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与湄公河流域开发经验的比较_杰弗里_W_雅各布斯

合集下载

密西西比河的防洪经验及其启示

密西西比河的防洪经验及其启示
ma a e n , i h t c a s p r c g l y t m,sef c i eme s r r o d p e e to . n g me th g - e h me n , e f t e a se i f tv a u ef o r v n i n e l s e of l Ke r s y wo d :Miss i p v r lo d c n r l l o n u a c s i sp iRi e ;f o o t ;f d i s r n e o o
平 均年输 沙量 为 31 .2亿 t 。若 以发源 于 美 国 西 部 落 基 山 脉 密 苏 里 河 的 源
头 雷 德 罗 克 湖 计 , 长 6 6 m , 北 全 2 2k 为
③冰坝 、 冰塞造成 洪水泛滥。典
型洪水 :9 6年 2月 16
从 11 7 7年 在 密 西 西 比河 上 修 建 第 一 条堤 防 至 1 1 8 2年 .港 口城 市新
可 解 决 密 西 西 比 河 洪 水 问 题 . 西 西 密
美国3 1个 州 和 加 拿 大 两 个 省 .流 域 面 积 3 2万 k 居 世 界 第 5位 , 美 2 m, 占 国 本 土 面 积 的 4 % ,覆 盖 了 东 部 和 1 中 部 广 大 地 区 。 河 口 平 均 年 径 流 量
由唯堤 政策 走 向综 合 管理 , 十分 注 并 重工 程措施 与非 工程 措施 的结合 。历 史 上 密 西 西 比河 的 防 洪 策 略 主 要 经
人 水和谐 等 阶段 。其 防 洪经验 表 明 : 高标准 防洪 工程 、 先进 的 流域 防洪 管理 、 高科技 手段 、 完善 的法制 体 系等 的综 合运 用是 防御 洪水 灾 害的有效措 施 。 关键 词 : 西西 比河 ; 洪 ; 密 防 洪水保 险

从密西西比河看长江

从密西西比河看长江
3.科学规划,严格监督管理。 在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历程 中,国会通过的关于密西西比河 水系治理的总体构想、长远目标、 开发程序和实施步骤等有关法案 起着重要作用。陆军工程兵团在 制定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时必须 向国会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并接 受国会的检查。
4.沿河布厂,利用水运优势。 高水平的内河运输具有运能大、
5.强烈的环保意识。密西西 比河水系不仅驻有联邦环保署相 应机构,陆军工程兵团也有专门 负责环保的部门,有关事项由专 门部门负责管理。正因如此,密西 西比河至今依然环境优美,生态 完好。
三、长江与密西西比河的比 较
长江全长6 300 km,流域面 积约180万km2,为密西西比河流 域面积的56%,河口多年平均径 流量在9 700亿m3以上,约为密 西西比河的l 6倍。总体上看,长 江干流长度与密西西比河相近, 但流域面积小而径流量大,说明 长江流域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 源远远优于密西西比河,而航运 开发难度则相对较大。河流特性 决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与密 西西比河应有相当差异。
与此同时,河流开发模式有 很大创新。长江干流上游开发主 要由三峡开发总公司负责,以葛 洲坝及三峡枢纽为基础,滚动开 发向家坝、溪落渡;嘉陵江开发实 行航电结合势头很好;贵州成立 乌江开发公司,开发乌江部分梯 级;湖北清江开发公司已建隔河 岩梯级、在建高坝洲梯级,正准备 开工建设水布垭;湖南湘江开发 公司已完成大源渡建设,正在建 设株洲梯级;陕西汉江开发公司 准备对汉江陕西段进行开发。
发,干支并重,分期实施。从上世 纪2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干 流中下游及河口整治,实现干流
国的军需物资运输中发挥了很大 作用。
总结密西西比河航运开发成
上游、主要支流俄亥俄河、田纳西 河、阿肯色河的渠化及改造工程,

高二地理必修3_知识拓展:密西西比河的整治与开发 - 副本

高二地理必修3_知识拓展:密西西比河的整治与开发 - 副本

知识拓展:密西西比河的整治与开发密西西比河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内河航运已不像当年那样风光,但在美国的交通运输中,密西西比河的作用仍不可低估。

密西西比河源于美国北部的明尼苏达州,沿途流经l0个州,全长 2 552英里(4 000千米左右),是北美地区最长的河流。

19世纪上半期,内河是美国内陆交通的动脉,密西西比河上的蒸汽船则是当时美国南北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

:1835年生于密苏里州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对密西西比河的航运有过很多描述,他本人也在密西西比河的蒸汽船上工作过,并称做一个蒸汽船船员是他童年时代当地很多人的理想,这个时期被人们称为“密西西比河的蒸汽船时代”。

此后,随着美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演变,交通运输方式也不断多样化,但密西西比河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设在艾奥瓦州迪比克的国家密西西比河博物馆和水族馆的统计,这条大河每年的货运量都超过4.72亿吨,美国一半左右的谷物出口是通过密西西比河运输的。

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水运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如成本低廉、耗能低,因此,对于运输时间性不是很强的大宗农业产品十分有利。

除大宗农产品外,煤炭、石油、钢铁等也是水运的常见产品。

密西西比河沿途有圣路易斯、孟菲斯和新奥尔良等重要港口城市,其中新奥尔良直通南部的墨西哥湾,是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密西西比河的航运能力是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了实现促进航运和防止洪涝灾害等目标,美国历史上多次在密西西比河上兴修水利,为其航运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圣路易斯之间的河段已建有29座船闸和大坝,使河水保持理想的通航水深,极大地改善了航运条件。

另外,密西西比河沿途的航运系统还非常注重相互合作,如最南端的新奥尔良港口同伊利诺伊州港口之间签署了合作协议,承诺两港口互相协调,以保证航运通畅。

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密西西比河的合理开发利用也提上了日程。

世界十大河流排行榜有哪些

世界十大河流排行榜有哪些

世界十大河流排行榜有哪些俗话说“有河流就有水,有水就有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河流就没有谁源,居然谁那么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十大河流排名,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十大河流排行榜第一名:尼罗河全长6750千米,流域面积约287万平方千米。

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

尼罗河长6,671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

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

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第二名:亚马孙河(又名亚马逊河)全长6436千米,其流域面积691.5万平方千米。

第三名: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年平均流量每秒31900立方米。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80千米),支流很多,其中最长的支流是汉水【汉江】(长1532千米),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东峰,在上海附近入海。

它源远流长,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2,000英里),由北至南966公里(600英里)余。

发源于中国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经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13省区。

长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最密集之地在华中和华东毗连长江两岸及其支流的平原,流域西部高原地区人口最为稀少。

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

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重要支流。

其中汉江最长,干流以北的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

干流以南的是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

第四名:密西西比河全长6262千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322万多平方千米。

第四名:密西西比河全长6262千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322万多平方千米。

密西西比河长达6020公里,是与长江同级的世界性大河,但二者气质

密西西比河长达6020公里,是与长江同级的世界性大河,但二者气质

密西西比河长达6020公里,是与长江同级的世界性大河,但二者气质密西西比河长达6020公里,是与长江同级的世界性大河,但二者气质却大不相同,前者最大的秘密就藏在它的名字里。

对于密西西比河,不少人可能都比较熟悉了,在我看来,这条河流的一头一尾都很有意思:从源头来看:一方面,密西西比河的正源是上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如果这样算的话,密西西比河干流就全部属于美国,但长度只有3767公里了;另一方面,如果把最长的支流作为源头,则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应该是密苏里河,最初一段位于加拿大境内,但长度却达到6020公里;当然,目前大多数人认可的密西西比河长度是6020公里,也就意味着,密苏里河才是它的源头。

从尾部的入海口来看: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也相当有意思,由于河水常年冲积,形成了面积达到1.2万平方公里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看看1-3,这个三角洲伸入墨西哥湾,从空中俯瞰,形状很像鸟趾,非常漂亮,但由于海拔较低,大部分区域都是沼泽湿地,由于台风影响,甚至还有一部分沉入了海中;而其他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大多土地肥沃条件优越,人口也比较密集,比如我们的长三角、珠三角,中南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及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等;相比之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确实很“另类”了。

除此之外,个人觉得密西西比河最大的秘密,其实就藏在它的名字里:首先,密西西比河的名字来源于美国北部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密西”的意思就是大,而“西比”是河,合起来就是大河。

事实也差不多;密西西比河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河,也是名副其实的北美第一大河流:看看图9,它的长度达到6020公里,流域面积更是高达3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全部净土的40%以上,全美50个州,有29个州都有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另外还有加拿大的2个省;它的年径流量约5800亿立方米,河道还相当宽,在中游就达到2500-3000米,反而是下游河道更加曲折一些;而我们的长江,长度为6387公里,年径流量高达96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也有180万平方公里;二者不相上下,各有优势。

长江、密西西比和和莱茵河货运量比较(最终稿)黄金水道

长江、密西西比和和莱茵河货运量比较(最终稿)黄金水道

专题分析资料长江与密西西比河、莱茵河货运量比较交通部科学研究院2005月11月16日目录摘要 (i)长江、密西西比和和莱茵河货运量比较 (1)1、密西西比河货运量状况 (1)2、莱茵河货运量状况 (4)3、长江货运量状况 (8)摘要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全长6262 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河,水系通航里程近2万公里。

密西西比河流域内集中了美国绝大多数的冶金、化工、煤炭和石油加工工业及外运量很大的农业区。

密西西比河下游有“工业走廊”之称,支流俄亥俄河上游有“钢铁走廊”之称,沿河两岸还有许多军工工业、科研中心,以及宇航工业体系,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几十年来,美国内河货运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目前密西西比河水系的货运量已达6.5亿吨(2001年为6.48亿吨,约占当年美国全社会水路运输总运量的30%;且此前多年均在6.5亿吨左右,估计2004年在7.2亿吨左右),其中干流货运量为4.6亿吨(2001年4.57亿吨,且此前多年均稳定在4.5~4.7亿吨之间波动)。

密西西比河水系运输的主要货种是煤炭、食品及农产品、石油及制品、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这几大货种所占比重分别为26.4%、23.9%、21.1%和16.2%,合计高达87.6%。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流经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发达国家,在鹿特丹以西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

莱茵河水量丰沛均匀,是世界上航运价值及利用率最高的河流之一。

经过整治的莱茵河干流航道,通航里程约1000 公里,可通行1350吨级欧洲自航驳,干流科隆以下可通行7000吨级的海轮,5000吨级的海轮可抵达曼海姆。

莱茵河年货运量约3.1亿吨(2002年约为3.1亿吨,1998~2003年均在3亿吨左右),主要运输建材、石油、金属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

2002年这四大类货种的运量分别占莱茵河货运总量的20.2%、17.3%、17.2%和12.2%,合计超过2/3。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千米,其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中国的长江,是整个北美大陆的第一长河。

密西西比河景观图(20张) 若以发源于落基山脉东坡的最大支流密苏里河的源头起算,长6262千米,名列世界第四。

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达墨西哥湾,东接阿巴拉契亚山脉,西至落基山脉,面积322 万平方千米,约占北美洲面积的1/8。

汇集了共约250 多条支流,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形成巨大的不对称树枝状水系。

水量丰富,近河口处年平均流量达1.88万立方米/秒。

密西西比河为北美洲河流之冠,与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积计为世界第三大水系(约310万平方千米)。

作为高度工业化国家的中央河流大动脉,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水道之一。

这条难以驾驭的河流流经北美大陆一些最肥沃的农田,现已完全由人类控制得当。

密西西比河有两个旁支——东面的俄亥俄河和西面的密苏里河。

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在明尼苏达州的艾塔斯卡湖(Lake Itasca),最初只是一条细流蜿蜒向南。

编辑本段流经区域流域各州包括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密苏里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等10个。

加上分支占了美国29个州,其中包括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蒙大拿州等。

而其中的威斯康星河最后流经的湖一半在威斯康辛,一半在密歇根。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编辑本段河段划分密西西比河按自然特征可分不同河段。

源头艾塔斯卡湖至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为密西西比河的上游,长1010千米,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河流密西西比河流域两侧多冰川湖与沼泽,湖水多形成急流瀑布后注入干流。

在明尼阿波利斯附近,河流流经1.2 千米长的峡谷急流带,落差19.5米,形成著名的圣安东尼瀑布。

沿途有明尼苏达河等支流汇入。

密西西比河的中游从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至俄亥俄河口的开罗,长1373 千米,两岸先后汇入奇珀瓦河、威斯康星河、得梅因河、伊利诺伊河、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

我所看到的美国水电——密西西比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其借鉴意义

我所看到的美国水电——密西西比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其借鉴意义

我所看到的美国水电——密西西比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其借鉴意义如果说科罗拉多河泥沙含量大,类似中国的黄河,那么密西西比河地域和河流的许多特性就类似于中国的长江。

只有了解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利水电水运开发情况,才算是真正了解美国水电。

密西西比河由阿肯色河、密苏里河、田纳西河、克伯兰河几条主要河流组成,在分别介绍这几条河流的水电开发之前,首先侧重从水运方面介绍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总体情况。

1.密西西比河概况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全长为6262公里,列世界第四长河。

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和支流,流经美国31个州和加拿大2个省,流域面积达32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位。

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支流包括:伊利诺斯河、密苏里河、俄亥俄河、田纳西河、阿肯色河等,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是美国内河航道网的主干,流向自北向南。

2.密西西比河的开发、管理和整治密西西比河的开发、管理和整治由密西西比河委员会集中负责,由美国工程师兵团具体实施。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发和治理,密西西比河水系已经发展成为集航运、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娱乐、环保于一体的综合利用水系。

2.1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整治简史为了稳定河势,充分发挥密西西比河的综合功能,从1820年美国国会开始讨论发展内河航运的法令以来,先后通过了多项防洪、航运的法令或法律,保证了内河开发有序地进行。

1825年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运河初步建成。

长581千米的运河,沟通了伊利湖与哈得孙河流域,由此形成了以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主干的美国航道网,对美国的中西部经济的早期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伊利运河连接了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中部大平原,大量货物通过水运使位于哈得孙河口的纽约港格外繁忙,成为美国东海岸最大的港口。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密西西比河,1879年美国国会成立了密西西比河委员会,负责包括航运等综合整治工作,统筹有关的财政预算。

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美国修建了流经7个州的跨流域的田纳西运河,保护和开发了3000万英亩的土地,安排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密西西比河所产生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一直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重大成就享誉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1999-11-16水利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81(2000)08-0008-05密西西比河与湄公河流域开发经验的比较[美] 杰弗里.W .雅各布斯 摘要:将密西西比河系和湄公河系的水资源问题及其管理进行了比较。

密西西比河上进行了几十年大型水利工程开发,其经验特别适用于湄公河的规划工作,该流域的很多地区也有大型水利工程有待开发。

密西西比河洪灾、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监测以及适应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湄公河在制定水政策时借鉴。

该两流域内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均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紧密相关。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这一完整性的问题,是将这些大型水系及其居民相互联系起来的唯一因素。

主题词: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开发;流域开发;水利规划;比较;密西西比河;湄公河中图分类号:TV213.2 文献标识码:B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拥有世界上两大洪泛平原生态系统,故对其水管理问题及实践进行比较是有益的。

本文主要介绍密西西比河的经验,它在近几十年来已积累了许多在干流上建坝的经验,而湄公河则缺乏建大型水利工程方面的经验。

重点介绍建有干流坝的上密西西比河以及下湄公河的国际水规划情况。

1 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主要问题1.1 水质、湿地和泥沙水质是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严重问题。

密西西比河沿岸的5个州被列入美国向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15个州之中。

该河的很多河段达不到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有关鱼类、游泳方面的水质标准。

排入上密西西比河(从明尼苏达源头流到与俄亥俄河汇合处)的许多化学物质来自农业非点源污染。

除草剂和杀虫剂分别被列为“可能的”和“潜在的”致癌物质,受到美国环保局的特别重视。

在许多地区,人工肥料和来自动物饲养处的径流提高了水的营养水平,水中的氮磷含量明显增加。

湿地的减少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每个州存在的严重问题。

湿地系统具有许多有益的生态系统维护功能,包括蓄洪、滞洪、水的再循环、潜在污染营养物质的转化,并能作为水生物种的生境。

出于农业和商业目的对湿地排水和转化(特别是流域高原地区),导致数百万hm 2湿地消失,其相关的功能也随之失去。

水库回水区和湿地的泥沙沉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关键环境问题。

过多的泥沙沉积使水生植物的光透射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

泥沙主要来源于山地农田的冲蚀,其他来源包括居民区和商业区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

上密西西比河的渠系、一系列船闸、大坝以及通航水库形成了一个拦截·8·冲刷泥沙的系统。

1.2 航 运航运一直是上密西西比河重要的商业活动。

1878年国会授权在上密西西比河实施1.35m深航道计划时,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就开始着手改善航运的工作。

通过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到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圣路易斯下游无大坝)之间的河段建造27座船闸和大坝,使该河河水位维持在理想的通航水深。

虽然这样能极大地改善航运条件,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大坝的运行对整个流速或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建坝前,年水文变化和多年水文变化维持的一些生态功能和价值随着大坝的建成而减少。

上密西西比河上的娱乐和商业航运活动增加了对河岸的侵蚀、河水的混浊度和泥沙淤积。

运输石油产品和农业化学的驳船也存在溢出的危险。

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仍是密西西比河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1.3 密西西比河的洪水和Galloway报告1993年密西西比河发生的大洪水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共有38人死亡,估计总经济损失约180亿美元,9个州的525个县被宣布为重灾区。

洪水也促进了对美国洪泛平原的管理问题和政策进行委托评估。

特设的部际洪泛平原管理考察委员会确定了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洪泛区的人口和财产仍处于风险之中。

处于风险中的很多人既不完全了解这种风险的性质和后果,也不会完全承担该风险的财政责任。

·密西西比河以及其他流域湿地和高地植被的减少使径流量显著增加,这会给国家和居民造成严重的生态后果。

·对于洪泛平原的管理,联邦政府、州政府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应分清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

1993年密西西比河洪水充分暴露了美国洪泛平原被占用所产生的问题,加重了洪灾的经济损失。

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洪灾所造成的损失超过40亿美元。

自1993年洪水以来,经统计约有17000家财产被买断,然而其实际数字可能接近20000家。

1.4 组织管理与规划假定许多团体在密西西比河问题上存在利害关系,那么一些管理政策难以统一是不可避免的。

在上密西西比河,各种与水有关的流域规划不够协调。

IFMRC报告要求更好地制定联邦机构间的洪泛平原管理策略,并制定协调的上密西西比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还建议密西西比河委员会应在协调密西西比河及其下游支流的规划方面发挥作用,以帮助完成上密西西比河及密苏里河流域的管理目标。

该报告还建议制定一个新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的规划,建立“一个与洪泛平原生态系统功能相适应的有效的防洪减灾系统”。

每年洪水的较大波动以及罕见的大洪水和干旱,是维持大河洪泛平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

完全控制密西西比河的洪水似乎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样一来,一些与每年洪水泛滥有关的有价值的生态功能将会消失。

有关密西西比河的其他政策的研究,包括水生物生态学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及与沿岸社区的关系。

密西西比河是近1800万人的饮用水源。

密西西比河的鱼、虾和水禽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并是当地的食物来源。

该河也有着很高的娱乐和旅游的价值。

每年约有1200万人来上密西西比河观光旅游,创造了12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收入,并解决了18000多人的工作问题。

人类的利用直接依赖于洪泛平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保持社会经济与生态的适当平衡是密西西比河沿岸政府和居民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2 湄公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经济、生态和水电开发湄公河流域涉及到6个国家:上湄公河·9·有中国和缅甸,而下湄公河有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

亚洲一些较贫困的地区分布在湄公河流域,许多柬埔寨和老挝人更是一贫如洗。

泰国东北部地区(位于湄公河流域)是该国最贫穷的地区,人均收入不到曼谷的十分之一。

越南也存在类似问题,即无可靠的能源供应、农村贫困和砍伐森林。

湄公河及其支河具有巨大的水电蕴藏量。

估计仅在其下游就有37000MW的水电蕴藏量,而目前已开发的还不到1%,湄公河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最少的大河之一。

湄公河下游干流上还没有建造大坝,其左岸支流上也没建几座水库。

目前中国云南省的漫湾坝横跨湄公河的上游。

中国正计划在湄公河上建造其他的大坝。

其中大朝山坝正在建设之中。

为满足人类迫切的电力需求开发这些水电资源时,要考虑到这应与湄公河及其支流现有的价值相平衡,比如维持百万人赖以生计的鱼类生息地。

另一更复杂的问题是,上游水电的开发(例如老挝拥有近一半的下游水电资源)必将影响下游国家的水流状况。

2.2 湄公河洪水尽管洪水影响到湄公河流域的很多地区,但对于柬埔寨和越南的居住在湄公河三角州地区的2000万人口来说,洪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每年8~10月份发生的湄公河洪水,经常造成三角洲生命财产损失,并毁坏庄稼。

受灾面积最大的地区是三角州以及柬埔寨的大湖(洞里萨湖)。

另一方面,在洪灾季节,从大湖流向湄公河(流径洞里萨河)的水流形成倒流,使湖向西-西北方向扩展。

当这些区域及其他洪泛平原区被洪水淹没时,来自洪泛平原植物的营养物质就成了鱼的食物,这些营养构成了湄公河流域水生食物链的基础。

2.3 国际协作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湄公河流域经历了战争及受到极大的政治压力,有关国际性流域合作开发的经历是值得注意的。

湄公河委员会(MRC)及其前身组织,即临时湄公河委员会(MC)在促进其成员国之间有关水问题的协作对话方面已做了40多a的工作。

MC隶属于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E)的防洪局。

50年代初,该局受命调查亚洲及远东地区国际性河流的洪灾问题,并选择湄公河进行详细的研究。

湄公河委员会(MC/MRC)还未完全完成该流域开发的初始目标,包括下湄公河几座干流坝的设计。

已经制定有湄公河干流梯级大坝建设的计划,但其规模有所缩小。

然而,大坝选址与设计仅仅是MC工作计划的一部分。

该委员会的贡献还包括建立洪水预报和预警系统、数百个水文及气象站、水量平衡研究、水质监测、三角洲的盐水控制建筑物以及泰国东北部多用途大坝和水库的前期研究。

该委员会最大的成就在于促进了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协作商讨,即使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未中止。

3 两个流域的比较与对照3.1 洪水与生态系统在过去的200a里,密西西比河沿岸各州湿地覆盖面积已减小三分之二。

上密西西比河系在1986年美国联邦水资源开发法规(“WRDA”1986;99-662)中被认为“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国家的一个重要的贸易航运系统”,部分是由于这些湿地的失去。

1996年还制定了《上密西西比河环境管理计划》(E MP)。

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负责这一计划,并得到美国渔业和野生生物管理局以及美国地质调查所的协助。

环境管理计划的两个最主要的部分是:1)生境恢复和改善工程;2)长期资源监测规划。

1997年,用于环境管理规划生境恢复工程的费用为13000万美元,用于监测方面的费用约600万美元。

恢复计划是通过改建边渠、建岛屿以及回水疏浚来达到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目的。

估·10·计约有22660hm2鱼和野生生物生境通过环境管理计划得到恢复、保护和改善。

居民、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正认识到上密西西比河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能的减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全年为E MP拨款接近1.6亿美元。

从这一教训中,湄公河管理者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利益,而生态系统的明显退化必将使社会和居民承担极高的费用。

密西西比河的经验证明,与补救或恢复生态系统相比,维持水生生态系统更加简单且更节省钱。

由于沿岸某一国家生态的退化可能是由另一个国家的行为造成的,因此这种流域范围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对于湄公河来说具有国际性意义。

如果对湄公河开发方案的社会和环境关系不作认真考虑,很可能会发生很大的跨国界开发的负面影响。

美国的经验说明,过度开发洪泛平原会带来风险并增大投资。

鼓励居民迁离洪水易淹区,能改善人民和社区的安全状况,减少洪灾损失,减少建费用很高的防洪建筑物,并允许生态效益高的洪水扩展到洪泛区。

美国经验也证明,有效降低洪灾的计划采用了一种混合型方法:“最现代的工程实践常常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部分”。

两方面减少洪水损失的策略应建立在成功的非工程措施方法的基础上,比如加高易发洪灾区的建筑物,或者仅简单地使建筑物和居民远离高风险的洪泛区。

3.2 生态系统的监测和适应管理需要对密西西比河这样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监测,以便进行跟踪,更好地了解其自然变化及人类干扰所造成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