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心理描写五种方法

心理描写五种方法

心理描写五种方法
1、直接描写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

2、抒情独白
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3、梦境描绘
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梦境描绘的文字一般较多,下面选一较短的进行说明。

4、心理分析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5、行动表现
通过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林冲听说陆谦追杀至沧州,不觉大怒,于是用了“买”“带”“寻”等几个连续的动词,
表现出林冲报仇急切的激愤心理。

写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写的7种写作方法

写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写的7种写作方法

写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写的7种写作方法1.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要深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一步就是要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通过对人物外貌、言行举止、情绪变化等方面的描述,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可以描述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语气、动作等细节,从而在读者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2.利用对比的手法突显人物内心矛盾人物的内心常常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通过对比的手法可以更好地突显这种矛盾。

例如,可以描写人物心中的善良与自私、爱与恨、理智与感性等矛盾情绪的交织,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纷扰和挣扎。

3.利用对话展示人物思想和情感对话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直接展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在对话中,可以呈现人物的矛盾、欲望、恐惧等情绪,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4.利用内心独白展现人物的真实想法内心独白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可以直接展现人物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通过人物的内心 monologue,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加贴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内心独白可以是一种内在的思考、回忆、忏悔等,通过这种方式揭示人物深藏在内心的秘密和真相。

5.利用心理描写和意象描绘人物情感心理描写和意象是传达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描写中可以充分利用外在事物的象征性来代表人物内心的情感。

通过对人物周围环境、自然景物、色彩、气味等的描写,可以暗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层次。

6.利用人物回忆展示过往经历和感情人物的过往经历和感情往往会对其当前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通过人物的回忆可以揭示这些影响。

通过人物的回忆和闪回,读者可以了解人物的成长历程、情感经历和内心挣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和心理动力。

7.利用动作和行为揭示人物内心人物的内心情感往往会通过其言行举止来表达,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可以展现其内心世界。

人物心理描写方法

人物心理描写方法

下是几种常见的人物心理描写方法:直接描写法:直接叙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人物的情绪、心情、想法等。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容易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但如果描写过于简单、平淡,可能会显得单调乏味。

间接描写法: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面部表情等来描写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但也需要读者能够理解并推断人物的内心活动。

反复描写法:通过多次反复描写同一人物的内心世界,逐渐深化读者对人物内心的认识。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深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但也需要注意避免重复和单调。

对比描写法:通过对比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来突出人物内心的某种特质或情感。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突出人物内心的世界,但也需要注意避免对比过于生硬和夸张。

比喻描写法:通过比喻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和贴切性,避免过于牵强附会。

综上所述,人物心理描写方法可以根据情节需要和文学风格的不同,灵活运用不同的描写方式。

除了上述常见的人物心理描写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描写方法,例如:感官描写法:通过描写人物所感受到的声音、味道、触感、气味、视觉等感官体验,来展现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较描写法:通过对比人物与其他人物、物品、场景等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来描写人物的内心特征和情感。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突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但也需要注意避免语言过于生硬和自我意识过强。

举例说明:直接描写法:她看着窗外的雨滴,心中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失落。

间接描写法:他一边敲打键盘,一边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反复描写法:她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时而停下来又继续走动,似乎有什么事情让她焦虑不安。

对比描写法:他一直是个粗犷豪放的人,但此刻他的眼神却充满了温柔和关切,让人不禁感到意外。

比喻描写法:她的心情就像是一池深水,让人看不清底部的深度和危险。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1.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不仅可以反映他们的个性特征,还可以传达他们内心世界的一些信息。

比如,一个自信的人可能会显得风度翩翩;一个忧郁的人可能会有一副阴沉的面容。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让读者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情感状态。

例如,谢淑芬是一个娴静而美丽的女孩,她眉目如画,皮肤白皙,细长的手指透出一丝灵动。

她总是面带微笑,阳光洒满她的周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2.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表达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内心活动。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紧张地来回踱步,一个人可能会摆弄手中的物品。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可以揭示他们的情感和思绪。

例如,李明站在窗前无声地望着远方,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迷茫,手指不自觉地拂过窗台上的尘埃,仿佛在寻找答案。

3.对白描写:通过人物的对话,可以展现他们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

人物的言语表达不仅可以透露他们的情感和意图,还可以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和性格特点。

例如,小明激动地对小红说:“你知道吗?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感觉自己飞上了天堂!”小红微笑着回答:“我知道你一直为此努力,真的很为你高兴!”4.内心独白: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可以直接揭示他们的内心活动和想法。

人物的内心独白可以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形式呈现,使读者更加贴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她站在窗前注视着远方,心中却是一片空白。

她感到孤独和无助,不知道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5.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的结合:环境可以对人物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人物心理描写时可以结合环境的描写,通过环境的渲染来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例如,林峰来到一片静谧的森林里,他感到内心异常平静。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他的心情渐渐放松,思绪随着大自然的呼吸而舒展开来。

综上所述,人物心理描写是文学中重要的手法之一,通过对外貌、动作、对白、内心独白以及环境的描写,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世界。

通过适当运用这些描写方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写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写的7种写作方法

写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写的7种写作方法

写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写的7种写作方法人物心理描写是小说或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下面是七种常用的人物心理描写方法,帮助你更好地写作。

一、直接描写法直接描写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直接告诉读者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例如,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描写:1.人物的自言自语或对白:比如,他心中充满了怀疑,他说:“我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功。

”2.人物的独白或内心独白:比如,她感到非常害怕,她内心疑惑地想道:“我怎么办?我为什么这么害怕?”二、间接描写法间接描写法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周边环境等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变化。

例如,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描写:1.人物的肢体语言:比如,他的手颤抖着,眼神闪烁不定,这表明他内心非常焦虑。

2.人物的动作和行为:比如,他握紧了拳头,这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和决心。

3.人物的环境反应:比如,他来到海边,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感到心神荡漾,神清气爽。

三、比喻和象征法比喻和象征法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心理状态。

例如,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描写:1.使用比喻:比如,他心中充满了爱意,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

2.使用象征物:比如,她心中充满了希望,如同一朵待开的莲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四、环境和氛围法环境和氛围法通过描写周围环境和气氛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描写:1.描写天气和季节:比如,他心情愉快,如同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一样。

2.描写音乐和声音:比如,她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如同欢快的音乐奏响在耳边。

五、回忆和闪回法回忆和闪回法可以通过回忆和闪回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过去的经历。

例如,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描写:1.人物的回忆:比如,他回忆起了童年时的美好时光,感觉内心温暖了许多。

2.人物的闪回:比如,她突然想起了曾经的一段伤心的往事,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后悔。

六、对比和反差法对比和反差法通过对比和反差来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和冲突。

心理描写的形式

心理描写的形式

心理描写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通过对人物内心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描绘,展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在世界的丰富性。

以下是常见的心理描写形式:
1. 直接描写:直接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感变化。

例如:“他的心情沉重,内心充满了无助和孤独。


2. 间接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言语和肢体语言等来暗示其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例如:“他的眉头紧皱,目光游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3. 内心独白:使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呈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让读者直接了解到人物的想法和情感。

例如:“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蓦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思念,我真希望能够再次见到她。


4. 感知描写:描写人物通过感官感知所引发的内心体验。

例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安慰,内心的疲惫瞬间消散了。


5. 意象描写:通过比喻、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情感和内心状态转化成形象化的描述。

例如:“他的心如同一片乌云,阴沉而沉重,仿佛即将下起瓢泼大雨。


6. 内心对话:描写人物在内心与自己展开对话,表现其内心的纷繁复杂。

例如:“我要相信自己,不再害怕失败,我可以做到。


以上形式只是其中的几种常见方式,心理描写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文学创作的需要灵活运用。

通过恰到好处的心理描写,作品能够更加深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情感世界,使读者更好地与人物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归纳总结的心理描写方法

归纳总结的心理描写方法

归纳总结的心理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物。

本文将归纳总结几种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以帮助作家们在创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一、直接心理描写法直接心理描写法是指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来传达信息。

作家可以用形容词或副词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心情和感受。

例如,“他心情烦躁,恨不得发泄出来”、“她兴高采烈地拿起了礼物”。

二、间接心理描写法间接心理描写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外貌等来暗示其内心活动。

通过人物的反应和言行,读者可以推测出其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他脸色苍白,双手颤抖着翻开了信封,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

三、对比心理描写法对比心理描写法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加深读者对人物的理解。

比如,一个人物在外表上看似快乐无忧,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不安。

这种对比可以增加作品的张力和吸引力。

四、心理活动的象征描写心理活动的象征描写是通过描绘与人物内心状态相匹配的外部景物来间接表达人物的心理感受。

例如,“他迎着阳光行走,心中也充满了温暖”。

五、心理对话描写法心理对话描写法是通过人物内心的对话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

这种描写方法常常使用于第一人称叙事中,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例如,“我想,也许这就是命运给我上的一课吧。

”六、心理独白描写法心理独白描写法是将人物的内心话通过直接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心理世界。

这种描写方法在戏剧和剧本中较为常见。

例如,“我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却无力改变现实。

”总结这些心理描写的方法,作家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情景的不同灵活运用,既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过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作品将会更加丰富和生动。

2000字文章已完成,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物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人物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人物心理描绘的几种方法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仔细的描绘,能够详细、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色,表现人物的形象。

那么如何来描绘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好多,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种:一、内心自白法。

即用人物 "如何想 "来表现。

这类写法最能清楚在表示人物的心迹。

如一位同学在《新来的小伙伴》一文中写道:"我笑咪咪地望着他,心想,他从乡间学校转到我们县城学校,必定带来了好多富裕泥土香味的故事 ,," 这句心理描绘,十分理解地把 "我" 对这位新伙伴的喜欢之情表达出来了。

二、光景衬托法:即用对光景的描绘来反应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四周光景的感觉也不同。

因此光景描绘,也能反应人物的内心。

如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 "》中写道:"今日,校园大门双侧插着的彩旗特别娇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分外漂亮,," 这句光景描绘,生动地衬托出 "我"被评为 "三好生 "而喜悦不已的心情。

三、动作示意法: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若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街坊王大婶闲聊,夸 "我"夸得太甚分时, "我脸涨得通红,手不断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 这一细节的描绘,不只把妈妈擅长夸耀子女的特色表现出来,还把 "我"脚踏实地,对妈妈这类做法表示讨厌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作者唐继康文刊《小学校园文化报》 1994 年 10 期第三版)所谓心理描绘,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感情活动进行描绘。

心理描绘能反应人物的思想性格,显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适合的人物心理活动描绘能揭露人物的性格特色,反应人物的思想变化,推进情节的发展,深入文章的主题等。

使专心理描绘注意事项:第一、要抓住人物的实质特色,使心理描绘切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

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很多,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种:一、内心自白法。

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

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

如一位同学在《新来的小伙伴》一文中写道:"我笑咪咪地望着他,心想,他从乡下学校转到我们县城学校,一定带来了好多好多富有泥土香味的故事……”这句心理描写,十分明白地把”我"对这位新伙伴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了。

二、景物衬托法: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如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三、动作暗示法: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邻居王大婶闲谈,夸"我"夸得太过分时,"我脸涨得通红,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 "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但把妈妈善于炫耀子女的特点表现出来,还把"我"实事求是,对妈妈这种做法表示反感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作者唐继康文刊《小学校园文化报》1994年10 期第三版)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使用心理描写注意事项:第一、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第二、要做到恰如其分,实事求是。

不可主观臆造,无限制扩大。

冗长繁琐的心理描写往往令人生厌。

第三、需要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心理描写常用的方法说明:由于例子内容太多,单独收录在一起,另成一文,可以打开对照阅读。

看例子前请先动脑思考。

心理描写例题与评析一、直接描写。

简析:这种方法最常见。

常以“想”等字眼为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提醒。

二、抒情独白式。

这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三、梦境描绘式。

这是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梦境描绘的文字一般较多。

四、心理分析式。

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

五、神态显示式。

这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六、行动表现式。

即在小说、戏剧、记叙文中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七、环境衬托式。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八、幻觉展现式。

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题以描写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为例,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例一:内心独白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例二:幻觉烘托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例三:环境烘托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 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例四:言行烘托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一一48,可怜的“ 48”,我“唉” 了一声便瘫在桌上。

例五:修辞描写我极想打开试卷,可又怕自己看见可怕的结果,就像一个渴睡的人,极想揭开床上的毛毯,又怕钻出一条响尾蛇一样。

作文中常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一)由作者或作品中的“我”直接描述表白(二)通过作品中的“我”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郭沫若的著名话剧《屈原》中《雷电颂》一幕的内心独白:“……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却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 屈原热爱祖国,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却遭到诬蔑诽谤,这段用诗的语言吟出的内心独白,是诗人心灵的呐喊,表达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的精神。

(三)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当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是于勒时,菲利普多年的美梦一下子破灭了,“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 ,他这一动作,是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他来。

他“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过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从菲利普异常的神态、奇怪的动作和语无伦次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内心非常的惊恐,怕这个穷水手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菲利普被吓得失魂落魄了。

又如《社戏》中开船动作的描写衬托出去看社戏时的愉快、急切心理。

(四)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如鲁迅的《社戏》一文,当外祖母和母亲终于同意“我” 去看社戏后,“我” 的心极“轻松”,身体也极“舒展” ,这时,连月夜景物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作者寓情于景,从嗅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描写夜航时观赏到的景物,使得景物富有立体感,很贴切地烘托出了“我” 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五)通过梦境、幻觉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梦幻是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思想意识的一种变形图画。

文学中的梦境是人物心理的间接或曲折的反映,它委婉地透露着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反映着人物的命运,际遇以及对未来憧憬与追求。

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诗人通过梦幻表达了自己盼望收复北方失地的急切心情,抒发了伟大的爱国壮志。

(六)通过细节来间接地表现人物的心理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当祖孙三代人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发生分歧时,有一段细节描写。

“我”尊重母亲走大路,而母亲疼爱孙子走小路。

表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心情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使用心理描写注意事项:第一、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第二、要做到恰如其分,实事求是。

不可主观臆造,无限制扩大。

冗长繁琐的心理描写往往令人生厌。

第三、需要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心理描写常用的方法说明:由于例子内容太多,单独收录在一起,另成一文,可以打开对照阅读。

看例子前请先动脑思考。

心理描写例题与评析一、直接描写。

简析:这种方法最常见。

常以“想”等字眼为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提醒。

二、抒情独白式。

这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三、梦境描绘式。

这是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梦境描绘的文字一般较多。

四、心理分析式。

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

五、神态显示式。

这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六、行动表现式。

即在小说、戏剧、记叙文中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七、环境衬托式。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八、幻觉展现式。

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题以描写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为例,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例一:内心独白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例二:幻觉烘托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例三:环境烘托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 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