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江苏高考试卷 答案及解析
江苏2010年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h(x) >0, 使得 f '(x) = h(x)(x 2 − ax + 1) ,则称函数 f (x) 具有性质 P(a) . (1)设函数 f (x) = h(x) + b + 2 (x > 1) ,其中 b 为实数
x +1 ①求证:函数 f (x) 具有性质 P(b)
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
(1)估计该问题目有错,似乎为 f (x) = ln x + b + 2 (x > 1) ,则有如下解答: x +1
①
f
'( x)
=
1 x
−
b+2 (x + 1)2
=
1 x(x +1)2
(x2
− bx +1)
∵
x
> 1 时, h(x) =
1 x(x + 1)2
> 0 恒成立,
∴函数 f (x) 具有性质 P(b) ;
20)
(x
−
3(m2 − 20) )
m2 + 20
,
m2 + 80 m2 + 20
化简得
y
+
20 m2 + 20
=
−
10 m2 − 40
(x
−
3(m2 − 20) m2 + 20 )
令 y = 0 ,解得 x = 1 ,即直线 MN 过 x 轴上定点 (1,0) 。
{ } 19.(16 分)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已知 2a2 = a1 + a3 ,数列 Sn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2010江苏省高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全解全析数学Ⅰ试题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 V 锥体=13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设集合A={-1,1,3},B={a+2,a 2+4},A ∩B={3},则实数a =______▲_____.2、设复数z 满足z(2-3i)=6+4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______▲_____.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白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 ▲__.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
5、设函数f(x)=x(e x +ae -x)(x ∈R)是偶函数,则实数a =_______▲_________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112422=-y x 上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是3,则M 到双曲线右焦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7、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 的值是______▲_______8、函数y=x 2(x>0)的图像在点(a k ,a k 2)处的切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a k+1,k 为正整数,a 1=16,则a 1+a 3+a 5=____▲_____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422=+y x 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12x-5y+c=0的距离为1,则实数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0、定义在区间⎪⎭⎫⎝⎛20π,上的函数y=6cosx 的图像与y=5tanx 的图像的交点为P ,过点P 作PP 1⊥x 轴于点P 1,直线PP 1与y=sinx 的图像交于点P 2,则线段P 1P 2的长为_______▲_____。
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全解全析数学Ⅰ试题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 V 锥体=13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设集合A={-1,1,3},B={a+2,a 2+4},A ∩B={3},则实数a =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集合的运算推理。
3∈B, a+2=3, a=1.2、设复数z 满足z(2-3i)=6+4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复数运算、模的性质。
z(2-3i)=2(3+2 i), 2-3i 与3+2 i 的模相等,z 的模为2。
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白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 ▲__.[解析]考查古典概型知识。
3162p ==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
[解析]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知识。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请在答题卡上按照晤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201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语文)解析版

2010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tán/dàn,yè/yàn,nàn/nàn;B.xiān/xiǎn,bó/bó,xié/yè;C.dù/duó,zhǎng/cháng,ji ě/xiè;D.cēn/shēn,mǐ/mǐ,xù/c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
2010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0年江苏高考试卷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Sh V 31=锥体,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面积,h 是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设集合{}3,1,1-=A ,{}4,22++=a a B ,{}3=⋂B A ,则实数a 的值为 ▲ . 2. 设复数z 满足i i z 46)32(+=-(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 ▲ .3. 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白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 ▲ .4. 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 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5. 设函数))(()(R x ae e x x f x x ∈+=-是偶函数,则实数a = ▲ .6.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112422=-yx上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是3,则M 到双曲线右焦点的距离是 ▲ .7. 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 的值是 ▲ .8. 函数)0(2>=x x y 的图像在点(a k ,a k 2)处的切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a k+1,k 为正整数,a 1=16,则a 1+a 3+a 5=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422=+y x 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0512=+-c y x 的距离为1,则实数c 的取值范围是 ▲ .10. 定义在区间⎪⎭⎫⎝⎛20π,上的函数x y cos 6=的图像与x y tan 5=的图像的交点为P ,过点P 作PP 1⊥x 轴于点P 1,直线PP 1与x sin =的图像交于点P 2,则线段P 1P 2的 长为 ▲ .11. 已知函数21,0()1,x x f x x ⎧+≥=⎨<⎩,则满足不等式2(1)(2)f x f x ->的x 的范围是 ▲ .12. 设实数y x ,满足94,8322≤≤≤≤yxxy,则43yx 的最大值是 ▲ .13. 在锐角三角形ABC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6cos ba C ab+=,则t a n t a n ta n ta n C C A B+= ▲ .14. 将边长为m 1正三角形薄片,沿一条平行于底边的直线剪成两块,其中一块是梯形,记(第4题图)(第7题图)2(S =梯形的周长)梯形的面积,则S 的最小值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1,-2)、B(2,3)、C(-2,-1). (1)求以线段AB 、A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长; (2)设实数t 满足(OC t AB -)·OC =0,求t 的值.16. (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D ⊥平面ABCD ,PD=DC=BC=1,AB=2,AB ∥DC ,∠BCD=900.(1)求证:PC ⊥BC ;(2)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17. (本小题满分14分)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AE 的高度H(单位:m ),如示意图,垂直放置的标杆BC 的高度m h 4=,仰角 ∠ABE=α,∠ADE=β.(1)该小组已经测得一组α、β的值,tan α=1.24,tan β=1.20,请据此算出H 的值;(2)该小组分析若干测得的数据后,认为适当调整标杆到电视塔的距离d (单位:m ),使α与β之差较大,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若电视塔的实际高度为125m ,试问d 为多少时,α-β最大?18. (本小题满分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图,已知椭圆15922=+yx的左右顶点为A,B ,右顶点为F ,设过点T(m t ,)的直线TB TA ,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 ),(11y x ,),(22y x N ,其中0>m ,0,021<>y y . (1)设动点P 满足422=-PBPF ,求点P 的轨迹;(2)设31,221==x x ,求点T 的坐标;(3)设9=t ,求证:直线MN 必过x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 无关)(第17题图)(第18题图)19.(本小题满分16分)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122a a a +=,数列{n S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用d n ,表示)(2)设c 为实数,对满足n m k n m ≠=+且3的任意正整数k n m ,,,不等式k n m cS S S >+都成立,求证:c 的最大值为29.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x f 是定义在区间),1(+∞上的函数,其导函数为)('x f .如果存在实数a 和函数)(x h ,其中)(x h 对任意的),1(+∞∈x 都有)(x h >0,使得)1)(()('2+-=ax x x h x f ,则称函数)(x f 具有性质)(a P . (1)设函数)(x f )1(12)(>+++=x x b x h ,其中b 为实数(ⅰ)求证:函数)(x f 具有性质)(b P ; (ⅱ)求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2)已知函数)(x g 具有性质)2(P ,给定为实数,设m x x x x ,),,1(,2121<+∞∈21)1(x m mx -+=α,21)1(mx x m +-=β,且1,1>>βα,若|)()(βαg g -|<|)()(21x g x g -|,求m 的取值范围.。
2010高考物理(江苏卷)附详细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答案】A【解析】橡皮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合运动是匀速运动. 2、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在1 s 时间内均匀地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磁感应强度不变,在1 s 时间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均匀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 (A )12(B )1 (C ) 2 (D )4 【答案】B【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t φ∆=∆,且BS φ∆=∆、B S φ∆=∆有 1(2)BS B B S BSE t t t∆-===,212()22B S S B S BS E t t t-∆===-。
大小相等。
选项B 正确。
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 )13mg (B )23mg (C )36mg (D )239mg 【答案】D【解析】由力的合成及平衡可得:0233cos309F mg F mg ==,,选项D 正确。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 的电阻不计,电阻R 的阻值大于灯泡D 的阻值,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 1时刻断开S,下列表示A 、B 两点间电压U A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开关闭合时,线圈由于自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看做电阻,线圈电阻逐渐减小,并联电路电阻逐渐减小,电压U AB 逐渐减小;开关闭合后再断开时,线圈的感应电流与原电流方向相同,形成回路,灯泡的电流与原电流方向相反,并逐渐减小到0,所以正确选项B 。
201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5分)1.(3分)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挑起细线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大小和方向均改变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考点】45: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51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橡皮参加了两个分运动,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同时,竖直向上匀速运动,实际运动是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求出合速度.【解答】解:橡皮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由于橡皮向右运动的位移一定等于橡皮向上的位移,故在竖直方向以相等的速度匀速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速度也是一定的,故合运动是匀速运动;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先确定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然后根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速度.2.(3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U形固定框架上接一个阻值为R0的电阻,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半径为L、质量为m的半圆形硬导体AC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距离d后速度达到v,半圆形硬导体AC的电阻为r,其余电阻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0的电荷量为qB.此过程中电路产生的电热为Q=Fd mv2C.此时AC两端电压为U AC=2BLvD.此时AC两端电压为U AC【考点】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专题】32:定量思想;43:推理法;53C: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根据电量的经验表达式q求出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0的电荷量,根据能量守恒判断电热的正误,图中半圆形硬导体AB有效切割的长度等于半圆的直径2L,由公式E=Blv求解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AB 相当于电源,其两端的电压是外电压。
【解答】解:A、根据q得,该过程中通过电阻R0的电荷量为q,故A正确。
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全解全析数学Ⅰ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 4 页,包含填空题(第 1 题——第14 题)、解答题(第15 题——第20 题)。
本卷满分16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请在答题卡上按照晤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6.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破损。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 : V1h 是高。
锥体= Sh,其中 S 是锥体的底面积,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设集合 A={-1,1,3},B={a+2,a 2+4},A ∩ B={3} ,则实数 a=______▲ _____.[ 解析 ] 考查集合的运算推理。
3B, a+2=3, a=1.2、设复数 z 满足 z(2-3i)=6+4i (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 z 的模为 ______ ▲_____.[ 解析 ] 考查复数运算、模的性质。
z(2-3i)=2(3+2 i), 2-3i与 3+2 i 的模相等, z 的模为 2。
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 3 只白球, 1 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 _ ▲ __.[ 解析 ] 考查古典概型知识。
p316 2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 100 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 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 根中,有 _▲ 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tán/dàn,yâ/yàn,nàn/nàn;B.xiān/xiǎn,bó/bó,xiã/yâ;C.dù/duó,zhǎng/ch áng,jiě/xiâ;D.cēn/ shēn,mǐ/mǐ,xù/c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
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咸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答案】(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
【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
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
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5分)(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2)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1) ▲<【答案】(1)安徒生;《海的女儿》。
(2)示例: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
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
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解析】一是要紧扣身份,如外国人、童话人物、首次来中国等;二是要体现祝愿或赞美。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
【答案】B【解析】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
“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④闻其贤者也则悦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妻把文章看的很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答案】C【解析】“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2)要点:使、累其心、抑(副词。
表示语气。
相当于或许、或者。
)、判断句。
(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附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
”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
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
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
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
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
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
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
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
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
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
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
(此处翻译值得商榷,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安居贫而不困,一是性识明而知道理,对上文的总结。
可翻译为: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
“之所以”可不必译出。
)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
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
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
”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
“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
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