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塑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塑料”教案
罗平县大地坪小学“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任课教师:李六一任课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时间:2016年月日
课题
塑料
备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多种多样的塑料制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2)、和纸袋比,塑料袋具有相对牢固,不怕水的优点;
(3)、和玻璃杯比,塑料杯具有不易碎、不烫手的优点;
(4)、和陶瓷盆比,塑料盆具有不易碎、轻便的优点;
(5)、和木椅比,塑料椅具有轻便,易叠放,不占地方的优点。
(二)、讨论总结塑料的优点。
1、讲述: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塑料的许多优点,同学们分组总结一下塑料的优点有哪些?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
轻便、易塑形、不易碎、导热能力差等。
(三)、塑料的缺点及治理方案。
1、讲述:刚才我们了解了塑料的优点,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优点必然有缺点。那你们知道塑料有什么缺点吗?
2、学生讨论、回答。
3、讲述:塑料有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它们不易分解(腐烂),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是极为有害的。
4、提问: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5、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6、教师播放录像资料,学生观看。
7、讲述:通过刚才播放的资料片我们看到,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其严重的,如废塑料堆积如山,占用土地;威胁海洋动物、影响市容等。
8、谈话:既然塑料的危害如此之大,那怎样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0、教师总结: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 塑料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 塑料 教案

15.塑料【教材分析】《塑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和工具了解塑料的特点,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1、用塑料与其他材料比较时需要一组组的进行,一方面是这种才比较严谨、科学,另一方面才可能了解到塑料更多的优点,学生分析时,教师不必作出评价,在总结时进行概括。

2、探究活动:用更多方法比较塑料绳与羊毛毛线,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塑料的特性。

3、用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储备了一些生活经验,使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他们积极地对塑料进行比较,探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在环境保护方面,学生只知道有白色污染,对它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了解,通过视频能更好的了解“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最后,通过“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的力量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塑料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2.知道塑料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

3.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2.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对比的方法探究塑料的特点。

2.意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知道科学家正在研制易分解的塑料。

【教学重点】认识塑料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难点】通过与其他材料对比,了解塑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制品。

学生材料:塑料制品,羊毛毛线,打火机。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走进生活,认识塑料的应用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很多的礼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教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教学课件
燃烧,伴有烧焦羽毛的味道 灰烬很容易散开
塑料的危害
举例说说不易腐烂的塑料对土地有哪些危害呢?
占用土地
塑料的危害
举例说说不易腐烂的塑料对海洋生物有哪些危害呢?
威胁海洋生物
塑料的危害
举例说说不易腐烂的塑料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危害呢?Βιβλιοθήκη 影响生活环境减少塑料污染的措施
怎么样才能减少塑料所带来的污染?
1、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2、回收废旧的塑料 3、利用废旧塑料再制造生活用品
物品分类
塑料制品的优点
第三组
防水,承重能力强
第四组
不易碎,颜色鲜艳
比较塑料制品和羊毛制品
比较塑料制品和羊毛制品
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辨别羊毛绳子和塑料绳子?试试 这些方法可行吗?
你使用的方法
塑料绳子
羊毛绳子
看一看 摸一摸 烧一烧 捻一捻灰烬
表面光滑 不柔软 向上卷曲 很硬的黑色小球
表面有羊毛纤维 柔软
减少塑料污染的措施
4. 研制易分解的塑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5. 塑料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室里面有哪些东西是塑料做的呢?
探究塑料的优点
将这些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做的相同制品比一比。
分组
物品分类
塑料制品的优点
第一组
弹性好,质量轻
第二组
耐用,价格便宜
探究塑料的优点
将这些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做的相同制品比一比。
分组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塑料》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塑料的定义、性质、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塑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物品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塑料这种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物品,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塑料的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塑料的定义、性质和用途,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塑料的定义、性质和用途,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2.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塑料的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塑料的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引发学生对塑料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介绍塑料的定义、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塑料的基本知识。

3.观察与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感受塑料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4.讨论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保护环境;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际行动。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拓展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塑料的相关问题。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 教案

15、塑料教学目标:1、知道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目前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人们的生活。

2、通过比较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制作的同类制品,了解塑料具有轻便、结实、颜色丰富、防水、不易变形、价格低廉等优点。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

4、知道不容易分解是塑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的最大缺点。

5、懂得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为“白色污染”,引导学生为减少“白色污染”作出努力。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塑料制品和其它材料的制品,了解塑料的特点,懂得不易分解是塑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的最大缺点,我们要为减少白色污染作出努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了解塑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塑料制品、羊毛毛线、塑料绳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初步了解塑料制品的特点。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白色污染”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生活用品是用塑料制成的,那么塑料制作而成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2、板书课题:15、塑料二、通过比较,了解塑料的优点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塑料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请大家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预设:塑料小尺、签字笔、签字笔芯、塑料盆子、塑料水桶、方便袋、塑料薄膜、塑料凳子、塑料碗、塑料勺子、塑料案板、矿泉水瓶子等。

教师相机出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学生进一步体会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听了大家的列举,老师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的确非常多,塑料已经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家想一想,塑料制品跟其他材料做的同类制品相比,有哪些优点呢?教师相机出示课本41页的4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这4组图片分别列举的是什么?图1:塑料尺和钢尺。

图2:纸袋和塑料袋。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塑料》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塑料》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塑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5.塑料》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塑料,了解塑料的性质、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塑料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学生对其性质和环境影响的认识相对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探究塑料的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性质、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塑料的性质、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等方法,深入探究塑料的特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实验教学: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教学: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塑料制品、实验药品等。

2.教学课件:塑料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教学素材:关于塑料的案例、新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塑料制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塑料,激发学生对塑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塑料的性质、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塑料的性质。

例如:塑料的熔点、塑料的弹性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塑料的性质有哪些优点和缺点?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5《塑料》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5《塑料》教案设计

15.塑料【教材分析】《塑料》是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的第四课时,单元内容以总分的逻辑进行编写。

先总体认识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然后以学生常见的三种材料(纸、金属、塑料)为例,分别了解和探究它们的各种特性以及用途。

从课程标准来看,本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具体对应的课标要求有:1.2 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透明程度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16.1 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比较塑料制品与其他材料的同类制品,了解塑料的优点;二用多种方法比较羊毛毛线和塑料绳;三认识塑料的最大缺点,了解塑料与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塑料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熟悉,也能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塑料的优点,给我们提供便利的部分,但是对于塑料的缺点及其危害性,大多学生处于只是“听人说”的阶段,很少亲身体会,对其为什么会带来危害也是一知半解。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课教学过程中借助了一些视频短片,希望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真实了解塑料垃圾的危害性,并能够科学的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科学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归纳的思维方式都有经过一定程度的练习,所以探究活动要适当的放,尤其是方法类的指导应该以启发为主,避免全权安排,学生照做。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学生需要在思考比较方法的基础之上,比较塑料物品与其他材料的同类物品,概括总结塑料的优点;还需要先思考辨别方法——看一看、模一模、拉一拉、闻一闻、捻一捻,再动手操作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最后通过视频了解塑料垃圾危害环境的原因在于塑料本身的缺点——不易降解,能够辩证的看待塑料,并在充分了解塑料的基础之上,采取有效行动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缺点。

2. 能举例说明塑料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视频介绍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措施,通过视频,打开学生思维,积极探索。]
三、总结延伸,合理利用塑料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2.师:小结: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合理利用塑料,为减少“白色污染”出一份力,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由心动变成行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15.塑料
优点: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
缺点:不易分解,污染环境
【课后反思】
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
1.世界上( )颜色的花最少。
A.红色 B.白色 C.黑色
【答案】C
【解析】【解答】A选项中红色和B选项白色的花是我们常见到的花,所以A和B不符合题意。C选项黑色的花是最罕见的花。所以C答案符合题意。
2.意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知道科学家正在研制易分解的塑料。
【教学重点】
认识塑料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与其他材料对比,了解塑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制品。
学生材料:塑料制品,羊毛毛线,打火机。
(一)比一比:了解塑料的优点
1.师:塑料到底有哪些优点呢?让我们点。)
(1)出示实物:塑料尺和钢尺
生:学生自主看一看,摸一摸,通过比较,发现塑料优点:透明,轻便,弹性好,价格便宜……
(2)出示实物:塑料口袋和纸口袋
生:学生小组活动,通过比较,发现塑料优点:方便携带,透明,轻便,防水,结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塑料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2.知道塑料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
3.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2.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对比的方法探究塑料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认识塑料的缺点——不易分解,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四)防治白色污染
1.师:人们厌恶“白色污染”,于是开始怪塑料。你认为“白色污染”是塑料的错吗?
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认为不是的说出理由。(塑料的应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要合理使用,开发新材料)
(一)比一比:了解塑料的优点
1.师:塑料到底有哪些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
(2人一组,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找出塑料的优点生自主看一看,摸一摸,通过比较,发现塑料优点:透明,轻便,弹性好,价格便宜……
(2)出示实物:塑料口袋和纸口袋
生:学生小组活动,通过比较,发现塑料优点:方便携带,透明,轻便,防水,结实……
15.塑料
【教材分析】
《塑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和工具了解塑料的特点,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1、用塑料与其他材料比较时需要一组组的进行,一方面是这种才比较严谨、科学,另一方面才可能了解到塑料更多的优点,学生分析时,教师不必作出评价,在总结时进行概括。2、探究活动:用更多方法比较塑料绳与羊毛毛线,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塑料的特性。3、用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走进生活,认识塑料的应用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很多的礼物。你们想要吗?都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教师依次出示一些塑料制品:塑料尺,中性笔,塑料胶带,塑料书皮……)
2.师:你们喜欢这些礼物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塑料做成的。
3.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塑料制品?
生:电冰箱,洗衣机,电视外壳,塑料凳子,开关,杯子,食品包装……
4.师:是呀,塑料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它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它究竟有哪些优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塑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举例,知道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并且在生活的应用很广,鼓励学生善于观察!]
二、探究新知,了解塑料的优缺点
生:小组活动。看一看,拉一拉,交流二者的不同。
汇报:塑料绳:表面光滑,不容易断,更结实;
羊毛线绳:表面粗糙,容易断,不结实。
3.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下面让我们烧一烧,看一看会发现什么?强调要注意安全。燃烧的灰烬要放在指定的位置。等灰烬冷却后,用手捻一捻,观察灰烬有什么不同?
生:小组实验,观察现象,交流汇报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应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塑料的优点,体会塑料之所以深受欢迎的原因。直观形象,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做一做:探究塑料的特性
1.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继续研究塑料的其他特性?
2.师:请同学们拿出材料盒中的羊毛线绳和塑料绳,先看一看,外表有什么不同?
再拉一拉,结实程度有什么不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储备了一些生活经验,使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他们积极地对塑料进行比较,探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学生只知道有白色污染,对它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了解,通过视频能更好的了解“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通过“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的力量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2.意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知道科学家正在研制易分解的塑料。
【教学重点】
认识塑料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与其他材料对比,了解塑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制品。
学生材料:塑料制品,羊毛毛线,打火机。
汇报:燃烧塑料绳时,没有气味,容易结球。
燃烧羊毛线绳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且不容易结球。
(三)议一议:发现塑料最大的缺点
1.师:刚才通过我们的观察与实验,认识了塑料的许多优点。塑料是人类伟大发明之一,但它却被英国媒体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产生疑惑……
2.师:下面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3)出示实物:塑料碗和瓷碗
生:学生多种方法进行观察活动,通过比较,发现塑料优点:不烫手,防摔,轻便……
(4)出示实物:塑料凳和木椅
生:选取几名同学上台操作并交流汇报,发现塑料优点:美观,轻便,易叠放,价格便宜……
2.师:同学们找到塑料这么多优点,真不简单!(总结补充塑料优点)正因为塑料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它深受人们的欢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塑料的技术和工艺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可以按照需要,生产各种各样的塑料。有的可以像棉花一样洁白,像玻璃一样透明,像海绵一样轻软;有的可以像陶瓷一样绝缘,像钢材一样结实,像石棉一样隔热;还有的可以像金子一样防锈。现在食品的包装、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的包装、农村的塑料大棚、医院的器械、汽车的零部件、家用电器的外壳、输水管道、航空航天等所有领域都有塑料的身影。
生;观看视频,引发思考。
3.师: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塑料最大缺点是埋在土里,100年不腐烂,也就是说它不易分解。
生2:人们把所有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都叫白色污染。
生3:白色污染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应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
4.师:塑料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既有许多的优点,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坏处。
2.师: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