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作文训练教案2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作文系列获奖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作文系列获奖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作文系列获奖教案高考语文复习语文作文系列获奖教案第一、二课时“反弹琵琶〞作文学教案-—逆向思维的运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教学难点: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导入二、什么是逆向思维?“反弹琶琶〞即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

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例如:1、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

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

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

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

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

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2、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牧师在准备讲道。

那天下着雨,他的妻子没在家,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心烦。

他无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杂志,一页一页的翻着,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作文技巧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作文技巧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作文技巧写好一篇文章,既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战 2024 年高考,以下是关于作文技巧的专题教案,希望考生认真学习,有所收获。

一、审题审题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确保文章的同主题、符合考题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分。

在审题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并把握关键词,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立意,如何运用语言来体现立意。

2.明确文体:通过题目中的提示词语、給定的材料和所设定的文体,来确定文章的文章类型。

3.分析要求:题目要求有时具体,有时是提纲挈领的。

考生应该对整个题目作出合理而具体的分析,寻找重点、难点和疑点,确定写作范围,想好写作思路,构建完整的思维框架。

四、听读写听读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这些听、读、写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1.听:通过听一些自己感兴趣、有专业水平的讲座或者是专业教授的授课,能够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术表达;缩小词汇和语言表达的差距,增强学术素养。

2.读:阅读一些经典、启发式的文学作品,增强语言功底;了解更多的知识,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开发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提升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为写作提供灵感。

同时,通过对语言的模仿,可以培养写作的灵活性和流畅性。

3.写:平时每天写点东西,可以通过对周围事物和自己的感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在写的过程中,应该多加品味和琢磨,找寻优秀句型、词汇,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

五、多练八股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部分,八股文考察的是考生对古文的掌握程度。

通过多练八股文,不仅能够加深对古文的理解程度,也能够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快速构建逻辑框架和合理组织语言的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培养分析和解析能力。

八股文需要经常进行分析和解析,这个过程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断能力,通过练习可以加强逻辑能力,以及理解句子的能力。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篇一一、知识教育目标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

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

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高考作文训练教案

高考作文训练教案

高考作文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2. 提高学生的作文构思、组织与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2. 作文构思技巧3. 文章结构与段落安排4. 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5. 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三、教学过程1. 讲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与要求,让学生了解作文评分的关键点。

2.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练习,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素材整理与构思。

3. 分析优秀作文结构与段落安排,让学生掌握文章布局的方法。

4. 讲解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通过例句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5. 针对不同作文类型,讲解写作要点,让学生学会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与表达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按照课堂所学,修改一篇自己之前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2. 选取一个作文题目,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构思,完成一篇作文草稿。

六、教学评估1.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文草稿和修改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2. 通过模拟高考作文考试,评估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并及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 组织作文互评活动,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七、作文训练主题一:议论文写作1. 讲解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强调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重要性。

2. 举例分析优秀的议论文,让学生理解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

3. 练习写作议论文,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和辩证分析的能力。

八、作文训练主题二:叙事作文写作1. 讲述叙事作文的要求和技巧,强调情节、人物和情感的融合。

2. 通过分析经典叙事作文,让学生学习如何生动地叙述故事。

3. 学生动手写作叙事作文,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九、作文训练主题三:说明文写作1. 解析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强调客观、清晰、简洁的表达。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6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6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6篇)高中作文精选教案篇一一提起作文,同学们总是眉头紧皱,一说上作文课,大家总是怨声载道。

作文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但作文60分的分值让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我也鼓励同学们不要惧怕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作文分数指日可待。

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注重教学方法,有目的地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作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作文写得呆板无趣,要么就是照范文仿写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在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了解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写作表述能力。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能达到一些的效果。

一是素材的积累。

许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苦于没有素材,或者说来说去只是千篇一律的素材,毫无新意。

我们语文组就搜集印发一些新颖素材发下去,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背诵记忆,或者通过阅读课来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

坚持下来的效果是令人欣喜的,记得有次我让他们观看了关于“瓷娃娃”刘大铭的事迹,大家都颇有感触,在笔记中八班的姜亚楠同学这样写道:“我们是奔跑者,奔跑在青春的路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好的身体。

如今的一些年轻人不珍惜自己的身体,随便一点小困难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此时的你正因一些不顺心的事打算放弃生的权利,那么瓷娃娃刘大铭或许会唤起你秋声的欲望。

患有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的他,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接受过十多次手术,在被医生宣判死刑时,他凭借强烈的求生欲望,自学英文给国际医疗结构发送自己的病例,最终获得了远赴意大利米兰接受脊椎重建手术的机会。

他的身体里被安上了13颗螺丝钉,植入了三块钛合金板,体内的血液被换掉了三分之二,他活下来了,他感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锥心般的疼痛。

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勇敢地选择了这次冒险。

”这个素材就可以运用到“选择”“勇气”“永不言弃”之类的作文中去。

高中作文训练教案

高中作文训练教案

高中作文训练教案第一章:作文基础知识的掌握1.1 作文的概念与分类1.2 作文的基本构成要素1.3 作文的写作步骤与方法1.4 作文的评分标准与注意事项第二章: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2.1 观察力的重要性2.2 观察的方法与技巧2.3 思考与分析的能力2.4 观察与思考在作文中的应用第三章:素材的积累与运用3.1 素材积累的重要性3.2 素材的来源与分类3.3 素材的整理与运用方法3.4 优秀素材示例与分析第四章:文笔的提升与修饰4.1 文笔的重要性4.2 词语的运用与搭配4.3 句式的变化与运用4.4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示范第五章: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5.1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5.2议论文的写作技巧5.3说明文的写作技巧5.4 应用文的写作技巧第六章:开头与结尾的写作技巧6.1 开头的作用与类型6.2 开头的写作技巧与示范6.3 结尾的作用与类型6.4 结尾的写作技巧与示范第七章:文章的结构安排与层次清晰7.1 文章结构的重要性7.2 常见文章结构类型与示范7.3 层次清晰的方法与技巧7.4 优秀文章结构分析与借鉴第八章:论证与反驳的写作技巧8.1 论证的作用与方法8.2 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运用8.3 反驳的技巧与示范8.4 论证与反驳在作文中的应用第九章:情感表达与抒发9.1 情感表达的重要性9.2 情感抒发的方法与技巧9.3 情感表达在作文中的应用9.4 优秀情感表达案例与分析第十章:作文的修改与润色10.1 作文修改的重要性10.2 常见错误类型与修改方法10.3 作文润色的技巧与方法10.4 优秀作文修改与润色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11.1 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意义11.2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11.3 独特视角的发掘与运用11.4 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第十二章:作文的逻辑性与连贯性12.1 逻辑性与连贯性的重要性12.2 提高作文逻辑性与连贯性的方法12.3 逻辑性与连贯性常见问题分析与改进12.4 优秀作文逻辑性与连贯性分析第十三章:应对考试作文的策略13.1 了解考试作文的要求与评分标准13.2 考试作文的时间管理策略13.3 考试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技巧13.4 考试作文实战演练与例文分析第十四章:作文的发表与评价14.1 作文发表的意义与途径14.2 作文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4.3 接受反馈意见与改进作文14.4 优秀作文展示与评价分析第十五章:作文训练的总结与提升15.1 作文训练的收获与反思15.2 持续提高作文水平的策略15.3 作文学习的资源与工具利用15.4 优秀作文案例分享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针对高中作文训练,涵盖了作文基础知识、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素材积累与运用、文笔提升与修饰、不同文体写作技巧、开头与结尾写作技巧、文章结构安排与层次清晰、论证与反驳写作技巧、情感表达与抒发、作文修改与润色、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作文逻辑性与连贯性、应对考试作文策略、作文发表与评价、作文训练总结与提升等十五个章节。

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教案

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教案

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帮助学生分析作文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 作文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3. 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同义词、反义词、过渡句、连接词等4. 作文中的常见问题:主题不明确、条理不清晰、语言不流畅、表达不准确5. 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方法:增删、调整、替换等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讲解词汇和句式的运用方法。

2. 示例法: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和要求,以及词汇和句式的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作文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组成部分和写作标准。

2. 讲解词汇和句式的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3.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如何使用词汇和句式。

4.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作文,分析作文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5. 修改和润色作文,提高作文的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学生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效果,评价学生的作文质量。

4. 学生对作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学生常见的作文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如主题不明确、条理不清晰等。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3. 案例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七、作文修改技巧:1. 增删:对作文进行增删修改,使文章更加精炼。

2. 调整:调整句子和段落的顺序,使文章结构更加合理。

高三第二次作文教案

高三第二次作文教案

四会中学20XX届高三第二次作文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1.按高考作文标准作文,命题作文。

2.从20XX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中了解作文的结构、布局、谋篇的特点,注重选材真实、内容具体、真情实感、能够体现文章中心等作文重点。

3.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记叙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在议论时,“推迭式议论文”的写法是这次习作的重点。

三、【教学内容】1.作文题目:责任(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根据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四、【优秀例文】1、责任拾破烂的李老头将两个亲生儿子告上法庭:要儿子们给他养老金。

法院的秦法官了解到,李老头中年丧妻,靠自己拾破烂攒钱供两个孩子读书,老大大学毕业后在市人事局工作,老二没考上,在一家摩配厂工作。

老李丧失劳动力后,两个儿子曾轮流供养他一段时间,尽自己的责任。

问题是李老头不顾儿子们的强烈反对找了个老伴,于是儿子们就停止了对他的赡养。

其理由是:老人中年不续娶,老了才娶妻,显然是加重负担。

李老头也有自己的理由:中年时忙着挣钱抚养孩子,尽自己的责任,没有心思找伴,老了一个人住着寂寞,况且老婆子有自己的退休金能供养她自己,并没有加重孩子的负担,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给生活费。

秦法官多次调解,希望这两兄弟能理解老人的再婚问题并尽自己的赡养之责,可他们总听不进去。

最后只有开庭审理此案。

双方长达四个小时的辩论没有结果,正当法官宣布强制执行判决时,没想到李老头大喊一声:“我要求儿子们一次性买断我。

”这一声“买断”惊动了所有人。

老李阐明了自己的意思:他养了老大22年,老二19年,虽然那时生活水平低,但也有个最低生活标准。

现在要求儿子也按目前最低生活标准一次性给他买断,然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不相干了,请秦法官算算每个儿子应该给多少钱。

这时旁听的人议论开了,只听说买断工龄的,哪有儿子买断父亲的?法官和几个审判人员议论了一会儿,在电脑上算了起来:按现在市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每人每月150元计算,一年是1800元,这样老大22年应付39600元,老二19年应付342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

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

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
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
①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
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②“亲爱的(或朋友)”式的开头示例:
亲爱的,请别那样忧郁,别那样眉头紧锁,别那样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迎着“问题”,迎着数不清的困难,迎着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难,但请听我说,赶快乐观起来吧,因为你也正在走向喷薄的太阳。

题目
一、人生漫漫问题多多(对偶式)
二、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歌名式)
花开花落总是春
高三学生傅强
为何眉头深锁着“黄梅时节家家雨”,却不知举目便是“青草池边处处花”?
为何耳畔低徊着“风过芭蕉雨滴残”,却不知倾耳即听“百鸟枝头唱春山”?
即便赏过鼓乐笙箫,也得品味“三杯两盏残淡酒”。

就算曾经戏潮浪尖,也得淡渡“花自飘零水自流”。

生活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你有你积年累月的烦恼,他有他百思焦急的忧愁;你有你不请自来的苦闷,他有他难以倾吐的衷肠……既然烦恼忧愁随处可见,既然肝肠寸断于事无补,那么何不平心静气任云舒卷,任春来去,任那“花开花落两由之”?用最好的心情去盘点生活,轻装上阵!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如果不知道如何摆脱痛苦与创伤、清除过错与愧疚,必然会使脚步减缓、心情透支。

因此要经常打扫心灵的库房,清扫昨日的烦恼,腾出空间存放更多今天的快乐,并为未来留下隙地。

登高望远,拓宽心灵所达到的境界,世界自然就会宽大、开朗起来,紧锁着烦闷的眉头自然就会化作漾着幸福的眼眸,我们也就不再会是呻吟于深切苦痛的怯懦者,却会以乐观的心态尽览人间春色,品鉴人生的大滋味。

用组好的心情去盘点生活,轻装上阵,你自会多一份淡泊,少一分苦涩。

也许像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般的闲适;也许像太白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般的高洁。

抛开烦恼,任思绪纷飞,在一片无人涉足的原野上纵情驰骋,看黄昏落日,赏万紫千红。

清点生活,轻装上阵,你会多一份从容。

你会发现沙漠很美,渴望去寻一方绿洲;你会发现空谷很美,企盼去撷一支幽兰;你会发现生活很美,歆羡梵高敢于将心灵曝晒于阳光的炙热。

清点生活,轻装上阵,你会多一份超脱。

摒弃功名利禄,是是非非,忘却悲欢离合,荣辱贵贱。

张开心扉,听天籁之音,用身感受,用心领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过往的悲伤留在过往,沿途的忧愁沿途遗忘,灵魂蜕去了沉重的外壳,无限风光自然会映入心窗。

潇潇洒洒,处处杨柳堪系马。

坦坦荡荡,家家有路到长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