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的主要特性等详细介绍
蓝莓简介及栽培要点

蓝莓简介及栽培要点蓝莓,果实呈蓝色,表面有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味道酸甜,并具有独特的馨香气味。
蓝莓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除鲜食外,蓝莓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等行业。
经济效益显著,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蓝莓栽培在20世纪初始于美国,我国蓝莓栽培历史较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蓝莓种植技术。
学习之前,先来认识一下蓝莓。
特征特性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称越橘,是多年生灌木。
根据不同品种,树高从40厘米到240厘米不等,每丛有5~12个主枝,每年不断抽生新枝,每个主枝可保留3~5个结果枝。
蓝莓树的主枝在3~5年时,结果能力最强,6年以后结果能力减弱,需要更新。
蓝莓的叶片为椭圆形或长卵圆形。
叶片互生,叶长从0.7~8厘米不等,因品种不同而有别。
花为两性花,乳白色或粉红色,形如钟状,有清香气味。
花期为7~15天不等。
果实形状为圆形或扁圆形,呈深蓝色或亮蓝色,单果重0.5克~ 2.5克。
种核极小,可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蓝莓是浅根、喜光植物,根系多是须根,没有粗大的主根。
适合在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生长。
蓝莓喜弱酸性土壤,最适合土壤的pH值在4.5~5.5之间。
此外,蓝莓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就是在夏季气温高于30摄氏度和冬季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蓝莓树几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辽宁大连地区,露地蓝莓多在4月中旬萌芽展叶,5月上中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采收,11月份进入越冬阶段。
蓝莓定植第2年有极少量结果,形不成产量,定植第3年进入结果期,之后产量逐年递增,第5、6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内平均亩产为1000~1500千克。
经济寿命长达50年以上。
适种地区:蓝莓品种繁多,根据树形特征、生态特性及果实特点,可将蓝莓简单分为矮丛蓝莓、半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四大类型。
蓝莓的种植的过程中,具体流程又是怎样的呢?蓝莓是每年4月末5月初,基本没有霜冻了,树体的芽鳞片开始松动时,开始撤土、覆膜。
法新蓝莓品种介绍

法新蓝莓品种介绍
1、特征特性:果实较大,表皮深蓝,果肉脆甜,硬度较高,种植后果实一般能同时成熟,而且产量平稳,丰产性强,采摘后果实的品质不会受到长时间存储的影响。
2、生长环境:喜光,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较高,种植时要选择松软肥沃、透气性较强的地块作为种植地。
3、种植要点:提前整地施肥,按株距0.7米、行距2米的规格开挖移栽穴,种植后做好排水、追肥工作。
一、特征特性
1、法新蓝莓是佛罗里达大学于2007年推出的品种,它由“FL96-27”与“温莎”进行杂交培育后得到,是目前较优异的高丛蓝莓品种之一。
2、果实较大,表皮呈深蓝色,硬度较高(适合做成串果),果肉脆甜,风味佳。
3、种植后果实一般能同时成熟,而且产量平稳,丰产性强,采摘后即使进行长时间存储也不会影响到果实的品质。
二、生长环境
1、该品种喜光,喜温暖气候,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2、种植时,应选择松软肥沃、透气性能强、呈微酸性的地块作为种植地,以便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
3、该品种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自花授粉,目前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引种栽培。
三、种植要点
1、种植时要提前整地、施肥,种植地里面的杂物要清理干净,然后整平地面并起垄。
2、按照株距0.7米、行距2米的密度开挖移栽穴,同时要在行间开挖排水沟,开挖后即可移栽,栽后要浇透水。
3、种植期间做好水肥管理工作,蓝莓不耐水涝,雨季要注意排水,生长旺季要及时追肥,确保植株吸收到足够的营养。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蓝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益处。
在农业生产中,蓝莓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和生物学特性对农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蓝莓的生物学特性1. 生长环境蓝莓原产于北美地区,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对光照和温度要求较高。
通常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山脉上,气温适宜,雨水充沛,湿度不太大的地方生长最好。
在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都可以生长。
2. 树形结构蓝莓的树形结构为灌木形,通常植株高度在1米左右,树冠呈圆形或者半圆形,树干颜色为灰色,枝干粗壮,叶片为椭圆形,呈深绿色。
果实成熟后,呈蓝紫色,球形或者近似球形,果实表面光滑。
3. 繁殖生长蓝莓可以通过播种、扦插、分蘖等方式进行繁殖。
一般情况下,选用扦插法繁殖比较常见,可以保证繁殖的品种和优良性状。
蓝莓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3-4年才能开始结果。
二、蓝莓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蓝莓对土壤的要求非常严格,它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PH值在4.5-5.5之间。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选择PH值较低的土壤,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腐殖质,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酸度。
2. 地块准备在进行蓝莓的种植之前,需要对种植地块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进行深翻整地,将土壤中的杂草和根系清除干净。
然后根据土壤情况施肥,增加土壤的肥力。
最后进行排水和平整,确保土壤排水良好。
3. 品种选择蓝莓的品种选择对于栽培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目前,国内一些优良品种已经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4. 种植方法蓝莓的种植方法主要有扦插、移植、分株等。
在进行种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
一般情况下,扦插法是比较常见的种植方法,可以保证繁殖的品种和优良性状。
蓝莓的研究报告

蓝莓的研究报告引言蓝莓(学名:Vaccinium corymbosum)是一种常见的浆果类水果,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它呈圆形或近圆形,果实外表呈紫黑色,内含多汁的果肉。
蓝莓不仅味道美味,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K、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
本文将对蓝莓的生长环境、栽培技术、医疗价值和市场前景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蓝莓的生长环境蓝莓原产于北美洲,生长适应性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它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对高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差。
蓝莓喜欢土壤酸性,通常要求土壤pH值在4.5至5.5之间。
这种低pH值的土壤可以提供适合蓝莓根系生长的环境。
此外,蓝莓还需要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以避免根部积水。
二、蓝莓的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在种植蓝莓之前,需要做好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对土壤进行土壤酸性调节,使其达到适合蓝莓生长的pH值。
其次,除草、锄地和施肥,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
2. 蓝莓品种选择蓝莓有很多不同的品种,不同品种在生长环境和果实特性方面有所差异。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生长环境和市场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品种的果实特性,如果实大小、甜度和产量等。
3. 植株栽培蓝莓一般采用定植和无土栽培两种方式进行栽培。
定植栽培是将蓝莓苗木直接种植在地里,而无土栽培则是将蓝莓苗木种植在容器中,并利用水培或介质栽培技术进行栽培。
4. 病虫害防治蓝莓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蓝莓疫病和蓝莓叶斑病等。
为了保证蓝莓的健康生长,需要定期巡视和喷洒农药或生物农药等防治措施。
5. 收获和储存蓝莓的果实一般在夏季成熟,成熟度一般以果实颜色、大小和味道等为指标进行判断。
收获后,应尽快进行储存,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三、蓝莓的医疗价值蓝莓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还具有丰富的医疗价值。
蓝莓富含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作用。
其中,蓝莓中的花青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抗氧化剂之一,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细胞氧化损伤。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施玲梅1姚超2蓝莓这一水果具有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特别是花青素,其具有活化视网膜,防止眼球疲劳、强化视力、预防血管老化及强心抗癌等保健作用。
由于蓝莓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以及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世界各国都兴起了栽培蓝莓的热潮。
本文将结合本人栽培蓝莓的实践经验,总结蓝莓的生物特性和栽培技术。
一、蓝莓的生物学特性1、蓝莓的栽培种类蓝莓属于杜鹃花科植物,在世界上大约有400种类型,我国主要有91个种类及28个变种,分布的主要区域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
现阶段能够栽培和食用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矮丛蓝莓、高丛蓝莓以及兔眼蓝莓。
高丛蓝莓生产于北美温带以及亚热带,这一蓝莓种类在现阶段是世界上人工栽种面积最大的,高丛蓝莓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南方高丛蓝莓、北方高丛蓝莓以及半高丛蓝莓。
矮丛蓝莓分布的主要区域有加拿大东部沿海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其主要为野生资源,树高在0.5m 以下,比较适合种植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其在高丛蓝莓的北界分布较广。
兔眼蓝莓,原产自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其树高能够达到2~5m ,有着较为旺盛的生长势头,具有耐热、抗旱、丰产及长寿等优势,对于土壤酸度要求较低,其需水期与休眠期比较短,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面积较广。
2、蓝莓的形态特征蓝莓属于灌木,其树体形态大小存在着明显差异,树高最高达5m ,最低可达0.3m ,属于丛生植物,存在常绿类型、落叶类型、单叶互生类型、有锯齿类型及叶全缘类型,通常花冠呈现为铃形或者是坛形。
蓝莓的花瓣在基部联合,外缘呈现四裂或是五裂,主要为粉红色和白色,一般有8~10个雄蕊,比花柱短。
其授粉渠道为风媒或者是昆虫,总状花序为其主要花序,大多数品种在果实成熟时呈现为蓝黑色,有一些呈现为红色,果实主要有椭圆形、球形、扁圆形以及梨形几种形态。
3、蓝莓的生长习性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蓝莓能够进行多次生长,比较普遍的为二次生长,在我国以云南为主等南方地区,一年之中蓝莓的生长高峰有两次,5~6月份为第一次,7月中旬~8月中旬为第二次。
蓝莓品种种类及特点

蓝莓品种种类及特点蓝莓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水果,它的果实鲜美多汁,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下,蓝莓会有不同的品种,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蓝莓的品种和特点。
1. 低地蓝莓(Vaccinium angustifolium)低地蓝莓是蓝莓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它的果实呈深蓝色,果汁甜酸适口,同时也富含营养。
低地蓝莓的果实较小,但数量多,所以采摘起来比较方便。
这种蓝莓喜欢在较低的海拔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适合在北美和欧洲的山区种植。
2. 高地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高地蓝莓又称为北美蓝莓,它的果实呈深蓝色,味道更鲜美,口感更细腻,营养价值更高。
高地蓝莓的果实较大,但数量较少,所以采摘起来比较困难。
这种蓝莓适合在海拔较高、气候较干燥的地区种植,例如北美的大平原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3. 矮生蓝莓(Vaccinium myrtillus)矮生蓝莓也叫欧洲蓝莓,它的果实呈深紫色,味道酸甜适口,营养价值也很高。
矮生蓝莓的果实比较小,但数量较多,所以采摘比较容易。
这种蓝莓适合在海拔较高、气候较寒冷的地区种植,例如欧洲的山区和北欧国家。
4. 晚熟蓝莓(Vaccinium ashei)晚熟蓝莓又叫南方蓝莓,它的果实呈深紫色,味道甜美多汁,口感更为柔软,营养价值更高。
晚熟蓝莓的果实较大,但数量较少,所以采摘起来比较困难。
这种蓝莓适合在气候较温暖、日照充足的地区种植,例如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乔治亚州。
除了以上四种常见的蓝莓品种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品种,例如粉蓝莓、半高蓝莓和野生蓝莓等。
这些品种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宜种植的条件。
总的来说,蓝莓作为一种美味又营养的水果,它的品种众多,每一种品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适宜种植的条件。
通过了解蓝莓的品种和特点,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蓝莓品种,从而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蓝莓(学名:Vaccinium corymbosum)是一种果实呈蓝色或黑色的灌木植物,属于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蓝莓原产于北美洲,现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它不仅具有高营养价值,还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蓝莓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如下:1. 植株形态:蓝莓为丛生小灌木,高度一般为1.5-2.5米,枝条直立,具有锈色、光滑的皮肤。
叶子为椭圆形,边缘呈波状,革质,深绿色。
2. 花期和花序:蓝莓的花期一般在春季,花朵呈白色或粉红色,花瓣5片,聚生于交叉分枝的顶端,形成花序。
每个花序通常有6-8朵花。
3. 果实:蓝莓的果实为浆果,通常为蓝色或黑色,椭圆形,直径约为8-12毫米。
果实味道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和膳食纤维。
4. 根系:蓝莓的根系为浅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容易受干旱和水涝的影响。
蓝莓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选择:蓝莓喜欢酸性的土壤,pH值应在4.5-5.5之间。
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富含腐殖质。
2. 种植方式:蓝莓可以通过扦插、分蘖和移植等方式进行繁殖。
扦插和分蘖适用于保留和繁殖优良品种,而移植适用于引进新品种。
3. 种植密度:蓝莓的种植密度通常为每亩1000-2000株。
种植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4. 施肥管理:蓝莓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需求较高。
施肥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植株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配比,以避免过量施肥或缺乏营养。
5. 病虫害防治:蓝莓容易受到蓝莓瘟疫、灰霉病、蓝莓白粉病、蓝莓蚜虫等病虫害的侵害。
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合理使用农药等。
6. 管理修剪:蓝莓的管理修剪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结实。
主要包括除去死枝、疏薄过密枝条、整形修剪等。
7. 防寒措施:蓝莓对寒冷的耐受性较弱,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草帘、移植于较温暖的地区等。
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农民们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获得丰收和经济效益。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是一种落叶低矮灌木,属于杜鹃花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果树。
其果实形状饱满,鲜艳而美味,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蓝莓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增强免疫力、防止衰老等方面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蓝莓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被广泛种植。
本文将从生物学特性、适宜环境以及栽培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蓝莓的栽培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1、树形特征蓝莓树干直立,分枝呈圆锥状或放射状散生,树冠主要生长在20-150cm的范围内。
枝条灰色,有细毛,新枝条具有明显的褐色点状小斑点。
从第二年开始,蓝莓的主干就会停止向上生长,形成树冠。
一般蓝莓的植株高度在1-2米之间,每亩可种植2000-3000棵左右。
蓝莓叶片呈椭圆形或卵形,宽约2-5.5厘米,长5-10厘米,颜色绿中带灰,有些品种叶片边缘具有锯齿状芒刺。
蓝莓叶子表面较有光泽,形态有弹性,可做出一些小型的工艺品。
3、花特征蓝莓是一个自交劣种,花序为圆锥形或伞状,有5-17朵花,每朵花的花冠颜色为白色或粉红色,花瓣数目为5,花朵直径约为0.5-1厘米。
蓝莓的开花期一般在4-5月份,花期短暂一般只有7-10天左右,而开花时间会因品种和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4、果实特征蓝莓果实直径约为0.8-1.5厘米,成熟时色泽由淡绿色变成鲜艳的蓝紫色,果实表皮光滑而有光泽。
蓝莓果实味甜而酸,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花翁素、锰、钾、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
二、适宜环境1、气候条件蓝莓喜欢寒冷气候,倾向于生长在寒带和温带地区,适宜生长在温度8-20摄氏度的环境下。
在我国,蓝莓主要分布在长江及以南的各省市和东北地区,其中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黑龙江等省市生产较为集中。
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蓝莓的生长周期一般在5到10年之间。
2、土壤要求蓝莓喜欢酸性土壤,理想的土壤pH值为4.5-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1212121
一.蓝莓的主要特性
蓝莓(Blueberry)属杜鹃花科越桔属(Vaccinium) 浆果类灌木,其果实内所特有的蓝莓花青素等物质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
1.保健价值
蓝莓果实不仅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包括抗氧化物(VA, Vc, VE),靴酸、叶酸(vb)、抗菌成分和丰富的食用纤维等,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保健作用:
(1)蓝莓果实的VMA(花色苷色素)对眼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够减轻眼的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
(2)具有保护毛细血管及抗氧化的作用。
(3)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力。
(4)具有良好的消除体内炎症的作用,尤其对尿路感染、慢性肾炎的作用最为显著。
(5)具有抗癌作用。
2.品种特性
蓝莓果实大小近似于樱桃,呈蓝色及亮蓝色,风味甜酸并有特殊的香气,口感极佳。
蓝莓种子极小入口几乎没有感觉,没有象樱桃那样的果柄和种子等不可食用部分,吃起来非常方便。
植物分类为杜鹃科越橘属植物的统称,因其果实呈蓝色而称为蓝莓,主要分布于北美和欧洲。
树高1~2m,喜酸性土壤,不耐干旱。
目前全世界值得推广的栽培品种近200余个,并因气候特点的不同可分为:
(1)适于北方较寒冷地区的矮丛蓝莓和北高丛蓝莓;
(2)适于南方暖温带地区的南高丛蓝莓;
(3)适于南方地区的兔眼蓝莓等。
其中北高丛蓝莓风味及蓝莓花青素含量均好于其他两类,国际市场需求量最大。
3.栽培要点
蓝莓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尤其是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具有独特之处,它的根系生长需要偏酸的环境条件,所以要求土壤PH为4.0~5.2之间,并且还要求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通气状况良好。
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土壤属于中性沙壤土,栽培越橘时要进行土壤改良。
一般采取施加S粉的方法。
在辽宁省以北地区冬季需采取防寒措施,防止树木枯稍或枯死。
为维持树木正常生长和结果,要适时修剪。
育苗通常采取扦插、组织培养等方法。
二、国内外蓝莓栽培概况
1.国外栽培情况
北美在过去的10年内,栽培面积以平均30%的速度递增,到2003年达10万公顷,总产量超过20万吨。
智利和阿根廷在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蓝莓,98%鲜果出口,栽培面积每年以30%~50%的速度递增,到2003年为2500公顷,总产量为1万吨。
波兰以出口德国和英国为目标,2000年栽培面积500公顷,到2003年达到1000公顷。
日本2003年全国种植面积300公顷,产量约3000吨,仅够国内需求量的7%。
每年进口5万吨。
目前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总面积约12万公顷,产品供不应求
2.我国栽培情况
我国蓝莓种植业发展较慢,目前全国有蓝莓种植面积约200公顷。
目前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等。
其中以日本企业在山东的种植基地面积最大,约60公顷左右,其产品全部销往日本,2004年鲜果在日本市场销售价合人民币为20万/吨,冷冻果为5万元/吨,每亩地平均产值在6万元左右。
三、蓝莓产品及其市场需求与前景
1.蓝莓产品
由于蓝莓特殊的保健价值,产品的深加工市场非常广阔。
参照目前日本市场的状况,蓝莓的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
主要有蓝莓果酱、蓝莓果糖、蓝莓酒、等
(2)保健品。
蓝莓眼保健产品、蓝莓老年保健产品等
(3)蓝莓花青素
2.市场需求与前景
国际市场
由于蓝莓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极大,且售价昂贵,产品供不应求。
目前国际市场价格:
(1)鲜果销售:美国:10-20美元/公斤。
日本:30-50美元/公斤。
(2)鲜果出口:美国:8-15美元/公斤。
智利:12-25美元/公斤。
波兰5-8美元/公斤。
(3)冷冻果:2600-4000美元/吨
(4)浓缩果汁:3.0-4.0万美元/吨,为苹果浓缩果汁的30~40倍。
(5)蓝莓色素:380-450美元/公斤(大于25%)
辽宁省在7年前开始引种蓝莓,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种植规模。
目前全省有蓝莓种植面积约600亩,其中大部分处于试种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与产业化生产。
辽宁的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北纬39°~43°之间,适宜北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的种植。
按目前的最低估价保守计算,种植蓝莓年产值可达3.2万元/亩。
从市场来看,仅日本现在每年蓝莓的销售量近4~5万吨,而本国产量不足全国消费量的4%。
因此,在辽宁发展蓝莓种植业并组织出口日本具有巨大的潜力。
从全球看,目前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蓝莓,总面积约12万公顷,产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40~50%,所以发展蓝莓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前景诱人。
国内市场
我国民众目前对蓝莓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市场上也没有蓝莓及其制品出售。
据悉,在国内一些大城市的高级酒店内有蓝莓鲜果出售,多数是从欧美进口,价格高达400元人民币/kg。
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保健意识的多民族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信不远的将来蓝莓及其产品一定会走进普通百姓之家。
近年来,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等原因,导致青少年的视力普遍下降,而蓝莓具有明显减缓和恢复青少年假性近视的功能。
因此,在我国发展蓝莓产业,开发眼保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由于蓝莓果实采摘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利用我国目前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开发蓝莓产业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四、发展蓝莓的可行性
1.自然优势
我国酸性土面积较大而且土类较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热带、东部湿润季风区和东北地区。
南方酸性土壤可以栽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
东北地区土壤呈酸性(4.5~5.5),有机质含量高,且水源充足,适合栽培蓝莓的土地面积较大,东北地区的退参退耕地和沼泽地有百万亩之多,适合栽植矮丛蓝莓、半高丛蓝莓。
而辽宁(丹东、大连)、山东等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对中性土壤进行改良后,适宜栽植北高丛蓝莓。
除此之外,可利用农用温室可用来发展蓝莓,实现反季节栽培以提高蓝莓的商品价值。
也可利用一些废弃的温室进行冬季简易防寒来种植蓝莓。
北方地区温室栽培也可发展南高丛蓝莓。
2.劳动力资源优势
蓝莓生产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采收及管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欧美地区每公斤蓝莓采收费为10~16元,日本为18~20元,而中国为0.5元。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欧美及日本的1/20~1/30,因此中国发展蓝莓具有较高的劳动力优势。
3.市场优势
目前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市场尚属空白,开发潜力巨大。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条件便利,适宜组织蓝莓鲜果向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出口。
4.技术优势
(1)先后从日本引进蓝莓优良品种102个,现保有品种86个,其中主要为北高丛蓝莓。
(2)开发了适宜北方地区的保护地、半保护地以及露地栽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3)确立了适合北方地区露地防寒越冬的3种技术方法。
(4)开发了蓝莓组织培养配方和具有特色的炼苗技术,并进行了部分苗木培育。
(5)开发了蓝莓扦插育苗和壮苗抚育技术。
(6)开发了蓝莓专用种植土。
(7)开发了培育无籽蓝莓技术。
(8)确立了就地取材解决土地改良的技术方法。
(9)编写了《21世纪天然保健浆果-蓝莓的特性与栽培管理》专著一部。
(10)与大连轻工学院合作进行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和产品深加工研究。
五、蓝莓生产的成本分析
本成本分析仅适于大连地区简单核算,仅供参考。
1.露地栽培(元/亩,土地费用除外,按15年计算)
(1)投入:土地改良及材料费1000元×3次=3000元;苗木费350×15元=5250元;人工费1000元×15年=15000元;灌溉费300元×15年=4500元。
合计27750
(2)产出:如果以15年为核算周期,前3年控制结实,则产果期为12年。
生产期12年×1000kg×30元/kg=360000元
(3)15年纯利润:360000-27750=332250元;15年内年平均利润为22150元/亩
2.保护地栽培(元/亩,土地费用除外,按15年计算)
(1)投入:温室建设费40000元,土地改良费1000元×3次=3000元;苗木费500×15元=7500元;人工费1000元×15年=15000元;灌溉费300元×15年=4500元。
合计70000元
(2)产出:如果以15年为核算周期,前3年控制结实,则产果期为12年。
生产期12年×1300kg×100元/kg=1560000元
(3)15年纯利润:1560000-70000=1490000元;15年内年平均利润为99333元/亩
21212121 1212
21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