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意义

合集下载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除夕是中国农历的最后一天,也是春节的前夜。

在中国,除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家庭节日,家人会团聚在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非常丰富,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欢度团圆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和睦,这也是除夕的核心意义之一。

每年的除夕,家人都会尽量空出手中的工作来回家,共度团圆时光。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人们会给家人打电话或发短信,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思念。

这也是中国人心中的“欢度团圆”,意味着我们应该珍惜亲情,守护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二、祭祖缅怀除夕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

中国人非常注重祖先的尊敬和缅怀,会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向先人祭奠,表达尊敬和感激。

这也是人们需要铭记历史和感恩前人的一种方式。

三、迎新春祈福中国人相信新年的到来会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在除夕这一天,人们会到神庙里祈求来年平安、健康、幸福。

同时,中国人还会在家里安放各种吉祥物,如春联、窗花、年画等。

这些物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寓意着健康、福气、吉祥等美好愿景。

四、除旧迎新除夕也是一个弃旧迎新的节日。

中国人会在这一天大扫除,把旧的、脏的、破的东西扔掉或赶走,同时准备好新的、干净的、美好的东西,如新衣服、新家具等。

这也是象征着过去的不好的事情过去了,新的一年充满了机遇和希望。

总之,除夕不仅仅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综合体现。

除夕的寓意和象征非常丰富,代表了人们对家庭、传统、历史、祝福等方面的重视和承认。

对中国人来说,每一年的除夕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值得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回顾。

当然,我们也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欢度团圆,度过快乐、健康、幸福的时光。

除夕的背景和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除夕的背景和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除夕的背景和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除夕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标志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除夕在华人社区和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也被广泛庆祝和重视。

这一天,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共度一个欢乐而庄重的时刻。

除夕的背景和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背景上来看,除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岁时观念,人们观察天象和物候,通过对自然变化的观察来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除夕的来临,意味着农历年的结束,也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除夕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家庭团聚和庆祝的日子。

除夕的意义在于它承载了家庭团聚和传统习俗。

对于很多人来说,除夕是一年中唯一可以团聚全家的时刻,即使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也会努力返乡和家人共度这一天。

家人团聚的时刻,让人们感受到亲情和温暖,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纽带。

除此之外,除夕还有着重要的祈福和祭祀意义。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传统习俗和仪式,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平安。

例如,贴春联、张灯结彩、放鞭炮等活动都意味着驱邪纳福、迎接吉祥的到来。

同时,也有很多地区会举行拜神祭祀活动,向神明祈求祝福和保佑,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

总的来说,除夕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不仅代表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更承载了家庭团聚和传统习俗的意义。

无论身处何地,每个人都能在这一天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幸福的情绪。

除夕的重要性无论在传统文化中还是现代社会中都不可忽视,我们应该珍惜这个与亲情、温暖和希望紧密相连的特殊日子。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以除夕的背景和意义为主题,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简要介绍除夕,包括对其概述、文章结构的说明以及撰写此文的目的。

概述部分可简要介绍除夕的重要性和广泛影响力,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说明文章结构,明确文章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方式。

除夕夜的寓意与象征意义

除夕夜的寓意与象征意义

除夕夜的寓意与象征意义除夕夜,也被称为新年前夜,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传统春节的开端。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等。

除夕夜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日子,也寓意着世界各地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祝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除夕夜的寓意与象征意义。

首先,除夕夜寓意着告别旧的一年。

在这一天,人们会对过去一年的困境和遗憾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也会感谢过去一年所带来的幸福和收获。

踏入新的一年,我们要摒弃过去的烦恼,迎接新的开始。

这种寓意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除夕夜还象征着团聚和家庭的重要性。

在这一天,全家人会齐聚一堂,共享团圆饭。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也是寓意幸福和团结的象征。

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除夕夜,互相关心和支持,展现了家庭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这种寓意提醒着人们要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此外,除夕夜还给人们带来了祈福和祝福的象征意义。

在这一天,人们会燃放鞭炮和放焰火,以驱逐邪灵和祈求新的一年的祝福。

鞭炮声声入耳,烟花绚丽多彩,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的氛围,也象征着破除旧的不好运,让幸福和吉祥洋溢在新的一年里。

除夕夜还有驱除邪灵和祈求好运的寓意。

在中国的传统信仰中,除夕夜被认为是鬼魂和邪灵最活跃的时刻,因此人们会在家门口燃放烟花和挂上对联,以驱逐邪灵的入侵。

同时,人们会在此时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仪式,祈求新的一年的平安和好运。

这种寓意提醒人们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良善的品德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获得吉祥和平安。

最后,除夕夜还具有希望和福运的象征意义。

在这一天,人们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和烟花表演,同时还会给亲朋好友送上红包,以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事业顺利。

这种寓意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对自己和周围人幸福生活的期盼。

红包作为送贺礼的一种形式,也给人们带来了财富和好运的象征。

综上所述,除夕夜作为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具有丰富的寓意与象征意义。

除夕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

除夕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

除夕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一天,它标志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除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重视家庭团圆、祭祖拜神、辞旧迎新、守岁迎祥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除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除夕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团圆的节日。

在中国,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团聚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夕这一天,家人会陆续从外地或外国回到家中,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所有人都会努力抽出时间,回到父母的身边,共度这一特殊的时刻。

家庭成员团聚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家庭中,人们可以亲密交谈、一同品尝美食、开怀大笑,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其次,除夕也是祭祖拜神的重要日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神灵的信仰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除夕之夜,家人们会准备供品,摆放在家中的神桌或神龛前,以供奉祖先和神灵。

家人们会虔诚地行香拜鬼,祈求祖先的保佑和神灵的庇护。

这一传统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也为新的一年祈求吉利和幸福。

此外,辞旧迎新是除夕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过去的一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收获,辞旧意味着告别过去的不如意和困境,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充满希望和机遇。

在辞旧的同时,人们还会进行大扫除,清除家中的旧物和积尘,以象征着摒除旧疾、迎接新的开始。

辞旧迎新的意义在于让人们主动面对过去,乐观面对未来。

最后,守岁迎祥也是除夕的重要意义之一。

守岁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代表一年辞旧迎新的习俗。

在这个晚上,人们会在家中守夜,一直到深夜敲响的钟声宣告新年的来临。

在等待新年钟声的过程中,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聊天、赏花灯、看春晚等,以表达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

守岁迎祥的意义在于护佑家人平安、万象更新,为了祈求来年的吉祥和好运。

总之,除夕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传统习俗。

它是家庭团圆、祭祖拜神、辞旧迎新、守岁迎祥的象征。

这一天,人们相聚一堂,感受家的温暖;祭祖拜神,传承祖先的文化;辞旧迎新,迎接新的开始;守岁迎祥,祈求福运。

除夕的意义与传统习俗

除夕的意义与传统习俗

除夕的意义与传统习俗除夕,又称为年夜,是中国农历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农历最后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象征了希望、团结与繁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除夕的意义以及传统习俗。

一、除夕的意义除夕的意义根植于古老的中国文化与传统。

它标志着过去一年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新年的开始。

除夕是团圆与和谐的象征,家人们会忙碌一整天,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以及进行贴门神、扫房子、贴福字等传统习俗,以希望迎接新年时带来好运与福气。

另外,除夕也是人们展望未来、制定目标的时刻。

在这一天,许多人会进行祭拜祖先与神灵的仪式,以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幸福。

同时,利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会制定新年的计划和目标,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传统习俗除夕的传统习俗在中国的各个地区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寓意吉祥与繁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习俗:1. 年夜饭:年夜饭是除夕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

在饭桌上,各色美食充斥着,象征着幸福、团圆和繁荣。

2. 贴门神:在除夕之前,人们会贴门神来驱逐邪恶和病魔,保佑家人平安吉祥。

门神一般是由红纸制成,上面绘有福神的形象。

它们被贴在门口,以驱逐不祥之气。

3. 扫房子:扫房子是为了清除旧年里的晦气和不顺。

人们会将家里打扫得干净整洁,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4. 红包:发放红包是除夕期间的一个重要传统。

长辈会给年幼的子女和晚辈发放装有一定金额的红包,象征着新年的祝福和富裕。

5. 鞭炮与焰火:在除夕夜,鞭炮与焰火都是不可或缺的。

人们点燃鞭炮和焰火,以驱逐邪魔恶灵,同时也庆祝新年的到来。

6. 守岁:守岁是指在除夕夜不睡觉,一直守候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这一传统寓意着熬过旧时代,迎接新一年的开始。

以上习俗仅仅是中国除夕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每个地区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迎接来年的好运与福气。

综上所述,除夕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束过去一年,迎接新的开始,更在于寓意团圆、吉祥和繁荣。

人们为什么要过除夕节过除夕节的意义

人们为什么要过除夕节过除夕节的意义

人们为什么要过除夕节过除夕节的意义除夕节,也叫过年,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人们过除夕节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原因。

以下是我对于为什么人们要过除夕节的一些观点和理解。

首先,过除夕节是展示家庭团结和亲情的好时机。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的观念,而除夕夜恰好是全家聚在一起团圆的时刻。

即使在现代社会,家人常常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分隔两地,但在除夕夜,大家都会努力回家与亲人相聚。

这个过程表达了对家庭的关爱,凝聚了亲人之间的温暖和亲情。

其次,过除夕节有助于释放一年的疲惫和压力。

在中国文化里,除夕夜意味着一年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传统上,人们会大扫除、祭祀祖先的灵位、贴对联等。

这个过程不仅充实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新一年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而夜晚的时刻,家人们会共度一段愉快的时间,欢笑、吃饭、娱乐等,让大家能够轻松地放松心情,忘却过去一年的疲劳和困扰。

第三,过除夕节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除夕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比如,夜晚的时候,人们要放鞭炮、舞龙舞狮、看春晚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人独特的方式来庆祝新年。

通过过除夕节,人们能够把这些传统习俗代代传承下去,让下一代人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此外,过除夕节还有着寄托吉祥和美好祝愿的含义。

在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人们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通常会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等,目的是为了驱走邪气、招财进宝、希望来年顺利幸福。

人们相信,如果能够在除夕夜充实自己的行为和心态,那么新的一年将会更加顺利和幸福。

这种寄托吉祥和美好祝愿的行为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激情,也能够帮助人们积极面对新的一年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人们过除夕节有着许多值得珍视的原因和意义。

除夕节是家庭团聚和亲情的象征,是释放压力和疲惫的好时机,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寄托吉祥和美好祝愿的重要时间。

希望通过这个节日的过程,人们能够体验到家庭的温暖、生活的喜悦和希望的力量。

除夕的传统习俗与意义

除夕的传统习俗与意义

除夕的传统习俗与意义除夕,即农历大年最后一个晚上,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前夜。

在中国,除夕是一个重要且富有传统意义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本文将就除夕的传统习俗与意义进行探讨。

一、团圆饭除夕的传统习俗之一是举行团圆饭。

在这一天,家人会齐聚一堂,共同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是因为传统中国文化中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将亲人聚在一起以表达团结和和睦的意愿。

团圆饭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情感上的交流,让家人之间的羁绊更加紧密。

二、守岁守岁是除夕夜的另一个重要习俗。

在除夕之夜,家庭成员会一起熬夜,等待新年的到来。

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时间并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守岁的意义在于带来好运和祈福,同时也为家庭带来团结和温馨的氛围。

三、放爆竹放爆竹是中国除夕的另一项传统习俗。

在除夕之夜,大家会放鞭炮和爆竹,以驱走恶灵和邪神,同时也表达对新年的热烈欢迎。

放爆竹的声音震耳欲聋,喜庆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城市里。

四、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除夕的一个重要传统。

春联是用红色纸张写成的对联,上联贴在门楣上,下联贴在门柱上。

春联上一般写有祝福的文字,如福、寿、喜、财等,寓意着新年里的吉祥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五、观赏烟花观赏烟花也是中国除夕的传统之一。

在除夕夜,人们会聚集在广场或户外地方,观看绚丽多彩的烟花。

这些烟花灿烂美丽,舞动在夜空中,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新年的开始。

六、给亲友拜年在除夕这一天,人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给亲友拜年。

拜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人们会互相道喜,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友情和亲情的重视,也传递了一种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除夕习俗背后体现了家人团圆、新年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习俗不仅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重要的纽带,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团圆饭、守岁、放爆竹还是贴春联、观赏烟花和拜年,都是在传递一种独特的情感和祝福。

除夕习俗中的意义和涵义

除夕习俗中的意义和涵义

除夕习俗中的意义和涵义除夕,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的新年前夜。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特殊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除夕习俗的探讨,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涵义。

一、年夜饭:团圆象征在除夕这一天,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通常由多道菜组成,代表着富贵、吉祥、和美好的希望。

从古至今,年夜饭都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重要性。

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团结和亲情的传统。

因此,年夜饭不仅是一种丰盛的盛宴,更是家庭成员共同欢聚、迎接新年的象征。

二、贴春联和门神:祈求祥和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和门神。

春联是一种由对联构成的卷轴,用来祈求来年平安、幸福、顺利。

门神则是精美的画像,被贴在门口,以保护家人免受邪恶势力的侵害。

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为了祈求家人的平安,也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三、放鞭炮:驱邪辟邪在中国的除夕夜,人们常常放鞭炮来驱邪辟邪。

放鞭炮的声音可以驱散邪恶势力,保护住宅和家人的安全。

此外,放鞭炮还有辟邪迎福的象征意义,相信可以带来好运和吉祥。

虽然如今由于环境和安全的原因,放鞭炮的规模有所减小,但这一传统依然保留着,表达着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美好期望。

四、守岁:吉祥降临守岁是指在除夕夜不睡觉,守护新年的到来。

守岁的习俗源自古代,人们相信守夜可以驱散邪恶的气息,迎接吉祥降临。

在守岁过程中,人们常常会进行一系列传统活动,如打牌、看电视、聊天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传承文化,体现着人们对新年幸福和新开始的向往。

五、拜年和送红包:传递祝福除夕这一天,人们会拜访亲友,互相拜年并送红包。

拜年是一种传统的礼仪行为,用来祝福亲友来年平安和幸福。

而红包则是装有一定金额现金的红封袋,象征着财富和吉祥。

通过拜年和送红包,人们传递着祝福和关心,也拉近了亲朋好友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际关系。

六、舞狮和舞龙:驱邪祈福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舞狮和舞龙被视为驱邪、祈福的仪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夕的意义
都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来的,也是中华民族悠远历史的见证者,它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自豪。

中国传统节日无疑也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下面就让我们藉着中国传统节日,去欣赏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吧。

除夕,中华从古至今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没有之一;除夕,中华从古至今最隆重的节日,没有之一;除夕,一个只属于中华人民的节日,没有之一…除夕,这个从几千年以前就延续下来的节日。

已经不能用一个单纯的节日来定义它了。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它让中国传统文化进驻我们的平常生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记得小时候最喜欢一年之中放鞭炮那天。

每到那天,等鞭炮声想起,我和弟弟便会跑窜于长辈间,索要压岁钱。

记得除夕那天,家里总会来次大扫除,那叫“除故纳新”,把家里打扫得干干静静,以迎接新的一年。

那一天,家里也总会把饭留到第二天,妈妈说,这叫前一年的饭吃到第二年,年年都有饭吃。

岁月穿梭,世事变幻,却磨灭不了我对除夕的美好记忆。

相传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

每到除夕,村民便会逃往深山避难。

这年除夕,有一个叫年的小孩子来到村头,他请求一个逃难的老婆婆,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还许诺撵走“夕”兽。

老婆婆见他只是一个孩子,便劝他快去深山避难。

可无耐年的执着,她只得丢下家,离去。

第二天,避难的村民回来了,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老婆婆这才恍然大悟,经老婆婆解释,村民知道了是年驱逐了“夕”兽。

年告诉他们“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从此以后,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

同时,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他们把年的图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这便是除夕的由来。

这个传说的真假当然是无法验证的,但由除夕所诞生出的拜年与过年却是几千年间的中华儿女所最不能忽视的!
古时候,除夕代表的是一年的日子走到了尽头,该去迎接新的一年的日子。

这一天,孩子们换上新衣服。

在街上尽情的玩耍。

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吉利的对联或年画。

大人们则拿出一年努力得到的成果来祭祀上天,祖先。

这个时候,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的见火红的灯笼,人们期盼这新的一年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

这一天,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

等待着春节的到来。

所以说除夕又称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说的就是这个。

不同地方的守岁的习俗又不尽相同,却同样表达着人们对新年来临的喜悦。

犹记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

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对于老北京而言,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还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守岁,是人们对如水岁月逝去的依依惜别,也是人们对来临新年的美好祝愿。

对于古人,除夕的意义就相当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准备最丰盛的食物来犒劳自己和拜年的人。

在桌上,一大家人在饭里共话吉祥。

小孩子等着压岁钱,大人则盼望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

心中的充实感不可言喻!新的一年来临,新的希望也随之来临。

而到了现在,除夕的意义已经不限于此了。

它更突出了一大家人的团聚与健康。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基本的生活早已得到保障。

对于衣食住行的需求也不可与古人相比。

现在,在外漂泊打拼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为了今后的生活更美好,经常一年回家一次或几次。

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安家在外,总以工作繁忙为由,几年也不曾回家一次,每每过年前夕,徒留家中老人在家门口慢慢等待,左顾右盼。

可是谁又知道“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父母要求的不多,只希望能够在一年之末,来年之始与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

父母已一天天老去,我们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也并不多了,你又怎么连一顿年夜饭也不陪父母吃呢?
如此看来,除夕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无论工作多么忙,无论离家多么遥远,更无论回家的路途多么艰辛。

回家过年才是真的过年。

家中的老人或长辈更是盼着自己的后代能够回到家中。

与自己度过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迎接新的一年。

这不仅仅体现的是除夕的重要性,更体现的是人们对家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一家人在这一天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年饭,聊聊家常,又该是多么的温馨。

除夕,这个由无数古人传下来的节日。

它承载了太多人的祝福与愿望。

这几乎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抹杀的节日。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应该被我们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更应该被我们代代相传。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类怎样进步,都请不要忘记中国传统节日,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化。

当又是一年除夕日,在大街,在小巷;在繁华的都市,或在宁静的小镇。

看到一个个手提行李箱的人们。

看到他们归心似箭的神情,别忘了道一声新年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