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哪些点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摘要: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2.轴线对称法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4.借景手法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四、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本文将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及特点,并探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主要包括: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通过升高或降低主峰的高度,使主景在景观中更加突出。
客山则需奔趋,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如苏州拙政园中的主峰,以及四周环绕的客山。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通过轴线的设置,使景物在空间上形成对称的关系。
如颐和园昆明湖与玉泉山的关系。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称为动势向心法,即将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例如,通过设置屏障、曲径通幽等方式,把美好的风景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使人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4.借景手法:借助园外景象,将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成为本园的景观一部分。
如颐和园借西山、玉泉山之景,拙政园借北寺塔之景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包括: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强调山水构图、讲究诗情画意等。
在古典园林中,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富有诗意、情景交融的景观效果。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现代设计师可以借鉴古典园林的布局、手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相结合,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如上海世博园区的江南园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山水园林等,都是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抑景:即通过营造景观层次、虚实对比和引导视线等手法,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使景致更具深邃感和美感。
添景:在景观中增加元素,以丰富景致内容,如山石、植物、建筑等,使景致更加丰富多彩。
夹景:通过设置屏障或引导视线,使观景者在一定角度和距离内欣赏景观,突出景观的主体和重点。
对景:通过合理布局景观元素,使一处景致与另一处景致相互呼应,形成对景关系,增强景观的整体感和协调性。
框景:利用门洞、窗洞、柱框等框架结构,将一处景致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营造出更加集中、聚焦的视觉效果。
漏景:通过设置漏窗、漏墙等手段,使观景者在透过漏窗、漏墙欣赏景观时,感受到若隐若现、朦胧的美感。
借景:利用借景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借入园中,扩大园林视野,丰富园内景观内容。
障景:通过设置屏障或利用山石、植物等元素,将观景视线遮挡或引导到特定方向,以控制观景效果,达到欲扬先抑、增加景深等目的。
藏景:将景观隐藏起来,不直接展示给观众,而是通过暗示、引导等方式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增加景观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透景:通过设置开放式的园墙、花架等元素,使园内外的景观相互渗透,增强景观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这些手法各有特色,可以单独或综合运用,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设计意图。
同时,这些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灵活运用和发展创新。
园林知识点汇总

园林知识点汇总
一、中国古典园林
1.分类:
私家园林:苏州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
皇家园林:颐和园、北海公园。
寺观园林:寒山寺、灵隐寺、凌云寺等。
2.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3.造景手法:借景、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
4.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思特点:诗情画意,寄情于景。
5.中国哲学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1)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主要特点。
(2)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于景。
(3)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道法自然,山水合生。
(4)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自然在人心中,天人浑然一体。
二、世界主要园林
1.日本
“枯山水”日本传统庭院:金阁寺庭园、京都龙安寺方丈庭园。
(微缩景观,恬淡出世气氛,宗教哲学相结合,写意与抽象手法。
)
2.意大利
“人文主义”意大利法尔奈斯庄园。
(以古罗马的花园为蓝本,让别墅、花园与大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状态)。
3.法国
“驯服自然”法国凡尔赛宫。
(修建得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欧洲皇家园林第一典范”、被称为“立体的诗篇,凝固的画卷”。
)
4.英国
“风景如画”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
(设计者通常是画家。
将田野风光应用于造园设计,追求一种近乎自然、返璞归真的风格)。
我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造景手法1.主景:凡在全园或景区起主导作用的景叫主景,主景与配景:能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叫主景,它是整个景观区域的核心、重点,往往呈现主要的使用功能和主题,也是该区域视线控制的焦点。
突出主景的方法一般有升高主体、正南朝向布局、坐落于轴线(视线)焦点或构图的中心、运用动势的指向等。
2.配景:对主景起衬托作用的景为配景,可使主景突出,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许多位置、角度都可以欣赏主景,而处在主景之中,此空间范围内的一切配景,又成为欣赏的主要对象,所以主景与配景是相得益彰的。
3.对景:在园林中,当我们登上亭、台、楼、阁,可以观赏对面的堂、山、桥、树木;在对面的堂、桥、廊等处又可观赏这面的亭、台、楼、阁,这种构景方法叫对景。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
景贵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自然也与距离有关,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
景如人,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
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
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
4.障景: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现代园林源于古代园林的一部分理论,结合了西方理念,理论构造上比较杂糅,但是基本上是对古代理念的阐述和丰富。
使观者跳脱,虽在景中,但处处是景。
室外环境中除了园林,障景多见于一些非常精美的楼盘设计,比如万科地产旗下的一些楼盘,楼宇布局就非常值得称道,北京的观唐也是典型的例子,离开学校很多年了,理论概念的书面阐述都忘记了,只能凭印象说一点了。
5.框景: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
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色

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特色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园林建筑以山水为基础,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
以下是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一些主要特色:1.山水交融: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山水相依”,追求自然山水的美。
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有机结合,形成一幅美妙的自然画卷。
2.借景生趣:园林建筑巧妙地利用远处的自然景观,通过借景的手法,使园林景观显得更加开阔和生动。
3.诗情画意:园林建筑注重意境的营造,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植物、建筑、道路等元素的配置,创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画境。
4.精巧的布局:园林建筑的布局讲究变化和对比,采用曲折的道路、高低错落的空间、幽深的巷道等手法,增加游人的探索乐趣。
5.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园林建筑力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宏伟的宫殿,又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还有供人休憩的廊桥等。
6.寓意丰富的园林命名:园林中的建筑、景点常常以富有诗意的名称命名,寓意深远,充满文化内涵。
7.精美的园林装饰:园林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包括雕刻、绘画、书法等,这些装饰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8.社会功能丰富:古代园林不仅是皇族和贵族的游玩之地,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交流学问的场所,具有丰富社会文化功能。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习题及方法:1.习题: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园林建筑的介绍,特别是关于山水相依、借景生趣等概念。
答案: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山水相依”,追求自然山水的美。
2.习题:请简述古代中国园林建筑中诗情画意的营造手法。
解题方法:参考课本中关于园林建筑的诗情画意部分,提取关键信息。
答案:古代中国园林建筑通过山水、植物、建筑、道路等元素的配置,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画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1)抑景,将美景先加遮挡,使美景欲扬先抑,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添景,在远景与近景之间添加过渡景,使景色更具层次美。
(3)夹景,通过两侧用不醒目的建筑物或树木花卉遮蔽起来,把游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风景点。
(4)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是美景,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也是美景的构景方法。
(5)框景,用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合成的景框围成美景的构景方法。
(6)漏景,通过漏窗使游人观赏到美景的构景方法。
(7)借景,将园外景观从视觉上与园内景观交融的构景方法。
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
(8)移景,即在园中仿建美好景物。
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

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一、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答: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1.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且许多园林空间多有限采用借景的手法可以给人在效果上的扩展和联想。
2.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与对称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3.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而古典的园林多采用这种的手法,用各种窗户与拱门构成框景。
且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4.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5.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合理的使用障景可以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同一景色不同的方向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二、借景都有哪些手法?答:1、近借:在园林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
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
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息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其构景要素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包括建筑、水景、植物、雕塑、亭台楼阁、假山、廊、桥等元素。
下面将对这些构景要素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筑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
古典园林的建筑包括门楼、亭台楼阁、假山、廊、室内空间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古典园林的建筑多采用传统的木材和砖石结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二、水景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
水景包括池塘、湖泊、流水、喷泉等。
水是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既可以增添园林的美感,又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增加湿度的作用。
园林中的水景常常与建筑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
三、植物植物是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构景要素之一。
植物包括花卉、树木、草坪等。
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花卉树木常常与建筑、水景相互映衬,营造出美丽的景观。
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植物有梅花、兰花、牡丹等,它们不仅美观,还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四、雕塑雕塑是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景要素之一。
古典园林中的雕塑包括石刻、木雕、砖雕等。
这些雕塑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雕塑常常与建筑、水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五、亭台楼阁亭台楼阁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景要素之一。
亭台楼阁是园林中的重要建筑形式,它们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亭台楼阁常常与水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六、假山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景要素之一。
假山是通过人工手段塑造的山石景观,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假山常常与水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给人一种山水相依的美感。
七、廊廊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景要素之一。
廊是一种长形的建筑,常常用于园林中的走廊和过道。
园林中的廊常常与建筑、水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点景的技术与艺术方法可概括为;重天然,不强为,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势利导地完善表现诗情画意。
归结起来,常见的点景技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要画中有诗,寓意造景。
园林的景观如画,景意如诗,刻意追求意境美。
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腊梅的傲雪、牡丹的华贵、兰草的典雅等,都表达一定的意境。
如果发觉有的景观缺乏诗画意境时,可以通过点景赋予诗情画意。
比如在柳树林荫中点缀一个小亭,便有“万绿丛巾一点红,动入春色不须多”的诗意;在临水竹丛边点缀几株桃花,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等等。
其次,静中有动,秀中有野。
静中有动的点景技艺就是增添动感效果,比如在溪边点缀竹筒水车,崖边点缀泉瀑,水中饲养水禽和游鱼,寺院点缀钟磬声等。
若在园内多植浆果类灌木,便可招引飞鸟入园,起到“鸟鸣园更幽”的作用和效果。
秀中有野就是不单讲究叠山理水,种植入工栽培花木,而是增加“天然图画”风韵,植物配置力求奇葩异卉、古树名木,保留一些自然景观,增添一些山野景物,使园林生态更多一些自然之趣。
再次,要讲究自然天成。
要着意为之,无意出之,使点景艺术达到不留“斧凿痕”的境界。
另外,园林设计点景中有八项注意,或叫八项要求:
一、衬托、烘托要相称。
如(红楼梦)中“大观园稻香村”一景,除有杏花村诗意的主景,菜畦、油菜花、土井、辘轳等配景外,贾珍又提出“只养些鸭、鹅、鸡之类才相称”。
这“相称”二字便是点景妙谛。
二、是平衡画面要相宜。
即点景要使原景在色调凤格上、主宾关系上、景观质量上更显轻重得宜,浓淡有致。
三、是对比照应要有目的。
有时发觉主宾、浓淡、轻重等关系不够明显时,可通过对比照应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边再增加一组在比例上、体量上和色度上有较大反差变化的景物,达到以此显彼的目的。
四、是联络要有节奏变化,若断若续。
园林景区景点之间或景观景物之间距离过大,有分散感时,可于其间点缀一些景物作“过渡”,达到联络有致。
五、是镇定画面要有力。
有的景境里布置的景物比较繁杂,显得热闹躁动时,应使用另一种比较有分量的景物点景,达到统摄镇定的目的。
六、是强调加深要适度。
如发现原有景观的色彩、态势、质惑等的分量气氛不够时,可应用加重、加密、加深、加高、加长等点景手法予以强调。
七、是逗引引导要藏露结合。
当景点被山林遮蔽时,可点以高塔、危亭等露于林梢,或在景境外点以路亭、牌坊等,借以引导游人寻幽访胜。
八、是暗示隐喻要高雅。
若景观意境过于含蓄,景意用典形式来点景,达到为游人暗示解惑的目的。
总之,园林设计点景是一门艺木,必须要求精心设计,“点”的恰到好处。
同时如叠山塑石、凿池驳岸、栽花植树、悬泉叠瀑、搭架编篱、砌洞铺径等都讲究自然理趣。
健长乐 fecnsdcjas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