()ln ln T p p p G RT K RT Q ∆=-+如果若p p K Q >,则r m ,()0T p G ∆<,反应可自发向右正向进行。

这个反应的p Q 值为10100.0210050p Q ⨯==⨯ p Q 远小于p K 的值,所以反应自发向右进行。

5.在350 K 时,43NH HCO (s)发生分解反应的计量方程为43322NH HCO (s)NH (g)CO (g)H O(g)++垐?噲?设在两个容积都等于310 dm 的密闭容器A 和B 中,分别加入纯的43NH HCO (s)1.0 kg 和20.0 kg ,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容器中压力相等 (B) A 内压力大于B 内压力(C) B 内压力大于A 内压力 (D) 必须经实际测定方能判别答:(A)。

因为容器的体积有限,43NH HCO (s)都是过量的,在相同温度下,两密闭容器中的分解压力相同。

6.根据某一反应的r m G ∆值,下列不能确定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B) 在r m G ∆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C) 在标准状态下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D) 提高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情况答:(D)。

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情况,要用van ’t Hoff 公式判断,要根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来决定提高温度对平衡有利还是不利,而用r m G ∆不好确定。

7.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标准平衡常数 随下列哪个因素而变 ( )(A) 系统的总压力 (B) 催化剂(C) 温度 (D) 惰性气体的量答:(C)。

实际气体化学势的标准态与理想气体是一样的,其标准态化学势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标准平衡常数也是温度的函数,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8.在某一反应温度下,已知反应(1)3222NH (g)3H (g)N (g)+垐?噲?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0.25p 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