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鹭洲中学2021~202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卷
总分值: 100分
考生注意:
一、本试卷设试卷I、II卷和答题卡三部份,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需写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专门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刻为120分钟,试卷总分值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4分。
其中1—10题为政治、11—22为历史、23—34为地理。
)
1.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取得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辉煌业绩。
这说明了
A.人民民主的普遍性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人民民主的正义性 D.人民民主的阶级性
2.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咱们能够采取哪些方式踊跃参与政治生活()
①每位同窗都踊跃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参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
③参加居住地的村委会、居委会的治理活动④参加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竞选,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念之一,是差额选举的一种方式。
深圳将探讨试行区级人大代表直接竞选,以增强人大代表的民意基础。
这种选举方式
A.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B.有助于选民直接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利
C.能够比较充分地考虑人大代表被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D.能够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表现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4.以下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行为的有
①针对区政府治理本地河涌的方案建言献策
②打市长热线举报企业偷税逃税行为
③用电子邮件发表对市政府关于城区计划的意见
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产品质量问题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5.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
A.是不是直接参与了国家事务的治理
B.是不是直接参与了社会事务的治理
C.是不是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及被采纳的多少
D.是不是踊跃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衡宇拆迁与补偿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
假设你所在的班级要以此举行一次模拟听证会,以下是举行听证会的一样步骤。
其中你以为最合理的是()
①将全班同窗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②各小组别离预备资料
③确信听证会主题④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⑤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D.②→①→③→⑤→④
7.我国必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因为()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②人民民主专政确实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大体原那么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A.③④ B.①② C.②③D.②④
8.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志。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大体要求。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需做到()。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③正确处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增强对政府权利的制约与监督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法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刻一样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
这说明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②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爱惜④我国公民权利是不可剥夺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进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村民自治制度加倍完善,农人民主权利取得切实保障”的农村改革进展目标任务。
为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请你拟定一条宣传口号。
下列最适合的是
A.实行村务公布,完善民主决策B.直接参与国家治理,保障农人民主权利
C.进展基层民主,推动村民自治D.巩固基层民主政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一、中国古代农业耕耘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1二、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材料说明( ) A.牛耕在那时开始显现
B.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腹地位
13、南宋范成大诗曰:“昼出种田夜绩麻,村落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句中反
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人过着超级富足的田园生活
C.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D.那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蚕丝
14、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硕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磁器,而且在磁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集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这反映出( )
A.许多磁器为知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C.中国磁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
1五、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桎梏、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繁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若是因为( )
A. 古代中邦交通不发达
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掉队
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6.《宋朝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朝以来诸个别资本彼此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誉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利用铁钱不便而开始成为支付手腕,政府那么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
”材料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A.纸币在唐朝就开始普遍利用
B.纸币最先在四川地域直接利用于商业
C.政府完全舍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自此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
17、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显现“厚来薄往”“十三行”等词语。
此小论文研究的对象应该是()A.古代官府操纵下的对外贸易B.古代繁荣的多数市
C.自古繁荣的中外交流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1八、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显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全然缘故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1九、以下图是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描述的苏州盛泽镇三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
由小说说描述的情景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②那时江南一些地域显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明代手工业还比较掉队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显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冲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期的要紧潮流。
其最全然的缘故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C.腐朽的专制制度严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D.中国始终没有显现独立的手工工厂
2一、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奖励仪式,特意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该国王是()
A.英国国王B.西班牙国王
C.葡萄牙国王D.荷兰国王
2二、一名美国历史学家如此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适当的说明是()
A. 否定了航海家们的奉献
B. 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 资本的进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全然缘故
以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域中等城市功能区散布示用意。
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较,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便利程度高B.冬季无污染
C.地价低廉D.工人素养高
24.随着城市进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
①依山傍水,风光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回答25~26题。
25.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稳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减缓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6.阻碍该国人口迁移的要紧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个国家或地域的现实人口都小于该国家或地域的人口合理容量
B.一个国家或地域的人口合理容量只会下降,可不能升高
C.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能够提高一个地域的人口合理容量
D.一个国家或地域的人口合理容量与社会经济进展水平无关
2八、从我国土地生产力的角度看,以下地域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宁夏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珠江三角洲
读下面“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散布图”,依照所学知识回答29~30题。
29.对图示含义说明正确的选项是( )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30.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缘故最可能是( )
A.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昂贵租金
B.地域狭小,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C.交通便利程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D.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下面左表显示商品品级与城市品级的关系,右图是“城市效劳范围图”。
依照图表完成31~32题。
31.关于图示城市品级的比较,正确的选项是( )
A.B>C>A B.A>B>C
C.A<B<C D.C>A>B
32.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适合的是( )
A.A B.B1 C.B6 D.C6
“读某地域城乡人口结构示用意”,回答33—34题。
33、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以下哪个国家( )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34、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全然缘故是(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进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二、综合题:
35. 某市为了加速城镇化建设需要拆迁一批民房,征用一批土地。
但因拆迁户、征地户嫌补偿费用低,协议不成,市政府便决定强制拆迁和征地。
请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上谈谈你对解决此类纠纷的观点。
(6分)
36.近几年来,某市市政府每一年都开展一次“万人评政府”的考核活动。
这一做法增强了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效劳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善了该市的投资软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进展。
(1)“万人评政府”是民主监督的一种新形式,除此之外,民主监督还有哪些方式?(3分)
(2)作为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4分)
37.阅读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商业进展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散布图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散布图
材料二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向,知晓不绝。
——摘自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向,俱有铺席生意。
——摘自南宋《梦梁录》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人极力耕耘……‘令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那么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
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那么痛行笞责,重那么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1)依照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对照,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散布区域发生的转变。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较所具有的要紧转变。
(2分)
(3)依照材料三归纳黄宗羲的观点。
(1分)材料说明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进展会产生如何的阻碍?(2分)
38.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份国家人口增加状况数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5分)
(1)A国人口自然增加率为。
(2)假设表中三个国家别离是肯尼亚、德国和韩国,其中B国是。
(3)从下面的图示能够看出:人口增加模式转变的进展进程表现为:
第一是率下降,第二是率下降,最后致使人口自然增加率的下降。
(4)“三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的缘故是。
39.读城市地租等值线散布图,该图表示地租立体散布的状况(单位:元/米2),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5分) (1)图中的地租最顶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________处,地租次顶峰是________处,可见阻碍城市地租的要紧因素是形成缘故是____ ____和___ ____。
(2)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白鹭洲中学2021~202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35.
(1)
(2)
(3)
36.
(1)
(2)
37.
(1)
(2)
(3)
38.(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
(4)
39.(1)、、、(2)__________
第二次月考政史地参考答案
政治:
35.(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2)政府应依法爱惜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不能违抗民意强制执行。
(3)公民应该履行保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那么。
36.(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勇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利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2)必需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那么,不能干扰公事活动。
历史:
11——15 ABBAD 16——20 BABAC
21——22 BD
37.(1)转变:由要紧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域慢慢向南方、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域进展。
(2分)
(2)转变:商业活动打破了时刻和空间的限制。
(2分,回答“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显现夜市”也可得分;仅回答“市坊的界限被打破”或“显现夜市”可得1分)
(3)观点:工商皆本。
(1分)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2分)阻碍:一方面增进了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掉队。
(2分)
地理
23.A 24.D 25.D 26.D 27.C
28.D 29.B 30.C 31.B 32.B
33.C 34.B
38.(1)-0.2
( 2)韩国
(3)死亡率诞生率
(4)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进入老龄化社会
39.
(1)A BCDE 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
(2)D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