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青岛潮汐统计

合集下载

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课件讲义

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课件讲义

专业科目考分分配
据建造师网旳消息,专业科目考试总分为160分,详细分配如下:单项选择题20道,每题1分,计20分;多选题10道,每题2分,计20分;综合(案例)分析题5道,计120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计有3章6节50目149条。掌握109条,占73.15%;熟悉27条,占18.12%;了解13条,占8.73%。要点在1E420230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
掌握港口与航道工程勘察成果旳应用
1E411021: 港口与航道工程地质勘察、地质钻孔剖面图概述 (关键词)~仔细调查研究,精心勘察,详细分析和评价场地旳工程地质条件,~满足工程需要旳勘察成果,~。工程地质勘察可分为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施工阶段勘察。施工图设计阶段旳勘察要求:~为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及不良地质现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 不规则波与规则波
不规则波:从时间或空间上看,各个波浪要 都不相同,它是一种不规则旳随机现象。规则波:将不规则旳波浪系列用一种理想旳波波浪要素相同旳波浪系列来替代,这种理想旳波波浪称为规则波。(3) 波浪玫瑰图 表达某地各个不同方向各级波浪出现频率旳图。波浪玫瑰图旳绘制:将波高或周期分级:一般波高可每间隔0.5m为一级,周期每间隔1s为一级。
(2) 工程勘察成果
勘察报告由文字和图表构成,应满足相应设计阶段旳技术要求。 勘察报告旳格式和内容:序言、地貌、地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地震、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岩土工程评价、附图和附表。 1) 序言:根据、目旳和任务、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勘察沿革等。 2) 地貌: ~特征分布等。 3) 地层:岩土层旳分布、产状、性质、地质时代、成因类型、成层特征等。 4) 地质构造 :~,对工程影响分析和防治措施旳提议,地质构造对岸坡稳定性旳分析。

青岛市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处置年处理8万吨污泥制陶粒砌块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岛市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处置年处理8万吨污泥制陶粒砌块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岛城投环境能源有限公司青岛四产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青岛市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处置项目年处理8万吨污泥制陶粒砌块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代号: LS921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二○一一年十一月院长靳志刚生产副院长陈艳生总工程师刘传明项目负责人李加萍项目主要设计人员:李加萍李云超刘洪翠张效良王义健赵秀刚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城市概况 (1)1.2项目概况 (2)1.3企业概况 (2)1.4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7)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3)1.6生产纲领 (14)1.7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4)1.8设计原则与主导思想 (15)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10结论与建议 (17)第二章建厂条件 (19)2.1原、燃材料供应 (19)2.2供电 (26)2.3水源 (26)2.4建设场地 (26)2.5交通运输 (26)2.6自然条件 (27)第三章物料平衡 (29)3.1基本配合比 (29)3.2物料平衡 (29)第四章生产工艺 (30)4.3辅助生产设施 (35)第五章总图运输 (36)5.1厂址环境及交通运输 (36)5.2厂区总平面布置 (36)5.3道路及运输 (37)5.4厂区绿化 (38)5.5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38)第六章电气及自动化 (39)6.1设计原则 (39)6.2供配电系统 (39)6.3车间电气 (41)6.4接地保护 (43)第七章建筑结构 (44)7.1设计资料 (44)7.2建筑设计原则 (45)7.3主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46)7.4建筑材料供应 (47)7.5施工能力 (47)7.6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47)第八章给排水工程 (49)8.1设计依据 (49)8.2水源 (49)8.3用水量 (49)8.4排水系统 (50)第九章环境保护 (51)9.1设计依据 (51)9.2污染源 (51)9.3环境保护措施 (52)9.4结论 (60)第十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61)10.1概述 (61)10.2设计依据 (61)10.3防护措施 (62)第十一章消防 (65)11.1设计依据 (65)11.2采取措施 (65)第十二章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6)12.1组织机构 (66)12.2劳动定员 (67)12.3人员培训 (6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8)13.1建设投资 (68)13.2流动资金 (68)13.3总投资与总资金 (69)13.4资金筹措 (69)13.5投资估算表 (69)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2)14.2生产计划 (73)14.3年销售收入和税金及附加估算 (73)14.4各年损益及利润分配 (74)14.5评价指标 (74)14.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74)14.7财务评价结论 (75)14.8财务评价附表 (75)附图:1、厂址区域位置图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3、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1 城市概况1.1.1 自然地理位置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频临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北与烟台市,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面积为10654km2。

2010年渤海湾潮汐表

2010年渤海湾潮汐表

2010年渤海湾潮汐表阴历日期初一、十六:满潮:10.36、23.00。

干潮:4.24、16.48。

大活汛初二、十七:满潮:11.24、23.48。

干潮:5.12、17.36。

大活汛初三、十八:满潮; 12.12、24.36。

干潮:6.00、18.24。

最大活汛初四、十九:满潮:1.24、13.00。

干潮:6.48、19.12。

大活汛初五、二十:满潮: 2.12、13.48。

干潮;7.36、20.00。

大活汛初六、二十一:满潮:3.00、14.26。

干潮:8.24、20.48。

中活汛初七、二十二:满潮:3.48、15.24。

干潮:9.12、21.36。

中活汛初八、二十三:满潮:4.36、16.12。

干潮:10.00、22.24。

小死讯初九、二十四:满潮:5.24、17.00。

干潮:10.48、23.12。

最小死讯初十、二十五:满潮:6.12、17.48。

干潮:11.36、24.00。

小死讯十一、二十六:满潮:7.00、18.36。

干潮:12.24、0.48。

小死讯十二、二十七:满潮:7.48、19.24。

干潮:1.36、13.12。

中死讯十三、二十八:满潮:8.36、20.12。

干潮:2.24、14.00。

中活汛十四、二十九:满潮:9.24、21.00。

干潮:3.12、14.48。

大活汛十五、三十:满潮:10.12、21.48。

干潮:4.00、15.36。

大活汛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

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

RYOBI渔具口诀是:初一、十五赶晌午,就是这两天的中午12点整退到底,初八、二十四两头赶,就是早六点和晚六点退到底,以此类推,每天延后40分钟。

第七讲潮汐

第七讲潮汐

第七讲潮汐一、潮汐现象1.1潮汐和潮流1.1.1潮汐现象:在天体(主若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海水周期性运动现象。

1.1.2潮汐:适应上指铅直向涨落。

1.1.3潮流:专指与潮汐共生的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1.2潮汐要素1.2.1高潮(高):潮位上涨到最高位置称为高潮;其高度(一样指由基准面起算)为高潮高。

1.2.2低潮(高):潮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的高度。

1.2.3潮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潮位高度差。

1.2.4平潮:涨潮时潮位不断增高,达到必然的高度以后,潮位短时刻内不涨也不退。

1.2.5停潮:当潮位退到最低的时候,与平潮情形类似,也发生潮位不退不涨的现象。

1.2.6高潮时:平潮的中间时刻。

1.2.7低潮时:停潮的中间时刻。

1.2.8涨潮时:从低潮时到高潮时的时刻距离1.2.9落潮时:从高潮时到低潮时的时刻距离1.3潮汐的类型1.3.1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这种潮汐就叫做正规半日潮。

1.3.2正规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象如此的一种潮汐就叫正规日潮,或称正规全日潮。

1.3.3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每一个太阴日内一样可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较大的时候),第二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点就不显著,这种潮汐就叫做不正规半日潮。

1.3.4不正规日潮:这种潮汐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具有日潮型的特点,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接近零的时候)那么具有半日潮的特点。

1.4潮汐的不等现象1.4.1日不等现象:一天当中两个潮的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这种不规那么现象。

1.4.2半月不等:在农历每一个月的朔和望后二、三天潮差最大,这时的潮差叫大潮潮差(朔望潮);在上、下弦(方照)时,潮差最小,称为小潮潮差(方照潮)。

1.4.3月不等: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运动一圈需27.5546天,由于距离近远使引潮力有周期转变而致使潮差转变,称为月不等。

最新青岛潮汐表

最新青岛潮汐表

最新青岛潮汐表青岛潮汐表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翟,大家可以叫我翟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青岛。

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保护环境卫生。

青岛是我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由海面上突出的一座小岛变大而成。

为什么说是青岛呢?因为青岛海面上长年堆积着青藻。

首先,我们先去游览海老人观光园。

一进门,我们就听到了动物的声音,那边就是两栖动物园,有蛇,有松鼠,还有凶猛的鳄鱼。

再往上走,就会到一个茶馆,这是供大家休息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可以爬山了,当然,不强迫你们爬山,不爬山的人一人发一张茶票,集齐8张茶票即可换一壶香浓美味的茉莉茶。

接下来,我们要去熊牧场了。

熊牧场里有熊表演杂技,我们还可以与熊互动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了,今天我们来尝尝青岛的特色美食——蛤蜊,再配上正宗的青岛啤酒,鲜美的蛤蜊加上清爽的啤酒是不是很美味呢?享用过美味的午餐后我将带你们去海老人海边。

海老人海边经常有外国人,他们也是得知了这个传说才来的。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叫石明的老人,他住在青岛上。

当时很多国家都要占领青岛,外国人来扫荡时发现了石明,便拿刀追石明。

石明老了,跑不动了,外国人拿刀砍了一刀,没想到刀子坏了,石明随即变成了一块石头。

今天我们运气好,海上雾很小,大家可以一睹石老人的风采。

现在我们到了小孩子们的天堂——极地海洋世界。

哇,这里真是人山人海,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海狮、海豹、北极熊、企鹅、白鲸等。

到了最后还会有海豚表演,大家拭目以待哦!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希望你们记住青岛这颗璀璨的星星,祝你们的归途一帆风顺!青岛潮汐表篇二我们参观了唠山水库,它坐落在祟山峻岭、绿树环抱之中。

我时常听爸爸说起它—水库。

说起它的宏伟,它的设计构造,它对祖国建设起的巨大作用。

每当爸爸说起它,我就渴望着见到它,见到它的雄伟景色。

今天,如愿以偿了。

我站在水库边东凸西凹的大石上,望着碧波荡漾的水面,望着高大雄伟的水库建筑,心潮和水波一起跳动起伏,波浪层层,思绪飞扬。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魏祥振(大连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国大连 116023)摘要:综述了我国近十年赤潮的发生概况,赤潮的时空分布状况及赤潮带来的经济损失状况。

并展望了接下来赤潮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近十年发生概况时空分布损失1.赤潮概述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局部海区浮游生物异常繁殖,集中死亡,使海水恶化的一种海洋现象。

1.1赤潮引发生物目前已知能够引发赤潮的生物除红色中缢虫为微型浮游动物以外,其余全是浮游植物,全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超过330种,其中80余种为有毒种。

我国海域辽阔,物种丰富,通过对我国近海赤潮生物调查资料及有关文献统计:分布于我国近海的赤潮生物有148种,其中有43种引发过赤潮,其中甲藻(20个属,70个种)和硅藻(22个属,65个种)居多。

在我国引发过赤潮的43个种中,链状亚历山大藻、多环旋沟藻、链状裸甲藻等28种引发种为有毒种。

图1-1为赤潮原因种统计分布图[1]。

图1-1赤潮原因种统计分布图1.2赤潮灾害成因1.2.1 赤潮产生的原因近海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差,河流入海口,营养盐丰富,加上水温、海流、潮汐、气压、水温等自然条件影响,致使近海水体环境较为适合赤潮生物异常繁殖。

目前日益剧烈的工业生产活动及不科学渔业养殖活动,导致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形成了适宜的藻类异常繁殖的水体环境,进而致使近年赤潮发生异常频繁。

1.2.2 赤潮的危害赤潮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海洋渔业的破坏,赤潮生物在生长及死亡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容易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其次,对海洋生态破坏较为严重,赤潮生物死亡分解过程中,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最后,某些赤潮生物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在鱼虾贝类中富集,并最终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到人类。

2.我国近十年赤潮发生概况2.1发生次数至2000年来我国赤潮发生次数呈爆发型增长,近十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每年都在七八十次,其中2003年为最,达到119次。

青岛海水 涨潮退潮 时间表

青岛海水 涨潮退潮 时间表

青岛海水涨潮退潮时间表
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

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
涨潮落潮涨潮落潮
(初一、十六) 0:48 7:00 13:12 9:24
(初二、十七) 1:36 7:48 14:00 20:12
(初三、十八2:24 8:36 14:48 21:00
(初四、十九) 3:12 9:24 15:36 21:48
(初五、二十) 4:00 10:12 16:24 22:36
(初六、二十一) 4:48 11:00 17:12 23:24
(初七、二十二) 5:36 11:48 18:00 0:12
(初八、二十三) 6:24 12:36 18:48 1:00
(初九、二十四) 7:12 13:24 19:36 1:48
(初十、二十五) 8:00 14:12 20:24 2:36
(十一、二十六) 8:48 15:00 21:12 3:24
(十二、二十七) 9:36 15:48 22:00 4:12
(十三、二十八) 10:24 16:36 22:48 5;00
( 十四、二十九) 1:12 17:24 23:36 5:48
( 十五、三十) 12:00 18:12 0:24 6:36
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

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

风暴潮预报技术指南

风暴潮预报技术指南

风暴潮预报技术指南目录1,概述―――――――――――――――――――――――― 32,基本概念―――――――――――――――――――――― 42.1相关的潮汐知识―――――――――――――――――― 42.1.1潮汐预报-―――――――――――――――――― 42.1.2验潮零点-―――――――――――――――――― 52.1.3陆地高程起算面―――――――――――――――― 62.1.4海平面长期变化―――――――――――――――― 72.2相关的风暴潮知识―――――――――――――――― 72.2.1风暴潮定义―――――――――――――――――― 72.2.2风暴潮的分离――――――――――――――――― 82.2.3风暴潮的分类与命名―――――――――――――― 82.2.4温带风暴潮的分型――――――――――――――― 82.2.5风暴潮灾害―――――――――――――――――― 92.2.6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102.2.7风暴潮特征――――――――――――――――――102.2.8台风风暴潮极值的发生时间与地点――――――――112.2.9有关风暴潮的一些统计事实―――――――――――122.2.10警戒潮位―――――――――――――――――― 132.2.11风暴潮预警级别――――――――――――――――133,风暴潮预报―――――――-―――――――――――――143.1风暴潮预报所需的资料―――――――――――――――153.1.1实测潮汐资料―――――――――――――――― 153.1.2风暴潮现场调查资料――――――――――――― 163.1.3正常天文潮预报资料――――――――――――― 173.1.4气象资料―――――――――――――――――― 173.1.5其它资料―――――――――――――――――― 183.2风暴潮的经验预报方法―――――――――――――― 193.2.1相似对型预报法――――――――――――――― 203.2.2单站经验统计方法―――――――――――――― 203.2.3增水和天文潮位的叠加问题―――――――――― 233.2.4 经验预报和数值预报的关系―――――――――― 243.3 风暴潮数值预报――――――――――――――――― 243.3.1世界各国风暴潮数值方法研究概况――――――― 243.3.2我国风暴潮数值方法研究概况――――――――― 283.3.3 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 303.3.4台风风暴潮集合预报技术――――――――――― 373.3.5风暴潮漫滩模式简介――――――――――――― 393.3.6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 424,风暴潮的预报精度―――――――――――――――― 465,未来进展―――――――――――――――――――― 461,概述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自然灾害中,通常人们把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并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的称之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海啸,巨浪,严重海冰以及赤潮等等.引发海洋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因素,如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可导致风暴潮,巨浪和海冰灾害.此外也有地质因素,象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和海洋因素由于海水循环失调或海水污染而引起的赤潮等.国内外专家均认为绝大多数因台风引起的特大自然灾害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当台风移近海岸时风与气压的作用会使海水发生堆积,漫过堤坝导致沿海一带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这种严重的危害是其它气象灾害所不及的.1970年发生在孟加拉湾的一次特大风暴潮灾害使30多万人死亡,超过了著名的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和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历史上我国也曾有一次风暴潮灾害死亡10万人之多的例子,因此人们常把风暴潮喻为"来自海洋的杀人魔王".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沿海地区岛屿多,据不完全统计海岛5408个,海洋国土达300多万,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近岸养殖业,滨海旅游业,经济开发区建设蓬勃发展.海洋给沿海地区带来了优越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条件,沿海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海洋为依托的沿海经济地带.在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和风沙等灾害.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1989年~2006年的统计,25年中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大约增长了30倍,远远高于沿海经济的增长速度.仅"十五"期间,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和赤潮等各类海洋灾害700余次,因灾死亡人数(含失踪)116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33亿元之多,已占到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10%,其中九成以上是风暴潮灾害造成的,并且每次重大海洋灾害发生时沿海地区转移的人口都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我国是开展海洋灾害监测及预(警)报发布较早的国家.我国的验潮历史可追溯到1900年前后.1949年前,全国只要14个验潮站,建国后由于国防,航运,水产,海洋开发与海洋工程等事业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相继建立了许多验潮站,担负着风暴潮的监测,近年来我局在沿海担负风暴潮观测的站点达100多个,为风暴潮的预警提供坚实的基础.1966年国家海洋预报台开始发布我国近海海洋环境预报,1974年正式对外发布风暴潮预报,1986年7月1日开始在广播,电视中播出.一次特大风暴潮灾的成功预报,通常可减少人员伤亡95%以上,减少经济损失20%~50%左右.2,基本概念2.1相关的潮汐知识2.1.1潮汐预报我国古代对潮汐的研究要早于欧洲人,并且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农历来推算潮汐,最简单的潮汐预报就是看农历,潮汐的发生与太阳和月亮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和我国传统的农历密切相关.每逢初一(二,三)或十五(十六,十七),海边就涨"大潮",农历初八或廿三,海边就涨"小潮".因此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廿三到处见海滩"之说.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出许多推算潮汐的方法,"八分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公式为: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上式可算得某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减12小时25分钟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若将其数值加减6小时12分钟即可得出低潮出现的时刻.科学的潮汐预报是将潮汐观测曲线分离成许多周期不同,振幅各异的分潮(余弦曲线),这些分潮主要有太阴(月球)半日分潮,太阳半日分潮,太阴太阳合成日分潮,太阳日分潮,浅水分潮等等.最早采用调和法分析和预报潮汐的是英国人开尔文(G.Darwin,1883~1886),它在1868年设计了调和分析法,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明了潮汐预报机.直至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潮汐分析预报前,他给出的方法仍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他对各主要分潮的命名至今还在沿用.我国早期采用的也是达尔文方法来预报潮汐,首先对一个月的潮汐观测资料进行人工潮汐调和分析计算,求出11个分潮(K1,O1,P1,Q1,M2,S2,N2,K2,M4,MS4,M6)的振幅和角速度,用以潮汐预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潮汐学家们从计算的瓶颈下解放出来,因此产生了一系列严谨的科学分析方法,现在潮汐预报中主要用一年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来进行.现在的潮汐预报已变得非常容易,计算机可给出任意一天或一月,一年,多年的我国或世界任一地区的潮汐预报.2.1.2验潮零点在建站之初应确定本验潮站的验潮零点(也称水尺零点),作为潮位观测的起始零点.验潮零点(水尺零点)通常是任取的,一般设定在当地最低低潮面以下,但一经确定便不能随意改动,以保持资料的连续和完整.同时应将验潮零点与当地最近的大地水准点进行联测,以确定验潮资料在大地水准面(国家85高程)上的值.沿海各站潮汐预报的起算面通常采用本站的水尺零点,以便于风暴潮预警报,该点与国家陆地高程起算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有固定的关系,也有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的,通常用于航行,它位于平均海面下最低低潮面附近.我国潮汐表中的潮汐预报采用的就是理论深度基准面,该面是通过严格的公式计算而得的.2.1.3陆地高程起算面人们长会问: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因此要想测量陆地的高程和海洋的深度,都需有一个起算面,也称为高程基准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必须确定一个统一的陆地高程基准面,这个高程基准面必须科学和稳定,因为它对测绘,制图(陆图,海图),海岸建设,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地震监测,地壳升降以及海洋学,气候学等各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个基准面必须是科学的,稳定的.我国的高程基准面是从验潮资料中计算出来的.长期验潮站可以根据每小时观测值计算出每天24小时潮位的平均值,称为日平均海面.同理月,年以及多年平均海面均可如此计算出,多年(最好为19年)平均海面也称为海平面.它的高度对固定地点而言是不变的,因此可以把它取作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高程起算的基准面.1949年前,我国采用的基准面五花八门很不统一,有大沽零点,青岛零点,废黄河口零点,吴淞零点,坎门零点,罗星塔零点,珠江基面,榆林基面等等.从1957年起为了统一国家的高程起算面,测绘部门确定以青岛的海平面为全国高程基准面,称为"黄海平均海水面",鉴于1957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用得验潮资料较少,因此1985年又重新用青岛的多年验潮资料经过处理后又重新确定了"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它位于青岛验潮水尺零点上2.429m,并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测绘局公告全国启用至今.由此得到青岛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全国各地的陆地高程由该点向外联测.2.1.4海平面长期变化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环境数据报告》表明,地球正在变暖,两极的冰川正在缩小,导致海平面逐步上升.在过去的三四千年里,海平面几乎没有上升,可是近百年来随着工业的兴起发展和石油能源的广泛应用,人类向自然界释放的CO2增加,加大了温室效应的强度,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也随之生高,两极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据全球验潮站过去60年的验潮资料表明,每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0.18cm.海平面的上升将加剧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破坏,加大沿海城市的洪涝威胁,削弱港口功能,引发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海岸侵蚀等.2.2相关的风暴潮知识2.2.1风暴潮定义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它具有数小时至数天的周期,通常叠加在正常潮位之上,而风浪,涌浪(具有数秒的周期)叠加在前二者之上.由这三者的结合引起的沿岸海水暴涨常常酿成巨大潮灾.沿海验潮站或河口水位站所记录的潮位变化,通常包含了天文潮,风暴潮,海啸及其它长波所引起海面变化的综合值.一般的验潮装置均滤掉了数秒级的短周期海浪引起的海面波动.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为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时间尺度或周期约为数小时-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天文潮波之间.由于风暴潮的影响区域是随大气的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此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往往可影响1000-2000公里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可多达数天之久.2.2.2风暴潮的分离从验潮曲线中准确的分离出风暴潮是困难的,原因是水动力方程中的非线性项能使潮波与风暴潮相互作用,而两者并非线性叠加.因此,依据实测潮位减去潮汐预报值计算出的风暴潮曲线,有明显地潮周期现象.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潮差大的浅海中这种相互作用更加明显.不过目前国内外仍采用上述方法来计算风暴潮值.2.2.3风暴潮的分类与命名通常国内外学者多按照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特性,把风暴潮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由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等)所引起,在北美地区称为飓风风暴潮,在印度洋沿岸称热带气旋风暴潮.温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强冷空气,寒潮等温带天气系统所引起的风暴潮,各国统称为温带风暴潮.风暴潮的命名一般以诱发它的天气系统来命名,例如:由1980年第7号强台风(国际上称为Joe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称为8007台风风暴潮或Joe风暴潮;由1969年登陆北美的Camille飓风引起的风暴潮,称为Camille风暴潮等.温带风暴潮大多以发生日期命名,如2003年10月11日发生的温带风暴潮称为"03.10.11"温带风暴潮,2007年年3月3日发生的温带风暴潮称为"07.03.03" 温带风暴潮.2.2.4温带风暴潮的分型在春,秋季节,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地方,冬季又频繁受冷空气和寒潮大风袭击,我国3个温带风暴潮频发区和严重区依次为莱州湾,渤海湾和海州湾沿岸区.据统计我国的温带风暴潮分三种类型:(1)冷锋配合低压(北高南低型)这类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渤海湾,莱州湾沿岸发生的风暴潮,大多属于这一类.其地面气压场的一般特点是,渤海中南部和黄海北部处于北方冷高压的南缘,南方低压或气旋的北缘.辽东湾到莱州湾吹刮一致的东北大风,黄海北部和渤海海峡为偏东大风所控制.在这样的风场作用下,大量海水涌向莱州湾和渤海湾,最容易导致强烈的风暴潮.莱州湾西岸位于小清河口的羊角沟站,1969年4月23日,曾记录到有验潮记录以来的最大温带风暴潮值(3.55米).(2)冷锋类(横向高压型)当西伯利亚或蒙古等地的冷高压东移南下,而我国南方又无明显的低压活动与之配合时,地面图上只有一条横向冷锋掠过渤海,造成渤海偏东大风,致使渤海湾沿岸和黄河三角洲发生风暴潮.此类的风暴增水幅度一般在1到2米之间,比前一类型的低.冷锋类风暴潮多发生于冬季,初春和深秋.有时当横向冷锋继续南移掠过海州湾时,也能造成该湾偏东大风,使海州湾沿岸产生此类风暴潮.(3)强孤立气旋(温带气旋型)这里指无明显冷高压与之配合的,暖湿气流活跃的温带气旋.这种类型的风暴潮往往在春,秋季和初夏期间发生.夏季7-9月正是渤海天文潮最高季节,一旦遇到这种强孤立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叠加到天文高潮时,则出现超警戒的灾害性高潮位.2.2.5风暴潮灾害风暴潮引起的沿岸涨水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称之为风暴潮灾害.也有人称风暴潮灾害为"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又多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的风暴潮灾害最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最严重,成灾范围最广,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沿海,尤其是在大江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对风暴潮极其敏感和脆弱.2.2.6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南北纵跨温,热两带,风暴潮灾害可遍布各个沿海地区,但灾害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都大不相同.渤,黄海沿岸由于处在高纬度地区主要以温带风暴潮灾害为主,偶有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东南沿海则主要是台风风暴潮灾害.成灾率较高,灾害较严重的岸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岸段:渤海湾至莱州湾沿岸(以温带风暴潮为主);江苏省小洋河口至浙江省中部(包括长江口,杭州湾);福建宁德至闽江口沿岸;广东汕头至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海南岛东北部沿海.这些地区包括:天津,上海,宁波,温州,台州,福州,汕头,广州,湛江,以及海口等沿海大城市,特别是几大国家开发区:滨海新区,长三角,海峡西区,珠三角等都位于风暴潮灾害严重岸段.2.2.7风暴潮特征(1)台风风暴潮台风风暴潮的增水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初振(先兆波),主振和余振.在初振阶段,远离台风中心的验潮站开始记录到来自台风扰动区域的长周期波(先兆波)增水,通常只有20-50厘米,台风强度越强,尺度越大,移速越慢,则岸边出现的增水越大,这个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同样取决于台风强度,尺度和移速.初振过后便是主振阶段,其过程如下:当随着台风移动的强制孤立波抵达大陆架,由于水深骤减而风暴潮波增幅,加之海底地形和岸型的反射影响,造成岸边风暴潮急剧升高,并在台风登陆前后几小时内达到最大值,即主振阶段.观测和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登陆开阔海岸的台风尺度越大,移速越慢时,岸边的风暴最大增水发生在登陆前,反之,在登陆后.通常风暴潮的主振时间不足6小时,但也有较长的(超过2天),一般而言,移速慢,尺度大的台风主振持续时间越长. 风暴潮余振阶段,潮位逐渐恢复正常状态,这个阶段包含了由于地形及其它效应在内的各类震荡.有时余振的持续时间可达2-3天.(2)温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是由西风带系统引起,它的成灾范围仅限于长江口以北的黄渤海沿岸地区,其中渤海湾,莱州湾沿岸万为重灾区.我国温带风暴潮的增水记录为世界第一,1969年4月23日发生在莱州湾羊角沟站,风暴增水3.52米,当时记录到的过程最大风速为34.9米/秒,3米以上的增水持续7个小时,1米以上的增水持续37个小时(23日13时-25日01时).温带风暴潮的增水值虽然小于台风风暴潮,但1米以上的增水时间很长,容易与天文高潮叠加,酿成灾害.2.2.8台风风暴潮极值的发生时间与地点对登陆台风而言,移速慢时最大风暴潮发生在登陆前,移速快时最大风暴潮发生在登陆时或登陆后:对于登陆后又出海的台风,其最大风暴潮几乎全部发生在台风出海时或出海后.台风路径近乎垂直海岸时,最大风暴潮发生在登陆点右方约等于最大风速半径的距离上.有时其发生位置会随台风的矢量运动以及登陆点附近局地海底地形与岸形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变化一般并不大.因此可以把最大风速半径作为确定最大风暴潮发生位置的量度.此外平行海岸移动的台风当其在离岸较远距离上(l00公里左右)缓慢移动时,沿岸能产生较高的风暴潮,而在距离近岸移动时,移速快的台风能引起较高的风暴潮.2.2.9有关风暴潮的一些统计事实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最适合台风生成的地区,生成的频率占全球总数的36%.并且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也是全球最强的,7919号台风(Tip)强度一度达到870百帕,为世界之最.据统计,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是0608号台风"桑美",登陆时中心最低气压920百帕,最大风速68米/秒,5612台风的尺度最大,7级大风半径达上千公里,强度923百帕.全球登陆台风最强的是1969年登陆美国墨西哥湾的Camille飓风,登陆时的强度为910百帕.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登陆的台风高达34%,菲律宾26%,越南18%,日本16%,朝鲜5%,俄罗斯1%.在我国引起的100厘米以上风暴潮的台风平均每年5次(1949-2008),150厘米以上的平均每年2次,200厘米以上的约每年1次.我国有验潮记录以来的台风最高风暴潮为575厘米(广东南渡站监测到,由8007号台风引发的),为世界第三大值;最高的风暴潮记录是750厘米(由Camille飓风引发的),发生在美国;其次为720厘米(由博拉旋风引发的),发生在孟加拉国吉大港.春秋季节,我国渤黄海沿岸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地方,据统计100厘米以上温带风暴潮过程平均每年12次(1950-2008),150厘米以上的平均每年3次,200厘米以上的平均每年1次.我国有验潮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带风暴潮值为352厘米(1969年4月23日发生在山东羊角沟站,是一次北高南低过程),为世界第一高值.2.2.10警戒潮位某次风暴潮灾害等级的大小是由本次风暴潮过程影响海域内各验潮站出现的潮位值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度而确定的.警戒潮位:是指沿海发生风暴潮时,受影响沿岸潮位达到某一高度值,人们须警戒并防备潮灾发生的指标性潮位值,它的高低与当地防潮工程紧密相关.警戒潮位的设定是做好风暴潮灾害监测,预报,警报的基础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正确,高效地组织和指挥防潮减灾的重要依据.2.2.11风暴潮预警级别按照国务院颁布的《风暴潮,海啸,海冰应急预案》中的规定风暴潮预警级别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分别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1)风暴潮Ⅰ级紧急警报(红色)受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以下同)影响,或受温带天气系统影响,预计未来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的验潮站将出现达到或超过当地警戒潮位80 cm以上的高潮位时,至少提前6小时发布风暴潮紧急警报.(2)风暴潮Ⅱ级紧急警报(橙色)受热带气旋影响,或受温带天气系统影响,预计未来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的验潮站将出现达到或超过当地警戒潮位30 cm以上80 cm以下的高潮位时,至少提前6小时发布风暴潮紧急警报.(3)风暴潮Ⅲ级警报(黄色)受热带气旋影响,或受温带天气系统影响,预计未来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的验潮站将出现达到或超过当地警戒潮位30cm高潮位时,热带气旋至少提前12小时发布风暴潮警报,温带天气系统至少提前6小时发布风暴潮警报.(4)风暴潮Ⅳ级警报(蓝色)受热带气旋影响,或受温带天气系统影响,预计在预报时效内, 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的验潮站将出现低于当地警戒潮位30 cm的高潮位时,发布风暴潮预报.另外,预计在预报时段内,台风将登陆我国沿海地区或在距沿岸100 km以内转向,即使沿岸受影响区域内不出现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也须发布风暴潮(含台风浪)警报.3,风暴潮预报风暴潮预报方法很多总体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经验统计预报方法和动力—数值预报方法.后者包括诺模图方法和数值模式预报方法.经验统计预报的主要思路是依据历史资料,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起气象要素(如风,气压等)与特定地点风暴潮之间的经验函数关系.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足够长的观测资料,因此受到很大局限.而动力—数值预报方法则是利用天气数值预报结果所提供的风暴的预报资料,或是海面风和气压的预报场,在一定条件下,用数值方法求解控制海水运动的动力方程组,对特定海域的风暴潮进行预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风暴潮预报.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风暴潮工作者就致力于风暴潮理论及其预报方法的研究,建立并完善了超浅海风暴潮理论模型,探索了从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观点出发来研究和计算风暴潮的可能途径,成功地对中国各个海区的不同类型的风暴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海面风场的数值计算,给出了计算风暴潮所需的海面风场预报,2003年我国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全面进入业务化.但是风暴潮是一种很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预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较高的技术难度.主要难点主要是气象预报误差,气象预报本身因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台风,温带气旋,冷空气等)报准很难.因此常规气象的预报精度很难达到准确预报风暴潮的要求.例如:据统计24小时台风登陆点的预报精度为120公里,对风暴潮而言这样的预报精度是非常不够的,因为台风登陆点的右半圆风暴潮为增水,左半圆为减水,若登陆点报错,则风暴潮预报就完全错误.此外台风的强度,速度对风暴潮的影响也很大.其次,风暴潮因受诸多难于精确表达的因素影响,很难给出便于计算的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只能近似地计算.加之目前天文潮的预报也有某些误差,特别是河口站,对风暴潮的预报精度也有一定影响,另外,灾害性高潮位的出现有时是两潮(天文潮,风暴潮)耦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更加加重了风暴高潮位的预报难度.因此提高风暴潮的预报精度是比较困难的.3.1风暴潮预报所需的资料3.1.1实测潮汐资料潮汐和风暴潮的观测通常是在沿岸,海湾以及感潮河段等地方的固定验潮仪上进行的.风暴潮监测站点应满足下列条件:与外海通畅,没有因河水流动和地形影响造成潮汐性质变形;验潮站的水深应大于最低低潮位时的水深;比较坚固的海底;不受风暴潮浪影响的地方;无泥沙淤积的地方;经过40多年的建设,目前国家海洋局已初步建立了我国的风暴潮监测网,特别是经过2008年的通讯改造,目前已有90多个站可以将分钟级的潮汐资料实时上传到各预报部门.3.1.2风暴潮现场调查资料一次强风暴潮过程过后,应及时对沿海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现场调查,了解风暴潮在沿海和内陆空间上的形态.这些现场调查在预报技术研究,沿海核站工程和近海石油开发工程设计中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风暴潮现场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台风概况,即路径,强度和范围;沿海风力的分布;台风引发的各站风暴潮高度;伴随而来的台风浪概况;潮灾的特点和经济损失;建议;现场调查人员应携带当地地图,手持GPS,卷尺,摄像机等走访沿海受灾严重地区的政府防汛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当地受灾群众,尽量将本次灾害过程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调查清楚.风暴潮现场调查报告包括验潮仪记录和现场调查结果两部份.(1)验潮仪记录a.站名,经纬度,所属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