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模拟卷 历史与社会(浙江B卷)(考试版)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会(闭卷)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全卷采用闭卷形式。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正确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错误涂黑)1. 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2. 海洋拥有多样的资源, 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等。
()3. 中国古代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之初农民的朴素认识。
()5. 萨拉热窝事件是 “二战” 的导火索。
()6.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的特点, 我们要拒绝网上交友。
()7.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的8. 人大代表田某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建设金融强国建议, 这是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的体现。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思维导图。
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情景与该 “传统农业” 相符的是 ()A. B. C.D.10. 从思维导图中得出的结论, 正确的是 ()①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②人类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③自然环境反映和适应了人文环境 ④人口密集是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023年暑期,浙江省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省内研学活动。
下图为研学区域地形图。
2024浙江统一中考一模真题社会(开卷)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中考模拟卷(开卷)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 C B B A A D B D 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 A C D B A B C D C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题,共60分)21(8分)(1)成都地形平坦,乡城县地形起伏较大。
(2分)(2)海拔高,气温低,光照时间长,符合苹果喜冷凉气候、光照比较充足的习性;(2分)位于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等。
(1分)(3)依靠政策支持;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助农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3分)22.(10分)(1)《南京条约》(1分)(2)区别:1915年的《青年杂志》主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1920年的《共产党宣言》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分)联系: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在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
(2分)(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1分)上海新式报刊和杂志的宣传,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地,思想解放较彻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上海开埠早,聚集了大批成熟的工人阶层,工人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后期以上海为中心,以工人阶级为主力),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奠定了阶级基础;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
(任选2点得4分)23.(12分)(1)1921.7-1949.10(2分)(2)改革:1979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民收入也获得很大提高。
1984年后,城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开放:1980年,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促进了对外经济交流。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 历史学家许倬云指出,中国古代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
此语表明中华文明()A.兼收并蓄B.绵延不绝C.多元一体D.开放革新【答案】B【考点】历史文化常识【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特点,关键信息是“中国古代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
【解答】据材料“中国古代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可知,表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
2. 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
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
”据此可知()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C.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答案】A【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相关知识,掌握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解答】根据材料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
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
”据此可知,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关系;为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创造了条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A符合题意。
3. 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
这一策略()A.导致了武将专权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考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北宋时期的军事布局反映了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特点,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考社会模拟试卷:义乌稠州中学社会法治学力卷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力检测卷出卷人: 2021.1一、选择题(本题有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30 分)1.2020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注定不平凡。
“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
这说明A.创新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B.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处在世界前列C.我国推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面创新D.我国在尖端技术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基础2.每年 3 月,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基本经济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3.金华市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网络公示”等考核方法,充分采纳群众意见。
这使得市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A.民主管理B. 民主监督C.民主选举D. 民主决策4.在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诺千金,勇敢逆行,留下了无数让人感动的瞬间。
他们①力证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②传承了扶危济困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③践行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④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读右图,能获取与图示主旨相关的信息有:解决台湾问题①要尊重台湾当局的自由选择②要实行台湾完全自治的方针③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西藏玉麦乡地处祖国边陲,环境险恶、不产粮食、交通不便,最少时全乡只有 3 个人。
如今的玉麦乡公路通了,电通了,有商店有民宿,买东西也能用手机支付。
玉麦乡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没有任何差异③党和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④当地享有高度自治权A.①③ B.①④C.③④D.②③7.“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企业数量日均净增1 万户以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 万人”,这些是2020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中考社会模拟试卷:萧山城区六校2020学年第二学期练习

202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练习试题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同步富裕。
2.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3.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 在我国,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享有高度自治权。
5. 民族精神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富裕、共享的发展理念。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7.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B.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C.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D. 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8. 有历史学家曾这样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这里的“它”是指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洋务运动D. 太平天国运动9. 20世纪初的上海街头,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下列有可能出现的是①人力车业生意萧条②新开办的电话局营业③人们传阅《马关条约》签订的新闻④听到“先生”“女士”的称呼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 五四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④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1. 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付托。
2020年中考模拟卷 科学(浙江B卷)(考试版)

科学试题 第1页(共10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10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20年中考模拟卷【浙江杭州B 卷】科 学(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S 和S 2−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S 和S 2−均易得到电子 B .S 和S 2−的电子层数不同 C .S 和S 2−属于同种元素 D .S 和S 2−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2.消防员灭火时发现,将水浇到化学品电石(CaC 2)上时引起了更剧烈的爆炸,原因是CaC 2+2H 2OCa(OH)2+X↑,X 遇明火剧烈燃烧并可能爆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物中有一种氧化物B .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X 的化学式为C 2 H 2D .CaC 2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 3.下列实验材料或试剂的选用,正确的是A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用碘染色可提高观察效果B .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应选用成熟的小麦植株C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应选用高倍显微镜D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4.温岭九龙湖的郁金香开花了,一时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关于郁金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九龙湖所有的郁金香属于一个种群B .九龙湖的郁金香和游玩的游客构成了一个群落C .郁金香能在九龙湖开花,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 .郁金香这一物种能存活到现在,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对一个匀速直线运动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 .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D .速度既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又运动时间成反比6.图中a 、b 、c 、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 、B 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A 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B .若A 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不存在无机盐C .器官B 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D .器官B 是肺,血管③将动脉血送回右心房,血管④将静脉血从左心室送往肺 7.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呆小症是因为幼年时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 B .贫血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C .人醉酒时往往会语无伦次,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D .冠心病是由于人体细胞异常引起的疾病 8.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之一是前者产生CO 2,后者不产生CO 2B .ABO 血型是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素种类决定的C .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是由于近亲结婚而引起的遗传病,所以国家要禁止近亲结婚D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9.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月球大小与太阳大小差不多 B .月球本身能发出柔和的光 C .月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天然卫星D .月球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10.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
2020年中考模拟卷 道德与法治(浙江B卷)(考试版)

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1页(共4页) 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20年中考模拟卷【浙江B 卷】道德与法治(满分:45分,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判断题、选择题时,判断、选择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 ,错误的写F ) 1.换位思考指的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 )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 )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应该存在竞争。
( )4.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进行改善。
规则就是法律。
( ) 5.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6.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9.2018年12月27日开始,中国_____系统正式提供全球服务,系统建设历时约20年,已经在导航定位、交通运输、气象探测等领域实现应用。
中考社会模拟试卷:九社会试题

兰江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素质测试社会试题卷(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姓名班级考试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4页,有两个大题,26个小题。
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案在答题卷Ⅰ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
将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A.十四二〇三五B.十五二〇五〇C.十四二〇五〇D. 十五二〇三五2.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下列近代历史事件与武汉相关的是()A.武昌起义B.国民党一大C.南昌起义D.百团大战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重温世界人民不屈不挠反法西斯战争的壮丽史诗,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不列颠之战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败B.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开罗会议着重研究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及战后处置德国问题D.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4.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②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5.右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与社会》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A.向西方学习,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战争的胜利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新民主主义革命6.‚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 第1页(共2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2页)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密★启用前|
2020年中考模拟卷【浙江B 卷】
历 史
(考试时间:22分钟 试卷满分:25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6题,12分)
13.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 .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C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D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14.“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
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
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5.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A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6.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
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那么“让世界进入中国”应开始于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C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7.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下列史实属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有
①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②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③孕育了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
④制定并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8.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
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A .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 .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非选择题(共2小题,13分)
32.(8分)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断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
象?(1分)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1分)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1分)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分) 33.(5分)嫦娥五号,即将在中国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它是负责嫦娥三期工程“采样返回”任
务的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近现代三次科技(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经历了下图三个时代:
(3)图中A 、B 、C 分别指的是什么时代?(3分)
(4)“嫦娥五号”属于C 时代哪一领域的成就?人类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
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