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月相图
月相变化

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 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 2.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 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 有规律的变动。
月相变化视频
月相
上半月: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
0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半夜 清晨 正午
90 迟升后落 正午 180 此起彼落 黄昏
下弦月 270 早升先落 半夜
模拟试验方法: 1、黑板这一面作为太阳光来的方向。 2、乒乓球当做月球,黄色一面表示被太阳光照 亮,要始终对着黑板这一面:观察者既是 地球上的人们。 操作分工: 甲同学:1、定位----从1号位到8号位: 2、对黑板----每次定位后要核对黄色 一面是否对着黑板这一面。 乙同学:1、看----亮面大小、方向在“左”还 是在“右”: 2、画----在表格中记录月相,暗的一 面用阴影表示。
•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B •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 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D A项为拂晓,B、D项为黄昏(农 历十五、十六),C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
完成一遍观察记录后,两人互换角色, 在检验一遍,确保记录准确无误。最 后讨论完成记录表下面的思考题。
月相模拟实验记录表
位置 1 月相 农历 时间
2
3
4
5
6
7
8
思考: 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十二月天象预报

2016年十二月天象预报。
如果这个月有人宣传超级月亮,那绝对是忽悠你出去挨冻,千万别上当,千万千万。
而且这个月的超级月亮比较不讨厌,因为今年的双子座流星雨的极大值,就发生在超级月亮前后。
作为最值得观测的流星雨之一,今年会受到强烈的月光污染干扰,变得不值得观测。
11日是水星东大距,天气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日落前的西方找到水星。
下面是日月行星动态:太阳:12月1日0时0分到12月31日23时59分,太阳从赤经赤纬(J2000)16h 27m 43.00s / -21度44分38.5秒,运行到18h 44m 19.12s / -23度02分47.9秒;黄经从248度39分17.1秒运行到280度11分07.7秒;12月7日00时41分大雪,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
;12月21日18时44分冬至,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
太阳由天蝎座运行到人马座。
月亮: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九17时03分,上弦月。
12月13日农历十一月十五07时29分月球过近地点,地月距离约358564.357千米;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六08时06分望月;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廿三09时56分,下弦;12月25日农历十一月廿七13时55分月球过远地点,地月距离约405816.311千米;12月29日农历十二月初一14时53分,朔月。
水星:在人马座,顺行。
11日东大距,19日留,由顺变逆行,29日下合。
上旬在日落后的西南方地平线附近,下旬不易观测;视亮度为-0.5~ 3.7 等,视直径 5.5″~9.3″。
金星:由人马座运行到摩羯座,顺行。
可在日落后的西南方看见。
视亮度-4.2~-4.4 等,视直径 16.8″~ 20.5″。
火星:从摩羯座运行到宝瓶座,顺行。
日落后可见于南方,22时落。
视亮度0. 6~ 0.9 等,视直径约 6.5”~ 5.7”。
木星:位于室女座,顺行。
后半夜东南方可见;视亮度-1.7等,视直径约 32.9-34.5″。
常见的月相

常见的月相
“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8种:
新月(农历初1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2夜左右-初7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8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9左右-农历14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15日夜或16日左右):180度;
残月(农历16左右-农历23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23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24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此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看不到月亮;
以上有4种为主要月相为:新月(农历初1日),上弦(农历初8左右),满月(农历15日左右),下弦(农历23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来的。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动图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年夜段距离, 它的形状也在不竭地变动着, 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动, 叫做月相.“人有离合悲欢, 月有阴晴圆缺”, 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动”: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份的分歧形象.由于月球自己不发光, 在太阳光照射下, 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 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动, 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 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份年夜一些, 有时小一些, 这样就呈现了分歧的月相.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 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 这一天称为“新月”, 也叫“朔日”, 这时是农历初一.过了新月, 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 亮区逐渐转向地球, 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 呈现在西方天空, 弓背朝向夕阳, 这一月相叫“蛾眉月”, 这时是农历初三、四.随后, 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 到了农历初七、八, 半个亮区对着地球, 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 这一月相叫“上弦月”.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 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 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 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 这一月相称为“满月”, 也叫“望”.满月过后, 亮区西侧开始亏缺, 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 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 三更时分才华从西方升起.又过四五天, 月球又酿成一个蛾眉形月芽, 弓背朝向旭日, 这一月相叫“残月”.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 月亮又回到“朔”.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动着.如果用月相变动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动的全部过程)来计算, 重新月到下一个新月, 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 就是一个“朔望月”, 时间间隔约29.53天,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 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有个口诀上弦月上半月上三更西半天下弦月下半月下三更东半天.和其他天体一样, 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随着月球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年夜段距离, 它的形状也在不竭地变动着, 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动, 叫做月相.(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 我们看不见月亮, 叫做"新月", 也叫"朔", 这是农历初一. (2)、过了新月, 月亮被照亮的部份逐渐转向地球, 我们看到一钩弯月, 称为"娥眉月", 这时是农历初三、初四.(3)、初七、初八看到的是半个月亮(凸边向西), 叫做"上弦月".(4)、到了农历十五、十六、十七, 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对着地球, 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 称为"满月", 也叫"望".(5)、满月过后, 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小, 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 叫做"下弦月".下弦月三更时分才华从西方升起.(6)、再过一个星期, 月亮又回到"朔".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动着.如果用月相变动的周期计算, 重新月到下一个新月, 就是一个"朔望月", 为29.53天左右.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 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阴历朔的时候, 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 这时有可能发生日食.望的时候, 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 这是有可能发生月食.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 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竭变动;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一个连续新月的呈现需要29.5天(709小时), 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丈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动而变动.月相变动规律1.约在农历初一, 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叛变太阳的暗面, 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 称为新月或朔, 其视形状见图中1位置.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 即清晨月出, 黄昏月落, 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2.新月过后, 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 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 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 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份呈镰刀形, 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 称为蛾眉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2~5位置.蛾眉月日出后月出, 日落后月落, 与太阳同在天空, 在明亮的天空中, 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华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 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 亮面朝西, 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6~8位置.上弦月约正午月出, 黄昏时, 它呈现在正南天空, 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 上半晚可见.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 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份年夜于一半, 月相酿成凸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9~12位置.凸月正午后月出, 黄昏时在西北部天空, 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 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年夜半晚可见.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 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 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 地球不能遮盖住日光, 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 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 称为满月或望, 其视形状见图中13~14位置.满月在薄暮太阳落山时的西方地平线上升起, 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 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6.再过几天, 农历每月十八、十九, 月相又酿成凸月, 月面朝东, 其视形状见图中15~18位置.此时为黄昏后月出, 正午前月落, 年夜半晚可见.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酿成直角, 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 月面朝东, 称为下弦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19~21位置.它在子夜时升起在西方地平线上, 黎明, 日出, 时高悬, 于南方天空, 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下半晚可见.8.再过几天, 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 月相酿成残月, 亮面朝东, 其视形状见图中22~25位置.此时子夜后月出, 黄昏前月落, 黎明前可见.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 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即图中1位置, 月相酿成朔.可见, 月相的变动依次为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 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峨眉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 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即月相变动的周期, 叫做朔望月.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 所以我国古代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年夜致时间.月亮重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 也就是说, 月相的更替变动周期平均为29.53天, 称为一个“朔望月”.月相变动规律歌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缘故, 在空中上看月球就发生了月相现象, 而月相规律变动歌是为了方便记录月相及其呈现时间和周期而编成的口诀:月黑无光称做朔, 初二西天是新月,初七初八月正南, 明暗各半上弦月.十五十六月儿圆, 全月通明是满月.二十二、三三更升, 东明西暗下弦月,黎明之前西方起, 二十七、八是残月.每月一第二天期定, 月相变动记心中.月相图月相变动歌初一新月不偏见, 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 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 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 月面朝东下三更.月相变动图谁会画?先在白纸上按顺序画上一个个圆,然后在晚上8点(农历上半月)或者早晨6点左右(农历下半月,观察时间要灵活调动,一般早晨的时间5~6点左右)..将看不见的用铅笔涂黑..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 共划分八种:新月(农历初一日, 即朔日):0度;上蛾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满月(望日, 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 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 即不见月亮;月相变动规律:初一至三十“新月” 看不到月亮, 因为被盖住了光线. 初三至初四:“新峨眉月”呈现在农历初三、初四, 月面朝西 , 太阳落山时呈现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 , 晚上九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初七至初八:上弦月呈现在农历初七、初八, 月面朝西, 太阳落山时呈现在正午太阳的位置, 晚上十二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一至十二:上凸月呈现在农历十一、十二, 月面朝西 , 太阳落山时呈现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 , 凌晨三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五至十六:满月呈现在农历十五、十六, 月面呈圆形, 太阳落山时从东边地平线升起,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八至十九:下凸月呈现在农历十八、十九, 月面朝东, 晚上九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二十二至二十三:下弦月呈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月面朝东, 晚上十二点(零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空中的正上方. 二十七至二十八:残峨眉月呈现在农历二十七、二十八, 月面朝东, 凌晨三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 太阳升起时消失在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1.约在农历初一, 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叛变太阳的暗面, 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 称为新月或朔, 其视形状见图中1位置.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 即清晨月出, 黄昏月落, 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2.新月过后, 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 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 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 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份呈镰刀形, 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 称为蛾眉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2~5位置.蛾眉月日出后月出, 日落后月落, 与太阳同在天空, 在明亮的天空中, 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华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 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 亮面朝西, 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6~8位置.上弦月约正午月出, 黄昏时, 它呈现在正南天空, 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 上半晚可见.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 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份年夜于一半, 月相酿成凸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9~12位置.凸月正午后月出, 黄昏时在西北部天空, 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 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年夜半晚可见.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 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 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 地球不能遮盖住日光, 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 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 称为满月或望, 其视形状见图中13~14位置.满月在薄暮太阳落山时的西方地平线上升起, 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 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6.再过几天, 农历每月十八、十九, 月相又酿成凸月, 月面朝东, 其视形状见图中15~18位置.此时为黄昏后月出, 正午前月落, 年夜半晚可见.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酿成直角, 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 月面朝东, 称为下弦月, 其视形状见图中19~21位置.它在子夜时升起在西方地平线上, 黎明, 日出, 时高悬, 于南方天空, 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下半晚可见.8.再过几天, 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 月相酿成残月, 亮面朝东, 其视形状见图中22~25位置.此时子夜后月出, 黄昏前月落, 黎明前可见.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 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即图中1位置, 月相酿成朔.可见, 月相的变动依次为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 十六)→凸月→下弦月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二十二、二十三)→峨眉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 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即月相变动的周期, 叫做朔望月.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 所以我国古代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年夜致时间.月亮重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 也就是说, 月相的更替变动周期平均为29.53天, 称为一个“朔望月”.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农历初一至三十的月相变化

农历初一至三十的月相变化农历初一至三十的月相变化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在太阳光照射下,总是一面亮一面暗,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见图1中中间一圈。
因为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见图2 ,这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正对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着地球的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见图1中外圈,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可见,月相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太阳光照射月球的方向;二是地球上人观察月球的方向。
若在月球的背日方向观察月球,月球似乎全部是黑暗的见图1中A位置,反之,若在月球的向日方向观察月球,月球几乎全部是光明的见图1中E位置。
(图祥见《高中生》杂志)二、月相的变化规律(一)几点说明1.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27.33天,在此相同的时间内陆球绕太阳公转约30°。
研究分析一个月内月相变化,人们可只考虑地球自转而忽略地球公转。
2.如图2所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公转轨道平面(白道面)的夹角θ在4°57′~5°19′之间,平均值为5°09′,这个角度很小。
因此,在讨论月球、地球相对太阳运动对月相变化的影响时,可以忽略这个角度。
3.月出月落的时间。
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月球公转的角速度大得多,所以地球上的人们能较长时间观看月相,即月相变化在人们眼中的变化速度是缓慢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某一日月亮的东升西落的视运动是明显的。
在图1中的A位置时,随着地球的自转,月球在清晨时从东方天空升起来,黄昏时从西方天空落下去。
在图1中的E位置时,月球在黄昏时从东方天空升起来,清晨时从西方天空落下去。
如此等等。
4.地球上的人们见到月相的时间。
由于地球的自转,月球每日从月出到月落大约为半天,即月球有半天挂在天空。
月相变化演示模型

月相变化演示模型观察月相变化之前,首先应对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变化有个大概了解。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地球公转,当然,又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因此,在太阳光照射下,月球永远分为光明半球和黑暗半球。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明暗两部分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的状况就是月相(如图所示)。
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球黑暗的部分朝向地球,因此,我们无法观测到月球,这时叫“新月”,也叫“朔”,时间是在每月阴历初一、二;到初三、四,月亮开始从右边露出笑眯眯的眼睛叫“蛾眉月”;到初七、八,右半边全亮了,叫“上弦月”;以后月亮光亮的部分越来越大,叫“凸月”;到阴历十五、十六时,月球光亮的部分全部朝向地球,这时叫“满月”,也叫“望”;再以后,明亮部分从右边逐渐消失,到阴历二十二、二十三,只剩下左半边亮,叫“下弦月”;到二十七、二十八时,又变为蛾眉月,然后又回到新月,完成一个变化周期。
在了解了月相的变化过程以后,就要确定观测的时间,观测最好选在每天日医治后和日出前这一段,如果太阳升起后,随着太阳光的增强,就很难再观测到月球了。
一般每个月的上半月,定在18点以后观测较合适;下半月,在早晨六七点钟观测较好。
每次观测时,应记录下时间,并绘出月相图,然后用指南针测出月亮的方位,记在记录本上,这样坚持观测一个月,就可总结出月相、时间和月亮所在方向的关系。
如果对这一关系掌握的很熟练了,那么将来在野外,你就可以根据月相和当时的时刻,用月亮大致判定方向,也可以根据月相和月亮所在的方向,大致判断时间了。
月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12年月相(经典)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太
阳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初一 光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上弦月
太
阳
满月 新月
光
下弦月
上弦月 凸月 峨嵋月
太
阳
满月 新月
光
残月 下弦月
凸月
月相的应用:
1.制订农历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 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 称为朔望月。
一个公历年能恰好安排12个农 历月吗? 用闰月来调节
朔望月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新月
农历: 朔望月=29.53天 农历一年=29.53天×12个月=354.36天 一年=365天 公历: 农历年少11天
19个农历年增加7个“闰月”来协 调
【考考你的常识】
1、中国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确定的?
2、你知道这些节日的具体时间吗? 3、在这些节日里你能看到什么月相?
3.5 月相
月人 有有 阴悲 晴欢 圆离 缺合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提出问题: 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建立假设:
可能是…… 可能是……
日、地、月的公转轨道:
月 地 日
位置①
A
太
新月 (朔)
初一 阳
1.月球哪边被照亮,哪边暗的? 2.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又是怎样的?
光
位置②
C
太
上弦月
初七、初八 阳
作业:
• 作业本:3.5
【提高题】 2.古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描 述的月相最有可能的是( ) A.新月 C.满月 B.上弦月 D.下弦月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 描述的月相最有可能的是? A.新月 C.满月 B.上弦月 D.下弦月
12年月相(经典)

可能是… …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可能是…… 可能是……
日、地、月的公转轨道:
月 地 日
日、地、月的公转轨道:
月 地 日
太
阳
光
太
阳
光
太
阳
光
太
阳
满月 (望月)
十五、 十六
新月 (朔月)
初一 光
上弦月
初七、 初八 太
阳
下弦月
二十二、 二十三
光
上弦月 凸月 峨嵋月
1.月球哪边被照亮,哪边暗的? 2.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又是怎样的? 光
位置④ 1.月球哪边被照亮,哪边暗的? 2.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又是怎样的? G 太
阳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光
朔望月
凸月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峨嵋月
太
阳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初一 光
残月
凸月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19个农历年增加7个“闰月”来协 调
【考考你的常识】
1、中国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确定的?
2、你知道这些节日的具体时间吗? 3、在这些节日里你能看到什么月相?
春节
正月 初一
端午
五月 初五
重阳
九月 初九
中秋
八月 十五
元宵
正月 十五
除夕
十二月 三十
【基础练习】
1、月相是指(
A 、月球的形态
)
B 、月球的面貌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上、上、西、西
从上半夜升起 上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