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当代景观设计 发展 的多元化 是世界 性 、 全球化 的进 程 , 全 使
独有 的地域文化特征 。西方 当代 的景观设计 实践极 其广泛 , 及 涉
3 4 注 重与市 区街 道 形成景 观视 觉通道 .
烈士公园与市 区两条主 要道路相 连 , 即车站 北路 和东 风路。
4 4 采用 多种方 法和 手段 , 造 更好 的 声环境 . 创
烈士公园儿童游 乐场无 序经 营造 成大 量噪声 污染 。可 采用
烈士公 园景观规划 中注重 与城市 道路 及其周 围建 筑的衔 接 和过 多种方法和手段来 围合空 间 , 如用栏杆 、 铺地 、 小品和绿化等营造 渡, 保持 了城市道路景 观 的完整性 和连续性 , 形成 了 良好 的景观 开敞与封闭的外部空 间。在不 同活动 区的过渡 空 间上可 以种 植
面则表现在开拓实验更积极 , 深入探索更努力 。
立 自然保护 地 , 保护有 生态 意义 的湿 地与水 系 , 在人工 环境 中种
植 未经驯化的野生植 物 , 而且在整个设计 过程 中贯彻生态 与可持
1 西 方现代 景观设 计 的主要倾 向
1 1 科 学的进 步 .
景观通道。
续 思想 , 从选址 、 目选择 、 项 开发方式到分期建设 、 过程监控都极其 公 共服务设 施 , 如坐椅 、 报栏 等各类设施 。烈士公 园的公共服务
一
生态科技 的发展 是促进 今天 景观设计 进 步的重要 动力 。在
世界共享经济技术进步 的成果 , 也使 各个 国家 和地区更注重 自己 欧洲 , 国景观设计 师 与科 学家 密切合 作 , 德 在实践 中创造 总结 出 系列既实用又有景 观价值 的技术 手段 , 如场 地雨水 滞蓄技 术 、 的对象极 其复杂 , 多元 的特征更为 明显。 同时 , 由于欧洲悠久 的 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 、 污水 的 自然或生 物净化 技术 、 地下水 回灌 植物基 因工程 等 , 些技术使 生态观念 落到实处 。为 了使 这 园林 和文化传统 中的批判反思精神 , 在当代景观设 计中一方面表 技术 、 现在怀 旧的心态更浓 烈 , 传统作 为本 源 的信 念更坚 固 ; 把 另一 方 讲究整体主义的真正生态设计 得到贯彻 , 设计 师不仅 在公园 中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园林131 张越内容简介:中国的景观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景观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景观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国现在的状况,与西方国家几十年前的情况有惊人相似的地方,景观行业也是如此。
在我国景观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西方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
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不同,研究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并不意味着全盘吸收、照搬照抄。
但是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无疑会帮助我们开拓视野,少走弯路,有意识地吸取其中优秀的方面,促进我国景观事业的发展。
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范围也相当广泛。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涉及的内容,从地域上看,包括欧洲和美洲两个大陆;从时间上看,跨越19、20世纪,直至21世纪初。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用22万文字、约600幅珍贵的图片,首先简述了西方园林发展的历史和西方现代景观探索的过程,然后按地区和时间的先后介绍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西方现代景观的主要流派,最后介绍西方景观设计某些方面的新发展。
全书将各个单一现象联系在一起,把不同国家众多的设计思想、设计流派和设计师联系起来,构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成为读者了解西方现代景观的重要文献。
一.西方的园林传统“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类自然开始;欧洲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古埃及园林特点:一般是方形的,周围有墙,入口建有塔门,园内成排种植庭阴树,园中心一般是矩形水池,园林式规则式的有明显的中轴线。
古希腊园林的特点:位于住宅的庭院或天井之中,中央有水池,雕塑或种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古希腊园林为以后的柱廊式园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美国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

2、作为景观设计领域极简主义代表作品凯宾斯基酒店花园的艺术特征主要是 工业化结构布局和工业化材料选择基础上,通过色彩的单一和整体的几何化、 序列化、规整化让作品简练地概括出空间的延伸、工作的效率和工业化的美学。
3、极简主义在传统园林中,尤其是日本的禅宗庭院中,以植物、石块和水等 极少数元素来进行空间布局和塑造沉思、冥想的精神空间,也是极简主义思想 的一种表达。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系馆(克朗楼 the brown hall)1955年建成。长67米,宽36.6米,地 面层高6米,馆的内部是一个没有柱子和承重重墙的大空间,整个屋顶用四榀大钢梁支撑,钢梁 突出在屋面之上。
密斯采用24英尺的模数进行网格式规划设计,钢框架,玻璃和清水砖墙是建筑构成的基础,尽管 整体看上去未免有点枯燥,但是每个单体还是做的十分精致和耐人寻味。
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主张的精髓在于打破原有物体状态或 者空间的秩序,以一种新思路、新形式、新线 索将分解开来的元素进行大胆的串联或并联, 挑战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一切既定的规律,纯 粹的提出反对建筑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 与功能、结构与经济等彼此之间的联系。
提倡以一种分解、片断、不完整、无中心、持 续的变化状态出现,因此,解构主义的裂解、 悬浮、消失、分裂、拆散、移位、斜轴、拼接 等手法,在空间上能够给人们带来动态空间秩 序,同时也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20世纪60年代初-1968年德国.柏林
西格拉姆大厦————1954-1958美国.纽约
西格拉姆大厦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 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 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理。
密斯采用了当时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些占外 墙面积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
浅析纽约中央公园与现代景观设计

浅析纽约中央公园与现代景观设计摘要:中央公园用充满诗意的风景使我们惊醒并深受感动。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央公园的景观案例,总结其设计模式、规划理念与社会思想,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
旨在介绍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如公园道,开放空间,绿色通道。
提供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可供借鉴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景观的形式与内涵的深刻变化,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拓展策略,并针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纽约中央公园景观园林规划借鉴引言进入21世纪,城市正速度发展,人们少有机会享受开放的空间。
随着乡村的城市化,城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当人们处于重压之下的城市中心地带,一片绿色不仅是一个野餐和行走的地方,而且更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振奋。
通过对开放绿地的典范——中央公园的研究,希望对世界现代的环境景观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中央公园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概况(一)近代美国园林美国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深受英国的影响。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庭院简单朴素,一般由蔬菜园、药草园、果树园等组成,并点缀些花卉和灌木,即使是“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的维尔农山庄也毫无华丽可言。
19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式的园林建筑理念传入美国,受其影响,美国的一些城镇在建设时也进行了规划,加入了对公园的设计。
例如“波士顿在市镇规划中,保留了公共花园用地,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场所,费城在独立广场也建有大片绿地。
1841年,被誉为“美国公园之父”的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2)1出版了著作《园林理论与实践概要》,标志着美国摆脱了英国园林建设风格,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唐宁主张师法自然,认为美国的田园风光、乡村景色独具魅力,强调园林建设时要“给树木以充足的空间,充分发挥单株树的景观效果,表现其美丽的树姿及轮廓。
”他的理论成为了日后美国园林规划建设的基础。
以上这些为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弗莱彻·斯蒂尔:现代景观的急先锋

斯蒂尔:现代景观先锋1.弗莱彻·斯蒂尔6、弗莱彻·斯蒂尔(Steele,Fletcher)(1885-1971)景观设计师、作家关键词:1938年做的梅布尔·乔特庄园的蓝色台阶(Blue Steps)早期以自己独特的构思加上借用传统形式为标志,还进行了材料方面的实验,是园林行业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的代表,他的独特的设计模糊了古典与现代两个阵营的界限。
代表作:瑙姆科吉庄园系列。
位于山坡中部利用原有地形和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小花园:“午后花园”、“南部草地”、“蓝色阶梯”装饰艺术形式主义向现代景观设计转变的代表人物专业方向:花园设计理念:景观设计是等同于绘画和音乐的艺术形式;花园是为愉悦而设计的。
自1915年到1971年,弗莱彻·斯蒂尔设计了700多座花园,被普遍认为是装饰艺术形式主义向现代景观设计转变过程的关键人物。
他的花园“常常很耀眼,总是很新颖”,是超出传统景观设计范围外的不断探索。
斯蒂尔的设计哲学源于两大信念:景观设计是等同于绘画和音乐的艺术形式;花园是为愉悦而设计的。
斯蒂尔竭力使花园一方面符合自己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提供给客户一个他们梦想的空间。
他的许多初期设计显示出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但随着能力和艺术品味的提升,他设计的花园变的更富表现力,更有情趣,更独一无二。
不幸的是,在斯蒂尔有生之年,他的花园设计只是被少数人所接受。
??他强调表现力和细节,这正与同行崇尚空间的创造力和功能性的流行背道而驰。
尽管这样,斯蒂尔的设计和写作为景观设计的理论和艺术基础添色不少。
现代主义者对材料的反传统的使用方式,如水泥树和旋转的反光球,使斯蒂尔的设计作品获得了解放。
上图的蓝色台阶,位于摩挲诸塞州的斯托布里奇,受到了现代抽象派雕塑的影响,是他著名作品之一。
弗莱彻·斯蒂尔1885年出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他多数著作的主题都是郊区住宅的布局思想,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庄园尺度的。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笔记第一章西方的园林传统 1、了解西方的造园传统按自然状况的不同,将自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第一自然为原始状况的大自然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的形式发展 2)第二自然为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西方理想中的天堂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裕的土地,是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
2、园林与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法国:绝对君权,路易十四英国:乡间田园,18世纪中产阶级性格和教养,气候阿拉伯世界:干旱劳作的艰辛和对富足、慵懒的羡慕中国:“寄情于山水”、“归来”,政治态度和道德评价 3、古埃及园林的特点1)一般是方形的,四周有围墙,入口处建塔门;2)珍视水的作用和树木的遮荫;园内成排种植庭荫树,园子中心一般是矩形的水池,池中养鱼并种植水生植物,池边有凉亭。
3)园林是规则式的,并有明显的中轴线。
古埃及园林派克玛拉(Pekhmara)平面图纸草花式,棕榈式 4、古希腊园林的特点1)位于住宅的庭院或天井之中;2)园林是几何式的,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为以后的柱廊式园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3)神庙附近的圣林中有剧场、竞技场、小径、凉亭、柱廊等,成为公众活动的场所。
位于德尔法(Delphi)的古希腊神庙 5、古罗马时期郊外大型园林的特点1)园林因山而建,并将山地辟成不同高程的台地,用栏杆、挡土墙和台阶来维护和联系各台地。
2)园中一系列带有柱廊的建筑围绕着一些庭院们无法预知下一个空间的形态,这如同让人渐渐地步入一个天方夜谭的场景。
2)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3)建筑与花园中的各种装饰变化细腻,特别是瓷砖与马赛克饰面色彩华丽,精致而堂皇。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 8、文艺复兴园林的特点1)在视野较好的山坡上依山而筑,成为坡地露台花园;2)尽管园林是几何形的,有些还是中轴对称的,但是尺度宜人,郁郁葱葱,非常亲切。
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营造解析的开题报告

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营造解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对于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日益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纪念性景观场所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还具有提供休闲娱乐、审美体验和社区交往等多重功能。
然而目前对于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深入研究,揭示其营造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为我国城市景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营造过程、方法、技术和策略,分析其在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功能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和问题。
具体任务包括:1. 对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 分析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内涵,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3. 探讨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空间布局和功能性设计,分析其在满足人们需求和提高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4. 研究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材料选择和技术手段,探讨其在营造过程中所运用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理念;5. 总结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营造经验,提出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
具体而言我们将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报告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以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同时,我们将组织实地考察小组,对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收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此外,我们还将对考察所得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营造方法和策略,以揭示其普遍规律和独特性。
中外园林史论文--现代景园探索者 ——“哈佛三杰”

现代景园探索者——“哈佛三杰”——中外园林史课程论文0 前言0.1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霸主,既成为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最强极,亦是学术和艺术发展、交流最为繁荣的国家,在诸多学科领域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景观设计学科也不例外。
在菁英辈出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三位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在大时代的潮流中和先进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探索,堪称景观设计学界的“革命”,展开了对景观设计学界传统观点守旧者之间的论战,成为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第一批探索先驱之一。
0.2关键词景观设计、哈佛革命、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景观设计1“哈佛革命”总体概况1.1“哈佛革命”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不少有影响的艺术家纷纷来到美国寻找安身之地,主要的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1937年,德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格罗皮乌斯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的独裁政权,来到美国,担任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院长。
一战到二战期间,从欧洲到美国的著名建筑师还有密斯·凡·德·罗、布劳耶、纽特拉、门德尔松等,加上美国本土的建筑大师赖特,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建筑活动的中心。
格罗皮乌斯的到来,将包豪斯的办学精神带到哈佛,彻底改变了哈佛建筑专业的“学院派”传统。
在他的指导下,建筑系很快变成一个酝酿关于艺术、社会和技术的新思想的地方,充满着让人激动的探索气氛。
然而,景观规划设计的教授们试图忽视这些,他们谨慎地告诫学生,园林不同于建筑,建造园林的材料几百年来没有什么变化,树也不能从工厂里制造出来,因此不必操心什么“现代园林”,园林的革新无非是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之间的微妙平衡,自然式的草地树丛看起来同样适合于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
渴求新思想的学生们不愿接受这样的观点,他们通过研究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作品和理论,探讨它们在景观设计上可能的应用,这些学生中最突出的是加勒特·艾科伯(Garrett Eckbo)、丹尼尔·基利(Daniel Kiley)、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展览馆和一个高50m的婚礼塔。设计中运用大量基于矩形几 何图案的建筑要素,如花架、几节台阶、长凳和黑白相间的棋盘格 图案的铺装。植物被修剪成球状或柱状,或按网格种植。
18
达姆斯塔特婚礼塔前的环境
19
穆特修斯
他认为园林与建筑之间在概念上要统一,理 想的园林应该是尽量再现建筑内部的“室外房间 ”,座椅、栏杆、花架等室外家具的布置也应与 室内家具布置相似。
12
新艺术运动追求曲线风格 的特点是:从自然界中归 纳出基本的线条,并用它 来进行设计。
基马德设计的
曲线风格的园林最极端的表现在西班牙天才建筑 师高迪(1852——1926)的设计中。他利用 装饰线条的流动表达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14
高迪学习、研究了工 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拉斯 金的理论,深受影响。
1851年 派克斯顿设计的英国伦敦的“水晶宫”以简单的玻 璃和铁架结构的巨大的阶梯形长方体建筑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的 纪元。 水晶宫从建筑到展品都展现了工业设计的开始。
3
“ 水 晶 宫 ” 室 外
4
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首的一批社会活动家 和艺术家对两者的风格都极力地反对,他们发 起了“工艺美术运动”。 提倡朴实无华具有良好功能的设计,在装 饰上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反对华而不实 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艺术化手工业产品,反 对工业化对传统工艺的威胁。
维也纳分离派
建筑师奥尔布里希、霍夫曼和画家克里姆 特于1897年一起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并提出 口号“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其目 的在于和学院派分离。 他们在设计中整体上采用简单抽象的几何 形体,尤其是方形、采用连续的直线及纯白和 纯黑的色彩,仅在局部保留少量的曲线装饰。
17
达 姆 斯 塔 特 婚 礼 塔
鲁宾逊主张简化 繁琐的维多利亚花园, 园林设计应满足植物 的生态习性,任其自 然生长。他喜欢简单 的不规则式庭院风格, 强调运用开花的多年 生植物,反对一年生 的草本花坛。
7
以规则式为结构,以自然植物为内容的风格经杰基 尔和路特恩斯的大力推广普及后,成为当时园林设计的 时尚。
杰 基 尔 设 计 的
5
真正影响了工艺美术运动的花园风格的是 莫里斯的两位同龄人,植物学家鲁滨逊及艺术 家、园林师和作家杰基尔女士,另外还有建筑 师路特恩斯。
尽管他们的设计也有着维多利亚式的烙印, 但是他们的花园更加简洁、浪漫、高雅,用小 尺度的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构筑花园,并强调 自然材料的运用。
6
鲁宾逊设计的Gravetye府邸入口花园(1885)
20
穆特修斯在柏林的住宅和园林
住宅和花园通过一个花架和一个景亭联系。
21
园林中的石墙、白漆栏杆和入口
22
德意志制造联盟
贝伦斯、莱乌格、奥尔布里希、霍夫曼等一批当时 艺术与设计精英建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 贝伦斯设计了一些在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建筑,并完 成了大量的产品和广告设计,成为现代运动中举足轻 重的人物。 1910年前后,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都曾在他 的事务所工作。
1900年,高迪受朋友、实业家居尔的委 托,在巴塞罗那郊区设计一个居住区,尽管 最终只完成了少数几栋建筑,但是却建成了 一个梦幻般的居尔公园。
15
巴塞罗那居尔公园
整个设计充满了波动的、有韵律的、动荡不安的线条和色彩、光影、 空间的丰富变化。围墙、长凳、柱廊和绚丽的马赛克镶嵌装饰表现出鲜 明的个性。 16
11
新艺术运动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目 的都是希望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创造出一种新的 设计风格; 1)追求自然曲线形:自然界的贝壳、水 漩涡、花草枝叶等给艺术家们带来无限灵感。 2)追求直线几何形:探索用简单的几何 形式及构成进行设计。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 德国的“青年风格派”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分 离派”为代表。
花 园 ︵ ︶
Munstead Wood 1887
8
第一部分为紧贴着建筑的 方花园,这是一个规则式花园, 以四条水渠为主体,再分出一 些小的水渠,延伸到其它区域, 外侧是小块的草坪和方格状布 置的小花床。
美丽的花卉和修剪树木体 现了19世纪的传统,交叉的水 渠象征着天堂的四条河流。
印 度 新 德 里 莫 卧 儿 花 园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主要课程内容:
一、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1.1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1.2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1.2.1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设计风格 1.2.2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作品 1.2.3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的影响
二、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 2.1 现代建筑运动先驱与景观设计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门德尔松——表现主义 荷兰风格派 包豪斯(Bauhaus) 勒 . 柯布西耶 赖特 纽特拉 阿尔托
9
在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又掀 起了一次规模更大、影响更为广泛的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虽然也强调装饰,但并不排斥 工业化大生产,它以更积极的态度试图解决工 业化进程中的艺术问题。
10
1.2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1.2.1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 践活动。 它的起因是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 响,反对传统的模式,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 于大工业化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 。 新艺术运动最早出现于比利时和法国等国 家,分别称为“20人团”和“新艺术”。
现代建筑派的代表人物: 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均属于欧洲先锋派)、赖特(有机 建筑派)
23
贝 伦 斯 在 达 姆 斯 塔 特 的 住 宅 和 花 园 平 面 图
24
1907年在曼海姆庆祝建城300周年举办的园艺展上设计了一个 专题花园。这些园林平面非常严谨,园内用精美的园墙、花架、 雕塑、绿篱、修剪成圆柱体的植物及正方形的种植池来组织空间。
2.2 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和法国现代景观设计
1
一、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1.1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平凡庸俗又自 鸣得意、充满乐观情绪的气氛之中。 英国的建筑、园林及其他装饰风格追求繁琐与矫饰, 以华丽的装饰来炫耀自己的财富。
2
“ 水 晶 宫 ” 室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