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共39页文档
说课 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相互转化_

26
Fe
3d64s2
55.85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高中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1 第三章第2节第3课时
化学与环境学院 肖瑶
补铁产品
Fe2+
为何补铁是补Fe2+而非Fe3+ ?
【血红蛋白分子】 原因
原因:含有Fe2+ 的血红蛋白具 有携氧功能
药片外观
说明书
思考:补铁药片外层的薄膜衣有何作用?
实验
Fe2+
Fe3+
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血红色
一、Fe2+
Fe3+
Fe2+能够被O2氧化为Fe3+ 探究实验 Fe2+能否被O2氧化为Fe3+?
解答 探究 提问
一、Fe2+
Fe3+
问题
补铁药片 外层的薄 离子膜方衣程有式什: 么作用?
实验
Fe2+
Fe3+
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血红色
失去 1e- × 4
生活
化学
生活
导入新课
主体内容
小结运用
板书设计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一、 Fe2+ -e-,氧化剂
(还原性) O2
Fe3+
实验设计:药片 H+
Fe2+ 2、振荡(O2) Fe3+
1、KSCN溶液
4Fe2++O2+4H+
4Fe3++2H2O
二、 Fe3+
+e-,还原剂 Vc
Fe2+
高一化学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再加入适量鲜桔汁,振荡,观察现象。
维生素C与Fe3+的亲密接触让人们远离贫血!
氧化剂
Fe2+
还原剂
氧化剂:
Fe3+
O2 、浓硫酸 、 HNO3 、 KMnO4 等 还原剂:
Fe粉、 Cu粉、 H2S 、KI 等
Fe3+仅有氧化性
实验试剂
还原性铁粉 KSCN溶液
FeCl2溶液
氯水(有氧化性)
FeCl3溶液
淀粉KI试纸(I2遇淀粉变蓝)
H2O2 溶液(H+)(具有氧化性)
参考方案
实验1:在约1mL FeCl2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
滴入适量氯水(Cl2具有氧化性),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在装有1mL Fe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
溶液,再加入几滴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在1mL 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用玻璃棒蘸取FeCl3溶液并滴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上,观察实验现象。
防治贫血症
Fe2+
[O] 维生素C
Fe3+
【实验】往约1mL FeCl3溶液中加入2滴 KSCN溶液,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血液有输送氧气的功能,主 要与什么物质有关?
血红蛋白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研究对象:
Fe2+、Fe3+
预测物质性质: Fe2+ Fe3+
Fe3+ 需加氧化剂 Fe2+ 需加还原剂
设计实验:
······
高一化学二价铁跟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教案

高一化学二价铁跟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教案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2+3+Fe、Fe的性质及相互转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
之前我们已学习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以及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这对本章内容起了铺垫,也是对铁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
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以后学习化学(必修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2+3+可见,Fe、Fe的性质及相互转变在整个高中化学教材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节课的目标我从三方面讲:(1)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和转变,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与难点2+3+2+3+重点:Fe、Fe的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Fe、Fe的检验难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法指导1、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结合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2+3+Fe、Fe的性质和检验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采用问题引入,提出问题,采用讨论、探究实验等方式,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关于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
增加了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转化(课件)高中化学

Fe3+被还原为Fe2+
实验内容
【实验7】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3溶液,滴加在淀粉KI试纸观察现象。分析变 色过程,发生了什么反应?
FeCl3溶液
实验现象
淀粉KI试纸变为蓝色
实验原理 探究结论
2Fe3+ + 2I- = 3Fe2+ + I2 Fe3+被还原为Fe2+
实验内容
【实验8】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Fe3+还能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后转化为Fe2+? 在给定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现象。 FeCl3溶液
Fe2+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
Fe3+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化剂:O2、 Cl2、Br2、H2O2、HNO3、KMnO4 等
实验内容
【实验5】向装有较稀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观察现象。分析变色过程, 发生了什么反应?
FeCl3溶液
实验现象
加入适量铁粉
实验原理 探究结论
FeCl3溶液
向移动,Fe2+浓度增大,实验③水溶液中c(Fe2+)大于实验①中c(Fe2+),正确;
D项,实验③中再加入4滴0.1 mol·L-1 FeCl2溶液,Fe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I2浓度减小,振荡静置,CCl4层溶液颜色变浅,错误。
答案:D
谢谢欣赏
实验目的
掌握Fe2+、Fe3+相互转化的途径;
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观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与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 学科核心素养
实验内容
【实验1】向装有较稀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分析的变色过程, 发生了什么反应?
Fe3 和Fe2 的转化及检验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Fe3+和Fe2+的转化及检验教材分析1、学生分析⑴新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故可以让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Fe3+和Fe2+相互转化所需要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相互转化的实验,总结三价铁和二价铁的检验方法。
⑵新课学习中,学生心理特征分析:铁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按“生活→化学→生活”的主线,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用江西南昌县刘家村的“怪水”现象引入新课,演示“茶水→墨水→茶水”实验,由此揭秘Fe3+、Fe2+之间相互转化。
茶水变色实验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结合进一步分析实现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条件。
最后回归生活,解释补铁药品外加薄膜衣以及与维生素C搭配使用更利于吸收的原理,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
学生自主总结三价铁和二价铁的检验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Fe3+、Fe2+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⑵学会书写Fe3+和Fe2+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⑶学会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4)学会Fe3+、Fe2+的检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⑴观察Fe3+和Fe2+相互转化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和分析能力。
⑵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Fe3+和Fe2+相互转化的条件,总结Fe3+、Fe2+的检验方法。
⑶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刘家村“怪水”现象的情境、“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的实验、生活中的补铁药品,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培养化学联系生活的意识,增强用化学来解释生活现象的观点。
(3)了解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的原理,强化铁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
高一化学fe2+与fe3+的相互转化(中学课件201910)

实验3:在1mL 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用玻璃棒蘸取FeCl3溶液并滴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上,观察实验现象。
防治贫血症
Fe2+
[O] 维生素C
Fe3+
【实验】往约1mL FeCl3溶液中加入2滴 KSCN溶液, 再加入适量鲜桔汁,振荡,观察现象。
;安全计算器 https:// 安全计算器
;
上不负时主 下不阿权幸 中不侈亲族 外不为朋党 不以逢时改节 不以图位卖忠 所载章疏四篇 可为万代王者法 虽汉之刘向 魏之徐邈 晋之山涛 宋之谢朏 才则才矣 比文贞之雅道 不有遗行乎?前代诤臣 一人而已 赞曰 智者不谏 谏或不智 智者尽言 国家之利 郑公达节 才周经济 太宗 用之 子孙长世 《旧唐书》 後晋·刘昫等史籍选要 ○虞世南 李百药(子安期) 褚亮(刘孝孙 李玄道 李守素附) 虞世南 字伯施 越州余姚人 隋内史侍郎世基弟也 祖检 梁始兴王谘议;父荔 陈太子中庶子 俱有重名 叔父寄 陈中书侍郎 无子 以世南继后 故字曰伯施 世南性沈静寡欲 笃志勤学 少与兄世基受学于吴郡顾野王 经十余年 精思 不倦 或累旬不盥栉 善属文 常祖述徐陵 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 又同郡沙门智永 善王羲之书 世南师焉 妙得其体 由是声名籍甚 天嘉中 荔卒 世南尚幼 哀毁殆不胜丧 陈文帝知其二子博学 每遣中使至其家将护之 及服阕 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寄陷于陈宝应 在闽 越中 世南虽除丧 犹布衣 蔬食 至太建末 宝应破 寄还 方令世南释布食肉 至德初 除西阳王友 陈灭 与世基同入长安 俱有重名 时人方之二陆 时炀帝在藩 闻其名 与秦王俊辟书交至 以母老固辞 晋王令使者追之 大业初 累授秘书郎 迁起居舍人 时世基当朝贵盛
《Fe2 与Fe3 的检验及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Fe2+与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教学设计北京市日坛中学孙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铁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材分析】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最常见的变价金属,铁在生命领域、现代社会均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必修1以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主要内容,介绍了铁离子的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与相互转化条件,不同价态的铁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从教材表面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并不高,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巩固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更是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与生命健康、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极好时机。
【学生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示范高中的学生,他们基础较好,求知欲望强,乐于展现自我。
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在初中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在能力层面上,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完整的实验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却不知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
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相互转化

Fe2+转化为Fe3+
三、实施实验(注意节约药品, Fe2+的溶液 用硫酸亚铁固体加适量水溶解得到。 1、实验现象 。
2、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 四、结论 。
Fe3+转化为Fe2+
一、理论指导: 从氧化还原的的角度分析, 3+ 2+ Fe Fe 属于 反应, 该变化需加 剂
Fe3+转化为Fe2+
探讨Fe2+与Fe3+相互转化
石河子第二中学 唐德成
Fe2+转化为Fe3+
一、理论指导: 从氧化还原的的角度分析, 2+ 3+ Fe Fe 属于 反应, 该变化需加 剂
Fe2+转化为Fe3+
二、实验方案设计: 1、试剂 。 2、操作步骤 (1) 。 (2) 。 (3) 。 3、现象与结论预测 。 要求:在草稿纸上认真详细地写出方 案设计,特别是操作步骤。
2、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 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 的质量减少,溶液是蓝色,同时有 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还原反 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 ) A.Fe3+ , Fe2+ , SCN- , ClB.Fe3+ , K+ , H+ , IC.Fe2+ ,H+ ,OH-,ClD.Fe3+ , K+ , NO3- , H+
二、实验方案设计: 1、试剂 。 2、操作步骤 (1) 。 (2) 。 (3) 。 3、现象与结论预测 。 要求:在草稿纸上认真详细地写出方 案设计,特别是操作步骤。
Fe3+转化为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