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如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2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授学生如何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引导学生学习文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第二章:网络世界探秘2.1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讲解互联网的起源,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2.2 浏览器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浏览器,包括网页的搜索、收藏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文件,了解的注意事项。
2.3 电子邮件的使用讲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本的输入、编辑、格式化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
3.2 文档的排版与打印讲解文档的排版技巧,如字体、字号、段落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打印文档,了解打印的注意事项。
3.3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处理讲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新病毒库、不打开陌生文件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计算机病毒,如使用杀毒软件等。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单元格的选定、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公式、函数等。
4.2 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讲解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图表,了解图表的制作方法。
4.3 电子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电子表格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家庭预算、成绩统计等。
引导学生学会将电子表格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效率。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和操作。
2. 难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基本组成。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计算机操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新课: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基本组成。
3. 示范: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计算机操作。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编辑和排版文档。
3. 培养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创建、保存、打开文档等。
2. 编辑文档:输入、修改、删除文字和符号。
3. 排版文档: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编辑和排版文档。
2. 难点:排版文档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辑方法。
2. 示范法:演示排版文档的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编辑和排版文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
2. 新课: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辑方法。
3. 示范:演示排版文档的技巧。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编辑和排版文档。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优秀5篇)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优秀5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插入剪贴画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掌握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处理图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编辑文档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插入剪贴画。
2.插入图片文件。
3.设置图片格式。
【教学难点】设置图片格式。
【教学方法】自学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图片素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一些图文混排的样例,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1.插入剪贴画(1)插入剪贴画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插入图片的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在“病毒”文件中插入名为“计算机”的剪贴画。
针对将插入的剪贴画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教师提出设置图片格式问题。
(2)设置图片格式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设置图片格式(图片与文字环绕方式)的操作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①按照所示的样式设置“计算机”图片的格式;②试一试,选择其他格式会产生什么效果。
2.插入图片文件(1)插入图片文件教师布置任务:自学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文件,插入到“病毒”文档中。
教师要求学生小结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
(2)设置图片格式教师提问:利用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插入图片后,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与设置剪贴画格式的方法是否相同?三、课棠练习1.完成书第119页练习1。
2.在“奥运——20xx”板报中插入剪贴画和自己绘制的图片。
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学生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小结,强调: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的方法基本相同,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也相同。
五、布置作业输入一篇文章,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修饰并插入图片。
感悟升华。
篇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导思想篇三根据学校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四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封面幻灯片的组成,并能够独立制作封面幻灯片。
人教版初中计算机教案

人教版初中计算机教案【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信息技术教案九年级***任课老师姓名:***日期:2013.9.6-9.10第-----1--课时. 总-2------节任课老师姓名:***日期:2013.9.6-9.10 第-----2--课时. 总-2------节任课老师姓名:***日期:20139.13-9.17 第-----1--课时. 总-2------节【篇二: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图文】勐库中学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人工处理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三、小结: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四、学生练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数字化信息基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编码方式。
2、使学生能进行数制的转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教学过程1、引言信息时代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才能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传播和交流。
用数字表示各种信息,叫做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也叫信息的编码,这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的编码方式。
十进制和二进制向学生分别介绍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特点。
把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因为同学们第一次进行这种运算,所以老师必须一步一步讲清楚,让同学掌握数制转换的方法。
除2取余把一个十进制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将这个十进制整数一次又一次地被2除,得到的余数(从最后一次的余数写起)就是用二进制表示的数。
[例1] 把十进制数17转换为二进制数解:∴ 17(10)=10001(2)让学生练习: 11(10)= (2)92(10)= (2)129(10)= (2)136(10)= (2)248(10)= (2)注意:把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可以用除2取余法,对于小数部分就用基数2连续去乘它,直到乘积的小数部分等于“0”为止。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勤劳的编辑帮家人们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欢迎借鉴。
信息技术课教案初中篇一1、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
3、学会鼠标的拖放。
4、了解玩纸牌游戏的规则。
了解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的方法。
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1课时。
先复习开机的过程,再出示纸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设问:怎么样才能找到纸牌游戏?引入从“开始”菜单进入纸牌游戏。
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是windows较为常用的方法,因此学生须掌握。
由于学生接触计算机才一课时,鼠标的操作不熟练,学生难以将鼠标移到特定的选项上,所以教师因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时间。
教师演示进入纸牌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进入纸牌游戏及其它一些程序。
此课时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纸牌窗口的组成。
介绍纸牌游戏的基本规则时,教师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注意讲清楚鼠标的拖放动作。
教师可以演示鼠标的拖放过程,注意应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二出示“金山打字”程序,并让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金山打字”程序中,都有生么样的事件发生,请学生阐述讨论结果。
教师做补充分析任务一:程序运行分析首先让学生操作完整的易语言“打字练习”程序,并分析其所发生的事件及过程,教师帮助分析讲解。
任务二:窗口界面分析通过上面的事件和过程分析,让学生再次分析本程序的启动窗口界面中应包含哪些组件及元素,教师帮助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在“窗口界面中”加入本程序所需要的组件及元素。
任务三:程序数据类型及代码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对各个子程序进行分布步讲解。
1、“开始”按钮被单击子程序通过分析代码,教师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真”、“按钮1.禁止=真”。
重点讲解事件“处理事件()”和“延时(100)”2、“停止”按钮被单击子程序通过分析代码,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假”、“按钮1.禁止=假”。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2 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历程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3 信息技术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掌握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作用2.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巧2.3 计算机的软件应用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第三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特点3.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了解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3.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学习网络道德规范第四章:信息的收集与处理4.1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学习信息的收集方法与技巧学习信息的整理方法与技巧4.2 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习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4.3 信息的展示与分享学习信息展示的方法与技巧学习信息分享的方法与技巧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生活5.1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掌握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5.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例掌握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5.3 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学习如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6.1 认识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了解Word、WPS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6.2 创建与编辑文档学习创建新文档的方法掌握复制、粘贴、删除等基本编辑操作6.3 格式化文档学习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掌握段落设置、对齐方式、行间距等格式化操作第七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7.1 认识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了解Excel、WPS表格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7.2 创建与编辑表格学习创建新表格的方法掌握表格的基本编辑操作7.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在表格中输入数据的方法掌握数据排序、筛选、求和等基本数据分析操作第八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8.1 认识常用的演示文稿软件了解PowerPoint、WPS演示等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8.2 创建与编辑演示文稿学习创建新演示文稿的方法掌握插入、删除幻灯片等基本编辑操作8.3 设计演示文稿学习选择模板、背景、字体等设计元素掌握添加动画、切换效果等设计技巧第九章:计算机编程基础9.1 认识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了解常用的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及其特点掌握编程环境的安装与使用方法9.2 学习编程基本概念掌握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基本语法元素学习控制结构、函数、模块等编程高级概念9.3 编写简单的程序学习编写输入输出、计算器等简单程序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面积、统计数字等第十章:信息素养与道德规范10.1 信息素养的培养学习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掌握信息检索、评估、应用等基本技能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防范病毒、恶意软件等网络安全措施10.3 信息技术道德规范学习信息技术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提高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道德修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第十一章:multimedia 应用11.1 认识多媒体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的常见形式11.2 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软件掌握图像的编辑、特效添加、修饰等操作11.3 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Audacity、酷狗音乐等音频处理软件掌握音频的剪辑、合并、特效添加等操作第十二章: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12.1 认识视频处理软件了解Premiere、会声会影等视频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视频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12.2 创建与编辑视频学习创建新视频的方法掌握剪辑、拼接、添加特效等基本编辑操作12.3 视频的输出与分享学习设置视频格式、分辨率等参数掌握将视频导出到不同设备或平台的方法第十三章:数据库基础13.1 认识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常见应用场景13.2 学习数据库基本操作学习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表的方法掌握数据的添加、查询、更新等操作13.3 简单数据库应用实践学习使用SQL 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商品销售数据分析等第十四章:网络编程与通信14.1 认识网络编程了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编程的常用协议14.2 学习网络编程语言学习Python、Java 等网络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Socket 编程、协议等网络编程技术14.3 网络通信实例分析分析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常见网络通信应用的原理与实现尝试编写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第十五章:与15.1 认识与了解与的基本概念掌握与的常见应用领域15.2 学习基本算法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编程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 等15.3 与项目实践尝试编写简单的算法程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与应用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阶段、应用领域。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展示法。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基础2.1 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常见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 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2 Windows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和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窗口、文件管理等。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常见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3.2 Microsoft Word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学内容:文本输入、编辑、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软件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常见电子表格软件。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常见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Table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2 Microsoft Excel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学内容:工作表创建、数据输入、单元格格式设置、公式函数应用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4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本文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本文最大的鼓励。
篇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插入剪贴画、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2、学会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剪贴画、文本框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插入自选图形,并运用Windows录音机给幻灯片插入声音。
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演示用幻灯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课题多媒体技术给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你知道什么是多媒体吗?其实多媒体通常是指记录、展示、传播信息时使用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加入更多的多媒体元素。
学生自由回答。
插入剪贴画上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假如计算机中没有存储图片,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图片的问题?PowerPoint和Word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相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仔细观察"动手做"的最终效果。
运用学过的插入剪贴画的知识进行"骆驼和羊的故事"标题页的制作。
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看书自学操作。
插入文本框和自选图形1.引出文本框这是一则关于童话故事的幻灯片,光有标题当然不行,你觉得还应该要有哪些内容?一则好的故事幻灯片,文字和图片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请同学们插入一张新幻灯片2,在上面试试输入文字。
能不能像在Word中直接打字?(不能)和周围的同学商量商量,再试一试,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文字输入的问题。
2.插入文本框操作对!就是文本框。
在Word中我们学习过文本框,你还记得文本框的类型吗?(横排、竖排)请你用插入文本框的方式再次尝试在幻灯片2中输入22页的示范文字(骆驼和羊碰到一起,一个说高好,一个说矮好,谁也不服谁),并自学课文22-23的"继续探究"将文本框进行适当的修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勐库中学信息技术初一年级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人工处理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三、小结: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四、学生练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数字化信息基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编码方式。
2、使学生能进行数制的转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教学过程1、引言信息时代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才能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传播和交流。
用数字表示各种信息,叫做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也叫信息的编码,这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的编码方式。
十进制和二进制向学生分别介绍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特点。
把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因为同学们第一次进行这种运算,所以老师必须一步一步讲清楚,让同学掌握数制转换的方法。
除2取余把一个十进制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将这个十进制整数一次又一次地被2除,得到的余数(从最后一次的余数写起)就是用二进制表示的数。
[例1] 把十进制数17转换为二进制数解:∴17(10)=10001(2)让学生练习:11=(2)(10)92(10)=(2)129(10)=(2)136(10)=(2)248(10)=(2)注意:把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可以用除2取余法,对于小数部分就用基数2连续去乘它,直到乘积的小数部分等于“0”为止。
如果十进制小数不能用有限位二进制小数表示时,那么可以根据对精度的要求,选取一定的位数。
下面列举两个例子:[例2] 把十进制数123.75转换为二进制数解:十进制数进位0.75×2=1.5 10.5×2=1 1=1111011.11(2)∴123.75(10)[例3] 把十进制数0.65转换为二进制数解:十进制数进位0.65×2=1.30 10.3×2=0.6 00.6×2=1.2 10.2×2=0.4 00.4×2=0.8 00.8×2=1.6 10.6×2=1.2 1∴0.65(10)=0.1010011(2)+∈∈是尾数误差,∈<2-7通过上述例子的讲授和学生适应练习(学生练习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发现有共同性的错误,一起订正。
)八进制、十六进制简介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二进制数、十进制数的概念,并且学会了它们之间的转换。
所以对八进制、十六进制简介比较容易接受。
(1)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互相转换因为一个二进制数所需要的位数较多,所以书写不方便,记忆也困难。
为了方便人们常常将二进制数化为八进制数。
二进制数化为八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数由低向高每三位组成一组,每一组表示一个0至7之间的数。
因为,三位的二进制数是小于8的,所以,以三位二进制数作为一组的数是逢八进一的。
这种逢八进一的数称为八进制数。
[例4] 把二进制数11110101111转换为八进制数。
=(8)解:11110101111(2)11 110 111 1013 6 7 5∴11110101111(2)=3675(8)八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比较容易,只要将每位八进制数分别用三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
[例5] 把八进制数2056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2056=(2)(8)2 0 5 6010 000 101 110∴2056(8)=10000101110(2)(2)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是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它的基数是16,因此有16个数字符号,它们是0~9、A、B、C、D、E、F。
其中:A表示数10;B表示数11;C表示数12;D表示数13;E表示数14;F表示数15。
与三个二进制数可以表示一个八进制数一样,四位二进制数正好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
所以,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人转换也是比较容易的。
把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只要从小数点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如果不足四位,若是整数,则在最左边添零补足四位;若是小数,则在最右边添零补足四位。
[例6] 把二进制数101.0011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16)解:111.001111(2)10 0100 0110 1011 . 0011 110010 0100 0110 1011 . 0001 11002 4 6 B . 1 C∴111.001111(2)=246B.1C(16)把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把十六进制数每一位用对应的车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
[例1-7] 把十六进制数B56F.E转换为二进制数。
=(2)解:B65F.E(16)B 6 5 F . E1000 0110 0101 1111 . 1110∴B65F.E(16)=11111.1110(2)以内容主要采用讲授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做适量的练习,学生就能掌握。
小结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数制转换的一般规律。
布置适量的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通信技术的应用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科学处理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三、小结: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四、练习: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什么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通信技术的发展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小型化网络化4、生物计算机三、小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四、练习: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五、教后记:这一章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根据我学校教学设备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在多媒体电教室上课,展示图片、多媒体演示课件、观看录像片、光盘演示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其基本结构,知道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三、小结: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四、练习: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计算机的工作真是全自动的吗?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分类,了解计算机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1、计算机的分类:按工作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2、计算机文化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因为计算机的产生与使用使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三、小结:计算机分类和计算机文化四、练习:1、计算机是怎样分类的?2、什么是计算机文化?第七课时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的基本组成,能正确识别计算机上的主要部件,并知道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应用软件操作软件软件系统扫描仪打印机鼠标键盘显示器显声卡软驱光驱内存主板主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系统CPU三、小结: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四、练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那几部份组成?第八课时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教学目的: 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2、认识计算机病毒防护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认识计算机病毒。
教学过程:引言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必然会产生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问题。
所以,在教学教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规范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职业道德。
例如:有些人未经批准去使用某部门的计算机,有的没有征得软件制作者的许可就去拷贝该软件,有的人把别人制作的软件稍作改动就作为自己的软件去发表等等,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不但要学生遵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还要培养学生对各种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进行防治计算机病毒知识的教学,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1、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请同学们阅读书P10。
课后找有关信息资料了解计算机安全性法规。
2、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危害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下:A、隐蔽性B、传染性C、潜伏性D、可激发性E、破坏性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4、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常见的病毒表现一般有:屏幕出现系统运行不正常磁盘存储不正常文件不正常打印机不正常5、病毒的防治隔离来源控制外来磁盘,避免交错使用软盘。
静态检查定期用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
发现并及时清除病毒。
动态检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及时检查。
以判别是否有病毒。
6、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培养信息道德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提高知识产权的意识。
学习《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7、小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软件受那些法律的保护?现在请同学们归纳回答。
布置作业: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怎么预防计算机病毒?3、计算机软件受哪些法律的保护?第二章操作系统基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的:(1)了解有关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2)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形成和发展。
(3)初步了解Windows98的特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功能。
引言:为了能对计算机进行更好的使用,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我们必须首先对计算机作一下系统的的了解,本节的内容即是对计算机整个操作系统的一个概括及它的基本功能的了解;初步认识Windows98操作系统。
[板书]一、操作系统的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系统软件,其层次最靠近硬件,它使计算机的利用率更高,为应用程序提供更多的功能上的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人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