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正确姿势有什么讲究】 正确的跑步姿势分解图
正确跑步姿势:避免运动损伤

正确跑步姿势:避免运动损伤跑步是一项受欢迎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率、减肥塑形等。
然而,如果跑步姿势不正确,就会增加受伤的风险,甚至导致运动损伤。
因此,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正确的跑步姿势,帮助跑步爱好者避免运动损伤。
### 1. 头部和身体正确的跑步姿势中,头部应该保持自然挺直,目光平视前方,不要低头或仰头。
头部的位置应该与身体轴线保持一致,不要左右摇摆。
同时,保持颈部放松,不要紧绷。
身体要保持挺直,不要前倾或后仰,保持自然的站姿。
### 2. 手臂和肩膀正确的跑步姿势中,手臂应该放松自然地摆动,幅度不宜过大。
手臂的摆动应该是前后方向,而不是横向。
肩膀要放松向下,不要耸肩。
保持肩部和手臂的协调摆动,可以提高跑步效率,减少对关节的压力。
### 3. 手部和手指手部要自然放松,握拳不要过紧。
手指微微弯曲,但不要过度弯曲,避免手部肌肉过度紧张。
手部的姿势要保持自然,不要过于僵硬或摆动幅度过大。
### 4. 臀部和腰部正确的跑步姿势中,臀部要稍微用力向前挺,保持臀部肌肉的紧实。
腰部要保持挺直,不要过度前倾或后仰。
臀部和腰部的协调可以帮助提高跑步效率,减少对腰部和臀部的损伤。
### 5. 腿部和脚步腿部的动作要自然流畅,不要过度用力或过于僵硬。
脚步要着地平稳,脚掌先着地,然后脚跟着地,保持脚步的节奏稳定。
脚步的着地位置要适中,不要过于靠前或过于靠后,避免对膝盖和脚踝的损伤。
### 6. 呼吸正确的呼吸是跑步过程中的关键。
要保持深呼吸,吸气和呼气要均匀有力,不要呼吸急促或过于用力。
呼吸要与步伐协调,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减少疲劳感。
### 7. 注意事项在跑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伸展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造成拉伤。
在跑步结束后,要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帮助肌肉恢复。
另外,选择合适的跑鞋也是很重要的,要根据自己的脚型和跑步习惯选择适合的跑鞋,减少对脚部的损伤。
总之,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帮助跑步爱好者提高跑步效率,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跑步的正确姿势-跑步的好处

跑步的正确姿势-跑步的好处跑步,很多人都很喜欢,也是很多朋友锻炼身体的首选项目之一,觉得提起脚甩开腿就能动,没有场地没有器械限制,最是轻松简单。
不过,跑步本身,其实是个相当需要技术的运动!首先,跑步需要用到膝盖较多,而膝盖摩擦越多,受伤几率自然也越高。
另外,跑步过程中,每一步的冲击都可以达到你自身体重的2-8倍,也更容易引起身体与关节的损伤!那么跑步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瞧瞧吧~正确的跑步姿势跑步时——1、身体保持正直,不可前倾后倒;2、头部朝向前方,不要左右晃动;3、手臂放低向前摆动,幅度不宜过大;4、臀部必须时刻保持在身体正下方;5、膝盖向前弯曲,但不要抬得太高;6、小步快频地跑,避免步伐过大;7、落地时用脚的中部着地;8、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放松。
跑步常见的几个误区刚开始就猛跑很多人减肥心切,一上来就跑。
事实上,这并不是最佳的减肥跑步法。
人体内的能源分为快速能源和储备能源,只有当快速能源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你体内的储备能源“脂肪”才会开始燃烧。
就是说,如果体能不太好,甚至有可能你已经跑累了,脂肪还没开始消耗。
空腹跑步一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早上起床去跑步,早晨起床身体处于一个脱水低糖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开始运动会导致眩晕、头昏眼花等症状,所以跑步之前需要补充点能量,比如:全麦面包、香蕉、能量棒等等。
随便穿衣服鞋子随便套上双鞋就去跑步,效果会打折。
很多人喜欢穿板鞋跑步,专家表示板鞋鞋底太平,缓震功能不理想,也会间接导致膝盖受损。
鞋子是最重要的跑步装备,选择专业跑鞋还得注意大小,原则就是宁愿大一点也绝对不能小一号,否则容易磨伤。
运动服一定要选择合身舒适的,这样才不会有“负担”,如果衣服不合身会影响跑步姿态,间接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跑前不做拉伸许多人一开始就直接跑,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跑步前拉伸可以热身、防止受伤,跑步后拉伸可以放松肌肉,促进恢复,另一方面还可以先消耗一部分糖原,这样再跑步,脂肪的燃烧效率能大大提高。
跑步走的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

跑步走的动作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头和肩: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
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等。
2. 臂部动作:跑步时,两臂应自然摆动。
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
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3. 腿部动作:两腿微弯,听到跑步的预令后,左腿利用右腿的蹬力向前迈出,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向前移。
右脚照此法动作。
4. 脚步动作:跑步时,脚尖要向前,脚跟紧随,脚步要轻快。
前脚掌着地时,膝盖要有力,身体要保持稳定。
5. 身体姿势:上体微向前倾,保持正直,腹部收紧,背部挺直。
6. 节奏和速度: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保持稳定的节奏。
教学方法:
1. 讲解示范:教师先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然后亲自示范,让学生明确跑步走的动作要领。
2. 分解练习:将跑步走的动作分解为头部、臂部、腿部、脚步和身体姿势等部分,逐一进行练习。
3. 集体练习: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和纠正动作,确保每个人都掌握跑步走的要领。
4. 慢速练习:在确保动作要领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行进速度,从每分钟150步左右开始,逐步达到170-180步。
5. 反复练习:加强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跑步走的动作要领,形成稳定的动作节奏。
6. 考核与评价:对学生的跑步走动作进行考核,确保每个人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跑步走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
的跑步姿势。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地运用跑步走的要领。
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

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起跑姿势对于跑步者来说非常重要,正确的起跑姿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力和保持身体的平衡,从而提高跑步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帮助跑步者们提升自己的跑步技术和成绩。
一、起跑姿势的重要性起跑姿势是决定跑步者能否迅速起步、保持平衡、发挥全身力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稳定、合理的起跑姿势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肌肉力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提高起步速度和爆发力。
二、正确的起跑姿势要点1. 准备姿势: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身体直立,保持轻微的屈膝状态。
膝盖不应过度弯曲或过度伸展。
双臂自然下垂,放松肩膀和手臂。
2. 起跑姿势:a. 首先,将一只脚向后迈出一步,脚趾着地,脚跟抬起,重心略向前倾。
b. 脚距离起跑线稍微大于肩宽,另一只脚也与前脚足距离相同,但位置略向后。
c. 身体呈轻微俯身状态,胸部略低,以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
d. 双臂弯曲于身体两侧,手肘轻微弯曲,手掌自然握拳。
3. 目光注视:a. 目光直视前方,注视着跑道的终点线。
保持目光集中,提前预判起跑的时机。
b. 不要低头或者左右晃动视线,以免影响平衡和起跑的准确性。
4. 注意呼吸:a. 在起跑前,通过鼻子深呼吸,放松身心并集中精神。
b. 在起跑时,保持自然、平稳的呼吸状态。
5. 准备起跑信号:a. 当裁判或教练发出起跑信号之前,跑步者应稍微向后几步,确保身体准备好发力。
b.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不会因迈步的动作而倾斜或摇晃。
三、起跑姿势的练习方法1. 寻找合适的训练场地:选择平坦、干燥、安全的场地进行起跑姿势的训练。
2. 慢动作演练:可先从慢动作开始练习,反复将重心向前倾,同时将一只脚向后迈出,保持平衡。
然后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加快速度,直至达到正常的起跑速度。
3. 视频分析:可以通过录制自己的起跑动作,进行反复观看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4. 镜子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起跑动作是否符合正确姿势要点。
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锻炼心肺功能

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锻炼心肺功能跑步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户外运动方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升心肺功能。
然而,很多人在跑步时并不了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导致效果不佳或容易受伤。
因此,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跑步姿势要点,助你提高跑步效果,同时保护身体健康。
1. 基本姿势- 身体直立:保持站立姿势,确保身体直立,不要有前倾或后仰的倾斜。
- 抬头看前方:保持头部自然抬起,注视前方远处,避免低头看脚前,这有助于保持平衡和避免颈部疲劳。
- 放松肩膀:保持肩膀放松自然,不要紧绷或耸肩,让手臂有更好的摆动空间。
- 挥臂自然:手臂以弯曲的姿势自然挥动,不要过度运动或过于僵硬。
2. 步频和步幅- 步频:步频指的是每分钟跑步的步数,通常建议跑步时保持步频在160至180步/分钟。
较高的步频有助于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降低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压力,同时提高运动效率。
- 步幅:步幅指的是每次迈出的步子长度。
在跑步时,不要追求过大的步幅,而要专注于快速的步频。
较小的步幅可以降低受伤风险,并且更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步调。
3. 足部着地方式- 中足着地:最理想的着地方式是中足着地,即脚掌的中部与地面接触。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膝关节和脚踝的冲击力,降低受伤风险。
- 避免脚跟着地:避免使用脚跟着地的方式,即每次迈步时先着地的是脚跟。
这种方式容易引起较大的冲击力,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压力。
4. 身体稳定性- 核心肌肉锻炼:跑步姿势的稳定性与核心肌肉的强度密切相关。
通过进行核心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腹部、背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帮助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
- 上下身协调:跑步时上下身需要保持良好的协调。
下半身负责推动步伐,上半身负责保持平衡和姿势稳定。
注意上下身的协调,可以提高跑步效果并减少受伤风险。
总之,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对于锻炼心肺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身体直立、抬头看前、放松肩膀、挥臂自然等基本姿势,配合适当的步频和步幅,以及正确的足部着地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跑步效果和保护身体健康。
最佳的跑步姿势和最佳运动时间

最佳运动时间和最佳跑步姿势一、最佳的跑步姿势:1、头和肩跑步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
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
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
动力伸拉——耸肩。
肩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还原后重复。
2、臂与手跑步动作要领——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
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
动力伸拉——抬肘摆臂。
两臂一前一后成预备起跑姿势,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摆。
随着动作加快时越抬越高。
3、躯干与髋跑步动作要领——从颈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
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
腿前摆时积极送髋,跑步时要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
动力伸拉——弓步压腿。
两腿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身体中心缓慢下压至肌肉紧张,然后放松还原。
躯干始终保持直立。
4、腰跑步动作要领——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
肌肉稍微紧张,维持躯干姿势,同时注意缓冲脚着地的冲击。
动力伸拉——体前屈伸。
自然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躯干缓慢前屈至两手下垂至脚尖,保持一会儿,然后复原。
5、大腿与膝跑步动作要领——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
腿的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因此大腿的前摆要正。
动力拉伸——前弓身.两脚站距同髋宽.双手放在头后.从髋关节屈体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头肌感到紧张。
6、小腿与跟腱跑步动作要领——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
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
同时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落地时小腿应积极向后扒地,使身体积极向前。
另外,小腿前摆方向要正,脚应该尽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后翻,否则膝关节和踝关节容易受伤。
可在沙滩上跑步时检查脚印以作参考。
动力伸拉——撑壁提踵。
面向墙壁约1米左右站立,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手撑壁。
提踵,再放下,感觉小腿和跟腱紧张。
正确的慢跑跑步姿势

正确的慢跑跑步姿势马拉松跑的跑步姿势非常重要,因为你要一路坚持跑超过42公里,而不是4.2公里。
这里总结了美国俄勒冈大学跑步教练Bill Bowerman在教学中总结的跑步姿势。
实际上,在马拉松跑中,你应该站直了身子跑,不要往前倾或往后倒,也不要扭向一侧,下面一起听听Bill Bowerman是怎么说的。
正确的慢跑跑步姿势方法脚的着地方式有些人认为跑步时用前掌着地,也有人认为应该足跟着地。
我们建议先以用中间部分接触地面。
研究表明一名好的长距离跑者通常是以足中着地的。
慢跑者以足中和脚跟着地,快跑者的着地点比慢跑者靠前。
我们认为只有短跑选手和中短跑选手适合以前脚掌着地。
可能有些人会例外,但是以足中着地对初中级跑步者是个好的方式。
这样可以减少震动,缓解对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压力,同时为下一个迈步做好准备。
臀部和头部的姿势这点比较难以想象:当你的脚着地时,你的臀部的位置在哪里?有些人建议,着地时你的脚应该在你的重心线的末端,也就是头臀脚三点成一线。
头部保持正和直,目光看向正前方。
转头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通常是从脖子以上部分转动,避免身体的扭转,避免在行进时产生不稳定。
手臂的姿势这个姿势是在你没有使用慢跑婴儿推车,而是可以摆动双臂。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僵直手臂,紧握拳头,完全弯曲肘部。
保持放松。
将手臂自然弯曲在腰线以上,不要太高或太低。
两个手臂前后交替摆动,使腿部相应反方向运动。
短跑选手在跑道上奔跑时手臂是完全前后摆动的,很多长距离跑步者略带弧度地摆动,但优秀的跑者不会把力气用在摆动胳膊上。
换句话说,不要激烈地摆动手臂。
膝盖长距离跑步时膝盖不要抬得太高。
只有短跑选手或我们在上坡时才需要太高膝盖。
步长很多长距离跑步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步长过大。
千万不要这样做,它将导致很多伤害,包括足腱,**髂胫束疼痛和髂腰肌疼痛。
(**这种疼痛并不是来自膝盖,而是来自韧带,是从臀部外侧往下一直到胫骨的一条韧带。
这条韧带靠近膝盖的地方变窄,并在运膝盖弯曲时会与摩擦胫骨靠近膝盖的最上端。
正确的跑步姿势

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属于有氧运动,建议每次达到30分钟-60分钟,根据自己身体的状态调整强度吧。
年龄比较大的要注意护膝哦。
说说正确跑步的5个要点。
1.肩胛骨的活动要灵活。
肩膀与腰部保持放松,手臂在摆动时,肩胛骨要充分活动到。
2.骨盆带动脚步。
以骨盆带动脚步向前跨出,伸直腰部保持上半身挺直,骨盆及身体中轴微微向前倾,使身体的重心微微向前,这点非常重要。
3.身体保持在着地脚的正上方。
着地瞬间,身体中心线要与着地点连成线,让你的体干,充分吸收着地冲击力,并将反作用力转换成向前的冲击力。
(身体保持在着地脚正上方)
4.身体腾空的瞬间大幅向前移动。
双脚离地的时候。
骨盆持续带动脚步向前跨大步,让身体大幅前进
5.循环正确的跑步姿势。
正确执行“着地-骨盆带动脚步向前跨步-身体腾空向前移动”的动作。
只要在着地时保持身体挺直,小腿肌肉不需用力蹬地,身体也会自然前进。
一定要避免低头或前弯,记住,目光要朝向前方,姿势保持挺直,运用体干的力量,才是有效的跑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跑步的正确姿势有什么讲究】正确的跑
步姿势分解图
跑步的正确姿势有什么讲究篇一当我们提到运动,健身,不少人会马上联想到跑步。
我想这是因为相较其他运动,跑步算是好入门,且能看见成效。
正确的姿势让提升你的跑步效率,同时减少受伤的风险,而错误的姿势只会让你跑的很累,时间久了还容易累计慢性运动伤害。
一、跑步前,做好热身运动跑步前记得一定要热身。
一些全身和脚部的缓和性热身运动必不可少,如腿部拉伸运动、揉搓膝盖,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预热,以免突然运动因关节僵硬而受伤。
二、跑步时,身体各部位协调1.头部请抬头收下巴跑步时视线朝前方、往下约30度左右,或看向前方约5-10米处,保持抬头挺胸、收下巴的姿势,。
因为抬头直视前方时,下巴会自然抬起,呼吸反而会变得不容易,反之,视线若往下移一点,下巴自然会收起来,呼吸也会比较轻松。
此外,也不要自顾自地低头猛跑,这样身体会向前倾、重心往前,容易造成颈部和腰部的负担。
2.肩部不要用肩膀摆动双臂,更不要耸肩,如果肩膀很容易紧绷,可在摆动双臂时让手肘靠近肋骨,或随时放下双手,让双手在两侧放松悬晃几秒。
3.手臂手肘弯曲如钟摆摆动放松肩膀,肘关节大约呈九十度角,以肩膀为轴心放松地摆动。
手臂摆动的左右幅度不应过大,以手肘为出发点,将一只手臂往后摆,另一只手臂自然往前,就像钟摆一样。
摆动的幅度以肋骨或腰际做为中心点,手指向后到肋骨为止,手肘向前也只到肋骨为止。
可想像用手肘击打后方的人,而不是出拳打前面的人。
此外,手应尽量放松,自然握拳,好像手心里握着一个鸡
蛋,不要把它捏碎。
4.躯干背拉直缩小腹挺胸、缩小腹,背部拉直,彷佛是一条拉得笔直的线,身体微微向前倾。
切记不要弯腰或拱背,以免造成背部的负担而疼痛。
三、跑步后,做好身体调节动作不要马上坐下或躺下休息,可以在温暖的地方做些舒缓的慢走动作,如果疲累到必须躺下,就将双脚举高至头部约15至30厘米的水平。
篇二头和肩:跑步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
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
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
动力伸拉——耸肩。
1、头和肩跑步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
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
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
动力伸拉——耸肩。
肩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还原后重复。
2、臂与手跑步动作要领——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
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
动力伸拉——抬肘摆臂。
两臂一前一后成预备起跑姿势,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摆。
随着动作加快时越抬越高。
3、躯干与髋跑步动作要领——从颈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
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
腿前摆时积极送髋,跑步时要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
动力伸拉——弓步压腿。
两腿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身体中心缓慢下压至肌肉紧张,然后放松还原。
躯干始终保持直立。
4、腰跑步动作要领——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
肌肉稍微紧张,维持躯干姿势,同时注意缓冲脚着地的冲击。
动力伸拉——体前屈伸。
自然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躯干缓慢前屈至两手下垂至脚尖,保持一会儿,然后复原。
5、大腿与膝跑步动作要领——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
腿的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因此大腿的前摆要正。
动力拉伸——前弓身.两脚站距同髋宽.双手放在头后.从髋关节屈体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头肌感到紧张。
6、小腿与跟腱跑步动作要领——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
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
同时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落地时小腿应积极向后扒地,使身体积极向前。
另外,小腿前摆方向要正,脚应该尽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后翻,否则膝关节和踝关节容易受伤。
可在沙滩上跑步时检查脚印以作参考。
动力伸拉——撑壁提踵。
面向墙壁约1米左右站立,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手撑壁。
提踵,再放下,感觉小腿和跟腱紧张。
7、脚跟与脚趾跑步动作要领——如果步幅过大,小腿前伸过远,会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骨和关节损伤很大。
正确的落地时用脚的中部着地,并让冲击力迅速分散到全脚掌。
动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脚跟,上体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给踝关节压力直到趾伸肌与脚前掌感到足够拉力.
然后抬臀后重复.动作要有节奏,缓慢。
原则凡是参加健身跑步的人,都应注意坚持经常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控制运动量。
此外,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点尤为重要。
因为有时跑步的愿望会突然消失,这就需要将“不能跑”还是“不想跑”加以区分。
当然,如果有病时绝对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应克服“惰性”,坚持锻炼。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
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为确定自己锻炼水平的等级,参加跑步锻炼三至四个月后可进行一些测验,测验时以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计算等级的起点。
30-39岁年龄组的人,12分钟跑完的距离达不到1.5-1.8公里,说明锻炼水平较差;如能达到1.8-2.6公里,说明锻炼水平为良好;如能超过2.6公里,即达到优秀锻炼水平。
40-49岁年龄组的人,锻炼水平较差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1.6公里以内;良好者为1.7-2.4公里;优秀者为2.5公里以上。
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别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是不可能的,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
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
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
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
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
根据脉搏数字,不难分析出运动量的大小,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20次/分,跑步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00次/分。
如果脉率过速,必须减少运
动量或放慢跑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