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专题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初中电学知识总复提纲一、电荷1、电荷的带电性:当物体摩擦后,会带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性质被称为带电。
轻小物体指的是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①摩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例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构成,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为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 =1.6×10-19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一)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一)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发现甲小球被排斥,乙小球被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小球带正电B.乙小球带负电C.甲小球不带电D.乙小球可能不带电2.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能自由平衡,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靠近轻质棒M的A 端,A端被吸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造成橡胶棒L失去电子B.摩擦造成毛皮失去电子C.轻质棒M一定带负电D.轻质棒M一定带正电3.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4.如图所示,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可以吸引小纸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子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梳子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C.梳子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D.梳子与纸片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5.如图所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一定的角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都带负电荷B.此过程中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移走玻璃棒,两金属箔片马上闭合6.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
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没摩擦前橡胶棒内部没有电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正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学基础3篇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学基础3篇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学基础1、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中考初中物理电学复习一个主线(3721)“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
“7”指7个电学物理量(初中)——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
“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1”指1种最为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两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义式)、导出式、比例式。
现在就各要点进行详细说明:一对3个电学仪器要求掌握如下:电流表、电压表(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中的作用)。
初三总复习《电学》讲义

初三总复习《电学》讲义一.电流和电流强度1.电流:⑴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⑵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实际移动方向的反方向。
⑶电流强度: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物理量符号“I”①定义公式:I =Qt,②单位:是安培单位符号“A”,1安=1库∕秒即1A=1c/s。
③单位换算:1A=103mA 1mA=103µA⑷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可以表示电流强弱程度。
例1:1A的物理意义一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库仑。
⑸基本物理量估测:例2:①一只白炽灯泡工作电流约 0.2A 左右;②一台电视机工作电流约0.5A 左右。
二.电源和电压1.电源及其作用: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能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它的作用是提供了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所需之动力——电压。
从能的转化角度看,电源是一种把化学能(干电池)、机械能(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或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使用电源时的注意点:绝不允许用导线将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称为电源短路),否则会损坏电源。
3.电压作用: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维持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提供电压),电路必须是通路。
⑴物理量符号:“U”电压单位:“伏特”简称“伏”单位符号:“V”⑵单位换算:1KV=103V 1 V=103mV⑶基本物理量估测: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伏,照明电路电压为220伏。
高压输电线电压约几千伏到几百千伏。
4.电流、电压的测量:⑴几点说明:电流表、电压表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又短又粗的导线,所以电阻很小,在电路里可近似认为电阻为0; 电压表相当于一根又长又细的导线,所以电阻很大。
在电路里可近似认为电阻为∞。
例题1:下列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法正确的是………………………( )A .甲图;B .乙图;C .丙图;D .丁图。
三.电阻:1.电阻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⑴计算公式:R = U I单位:欧姆“Ω” 单位换算:1MΩ=103K Ω 1K Ω=103Ω ⑵关于R = U I的物理含义:电压与电流强度的比值大小反映了电阻的大小,电阻大小决定了比值的大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电学(二)

⎪⎩⎪⎨⎧==⋅=R U P R I P I U P 22,中考专题复习——电学(二)一、电学计算要点透析:(一)电功(W )1.概念:电流通过导体时可以做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公式:电功的基本公式是:tI U W ⋅⋅=根据欧姆定律,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Rt I W t RU W 22由电功率的定义又推导出:t P W ⋅=3.单位:焦耳:J千瓦时(度):Js W h kW 6106.33600100011⨯=⨯==⋅度4.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电能)的仪表,它表盘上的单位是度。
⑴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⑵读数:A、①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②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度,合JB、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
(二)电功率(P )1.概念: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它是反映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由电功率的定义得tW P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3.单位:瓦特:W 千瓦:W kW 10001=4.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3246832654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 额=U 额I 额=U 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
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U 2,有时会损坏用电器)(三)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1)伏安法测灯泡的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2)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四)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专题课件

“6v3w”
评析: 解题方法的分析、小结:
评析(解题方法的分析、小结。) 1.理解掌握串联电路特点、公式。 2.用串联电路特点公式、欧姆定律公式、电功率求解时, 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找出题所给的信息,利用已学的知 识求解。 4.要能知道出题者的出题意图。他想考我什么知识点? 出题的人会从不同角度给你两个已知量。有的已知量 不会轻易被你看出的。只要你能找到就一定能求解。
1 3 1 3
R2 S2 R1=3Ω U1=6V I1=2A
R2= U2=6V I2=3A S2
R1
I=5A
U
图2-4
U
U=6v
图2-4
已知: U=6V R1=3Ω
求:1.I2=? R2=?
2.P2=?
3.W1=?
解: (1)S1 S2闭合, S3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 A, R1R2组成 并 联电路。
1 3
R2 S2
R1
U
图2-4
已知: U=6V R1=3Ω 求:1.I2=? R2=? 解: 2.P2=? 3.W1=?
能力提升
S1 S2闭合, S3断开 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 A,通过R2 的电流多大? R2电阻多大?(2)S1 S2断开, S3闭合时, R2 的电功率是多大? (3)S1 断开, S2 S3闭合时,通电1min, R1 所 做的功是多大? S S S S
2、(苏州市08年中考)3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1=4Ω, R2=6Ω. (1)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2)当开关S闭合后,电阻R1在10s内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3)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 (解答要求: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有数据代入,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已知: U=6V R1=4Ω R2=6Ω t= 10s 求:1 .I =? 2 .W1=? 3 .P=? 解:
初三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2. 元电荷:电荷的基本单位,所有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 库仑定律:描述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公式为 $F = k\frac{|q_1 q_2|}{r^2}$,其中 $F$ 为作用力,$k$ 为库仑常数,$q_1$ 和 $q_2$ 为两电荷量,$r$ 为两电荷间距离。
4.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对电荷产生作用力。
5.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公式为 $E = \frac{F}{q}$,其中 $E$ 为电场强度,$F$ 为电场力,$q$ 为试探电荷。
6. 电场线:形象描述电场分布的曲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
二、电路基础1.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闭合路径,电流通过电路传输电能。
2. 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3. 导线:传输电能的介质,通常由金属制成。
4. 负载: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灯泡、电机等。
5.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量,单位为安培(A)。
6. 电压:电势差,驱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为伏特(V)。
7.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为欧姆(Ω)。
三、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公式为$V = IR$,其中 $V$ 为电压,$I$ 为电流,$R$ 为电阻。
2. 串联电路:电阻或其他元件首尾相连形成的电路,电流相同,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3. 并联电路:电阻或其他元件头尾相接形成的电路,电压相同,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四、电能与电功1. 电能: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J)。
2. 电功: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公式为 $W = UIt$,其中$W$ 为电功,$U$ 为电压,$I$ 为电流,$t$ 为时间。
3.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能转换的速率,公式为 $P = UI$,其中$P$ 为电功率。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证明与推导”题汇总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证明与推导”题汇总1.如果加在某一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U 1变化到U 2,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ΔI 。
试推导:该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量为ΔP =(U 1+U 2)·ΔI 。
证明:∵2U P UI R==∴()()222221212121U U U U U U U U P R R R R+--∆=-==()()()()2121212121U U U U U U I I U U IR R ⎛⎫=+-=+-=+⋅∆ ⎪⎝⎭2.若某一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了ΔU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由I 1变化到了I 2。
试推导:该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量为ΔP =(Ⅰ1+I 2)•ΔU 。
证明一:∵2P UI I R==∴()()()22222121212121P P P I R I R I I R I I I I R∆=-=-=-=+-()()()()()2121212121I I I R I R I I U U I I U=+-=+-=+⋅∆证明二:∵1212U UR I I ==,得:U 1I 2=U 2I 1∴ΔP =U 2I 2-U 1I 1=U 2I 2-U 1I 1+U 1I 2-U 2I 1=(I 1+I 2)(U 2-U 1)=(I 1+I 2)·ΔU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 且恒定,R 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max >R 0,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也可看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其电功率大小与其接入电阻大小有关,当其电阻变化,通过其电流变化,它两端的电压也变化,那么由电功率公式P =UI 可知其电功率可能是变化的。
试推证:当R 滑=R 0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
证明:设电源电压为U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 滑,通过的电流为I 滑,那么电路的总电阻R 总=R 滑+R 0,则0=+U I R R 滑滑,0==+UU I R R R R 滑滑滑滑滑()()222200000====+++4U U U U P U 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滑滑滑滑滑滑滑滑滑滑由于U 、R 0是定值,所以当R 滑=R 0时,P 滑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4U 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aluation only.
I1=0.3A
I2=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U1=
R1=20Ω
Client U2= R2=10Ω
Profile
一、复习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公式:
电路图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R1 R2
Evaluation only.
eated电w流ith AspoIseI.1SlIid2 es foIrn .NET I3.5I1C lIi2ent ProInfile 5.2.0
电 压 CopyrUighU1t2U02 04-2U0n 11 AspoUseU1P Uty2 Ltd.Un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专题一
Evaluation only. eated 一wi、th复A习sp串os联e电.S路lid、es并f联or电.N路E的T特3点.5、C公lie式nt Profile 5.2.0
二、C串o联py电ri路gh特t 点20、04公-2式0的11应A用spose Pty Ltd.
评析: 解题方法的分析、小结: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评析(解题方法的分析、小结。)
1.理解掌握串联电路特点、公式。 2.用串联电路特点公式、欧姆定律公式、电功率求解时,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图1-1
I= U=
R=
二、串联电路特点、公式应用
例一、如图1-1所示,在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为20Ω、通过R1的电流 为0.3A,R2的电阻为10Ω。
求:1.U1 2.I2 3. I 4.R 5.P (请想一想:还可求出哪些量?添加一个条件还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
R1、R2或R1和R2共消耗多少电能
(电流做了多少功)?
10.W1 11.W2 12.W
图1-1
I=0.3A
U=9v
R=30Ω
P=2.7W
W=27J
2、(苏州市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1=4Ω,R2=6Ω.
(1)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2)当开关S闭合后,电阻R1在10s内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3)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 (解答要求: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有数据代入,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可以串联一个电阻R2,求:R2电阻多大?”
R1
R2
已知:U1额=6V P1额=3W U=9V
“6v3w”
求: R2=?
Evaluation only.
eate解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图e1-3Pty LU=t9vd.
图1-1
I=0.3A U=9v R=30Ω P=2.7W
二、串联电路特点、公式应用
例一、如图1-1所示,在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为20Ω、通过R1的电流为0.3A, R2的电阻为10Ω。
求:1.U1 2.I2 3. I 4.R 5.P (请想一想:还可求出哪些量?还再添加一个条件还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
1、还可求出:
Evaluation
only.I1=0.3A U1=6v
I2=0.3A U2=3v
eated6.Uw2 i7t.hU
A8.Ps1 p9o.P2se.Slides
for
.NET
R1=20Ω
3.5 P1=1.8w
R2=10Ω
ClienP2t=0.P9w rofile
5.2.0
2、加一个C条o件p(y工r作ig10hS)t ,2可0求04出-:2011 Aspose Pty Ltd.
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解识题求时解要。认真审题E,v找a出lu题at所ion给o的n信ly.息,利用已学的知 eate4d.要出w能i题th知C的Ao道人spp出y会or题si从ge者h不.St的同2li0d出角0e题4s度-意f2给o0图r你1.1。N两EA他个Ts想p已3o考.知s5我e量CP什。lite么y有nL知t的tPd识已r.o点知fi?l量e 5.2.0
Evaluation only.
eated 已w知ith: UA=6sVpoRs1=e4.ΩSlRid2=e6sΩ fto=r10.s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求:1 解:
.IC=?op2y.Wrig1=h?t 32.P0=0? 4-2011
Aspose
Pty
Ltd.
3、如图1-3所示,有一个标有“6V,3W”的灯泡,现要接到9V的电源上,要 使灯泡正常发光,请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
eated16.、Uw2还i可t7h.U求A出8s.:Pp1 o9.sPe2 .SlEidveaslufaotrio.NnEoTnIURP1l111==3==y0162..3v0.8.AΩW5
I2=0.3A U2=3v
Client R2=10Ω P2=0.9W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1 1
1
电阻
R R1 R2 Rn
R R1 R2
Rn
分压分流
U1 R1
U2
R2I1 R2I2 NhomakorabeaR1
电功率
P W UI I 2 R U 2
t
R
电功
W
Pt
UIt
I 2 Rt
U2
t
R
焦耳定律:Q W
二、串联电路特点、公式的应用
例一、如图1-1所示,在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为20Ω、通过R1的电流 为0.3A,R2的电阻为10Ω。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苏州市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1=4Ω,R2=6Ω.
(1)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2)当开关S闭合后,电阻R1在10s内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3)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 (解答要求: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有数据代入,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