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

合集下载

试述王安石的诗境诗艺特色。

试述王安石的诗境诗艺特色。

试述王安石的诗境诗艺特色。

王安石(1021年-1086年)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作常常被归为"诗境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以下是对王安石诗境诗艺特色的论述:1.注重实事与人民生活:王安石的诗作力图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他关注政治、经济和农田水利等实际问题。

他以朴实的语言环绕人民的疾苦和生活琐事,通过对这些实事的张扬,表达他对民生的关切和改革的决心。

2.追求真实和自然:王安石的诗作致力于追求真实和自然。

他以朴实的诗风、简练的句式和明确的意境,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他注重描写自然景物,以自然的意象来抒发内心情感,追求自然真实的境界。

3.强调思辨与哲理:王安石的诗作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

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进行思考。

他常常把生活琐事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展现出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4.修辞手法独特:王安石的诗作运用了许多独特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他善于以直观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5.强调平民与价值观:王安石的诗作关注平民百姓,并展现对平民生活的理解与关怀。

他以正直、勤奋等中庸之道的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了质朴朴实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王安石的诗境诗具有注重实事、追求真实和自然、思辨与哲理、独特的修辞手法以及强调平民与价值观等特色。

他的诗作凝聚了他作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王安石的诗境诗在北宋时期文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赏析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赏析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赏析诗学关于诗,就像美学关于美一样,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假如你问一位诗学家“什么是诗”,就像你问一位美学家“什么是美”一样,是难以得到你满足的回答的。

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王安石的诗词风格,仅供大家参考!王安石的诗词风格11春夜 / 夜直王安石〔宋代〕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将漏完。

夜风温柔却也带着点点寒意。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静静地爬上了栏杆。

2江上王安石〔宋代〕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江上秋风阵阵,水波荡漾连绵,江岸上的红花也脱下红妆,慢慢凋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蓦然发觉船只已到乱山的东面,再不见分别的渡口。

王安石的诗词风格21伤仲永王安石〔宋代〕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金溪县有个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仲永诞生五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突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

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

从今,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即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特别诧异,慢慢地都以来宾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见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祖先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及情感

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及情感

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及情感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写作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情感体验。

首先,王安石的写作风格以简练、朴实为主。

他注重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思想,避免冗长繁复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以达到文字的清晰和易懂。

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具有浅显平实的特点,直接而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王安石的写作风格充满了对社会和人民的关怀和热爱之情。

他在诗歌和散文中经常描绘农村生活、山水田园之美,并表达对农民和百姓的同情和关心。

他对人民的痛苦和困境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和改革实践来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此外,王安石的写作风格还具有强烈的理性和思考性。

他重视思辨和观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和政策方案。

他的文章往往以理性的论证和逻辑推理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王安石的写作风格简练朴实、关怀社会和人民、理性思辨。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痛苦和困境的同情和关心。

这种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相结合的写作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略谈王安石诗歌的特色

略谈王安石诗歌的特色

略谈王安石诗歌的特色作者:李意兰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7期摘要: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改革家,他的诗在内容和风格上前后有较明显的区别。

他的诗主要以咏史、咏物为主,咏史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对某些史实和人物的新的看法,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咏物诗寄情于山水,寄寓了深微的感慨。

另外,还善于用典。

总之,王安石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

关键词:咏史;写景;抒情;用典王安石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他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他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

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一、咏史忧时怀古砭今,心理描写曲尽其妙王安石诗宗杜甫,诗风深婉而有挺拔之气。

王安石的早年诗歌以诗论事议政,咏史抒情,怀古砭今为主,其忧时咏史之作,既反映了当时现实,又抒发了隐喻的感慨。

大都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人,事,物的独特见解。

特别是在一些歌咏历史人物的七言绝句里,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对某些史实和人物的新的看法,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如《明妃曲》,《孟子》,《商鞅》,《贾生》等。

《明妃曲》写王昭君的故事。

自晋代石崇作《王昭君》乐府后,吟咏其事者,代不乏人。

有的悲其远嫁,有的责怪画师,有的写昭君在胡地的寂寞,有的写昭君的汉宫之思,种种立意不一而足。

王安石的《明妃曲》别是一种立意。

诗中的重心在于书写失意的怨恨。

王昭君美冠后宫,但不被召幸。

她被作为宫中不喜欢、不需要的女子而远嫁异族。

王安石诗歌的艺术特点

王安石诗歌的艺术特点

王安石诗歌的艺术特点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歌以其凝练的表达、以及运用了抒情、象征、寓言和诙谐等手法著称,文字朴素而富有技巧,给人以细腻而精神抒发,在宋人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歌善于运用抒情手段,以生动神灵的语言表达情思之深。

他细腻地描述了写景的景物,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在情思的流泻中豁然开朗。

其次,王安石的诗歌中大量运用了象征和寓言的手法,能以干练的文字展现象征的意象,藉以达到深刻的艺术效果,给人以飘渺而具有哲理意味的感受。

此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歌中在表达上也注入了讽刺和诙谐,用贴切的文字嘲弄虚伪情感,在诙谐中暗藏着真正情感,使诗歌富有张力,令人回味无穷。

苦乐观
宋代诗人王安石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他的苦乐观,既有暗示消极的苦,同时也有表现积极的乐。

文章中大量运用象征的手法,以幽绰的文字来表达他的作品中消极和积极的双重审美。

王安石多次使用抉擞旁效与艺术引诸,将具有睿忆的内容转化为诗歌,使诗歌兼具消极和积极的寓意。

诸如《与江百川书》之类,将充满励志思想的歌词融入带有消极思想审美的诗句,使诗歌变得精彩而传神。

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王安石把消极和积极当作了一种恒久的苦乐观。

论王安石词的独创特色

论王安石词的独创特色

论王安石词的独创特色作者:赵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摘要:王安石词作虽少,却能以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以诗为词”,一扫五代旧习,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富有独创的价值,在宋词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王安石词;以诗为词;独创价值作者简介:赵阳(1980-),男,陕西汉中人,四川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02王安石词作较少,今人唐圭璋《全宋词》收其词29首,《补辑》又增辑为31首。

一说“《全宋词》收王安石词作29首,其中有疑义的有5 首(《甘露歌》三首,《西江月·红梅》一首,《清平月》一首),这五首是否为王氏所作,还存在争议。

剩下的24首,大致可认定为王氏所作” ,此说可备参考。

王安石词数量较少,然亦为方家所重。

南宋王灼评曰:“王荆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

”清人刘熙载赞扬他:“作品瘦削雅致,一洗五代旧习。

” 对王词“一扫五代旧习”的评价,恰恰是站在词史发展的高度,概括出其剪除前代文学旧制、开拓时代新风的重要意义。

一、王安石以前词坛的整体特色北宋开国至仁宗朝,词作基本上还是延续着晚唐五代“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欧阳炯《花间集序》)的遗习,词风并未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有新的变化,甚至还有所退步。

“国初平一宇内,法度礼乐,浸复全盛,而士大夫乐章顿衰于前日”,大家几无。

仁宗中后期,范仲淹等少数作家有过阃帅塞漠、抗击西夏的经历,偶有“悲壮沉雄”(陈廷焯《云韶集》语)之作,如《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但由于范氏政声大于文名,词作又少,并未形成气候;善用“影”字的张先虽被人视为“古今一大转移”,拓展了词题序和赠酬的实用功能,名篇如(《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但在词的内容和风格上仍是因循其旧。

其他名家如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等,或身居公卿显位,或本为达门贵胄,人生轨迹和生活圈子都比较单狭,在不同程度上也都视词为娱情工具,虽亦有佳作,但对词体自身的艺术发展并无太多新变的贡献。

王安石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安石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安石诗的特点和风格
1. 王安石的诗啊,那真的是充满了深刻的思索啊!就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多么有深度的表达呀!你想想,这不就跟我们在生活中努力拨开迷雾看本质一样吗?
2. 他的诗常常有着犀利的洞察呀!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哇,一个“绿”字用得多妙,这跟我们突然发现一个新奇事物时的那种惊喜感是不是很像呢?
3. 王安石诗的风格还特别刚健有力呢!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种气势,多么带劲啊,就好像我们坚定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一样呀!
4. 他的诗有时候也很质朴实在哦!比如“茅檐长扫净无苔”,是不是感觉特别接地气,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一样呢?
5. 王安石还很擅长在诗里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呀!瞧瞧“爆竹声中一岁除”,这里面蕴含的那种迎新的喜悦,多感染人啊,不就像我们过年时的兴奋吗?
6. 他的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寓意深远呀!好比“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其中的意味难道不像是一个智者在给我们讲道理吗?
7. 王安石的诗啊,真的很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呢!像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梅花的坚韧不就如同我们面对困难时也要不屈不挠吗?
8. 总之,王安石的诗有着独特的魅力呀!有深度、有力量、有情感,多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呀!。

王安石咏史诗评价历史事件的独特风格

王安石咏史诗评价历史事件的独特风格

王安石咏史诗评价历史事件的独特风格王安石的咏史诗中,不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评价历史上著名事件的诗作。

这类诗作无论是从评价的角度、思考的高度还是议论的深度来看,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价值。

角度新颖擅长翻案清赵翼《瓯北诗话》:“荆公少以意气自许,专好与人立异,其性然也。

”从与前人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人物、事件,善于“翻案”,是王安石咏史诗中的一大特点。

“对史籍记载或人们已认同的观点提出截然相反的意见,借以表达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如著名的《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这首诗是王安石翻案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先从昭君出宫写起,再写回宫的汉元帝之懊悔和毛延寿被枉杀,随后描述了昭君对故国的深深思念,最后笔锋忽而转入作者的看法,突出了主题。

以往的昭君诗,往往都是将毛延寿当作悲剧的罪魁祸首来看待的,这首诗却对此进行了翻案。

王安石认为,昭君意态的美丽是画不出来的,因此过错不在毛延寿,而在于当时的君主汉元帝。

这个角度是前人所未有的。

一方面,用新颖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另一方面,又在原来的基础上生发出“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乐在相知心”的感叹,从而使昭君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开辟了新的境界。

这首诗在当时即得到了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曾巩等人的唱和,可见其立意之新和影响之大。

再如《杂咏三首》(其二):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

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

岂不得禄赐,归卧自郗歔。

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王安石的词按照主要题材分类;分析他的词的主要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这些特色形成 的主要原因。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阅读大量古典文献资料和著作,包括相关优秀论文; 2、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归纳前人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立场以及观点; 3、对论文进行修改 。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起止时间
内容
2010 年 12 月 1 日
下达毕业论文任务
2010 年 12 月 20 日来自完成中外文资料收集2010 年 12 月 22 日
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2010 年 12 月 23 日
完成开题报告
2011 年 4 月 8 日
完成论文初稿
2011 年 5 月 9 日 2011 年 5 月 14 日 2011 年 5 月中旬 2011 年 5 月中旬 2011 年 9 月
[9]刘洋.王安石的“以禅入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0]郭瑞林.浅谈王安石对传统词的改革[J].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8(1). [11]蒋克己.论王安石咏史词[J].抚州师专学报,1996(4). [12]吴小林.王安石传[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14]程杰.王安石词浅论[J].抚州师专学报,1989(1) . [15]李承贵.王安石佛教观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 [16]涂幸、涂木水.王安石词思想内容浅析[J].抚州师专学报,2001.20(4). [17]谢雪清.论北宋初中期“以诗为词”创作倾向产生的原因[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笔者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认为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主张都赋予了他的 词独特的色彩,王安石词在宋词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将在对王安石词进 行分类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词的主要特色,并探索这些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使人们对王安石的词 有更加进一步的了解。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完成论文定稿 完成论文第一次答辩 完成论文第二次答辩 所有材料上传到系统 完成论文第三次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3]唐圭璋.宋词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诸葛忆兵.宋词说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范文汲.一代名臣王安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周维民.独标清奇深寄慨,尽去绮罗拓新风——王安石词读后[J].抚州师专学报,1986(2). [7]梁启超.学术论著集·王安石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涂育珍.论王安石词风的形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王安石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也是一位在诗文方面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但比起北宋其
他几位大家,关于王安石的研究显得相对冷清,且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其诗文及政治思想,他的词 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个被忽略的地位。王安石的词留存较少,但数量少并不代表没有研究的价值。 对于王安石词,一些论者历来采取褒贬不一的态度。对他的词持批评态度的人物代表有李清照,她 在《词论》中说:“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对 他的词持赞赏态度的人物代表有清代的刘熙载,他指出:“王半山词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惟 未能涉乐必矣,言哀已叹,故深情之士无不问然。”
㈡以禅入词 禅理词在王安石的所有词作中占了很大比重,有 11 首之多。 1、后人对王安石禅理词的不同评价: 后人对王安石禅理词评价不一,有褒有贬,但笔者认为王安石的禅理词有他独有的特色,从这 些禅理词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所尊崇的佛禅思想。 2、王安石禅理词中所体现的佛禅思想 ⑴、以心为本,随缘自适——高扬心灵的地位是为了解脱世间的烦恼。 ⑵、“忘机”——心灵创伤的自抚。王安石的禅理词大都作于罢相后,变法的失败在王安石的 心灵中或多或少投下了阴影,他只能在禅境中忘怀世间的纷争,寻求心灵的抚慰。 ㈢以诗为词 “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王安石就用自己 的创作实践和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 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王安石以诗为词的创作主要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1、集句体词的首创:王安石先在自己的诗中尝试了集句体,然后将这种形式运用到了词中, “集句成篇,借他人语句,表自身情感,创自己意境”,他是集句体词的发起人。 2、开豪放先声:王安石开豪放先声的作品主要体现在他的几首咏史词中,他扩大了词的题 材,打破了所谓的诗词分工论,把词提高到诗的地位,使词不仅可以言情也可以言志,直接为现实 的政治经济服务,为苏轼和辛弃疾等人词风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三、王安石词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 人生经历对他的词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王安石作为一代名臣,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着广 泛的影响,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他词的创作必然产生了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革失败的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他的生活和心境都产生了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他的词的创作。 2、佛禅思想的影响: (1)、王安石与佛教的渊源,与佛教中人的交往。 (2)、王安石对佛教经典做过深入研究。 3、诗学思想的影响:诗作为个人抒情的传统比词要悠久得多,文人以词写心之时,必然要受 到诗的影响,甚至成为其潜在的心理背景。王安石在诗的创作方面开始得较早,成就较词也要高, 他在晚年写诗的同时尝试写词,诗学观念对他词的创作显然会有影响。 结束语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引言 一、王安石词的主要题材 ㈠咏史词 ㈡咏物词 ㈢禅理词 ㈣描景词 ㈤闲适词 二、王安石词的主要特色 ㈠脱离艳科 王安石词的创作背景:唐五代以来,在词的创作方面有着绮靡的风气,内容大都为男女恋情和 伤怀别远,北宋初期的词也大多如此,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的词力求在题材上脱离艳科传统,“一洗五代旧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