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与对策

合集下载

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万户与大市场衔接 ,使农业的生产、加工 、销售联 为 体 ,而逐步发展起来 的。近几年来 ,各地从实际出 发 ,加大了推进力度 ,促进 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蓬勃

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推动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 第三 ,产业化经 营组织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 强。 截止 20 年底 ,各种类 型的产业 化经营组织带 动农 02 户 70 2 多万户 ,占全 国农户总数的 3 .%,平均每个 05 农户从事产业 化经 营增 收 1 0 ,比 20 0元 0 00年净增
为手段 ,将农业再生产 过程的产前 、产 中、产后诸环 节联结 为一个完 整 的产业链条 ,实 行种 养加 、产供 织为中介 。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组织形式,促进了农
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这种经营方 式是从 2 世纪 8 年代后期开始 ,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 0 0 展和农村分工分业的深入 ,为使农村分散经营的千家
摘要 :农业产业化是伴 随我 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而出现的、颇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农业经营 方式。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持 续提 高农业竞争力、稳步增加农
民收入 的重要举措 。由于农业产业化 经营在我 国尚属起步阶段 ,因此 ,认清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 本状况,借鉴国外农业产 业化经营经验 ,对 于加快我 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增强我 国农业 的国际竞争力 ,具有积极 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产 业化经营 ;发达 国家;比较
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早产生于 2 o世纪 5 年代 的美 0
国,然后迅速传人西欧 、日本 、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 家 。虽然各个 国家对农 业产 业化经 营的称谓不尽 相 同,依托 的载体与模式也各异 。但所走的都是产业化 经营的发展之路, 具有相同的特点,即 都是按照现代

关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与建议——基于对太原市小店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与建议——基于对太原市小店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分析
农 产 品 流通 是 否 畅 通 , 系 着 我 围广 大 人 民的 根 本 利 益 。 系 到 关 关
( ) 势产 业 与 产 品众 多 , 动农 业 发展 一 优 推
小 店 区有 良好 的农 业 种植 传 统 . 渐形 成 了有 特 色 的农 业 产 业 体 逐
我 周整 个 经 济 的 运 行效 率 和 运 行 质 量 。 在 我 国 , 产 品 流通 组 织 形 式 农 多样 , 有 的 国 有 商业 、 销 社 转 制 成 为农 产 品流 通 企 业 ; 户 单 独 或 原 供 农
大创 举 。
青 玉 油 脂 有 限 公 司 等 。 目前 为 止 , 店 区 已 建 成农 业 产 业 化 企 业 14 小 1 个 . 产 值 在 l0 总 O 0万 元 以上 的农 业 企业 2 个 , 家 级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1 国
头 企 业 3个 , 级 农 业 产业 化 龙 头 企 业 5个 . 业 与 农 业 基 地 成 为 利 省 企 益 共 享 风 险 共 担 的利 益 联 合 体 . 现 了 企 业 与 基 地 的紧 密 对 接 , 购 实 产 销各 个 环 节 愈 趋 畅通 。
多个 农 户 合 作从 事 农 产 品 产供 销 .有 专 门为 农 产 品 流 通 提 供 服 务 的 也
系 :. 粮 业 较 发 达 ,主 要 品 种 有 子 、 粱 、 豆 、 麦 、 麦 、 铃 1杂 高 杂 荞 燕 马
巾介 机 构 、 会 ; 有 进 行农 产 品流 通 加 工 的企 业 等 等 。 店 区 是 全市 协 还 小
( ) 色 农业 起 步 , 场 占 有率提 高 三 特 市

.、 区农 业产 业 化 经 营现 状 ,店 J
小 店 区是 山 西 省 太 原 市 市 辖 区之 一,位 l太原 市 东 南 部 , 面 积 f 总

对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思考——“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存在的不足和优化对策

对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思考——“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存在的不足和优化对策

和 信 息 进 入 市 场 难 的 问 题 ,在 整 个



缺 乏 适 应 市 场 的 信 用 机
体 化 的 生 产 链 条 上 减 轻 和 弱 化 了 制 。 如 农 业 部 产 业 化 办 公 室 主 任 丁 正 的 问 题 , 体 表 现 在 , 产 品 市 场 需 具 农 愿 把 农 产 品 卖 给 龙 头 企 业 , 是 自 己 而
利 益 分 配 机 制 不 完 善 , 民 直 接 上 市 场 直 销 ,使 企 业 蒙 受 损 失 ; 农
收 益 不 能 得 到 充 分 保 障 。 农 户 与 龙 而 当某 种 产 品销 售 不 畅 ,价格 下 跌

6・
维普资讯
农 业 产 业 化
民 生 产 安 排 , 在 对 龙 头 企 业 和 农 户
据 报 道 , 地 一 村 委 会 为 避 免 村 级 财 务 收 支 失 控 , 出 了 一 的 相 互 选 择 上 , 人 为 地 进 行 “ 郎 某 想 拉
农 户 的 市 场 风 险 ,保 障 农 民 能 获 得 力 认 为 , 缺 乏 信 用是 当前 一 个 突 出 “ 较 自己干更 高 更稳 定 的 收益 。 实践 中存在 的不 足 。
— —
二 、 龙 头 企 业 +农 户 ” 模 式 在 求 旺 盛 , 格 看 涨 时 , 的 农 民 就 不 ” 价 有
组 织 中 , 龙 头 企 业 +农 户 ” 是 主 要 工 合 作 收 益 的 迫 切 要 求 不 相 适 应 , “ 也
模 式 , 种 加 工 、 售 龙 头 企 业 有 近 与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的 根 本 目 的 不 相 各 销
虽 2万 个 , 总 数 的 6 % , 他 类 型 占 适 应 。 而 其 他 两 种 形 式 , 然 能 在 部 占 6 其

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困境及发展措施

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困境及发展措施



( 四)农业生产 资源短缺 ,农业生态环境 日益恶化。从农 业资源角度看,我国水土资源短缺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长期 的、根本性的制约因素。特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土 资源 被 挤 占的势 头 难 以逆 转 ,农 业 将 面 临 日趋严 峻 的水 土资 源 短缺 。 由此 可见 ,我 国农 业 发展 面 临 的 生态 环 境十 分 严 峻 ,农 业资源紧缺、 环境污染、 生态恶化正在威胁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 、我国农业现代 化对策 与措施 没有农业 的现 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也就 没有 中国整个 社会 的现代化 ,因此 ,我们必须 重视并加快我 国的 农 业 现代 化 的建 设 。 ( 一 )稳 定和 完 善 农 村 家 庭 承 包 经 营 制 ,积 极 探 讨 土 地 适度规模经营 。坚 持土 地公有制和严格尊重农 民的土地使用 承包权 , 不仅是我 国社会安定和发展的根基 , 也是从实 际出发, 进行农业产业化 经营制度创新 的必要条件 。在此基 础上提倡 农 民土地使用权 有偿流转,切实保障农 民土地使用 权的合法 权益, 根据区域实际, 搞好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二 )统筹城 乡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 。走城镇化道路, 是 转 移 农 业 剩 余 劳 动 力 的根 本 途 径 。在 我 国 ,城 镇 化 建 设 的 途径有两条 ,一条 是农 民在 已有城镇就业迁徙 到城镇定居 : 另一条是一些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 ,主要是在有 条件 的乡村发 展为城镇 ,农 民就地就近转业从 事工商变为城 镇居 民。这是转移 农村劳动力 ,增加农 民收入 ,推动农业现 代 化 的 有 效途 径 。 ( 三 )全面 开展农 民科技教育,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突 出科技创新 是关键。农 民作为现代化 的价值 主体和创造主 体 ,农 民首先 必须现代化。提高农 民整体 素质 ,为农业工业 化提供扎 实的人力基础 。同时,加大农业科技 推广力度,促 进科研成 果应 用,推动农业结构 的战 略性 调整 ,大力提高农 业后续经济 效益,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 化,努力提高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 能力 。 ( 四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加 快 农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 在 农业现代化经 营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 是推进农 业 工 业 化 的重 要 力 量 , 它 们 是 农 业 现 代 化 的载 体 和 基 础 。积 极抓好市场信 息建设 ,以农业信息化推 动农业现代化 。 ( 五 )积极顺应 国际农业发展趋势,强化农业对外开放 , 借助外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动态 的标 准,对于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要积极借助 国际环境 ,跟进 国际 市场,充分利用利用 W T O的机遇 ,全面深化农业改革与对外开 放, 借助国际资金、 技术 、 设备、 工艺与管理 , 推进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 [ 1 】 杨 忠泰 . 宝鸡建设 创新型城 市的战略路 径选择 I l 1 _ 科 技 管 理研 究 , 2 0 1 3 ( 0 4 ) . [ 2 1 崔亚平 . 科技 创新是 实现辽 宁农 业现代化 的 关键 …. 农业经济 , 2 0 1 3 ( 0 1 ) . [ 作 者 简 介 ]吴 秋颖 ( i 9 7 7 一 ),女 ,吉林 长 春 人, 吉 林 工 商学 院思 政部 ,讲师 ,研究 方 向:区域 经 济;李 金 宝 ( 1 9 7 2 一 ), 男, 黑龙江 明水人,吉林工商学 院思政部 , 副教授 , 研究 1 3年 1 1 月下 C o n s u m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Ma g a z i n e 消费市场

农行面临问题与对策

农行面临问题与对策

农行面临问题与对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既有效的弥补了市场机制缺陷,又充分发挥了政府调控、示范引导和中介服务等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现行农发行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3显凸现,制约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农发行改革,推动农发行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发行业务发展现状2004年以来,农发行进人了业务转轨与扩展阶段,开始逐步向全面市场化过渡。

农发行在单一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发展了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及商业性贷款业务,业务范围从粮棉流通领域,逐步扩展到全面支持粮棉生产、流通和加工领域,甚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小企业等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农发行的信贷总量快速扩大。

2004年末,农发行贷款余额为7189.84亿元,2010年末增加到16710.6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14.2%。

农发行全力做好粮棉油收储信贷工作,2005-2010年,累计投放粮棉油收购贷款18275亿元,每年支持收购的粮食占商品量的60%左右、棉花占总产量的50%左右;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2007年业务开办以来,三年时间贷款余额达4682亿元,年均增长120%;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20o5—2010年累放贷款4968亿元,支持龙头和加工企业7673个,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自信贷业务领域放宽以来,农发行的经营业绩实现了重大跨越,营利能力不断提高,经营利润大幅增长。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名:格桑拉姆班级:农学11-3班学号:********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和其在产业结构中附属地位,他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农业存在的各种弊端,如政府行为不当、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生产要素短缺、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及时解决生产要素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它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起来的包括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和商贸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和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利益共同体。

①2、意义2.1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

关于推动山区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与思考——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调查点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回龙

关于推动山区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与思考——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调查点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回龙

农林 业仍 然是该村农 民生存发展 的重要
产业 。因此 ,对于农林业 ,思想上要继 续重视 ,技术上要继续 支持 ,思路上要 继续 引导 ,才能保证 当地农 业增效 、农 民平稳增 收。要实现农业 的这个 目标 , 关键要让传 统农业走上产业 化经营 的路 子 ,通过规模 化 、产业化经 营实现产业
识和理解 。认 为进行产业化 经营高不可
攀 ,难 以适 从 。 二 是 科 技 素 质 障 碍 。从
因农户 对市场 的认识 、掌握的信息和文
化科技 水平等不 同,对 规模发展某一产 品的意 见也就不 同,这 又是制约适度规 模生产发展 的因素之一 。
有突破。2 1 0 0年 10户样 本农 户调查数 0
调查 的数据 看 ,农 民的科技 素质仍然较
要 在像 回龙村这 样障碍 因素较多 、 基础薄 弱的 山区农村 ,推动农业产业化
经 营的发展 ,笔者认 为要 通过抓好 四个 方面 的工作 ,实现 “ 四个突破”。 1 、抓 宣 传 ,实 现农 业产 业化 经 营 认识 上的突破 。思想 是行动 的先导 。解
链 的延 伸 和农 产 品 附 加 增 值 ,使 当地 农 民脱 贫 致 富 。从 实 际 看 , 回龙 村 也 正 在
的产供销一条龙 ,规模化 、专业化生产 ,
社 会 化 服 务 的标 准还 甚 远 。从 调 查 情 况
少 ,代 表农 民 自身利益 的中介组 织 ( 如 农 民专业合作社 )还未形成 ,农 民与外 界 的信息联 系,依靠 的是集市上道 听途
林 业 收入 占 总 收入 的 3 . % ;全 村 劳 动 93 9 力 中 以 农 业 为 主 兼 营 他 业 及 纯 务 农 的 有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势头平稳,社会和经济环境良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乡镇“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入推进,已步入后脱贫的时代,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农村农业经济工作的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改革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对策分析;发展现状0引言近几年,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其中农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的近代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加速,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新技术的不断整合、经营方式不断革新的今天,农村已经形成了一批富余的劳动力,可以用来从事其它行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当前农村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科学,农业服务不够健全,农民素质不高等问题,必须积极探索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推动农业经济的科学转型。

1我国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1.1农业硬件设施逐渐完善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逐步走向机械化,从小规模的农业向机械化的转变,到后来的各种收割机、运输机也相继问世,同时它也被广泛地使用。

随着水渠、机井的逐步更新,农业、水利设施逐步完善,国家逐步增加了对农村的支持,并设置了相应的设备,农村道路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既方便了农民的生活,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的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1.2政府传统的农民思想得到改善我国为推动乡镇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各地的乡镇政府也纷纷派遣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引导,既方便了农户的生产和管理,又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

乡镇政府定期组织农户参加各类技术培训,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观念,增强了农业的适用性,增加了粮食的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 业 经 济 学
加快我国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与对策
■ 宋志勋 李庆荣( 北 贸 学 石 庄0 0 / 北 范 学 河 经 大 家 56 河 师 大 ) 01
摘 要 :我 国农业{ 后,嚣世萱 ,面对井 国 业组帮和 农产 捂的嫩 黜魏拽.1抉栽 国丧 韭产业化 营蹙 加速 事 农 舸 黉
雎来 实理 。 、
关键词 :农业产 业讹 经营 ;袭业现代 化 ;捷径
A s at bt c r :舢咖 咄u I 婶i如 l
f te g c 岫 .h as g c e i l cv a d Ci 】 n 8[ j
dv i e
i4蜘 ob s f 那 哪 Po j 。e 且 m  ̄ dh s c s I i — l f 时; p g e c.B s neit h h e 出 v e ee I g ' e - i ut ifn h a i o 坷 m r t n e a saz o d r s e ee d l i kv a e ̄ gh k i t uu lpr n 叮 t . hm ea g B o t i 吼
Ke r s a rc l r n u t a ialn i d s aie p rt n o r u  ̄r ; ia tm Ⅻ y wo d , g iu t e id s6 i t ; n u  ̄ l d o e ai fa l lae  ̄re l . u  ̄ o z o g c u “ o ; h r u n sot t c
po r-
n e ea n ocs i rfig cnmccm oet gt v gc i ,dv syn oo i o prn hd l h e ei e t s聃doea n oe , pc l e n 汕 prt gm  ̄l sei i d8 i s az a
d cin po t q i 加eld vcssiai c l, k .ra ai oms∞ 一o eaiea du h nz r ie . ut , rmoee u = t e ie ce t a y mae og mztm fr o I i fl c p rt n ra ier a l s v u l v
我国农韭班代他进程 接受外国寝业捷战的最佳捷釜和蕞好方法。农业产业 亿是一种崭新姆生产经营运作方
或,其实藏是高教寝韭 氟冒 瘦业产业化照营商破通过农业运行机幸市场化 发最逢径多样化、经济成分和 {
经营 模式多竞 化 生产照营专业 化和规模忱、装 备手覆_舟技啦、 商 组织形式 备作 农对生活 化 都市化发 展之
中 圉分 类 号 :F 0 3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2 0 (0 2 0 0 7 一(5 0 7 1 12 0 )3— 0 3 0
nh 业生 产 经 营 的产 业化 是 一 种崭新 的农 业生 产 经 营运 作方 式 ,所 谓 生产 经营 “ 业化 ” 产 ,有
两 方 面的含 义 :一是从 量上 看 ,要 求生 产经 营 的产
2 以支柱 产业 为 核 心 ,实 行 各 种 生产 要 素 的 、 多层 次 、多形 式和 多元化 的优化组 合 。
3 、以现代 科 学技 术 为 指导 ,不 断 改进 生 产 经
品 的数量要 多和 生产经 营的规模要 大 。二是从 质 上 看 ,要 求生 产经 营的产 品 的质量要 好 、生产 经营 的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3期
第 2 3卷 ( 第 12期 总 1
河 北 经 贸 大 学 学 报
Junlfl bi irt E。 3 n rd ora o t e  ̄ v sy e ei c∞n dTae a
2 .分 流 、吸目 和 消化 农 村 劳 动 力 为原 则 , I 实 现生 产经 营向产 中深化 和产前 产 后延 伸 ,不 断引 导农 业 向纵 深 发展 。 加速实 现 我 国农 业产 业化 经 营 ,应 在 以下几 个 方 面进 行探 索 和研究 :
作者筒介 :宋 志勋 ,男 .14 9 9年生 .河北 正定县人 ,河 北经贸大学 马列部副教授 ;李庆荣 ,女 .16 9 2年生 ,河北 涞水县 人 ,河北师范大学讲师 、学士
河 北 经 贫^ 学 学 报 He e ig oDa u e a b i n ma x eXu b o J
维普资讯
河 北 经 贸 大 学学 报 { 月 刊 ) 双
20 0 2年 第 2 3卷 第 3 期
1 、强 化 农 民市 场 意识 ,加 速农 业 运行 机制 市 场 化 当前我 国 的农 业运 行机 制 ,从 一 方面看 ,还没
高质量 、高效率和高效益产品的高效农业这样一种 生产经营运作方式。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 、以强烈的市场意识为指导 ,以国内外市场
为导 向 ,以经济 效益 为 中心 ,实行 企业 化管 理和一 体化 经 营 ,加 速农业 运行 机制 市场 化。
收 稿 日期 :2 0 —1 O 0 1 2一 5
营运 作手 段 ,不断开 辟新 产 业和开 发新 产 品 。 4 、以 农 业 增 产 、农 民增 收 和 经 济 增 长 为 目 标 ,实行 区域化 布局 、专 业化 生产 、规模 化 建设 、
系列化 加工 和社 会化 服务 。
效率和效益要高。因此 ,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的内
涵是 有别 于传 统农 业 的能创 造出多 数量 、大规 模 、
村的发展仍 没 有打破 不平 衡 的局面 。不说 沿 海和 内 陆边远 山区的差 别 ,就是 在 同一地 区 ,农 村 的发展 也 不尽相 同 。因此 , 国农 业 现 代化 和产 业 化 的道 我 路 不 可 能套 用 欧美 发 达 国家 的模 式 ,我 国农 业 现 代 化 和 产业 化 的进 程 也 不 可 能 整 齐 划 一 ,一 条 道 路 和一 种模 式 。 我 国农 业现代 化和产 业 化应 借鉴 日本农 业 现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