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拟测验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教育不能产业化教育究竟能不能产业化?教育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私人产品相同的属性,比如这种产品的消费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排他性,并且,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得益,例如增加工资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获得精神享受等,其教育花费也就等同于私人的一种投资。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定价,可以买卖。

但是,教育同时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社会公益性。

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可以获得个人的种种直接收益,但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无疑可以给全社会带来广泛的收益,包括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等等。

正因教育消费有溢出效应,也就是公益性,所以,经济学把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

这早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成为世界所有国家主要由政府举办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理论根基。

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教育大会,大会一致认为“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

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

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者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

我们认同这样的认识。

事实上,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国民实行完全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政府对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就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而言,有一部分是可以推向市场或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的。

例如,高校后勤的相当一部分可以而且应当实施市场化或准市场化的改革;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当通过市场来进行;学校依法向社会提供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各种咨询服务等可以是非盈利性的,也可以是盈利性的,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教育本身的产业化。

一个例外是,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可以实行准市场政策,因为他们不是本国的纳税人。

而教育产业化论者却主张把教育推向市场,用经济规律或产业运行规律支配教育的发展;他们鼓吹用办企业的方法办学校,怂恿或鼓动学校追求利润以求生存和发展。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检测卷1(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检测卷1(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综合检测卷(一)(满分:120分时限:12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è)流水淙.淙(zōng)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D.称.职(chè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解析:B项“淙”应读cóng;C项“胴”应读dòng;D项“刹”应读chà。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致..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解析:A项,“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B项,“细大不捐”意为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C项,“热诚”是形容词,热心而诚恳之意,如热诚欢迎,待人热诚。

因前面有动词性的“满怀”,此处应改为名词“热忱”,含“热情”之意。

D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 诗歌部分综合测试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 诗歌部分综合测试

诗歌部分综合测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①(唐)岑参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罗袜②,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③。

【注】①盘石:地名,在黄河南岸。

永乐:地名,在黄河北岸。

闺中:指岑参之妻。

齐梁体:一种诗体。

②罗袜:借指妻子。

③索居:独居。

1.诗歌颈联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见皎皎初月,想起妻子新描画的秀眉,望云团朵朵,想起妻子刚梳理的柔美秀发。

2.诗歌尾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与首联有何关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刻画了一个漂泊在外,满腹相思的独居游子的形象。

与首联的一水相隔、寂寞孤独相呼应。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李白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3.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深思念之情。

高二选修_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__测试题_文档.doc

高二选修_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__测试题_文档.doc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等级题(100分)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屮,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城阕绰约芙蓉泣露迷花倚石忽已瞑B.青瞑金樽钟鼓馔玉天涯霜雪霁寒涔C.俳优兰撩切中肯綮出师一表真名世D.褥署沽取雕栏玉砌且放白鹿青涯间2、下列各句屮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屮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而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A.旧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同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

同牌是同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同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

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 9题。

(12分每小题3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而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己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屮。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拟测验l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拟测验l

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9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2、词这种文体盛行于哪个朝代?()A、唐代B、汉代C、宋代D、元代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B.“我爸李刚”的宣言里,何尝不是充斥着令人浮想联篇的意味?“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这话太值得权力监管部门玩味了。

C.郑宇列举实例,借以说明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在宏扬中华传统价值观点,“不能用西方的‘挈约’取代‘谦让’,用‘自我’取代‘宽容’,用‘经济理性’取代‘爱的回报’。

”D.《蜀相》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偭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等。

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测试卷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测试卷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阶段质量测试卷(二)(《散文之部》实力过关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4·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

《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志向、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改变,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说明。

“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担当和哲学品行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

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志向与贤人政治观念。

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

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缘由。

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

“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才智,提倡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

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

忠信诚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持续而代代相传。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五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文学常识(共39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的赞语。

7、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8、宋代词坛分为二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9、宋代词人苏轼曾用“郊寒岛瘦”来形容中唐时期与在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上的相似特征。

1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87分)三、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

8分)。

11、(1)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A、(2)战士军前半死生,!,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3),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B、(4)山一程,水一程,,。

(纳兰性德《长相思》)(5)漠漠水田飞白鹭,。

,松下清斋折露葵。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C、(6)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7),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8)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四、诗歌鉴赏(共17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3、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6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2分)15、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4分)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19题(共12分)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7、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事不目.见耳闻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8、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赵尝五战于秦19、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3分)(2)、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20~23题。

(14分)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

少为诸生,泛涉书传。

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

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

迁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

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

建炎二年冬,自蒲津涉河围之。

先是徽言移①府州,约折可求夹攻金人。

可求降,金将娄宿挟至城下以招徽言。

徽言故与可求为姻,乃登陴以大义噍②数之。

可求仰曰:“君于我胡大无情。

”徽言摄弓厉言曰:“尔于国家不有情,我尚于尔何情?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一发中之,可求走。

金进攻数败,不得志,围之益急。

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

仗剑坐堂上,慷慨语将士:“我天子守土臣,义不见.蔑敌手。

”因拔佩刀自拟,左右号救持之急。

金兵猥③至,挟徽言以去。

娄宿就见徽言,语曰:“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徽言曰:“吾为建炎天子守。

”娄宿曰:“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徽言怒曰:“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娄宿又出金制曰:“能少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

”徽言益怒,骂曰:“吾荷国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

”娄宿举戟向之,觊其惧状。

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

饮以酒持杯掷娄宿曰我尚饮汝酒乎慢骂不已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杀之。

注释:①移:公文名称,这里作动词。

②噍:jiào,责备。

③猥:形容人多。

(节选自《宋史•忠义》)20、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拔:攻下B.义不见.蔑敌手见:看见C.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尸:陈尸示众D.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

意:神情21、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原之战中徐徽言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在太原被包围、粮道被切断、军令数月不通的情况下,他率军渡过黄河,一举歼灭金军。

B、在金人围攻蒲津的恶战中,面对主动前来劝降的折可求,徐徽言义正词严地痛斥他变节投降的行为并以一箭来表示大义灭亲的态度。

C、徐徽言在城池即将被金人攻破之时,把守城器械全部烧掉;然后慷慨陈词,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来表示宁死不受辱的决心。

D、娄宿诱降徐徽言遭到失败,便举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

徐徽言镇定自若,拿杯掷向娄宿,骂不绝口,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22、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3分)(2)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

(3分)23、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2分)饮以酒持杯掷娄宿曰我尚饮汝酒乎慢骂不已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杀之。

七、现代文阅读鉴赏(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那树王鼎钧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这真令人难以置信。

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

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

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贡。

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长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

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意。

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它依然绿着。

计程车像饥蝗拥来。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

“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

”乘客也喃喃。

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

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

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

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子也不落下。

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啊,啊,树是没有脚的。

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

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

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

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

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60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

于是人死。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

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

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

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到老树叹息,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

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