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合集下载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精选15篇)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精选15篇)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精选15篇)《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拍摄于1999年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情节简单却意味深长的故事。

在一个仅有一间教室、一个教师的乡村小学,因前任教师高教师被迫离校,一名仅小学毕业的十三岁女生魏敏芝被找来代课。

其间,她虽无上课的本事,却始终恪守规则即“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当学生张惠科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到城市打工时,魏敏芝只身进城,寻找这个丢失的学生……在影片里,教育被还原到最低标准:硬件设施匮乏,师资匮乏,教学工具匮乏,教师工资长期拖欠,学生因贫乏而逐日流失……在那里,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有几个学生还在”,这成为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这也成为“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论基础。

故事里有一个“学生在就是期望”的隐喻,它成为故事发展的动力,所以小小的魏敏芝并不明白,她恪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其实是对乡村教育期望的一种坚持,而她与城市的对峙和交涉,正是乡村教育寻找城市支援的一种暗喻。

本片让观众读到了一种荒诞。

荒诞得居然能够叫仅小学毕业的十三岁女孩来给小学生代课,而那个身无分文的小女孩,居然会为了一个学生进城冒险;荒诞得让三元钱一瓶可乐的时代,一元钱一盒的粉笔却如此珍贵;荒诞得看到教室的内间是寝室,教师得和住校生挤睡在一齐。

……种种荒诞让观众看得悲凉到流泪,也许并无这样一所学校,这样一群师生,可是我们也明白,在某些地方某些角度,影片离现实并不远。

它所提炼的乡村教育遇到的诸如学生流失、师资流失、资源匮乏等困境,也许没有这样离谱,但很多存在于边远山区。

教育是促进社会提高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仅有城乡教育一齐搞好,才能更有力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个都不能少》将镜头聚焦于贫瘠的农村,揭露的则是中国农村难掩的隐痛——辍学,而一个自我尚还是女孩的小教师应对一群孩子“一个都不能少”的执念,以寻找自我学生而展开,既有着对现实社会残酷冷漠的展现,也有着《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2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让我是回味无穷,整部电影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贫穷、落后,教育更落后,第二就是山区也有人才,短短的一个赛跑,讲述了山沟里有多少有用的人才。

孙涛《一个都不能少》小品剧本全文

孙涛《一个都不能少》小品剧本全文

宋宁,姜力琳,龚浩川:耶!(三人欣喜若狂)
宋宁:(唱好运来)
【好运来 祝你好运来 好运来 带来喜和爱 好运来 我们好运来 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
孙涛:我来了,我给你们买了早餐。
姜力琳:涛哥最贴心,每天都是。
方清平:咳咳。
姜力琳:涛哥,办公室不让吃早餐,不知道说你多少回了都。
孙涛:我说,力琳你给我留点行吗?这是我一个礼拜的水。
姜力琳:好,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好,刚才是示范。下面开始正式实践,啊。把杯子摆上。
孙涛:哎。
姜力琳:涛哥,我跟你说白了吧,销售部就得跟客户喝酒你知道吗
孙涛:嗯
姜力琳:你有酒量没有啊
孙涛:没有。
姜力琳:你说你没有酒量,你就喝不了酒,所以说你只能。
孙涛:总经理,这个我写的。
赵彬:你?
孙涛:昂。
赵彬:开什么玩笑?
孙涛:真的是我写的。【音乐响起,宋佳哭】
赵彬:孙涛,太让我失望了。
姜力琳:涛哥,谢谢你啊。
孙涛:没事,没事。
姜力琳:要没你帮我扛,我就完了我。
孙涛:没事。
姜力琳:涛哥,你是好人。我看谁敢开除你。【方清平打姜力琳】那个我。喝多了这酒上头,这酒。
龚浩川:肯定是我刚才给他讲课他明白了。
宋佳:他懂我的意思了明白吗?
孙涛:【唱4遍】祝你生日快乐!【音乐响起,宋宁哭】。妹子,别哭,昂,过生日不许哭的。拿着,对了,你要跟我说啥呀。
宋佳:我以后会对你更好的。臣妾做不到啊,经理。
方清平:真没用的东西,我来吧。孙涛啊。
孙涛:哎经理。
孙涛:那个,你们要跟我说什么消息啊?
方清平:你,说去。
龚浩川:不是,我。

《一个都不能少》PPT课件

《一个都不能少》PPT课件
句末的省略号表示着更多 小动物都加入了帮助京京的行 列。多可爱的小动物啊!知错 就改、团结同学、关爱他人、 互相帮助。
说一说
学了这篇课 文以后你有什 么感悟和收获 呢?
朋友再见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Biblioteka 一个不能少-.词语学习
yòu
tàn
h ú lí
动物幼儿园 探望 狐狸
cán
nǎo

帮助 惭愧 脑袋 医院
ppt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3/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7/
生字 学习
感悟
1.“小熊背着京京向医院走。小熊累了,小 羊背;小羊累了;小猪背……”句末的省略 号表示什么意思?

《一个都不能少》故事梗概

《一个都不能少》故事梗概

《一个都不能少》故事梗概
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

高老师见魏敏芝只有十三、四岁,教不成书,不想要。

村长说,找这么一个人不容易,她能给你把娃看住。

先让她凑合一个月等你回来再说。

水泉小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二十八个了。

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

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

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

魏敏芝记住高都是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人海里的寻找……。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一个都不能少》的阅读与理解。

2. 团队合作游戏中体验“一个都不能少”的道理。

3.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一个都不能少”的道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

3. 实践法: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一个都不能少”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课文《一个都不能少》全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团队合作游戏器材。

4. 纸张、笔等记录工具。

【课堂导入】1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一个都不能少》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以及团队合作带来的优势。

【团队合作游戏】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一个都不能少”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团队合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一个都不能少”的道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课后作业】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享:分享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实现团队合作,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4. 团队活动:开展团队游戏或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分享感受:让学生谈谈在团队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团队合作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实现团队合作,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4. 实践操作法:开展团队游戏或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分享交流法:让学生谈谈在团队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团队合作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

2. 准备团队游戏或任务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记录学生讨论和分享的文字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能力和意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分享感受,评价其对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解。

3. 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详细解释“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分享案例:讲述一个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实现团队合作,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案编写:综合性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都不能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案例材料3. 小组讨论指南4. 问题解决任务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都不能少”的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团队中每个人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团队成员如何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参与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问题解决任务(10分钟)1. 教师分发问题解决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协作。

2. 学生通过沟通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 各小组汇报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兴趣,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团队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即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及其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

分析团队合作中沟通与协调的关键作用。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独特价值。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案例和图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提供小组讨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团队合作成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团队合作的好奇心。

3.2 讲解“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讲解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强调“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

举例说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关系。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3.4 总结与反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总结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思4.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一个都不能少”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他们对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重要性的认识。

4.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

反思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提供更多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学校、家庭、社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都不能少
上午第三节还没上课,我班后面已站满了教育局领导和我校老师,我惊慌的趴在书桌上。

听前面的学生议论,才知道是僧固学校的李老师借我班比赛县级优质课
上课铃响了,李老师面带微笑给我们宣布了学习篇目<<茶馆》,组织分组,并用心智图导学案实行教学活动。

李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最后发现坐在角落的我,李老师疑惑的问班长:“那个同学啥情况?”其他同学异口同声“我班的捣蛋鬼”。

碍于其他老师领导的面子,我两眼迷茫的趴在桌子上,当时,我觉得特别囧,特没面子,臭名要传到全校、甚至全县了,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时李老师走到我的桌前,问我想不想加入班级的学习小组,我说“想,就是他们不要我”,李老师拍拍我的肩,并承诺给我说情。

李老师走到班长的哪一组,拍拍班长的肩,又小声给他们说了几句话,然后班长摆手示意我参加他们组······
那节课,我从来没见的心智图导学案,学习步骤,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看着李老师微笑的组织和点拨,我不知哪来那么大勇气和自信,举手,举手,大胆发言,再发言······
李老师不时的表扬我,最后,我小组也被评为优秀学习小组。

四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但我还沉浸在幸福与自豪中,那是我上学以来,
最幸福的一节课。

虽然李老师走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从那后,让我明白,我也是班级的重要一员,给我阳光,我要灿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