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之东门行
江西财大专升本

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历年真题(大学语文)来源:江西财大专升本发布时间:2009/11/071、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专升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改变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而开创豪放词派词人是。
2.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和柳宗元。
3.《东篙乐府》的作者是。
4.陆游《关山月》一诗,使内容一体化的锁钥是,使形成一体化的机枢是。
5.成为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高峰的是的诗歌。
6.写出王维《山居秋螟》一诗的颈联的对句:。
7.代表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高峰的作品是使形成的《》的诗歌。
二、将下面划有横线的文言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6分)1.当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2.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3.况一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简析题(共15分)1.简析余光中《乡愁》一诗对比衬托的手法。
(7分)2.从宝玉挨打的导为线看宝玉挨打事件的性质。
(8分)四、作文题(20分)读晚唐女诗人陈玉兰《寄夫》诗:“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请以“——《寄夫》赏析”为副题,正题自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提示与注释:唐代的有关制度规定,戍边战士的衣物等用品一律自备。
吴,春秋时,吴国故地,此指江苏一带。
西风,即秋风。
2、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专升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作品是。
采用”手记“形式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作品是。
2.陶渊明《饮洒》诗云:“采菊东篱下,。
”王维《山居秋暝》诗云:“明月松间照,。
”李清照《声声慢》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余光中《乡愁》云:“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樊南文集》的作者是。
《牌坊》的作者是。
《囚绿记》的作者是。
4.“问君通俗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的《虞美人》。
江西财经大学代汉语、文学理论2007真题

江西财经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科目:古代汉语、文学理论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文艺理论部分(80分)1、名词解释题(4题,共20分)期待视野文学惯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艺术真实2、简答题(3题,共30分)a/以一般与特殊的分类法区别文学理论与文艺学中其他四个分支的关系。
b/什么是文学艺术中的陌生化?c/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地方在哪里?3、论述题(2题,共30分)a/论述文学形象要“合情合理”b/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古代汉语部分(7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康熙字典2.偏义副词3.双声叠韵 4.脱文、衍文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六书?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古音通假,其原则是什么?有人认为通假字就是古人写错别字,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三、标点翻译(给下面这段文章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中标点5分,翻译15分,共20分)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四、阅读分析(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律诗,请标出这首诗的的平仄。
共10分。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加“·”者为入声字)。
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1 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52制定单位:人文学院制定人(执笔人):骆兵、江枰******修订时间:2011年9月2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精讲篇目《蒹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诗经》概况,掌握本诗主旨,了解对本诗几种不同的认识,本诗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重点难点】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内容】《蒹葭》一、介绍《诗经》概况二、分析本诗主旨:全诗围绕伊人之美,觅求之难,赞美了“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三、分析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四、分析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五、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物我对比的艺术手法六、要求背诵本诗第二精讲篇目《东门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诗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本诗特色的欣赏和领会,归纳汉乐府诗歌叙事性的主要特色。
【重点难点】本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东门行》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二、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三、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可能的前因后果四、补充汉乐府的其他作品五、背诵本诗第三精讲篇目《山海经》(其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名句、佳句的内蕴及其与主旨的关系,把握“俯仰终宇宙”的哲理与美学含义。
【教学内容】《山海经》(其一)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及主旨二、把握“俯仰终宇宙”的内涵及其与主旨的关系三、分析“乐”的思想意蕴,把握“见”字的妙处,理解诗人蕴于其中的情感四、分析“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内蕴五、分析本诗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六、要求背诵本诗第四精讲篇目《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文体类型,掌握本诗的哀伤情感内容,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南财大学语文复习.doc

语文考试题型:―、填空题(共5小题,二、选择题(共5小题,三、翻译题(儿:5小题, 每空1分每题2分每题2分共计10分)共计10分)共计10分)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汁20分)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六、写作题(共2小题,第1题公文写作或改错[公文类別分,第2题常规作文20分,共计30分)通知、报告、诺示、批复]10一、填空1、李丼,又称老聃,字伯阳,楚国人,作品《道德经》,又称《老了》。
《老了》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阐述客观£1然规律,认为“道”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的永恒意义。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竹家、儒家宁派创始人。
孔子的教竹思想是“冇教尤类”、“因材施教”。
3、庄子,名周,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继承了老子的避证法思想,并发展为相对主义,用“齐物论”的眼光看待客观世界谙多矛盾和变化,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净无为”。
4、张荇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旲屮叫士”。
5、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Iflj茗,歌诗合为事Ifl/作”,与元稹一起,侣导“新乐府运动”。
6、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人家”之一。
7、丛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实、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 是状的一种变体。
8、苏试,邀文自然畅达,随物赋形,为“唐朱八人家”之一;途启宋诗新风,清俊爽健,与黄庭坚并称“遂莖”;W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9、陆游与尤袤、杨万垠、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他早年受汀西派诗熏陶,后又取法李白、杜術,终于自成一家。
10、《聊斋志界》或批判封建礼教,或抨击科举制度,揭露现实社会政治的腐败,或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幸福的追求,表现了作者“孤遗”、“狂痴”的性格。
11、钱钟书著存长篇小说《I'bl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
东门行教案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汉乐府;理解诗歌。
教学重点和难点:汉乐府成就。
语言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多媒体辅助。
模拟情景剧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一、乐府民歌介绍“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官署。
“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汉惠帝时有“乐府令”。
到汉武帝时,随着封建帝国的日益隆盛,便被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乐府”的具体任务是:搜集歌辞,制定乐谱,训练乐工。
“乐府”除由文人制定“雅乐”外,还大规模地采集民间歌辞,以供统治者了解民间动向和歌舞宴乐的需要。
这些“雅乐”和民间歌辞,魏晋南北朝时被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便由原来的官署名称一变而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诗体了。
汉代“乐府”中的“雅乐”是僵死的庙堂文学,无大价值。
代表汉代诗歌最高成就的是“乐府”中的民歌部分。
它出自汉代下层人民之口,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直接道出了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的痛苦、悲愤和反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社会,特别是东汉社会的尖锐而复杂的矛盾,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形象鲜明,富有劳动人民的粗犷气息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她既是两汉优秀文学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民间文学的宝库,是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颗明珠,对当时及以后文人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诗诗集》是收罗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共分十二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现存的汉乐府诗绝大部分是东汉时的作品。
二、汉乐府的成就1.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1)创作动机、对象两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2)思想内容A.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中各个层面。
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都得到充分的反映。
其中,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表现了平民百姓的疾苦,而同属相和歌辞的《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则以富贵之家作为表现对象。
2020届江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江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
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
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
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
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
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江财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B. 蹑手蹑脚(niè)C. 脍炙人口(kuài)D. 莫衷一是(zhō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自从被提拔为经理后,工作更加卖力了。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D.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的活动被迫推迟。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胸有成竹C. 毛遂自荐D. 狐假虎威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悬挂在夜空中。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D.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欢快欢乐B. 高兴欣喜C. 美丽美观D. 稳定安定6.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他既能唱歌又能跳舞。
B. 我知道他是个勤奋的学生。
C. 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 他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C. 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前途无量。
D. 这道题目的难度较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8.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地都淹了。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D. 他的脸色苍白,好像生病了。
9. 下列句子中,用词重复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D. 他的性格开朗,乐观向上。
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B. 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
写作与沟通_江西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写作与沟通_江西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答案:痊愈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答案:“跟踪观察”中的“跟踪”要求通过如影随行的观察,强调观察的连续性。
3.学者张五常在讲述文献阅读方法之时,曾讲到书要分三读,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张先生所言的阅读之法?答案:精读4.由于我们每一个人在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在阅读相对晦涩的文献时偶尔会出现味如嚼蜡或理解偏差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以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
答案:辅助性阅读5.对热点事件不同角度的分析,需要我们()答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6.写作六个步骤,在哪个步骤之后,一篇基本合格的调研报告就形成了?答案:顺7.写作中如何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答案:结论先说8.狭义的构思是指答案:布局9.描写偏僻乡村生活的百姓,下面哪个细节不够典型?答案:过于客套10.一部唐代的影视剧,下面哪个属于穿帮细节?答案:一杯绿茶11.下列哪个作品展现了人与命运的冲突答案:《俄狄浦斯王》12.以下哪项不是礼貌原则的准则?答案:关联准则13.“象”字的笔画数是答案:1114.范仲淹的姓“范”和模范的“范”的繁体字是答案:范、範15.下列哪个词不适合在正式写作时使用?答案:梵婀玲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横向比较是观察不同事物在同一时期或同一环境之下相比较;纵向比较是观察不同事物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作比较。
17.阅读文献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选取合适的文献,如此才能更有效的获取信息。
以下哪项不属于选取文献的方法?答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18.()是作品的灵魂。
答案:主题19.下列哪些作品展现了人与成规之间的冲突?答案:《穆斯林的葬礼》20.按照悬念给出的节点,我们可将悬念分为闭锁式悬念和( )。
答案:开放式悬念21.我们在习惯使用了套话、假大空话之后,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答案:可能增加这个世界的平庸可能丧失主体性可能丧失独特性可能弱化思维的力度22.写作时使用规范词语,我们必须遵循哪些原则?答案:普遍性明确性必要性23.具有温度的写作一般包含哪些内容?答案:真诚的人文关怀客观而不失真情揭示生命的意义彰显真实的人性24.下列哪些因素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情感判断能力?答案:现实生活的经验理性思考和表达清晰的自我认知同情共感的能力25.倾听的方法有哪些?答案:集中注意保持谦虚搁置判断忽略动机26.写作时我们要尽量选择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人们普遍使用的,并且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门行
汉乐府
《东门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出自宋朝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
《东门行》描写的是一个为穷困所迫的下层平民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戏剧冲突十分强烈,历来为人称道。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b ù〕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
译文: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
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
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
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
在上有青天。
在下有年幼的孩子。
你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白发老翁现在也不能安心活下去了!”
作品通过环境的描写和令人揪心的对话,形象地揭示了走投无路的人们起来反抗的过程。
男主人公打算铤而走险,但一时拿不定主意,因此“出东门”而复归。
当他看到家里无衣无食、一贫如洗的情景时,便最后下定决心“拔剑东门去”。
一、关于乐府诗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
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
魏晋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二、作品的思想意义
《东门行》描写了一个穷汉子为穷困所迫, 铤而走险, 起来造反的过程。
反映游子漂泊他乡、游子在外的生活艰苦, 不易还乡。
作品多慷慨激烈之音, 表现强烈的悲痛。
这些对话精练传神,完全是口语,活现出人物急切悲愤的神态。
对话一结束,全诗也完篇,如同剧终幕落,留下一片黑暗、一片宁静,让读者面对着急落的幕布去猜测主人公未来的命运。
此诗以质朴古拙为特色。
不假雕琢,挥洒自如,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其音调疾徐相继,读起来朗朗上口,自有一种天然气韵。
三、作品的艺术特色
1.语言朴实自然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 亲切朴素, 叙事同抒情结合, 感情真摰动人。
诗句句式长短不一, 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 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
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 长短随意, 整散不拘, 灵活自由。
2.押韵灵活
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由, 灵活多变。
有句句押韵的;有隔句押韵的, 如《东门行》等;也有隔两句和三句押韵的, 如《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和“自名为罗敷”相隔两句押韵, 又“照我秦氏楼”和“桂枝为笼钩”更隔五句押韵。
这都显出押韵的变化多端。
3.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
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划人物, 声情毕肖,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1、分析本诗的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妻子:善良、贤慧同时又是小心谨慎的妇人形象
丈夫:粗鲁、果敢同时又是被迫无奈铤而走险的汉子形象
主人公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城市贫民,家中妻儿挨冻受饿,他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愤然出门造反。
全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采用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2、举例分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1、人物对话有鲜明的口语特点,富有感情色彩和生活气息。
2、形式上采用杂言句法,穿插对话,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诗体形式,使篇章错落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