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 将遗体运回国。
……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 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 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毛主席批示: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毛泽东 )的爱子(毛岸英 ) 在(抗美援朝) 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
( 极度悲痛 ) ,这时彭总请求把岸英的遗体
铁 骨 铮 铮 的 毛 岸 英
毛岸英在俄当翻译
毛泽东和毛岸英
二十年后,主席走完了人生最
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 主席遗物时却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 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主席的衣橱 里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叠衣物。那是 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 一条毛巾。原来这是岸英的遗 物……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 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 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 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 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 我见见遗体吧!”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 是战争嘛,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 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 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 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 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 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课文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 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nǐ
拟定
fù
奔赴
xūn
功勋
chóu chú
踌躇
xùn
殉职
àn
黯然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
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 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 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汽油弹击中。 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 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运回国) ,而朝鲜的首相今日成却要求把岸 英(葬在朝鲜) ,最后主席还是作出了把儿子 的遗体埋在( 朝鲜 ) 的决定,在电文稿上写 着(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浏览课文,用不同的符号 划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 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 活动的句子,感受一代伟人毛 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 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
毛泽东是父亲,他深爱着自己
的孩子,毛泽东是父亲也是主席, 他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也深爱着自 己的国家。悲痛中、矛盾中,他选 择了国家,这是一个平凡的毛泽东, 这是一位伟大的主席。他的爱似山 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 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岸英吃过苦,流过血,打过仗,又经 过了农村和工厂的锻炼,新中国多么需要 这样的好苗子啊!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 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 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 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 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
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
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 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 一句话,只是一支一 支地吸着烟。桌子上 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 那里。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 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 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 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 一次次的分离,岸英布都平平安安回到 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 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 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 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 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 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 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 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裹 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 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 那倒无需考虑,既然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 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
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 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 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单独一 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 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 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 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老 年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 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 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是平凡 的,更是伟大的!
——周恩来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 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东汉马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代龚自珍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 致刻画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写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方面,来表现做讲了的爱子在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这时彭总请求把岸英的遗体而朝鲜的首相今日成却要求把岸英最后主席还是作出了把儿子的遗体埋在的决定在电文稿上写着毛泽东毛岸英抗美援朝极度悲痛运回国葬在朝鲜朝鲜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抗美援朝战争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 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 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把新 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公然发 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 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 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 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 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 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