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毕业考试试卷带解析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初三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附答案 (33)

最新部编版初三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附答案 (33)

最新部编版初三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16分)1.(2分)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人们一半是戏谑.( ),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他在荣膺.(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字的字音,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解答】答案:xu è;y īng 。

2.(2分)请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汉字。

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 ì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 è【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解答】答案:莅;啬。

3.(2A .经 B.之乐 C. 明月落街头 【分析】本题考查近似字的组词,关键要在平时运用时仔细区分形近字的特点,根据部首推断字的含义。

【解答】答案:A .纶B .伦C .轮D .沦4. (8分)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①匹夫不可夺志也②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③夜阑卧听风吹雨(注意“阑”的书写)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⑤忽复乘舟梦日边⑥何妨吟啸且徐行(注意“徐”的书写)⑦留取丹心照汗青⑧英雄末路当磨折5.(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A.荆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B.荆州古城是目前我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城池虽然构筑坚牢,建筑艺术也独具风格。

C.荆州是楚文化发祥地,是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D.综合来看,荆州文化兼具古城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治水文化等多重文化特性。

九年级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山C. 早D. 上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和而不同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学而时习之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 )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研究5. 下列哪个句子是被动句?( )A. 我吃饭。

B. 饭被我吃了。

C. 我被饭吃了。

D. 吃了我的饭。

二、判断题1.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

(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王之涣的诗句。

( )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李白的诗句。

( )三、填空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______。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______的诗句。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出师表》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4. 请简述《离骚》的文学价值。

5. 请简述《论语》的教育思想。

五、应用题1. 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型造句。

2. 请用“虽然……但是……”的句型造句。

3. 请用“如果……就……”的句型造句。

4. 请用“不仅……而且……”的句型造句。

5. 请用“一边……一边……”的句型造句。

六、分析题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1. 请根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描绘一幅画面。

2. 请根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描绘一幅画面。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方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初中毕业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初中毕业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初中毕业测试题(附答案)第I卷(每小题3分;共30分)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深恶痛疾万恶不赦恶性循环B、数见不鲜屈指可数浑身解数C、解甲归天解囊相助不求甚解D、强词夺理强弩之末脾气倔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方枘圆凿无原无故乐此不疲获益匪浅B、海市蜃楼恪尽职守中流抵柱鳞次栉比C、沧海桑田义愤填膺顶礼模拜物竞天择D、销声匿迹重蹈覆辙一抔黄土闲情逸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十•一黄金周”期间,来苗王城旅游的游客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B、为了歼-15早日上舰,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呕心沥血;歼-15成功着舰之日,这位功勋英雄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四岁半的儿子特别逗,模仿电视中的镜头跳起江南s tyl e,那摸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4、结合课文所学,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苏州园林》)标本:经过加工或保留实物原形,供学习或研究的样本。

B、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月亮上的足迹》)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机关:这里指秘密的意思。

D、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给他们看。

(《我的叔叔于勒》)福音书: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修改:将“抓不抓”换成“抓好”。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语文初三毕业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三毕业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三毕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届(yīng)蹊跷(qī)踌躇(chóu)B. 箴言(zhēn)缄默(jiān)蜚声(fēi)C. 恣意(zì)缱绻(quǎn)翩跹(xiān)D. 踯躅(zhú)蹉跎(cuō)饕餮(t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3-2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中的名句。

3.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 ”4. 请写出《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忠诚的句子:“ ”5. 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适当的诗句或成语。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请概括《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2. 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现代文内容略)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主题?2. 请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作文(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字数不少于600字;2. 内容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3.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但不得抄袭。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

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

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______②(bǐng chí)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ú)B.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ú)C.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ū)D.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乙______(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

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

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

(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5)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

山东省枣庄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颜体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sù mù,有人称赞它“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给上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①磅礴()②sù mù()(2)颜体的“颜”是指唐代书法家,“羲”则是东晋书法家。

(2分)(3)上面文字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写出所在句子并改正。

(2分)原句:改正: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今年下半年将飞行在的太空中,前往火星开展科学探测。

②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好客山东”品牌的日益响亮,我市旅游必将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③每个学生身上都着独特的潜能,如果能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及时进行挖掘和培养,就能把他们培养成才。

A.渺茫升温隐藏 B.苍茫升温蕴藏C.苍茫升级隐藏 D.渺茫升级蕴藏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

B.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制会耽误了演讲比赛。

C.《水浒》中塑造的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D.校长经常指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4.文句默写。

(8分)①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这样写江上美景:,。

②温庭筠在《望江南》中这样写思念的心理:过尽千帆皆不是,。

③柳宗元这样写小石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如此表白心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二、阅读鉴赏(共5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三人行,。

(《论语》)②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下面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请你读一读,完成(1)~(4)题。

(13分)想念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①(A.回旋 B.旋转),/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候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②(A.游动 B.浮动),/庙殿里晨祷的xīn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仰望yōu远的蓝天,/我脸上的眼光,/③(A.填满 B.布满)了整个天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歌调.()晃.()动xīn()香yōu()远(2)加“▲”的“凝”字,查字典应查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

(3)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

(只填字母)(4)在诗歌创作上,我国现代作家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下面的诗选自她的《繁星·春水》,请从内容..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

..和形式言论的花儿/开的越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

3.玲玲同学有一些烦恼,她给校园网“心灵驿站”来信倾诉,栏目主持人“知心姐姐”回信解惑,一位网友也热情来信劝慰。

请你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完成(1)~(4)题。

知心姐姐:我是个长得不好看的女孩...........,如果把身边的同学比作花朵,我便是被人践踏的小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苦恼。

临近毕业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复习迎考,而我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我该怎么办?(玲玲)玲玲同学:谢谢你向我倾诉你的心声。

初中毕业考试卷及答案语文

初中毕业考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震耳欲聋鸡毛蒜皮B. 碧波荡漾畏首畏尾妇孺皆知C. 惊弓之鸟沥尽心血眉清目秀D. 息息相关雕梁画栋毛遂自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虽然年纪小,但经验丰富。

C. 他很聪明,一学就会。

D. 他很诚实,总是如实告诉老师。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语法错误的一项是()A. 他买了一本书,非常喜欢。

B. 我昨天去了公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C. 他把作业写完了,就去玩游戏了。

D. 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图书馆借书。

答案:C4.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C5. 下列词语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的一项是()A. 眉清目秀B. 胸有成竹C. 胆大心细D. 画龙点睛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的拼音,填写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B. 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C.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xuè)D.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答案:A7. 下列词语的书写,填写正确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眉清目秀B. 鸡毛蒜皮胸有成竹C. 息息相关画龙点睛D. 碧波荡漾沥尽心血答案:C8. 下列句子的修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手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揩.油(ká)牵绊.(pàn)鬓.角(bìn)跋.山涉水(bá)B.撇.嘴(piě)谬.赞(miù)肖.像(xiào)山风乍.起(zhà)C.眼眶.(kuàng)尴尬.(gá)胆.怯(què)停滞.不前(zhì)D.茁.壮(zhuó)发酵.(xiào)怔.住(zhèng)啰.啰嗦嗦(luó)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能力。

A项中的“揩”应读kāi,“绊”应读bàn;C项中的“尬”应读gà,“怯”应读qiè;D项中的“酵”应读jiào,“啰”应读luō。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帷幕疏理消声匿迹酣畅淋漓B.揉躏屹立沁人心脾眼花瞭乱C.找茬眷念有恃无恐黯然神伤D.炫酷委婉相形见拙应接不瑕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A项“疏”应为“梳”,“消”应为“销”;B项“揉”应为“蹂”,“瞭”应为“缭”;D项“拙”应为“绌”,“瑕”应为“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长江三峡风景如画,在纵横交错的丘壑..之间,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

B.晶莹的露珠还在荷叶上翩然..起舞,袅娜的炊烟已飘在村庄的上空。

C.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D.这兄弟俩虽然是双胞胎,出生时间只相差几分钟,但长相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答案:D解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而D项是说双胞胎兄弟出生时间相差小,长相差别大。

出生时间和长相不存在因果关系,“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丘壑”指山和溪谷,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翩然”形容动作轻盈敏捷的样子;“怀古伤今”指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

这三个词语用在句中都符合语境。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莎士比亚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

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

莎士比亚是英国人。

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3分)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劳累。

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

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

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

所以说,答案:生活需要有紧有松。

张弛有度。

(或“生活需要劳逸结合”;或“生活既不要过于清闲,也不要过于忙碌”)解析:本段文字围绕“日子太清闲”“日子太忙碌”展开阐述,内容侧重于产生的不良后果,然后亮出作者的评价“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因此,要写的议论性的句子,应该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既然“日子太清闲”“日子太忙碌”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那么我们可以找其对立面或从折中角度进行表述。

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应该是“生活不能太清闲,也不能太忙碌”“生活需要劳逸结合”等。

6.学习语文既要善于审美观察,又要学会诗意表达。

请参照示例,另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

(要求:体现事物特征,诗意表达,不要求句式一致。

)(4分)示例:茶——树叶和水热恋后淌下的眼泪。

答案:体现出事物的特征,诗意表达。

示例:花——种子和阳光、空气、土壤嬉戏成长后绽放的笑靥。

解析:本题是对语言运用的考查。

认真分析例句,作者选取的事物是“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茶”是由茶树叶经热水浸泡而成的,对“茶”进行了诗意的表达。

大千世界,事物多多,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选取一种事物,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句,注意要体现出事物的特征即可。

7. 综合性学习(11分)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

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

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

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3分)答案:①陪伴儿童成长(包含“陪伴”与“成长”两个要素);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包含“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及“需求”几个要素);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解析:材料一中,“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可明确“新华书店陪伴儿童成长”;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之初”“上世纪70年代末”“今天”表明“不同时期”,“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表明新华书店满足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要,因此材料二可概括为“新华书店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材料三中,“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可明确“新华书店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

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4分)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设计意图:答案:活动设计合理,意图表达清晰准确。

示例一:读人·风流人物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

示例二:读情·有情时光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情感类美文,体会人间美好情感。

解析:此题要求参考示例,设计一个读书专栏,并对该专栏的设计意图做一个说明。

研究示例,栏目名称有两部分组成,“读世”点明阅读的内容侧重社科类作品,“人间百态”明确阅读这一类作品的目的是了解人间百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由此,我们可仿例设计相关的栏目,如“读人·汲取力量”“读人·大家风采”“读爱,温情人间”“读情,成长时光”......然后仿照示例,用两句话交代清楚设计意图即可。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答案:示例: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

何乐而不为?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鼓励人们到阅读体验专区来阅读,首先要有合理的称呼,所说的话要扣住“读书的好处(阅读的重要性)”,有鼓励之意,修辞手法运用要恰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7)山居茅屋,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

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渔家傲》)。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2)江春入旧年(3)晴川历历汉阳树(4)铜雀春深锁二乔(5)无可奈何花落去(6)英雄末路当磨折(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题,根据古诗文的出处提示,选句一般不会错,关键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

注意“罔”的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门”,“历”不要写成“厉”,“末”不要写成“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俟.其欣悦()(2)媵人持汤沃灌..()(3)同舍生皆被.绮绣()(4)腰.白玉之环()答案:(1)(1)等待(或“等到”)(2)浇洗(或“浇洗浸泡”)(3)同“披”,穿(4)腰佩解析:“俟”根据语境,在句中可解释为“等待”;“沃灌”可解释为“浇洗浸泡”;“被”通“披”,解释为“穿”;“腰”在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腰佩”。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案:(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