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实例分析古罗马建筑队柱式的使用和审美与古希腊柱式的差异资料
最新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异同

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异同
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异同
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便是雅典卫城。
卫城建筑以神庙为主,体现的是希腊人的宗教信仰及民主政治观念,它超越了一般宗教建筑的范畴。
它是精神的驻地,是感觉和意志联姻的喜庆象征的寓所。
罗马建筑在希腊柱式的基础上,改良了两种新的柱式。
罗马人爱好华丽,经常在建筑上将希腊的装饰,使建筑变得更华丽。
富有装饰性的科林斯式被罗马人运用得最多;而且还创造了完善的拱券结构体系;穹型拱顶的发明使圆柱形和球形的空间成设计元素,迎合了宏伟的室内空间,显现出罗马帝国的规模;创造许多新的建筑类型,如长方形廊柱大厅,公共浴场等名用建筑,极好的符合了罗马人的实用目的。
我欣赏的古罗马建筑——万神庙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米的园洞,可能寓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
从园洞进来柔和漫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
穹顶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砖,混凝土用浮石作骨料。
大概是先用砖沿球面砌几个大发券,然后才浇筑混凝土的。
这些发券的作用是,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浇筑,还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结前下滑,并避免混凝土收缩时出现裂缝。
为了减轻穹顶重量,越往上越薄,下部厚5.9米,上部1.5米。
并且在穹顶内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每圈28个。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10历教1班肖芳 26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展现着欧罗巴文明的辉煌。
古希腊的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从兴起到成就的顶峰,发展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同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因此,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柱式一、古希腊的建筑古风时期,古希腊的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亚式建筑,风格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
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
①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建筑规的风格。
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神殿莫属。
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
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
后来加入柱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称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并且正立面和侧立面的柱子的关系为N和2N+1。
建筑作为一门有原理、有规则,有计算的科学,是在希腊人手中建立的。
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美得民族,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他们这里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统一。
在地中海的下,他们的神庙熠熠生辉,他们就在这样的广场、剧场、城市中谈论哲学、欣赏悲剧、实现留给人类历史的一段传奇。
关于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比较

关于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比较摘要:古希腊柱式的经典,古罗马穹顶的宏伟,中世纪教堂的压抑与沉重,文艺复兴建筑中叹咏的人文情怀,巴洛克的光芒,古典主义的理性,18世纪之前的建筑一路走来,脉络清晰得可以让那些美丽的词汇作为历史坐标,代替枯燥的数字。
关键词:拱券技术,混凝土,承重墙,木结构,拱顶体系,柱式的发展与定型正文: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根源,在学习中我们掌握其建筑特点与艺术技术成就。
一、建筑风格的比较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它的建筑集中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
古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肃穆的伟大。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古罗马的建筑则是全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宝贵成就,但生性奔放的罗马人却没有继承希腊建筑中的凝重,却赋予建筑一种热烈、富丽、喧闹的气氛。
古罗马建筑以其辉煌的拱券和公共建筑向世界展示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古罗马将柱式与拱券完美的结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柱式的比较A古希腊柱式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1. 多立克其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2. 爱奥尼柱式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3. 科林斯它的柱身与爱奥尼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檐口檐壁额枋柱头柱身阶座阶座从比例与规范来看,多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从三种柱式看古希腊与罗马的建筑

从三种柱式看古希腊与罗马的建筑特色及其人文意识◆古典柱式classical architectural order :欧洲古代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柱式包括柱﹑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艺术形式。
成熟的柱式从整体构图到线脚﹑凹槽﹑雕饰等细节处理都基本定型﹐各部分的比例也大致稳定﹐特点鲜明﹐决定着建筑物风格。
柱式形成于希腊﹐而在罗马得到发展。
✧英文style的词源就是希腊文stylos(柱子)。
在19世纪之前,西方学建筑的学生必须对它们熟悉到闭着眼睛也能画出每个柱式的每个细节。
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柱式不光是对柱子型制的规定,而是对从柱子的支撑物(柱础)到檐壁每个细节、柱子的高度和直径的比、柱子逐渐变细的程度、柱子之间的距离、柱子下面的台阶数甚至柱子上凹道的条数都有精确的要求。
希腊人自己也许没有一套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所以好几种柱式都流行着,他们的创造力也促使他们在不同的神庙中尝试对已有的理论做点修改。
到了做事情一丝不苟的罗马人那里,柱式理论才最后定型,其标志就是奥古斯都(Augustus)时代的一位叫维特鲁威(Vitruvius)的罗马建筑师的著作《建筑十书》。
作者本人也许并没有什么创造力,但他记录了很多现在已经失传的建筑方法。
到文艺复兴时代之前,这是西方关于建筑的唯一一本著作。
正是在这本书中,后来无人不知的三种主要希腊柱式被确定了下来: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希腊柱式――两种最基本的柱式:1.形成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柱式2.形成于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它们都是从木结构演变而来﹐公元前5世纪中叶达到成熟程度﹐在雅典产生代表性作品。
✧爱奥尼柱式的主要特征是柱头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有柱础﹐由圆盘等组成。
✧多立克柱式的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
✧爱奥尼柱式如女性的柔美﹐多立克柱式似男性的刚健。
多利亚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的比较两大柱式虽然在基本结构——基石、柱子、檐部都一样,但细部结构、比例尺寸和整体精神却彼此有别,各自的发源地和分布区域也分别是民族的分布区域,其原因是希腊人在发展柱式时始终注意突出各自的民族特色。
古罗马与古希腊柱式的若干相关问题

关于柱式的几个问题:古希腊柱式特征古希腊人建筑神庙的灵感来源于古埃及人,他们将埃及神庙的内部翻转为外,用大量的柱子作为建筑物的支撑。
由于柱子外显于建筑外面,爱美的希腊人便发展出了体系完备的柱式结构,并且形成了多样的风格。
1.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
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装饰简洁,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
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6:1,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人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爱奥尼克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
爱奥尼克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有曲线美。
外形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人柱;爱奥尼克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科林斯柱式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
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gen)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
毛茛(gen)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
中国传统柱式与西方古典柱式的比较

中国传统柱式与西方古典柱式的比较中国传统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木构建筑体系,各个时代的印记也鲜明地烙在建筑上:秦汉时期的建筑从“秦砖汉瓦”中看出古拙朴素的风格;唐宋时期的建筑主要表现出宏大深远的“唐风宋韵”;元代的建筑虽然保留了宋代的遗风,但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简化;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则偏向复杂琐碎……中国古代建筑几千年以来的一脉相承,形成传统,各个时期的建筑均是在这个“传统”的前提下有所变化。
西方古典建筑发展的主线源自爱琴海沿岸,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爱琴文明中的建筑,古希腊时期的古典建筑在公元前四到五世纪时达到了高峰,涌现出大量的建筑杰作,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上;而古罗马将古希腊的古典建筑的柱式、形制继承并发展下去,并且创造出拱券结构用于沉重,建筑的种类大大丰富了,出现了大量公共建筑。
至此,西方古典建筑体系基本确立。
古希腊、古罗马的众多古典柱式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成熟和完善起来。
本文将中国传统柱式和西方古典柱式进行比较,意在从造型、材料、功能等方面探寻它们之间的差异。
1、中国传统建筑的柱式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建筑中使用木柱与石柱,其中以木柱的使用最为广泛。
参照西方古典建筑中柱式的定义,本文也借用“柱式”来描述中国的木构建筑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典建筑分台基、墙柱和屋顶三个部分,为了使比较更有针对性,文中选取了墙柱部分中的柱式作为研究对象。
柱式包括了柱头、柱身和柱础三个部分,中国传统柱式中的柱头部分即是“斗栱”。
中国柱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本文以宋《营造法式》中的柱式作为对象进行探讨研究。
1.1《营造法式》中的柱式关于柱式的记载,在《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中分为若干卷分述。
其中卷一是总释上部分,引用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从历史范畴角度上诠释柱式各部分的含义。
卷三是壕寨制度和石作制度,其中包含了柱础部分的说明。
卷四和卷五即为大木作制度,主要是斗栱和柱身的制定。
浅谈古希腊柱式和古罗马柱式的发展终审稿)

浅谈古希腊柱式和古罗马柱式的发展终审稿)浅谈古希腊柱式和古罗马柱式的发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浅谈古希腊柱式和古罗马柱式的发展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其建筑同样也是欧洲建筑史的开拓者之一,古希腊三大柱式的出现为后来的罗马五大柱式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就对几种经典柱式进行浅谈和分析。
关键词:古罗马;古希腊;三大柱式;五大柱式一、古希腊的形成概况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十分信奉宗教,他们崇拜很多天神,而神庙是供奉神的场所,所以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旧址,可以看到很多神庙建筑。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早期的刻瑞斯神庙,还是后来的帕提农神庙,也无论神庙的大小如何,都无一例外的用到了立柱这一结构。
而古希腊更是将立柱这一结构发展为独特而成熟的多种柱式。
二、柱式的定义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
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柱身和柱头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和山花的建筑各部分。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
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
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
以建筑实例分析古罗马建筑队柱式的使用和审美与古希腊柱式的差异

• 希腊爱奥尼柱式(或爱奥尼亚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 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 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特点是柱身有24条 凹槽,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 有曲线美。由于外形比较纤细秀美,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 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以建筑实例分析古罗马建筑队柱式的使用和审美与 古希腊柱式的差异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 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柱身和柱 头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和山花的建筑各部 分尺寸。 柱式包括古希腊的三个柱式和古罗马的五个柱式。 古希腊三柱式
• 希腊爱奥尼柱式(或爱奥尼亚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 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 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特点是柱身有24条 凹槽,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 有曲线美。由于外形比较纤细秀美,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 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古希腊人建筑神庙的灵感来源于古埃及人,他们将埃及神庙的内部 翻转为外,用大量的柱子作为建筑物的支撑。由于柱子外显于建筑 外面,爱美的希腊人便发展出了体系完备的柱式结构,并且形成了 多样的风格。
• 古希腊三柱式分为: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 希腊多立克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 (公元前7世纪)。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比 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是个倒圆锥台, 没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为6:1,雄健有 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 城的巴特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古希腊三柱式分为: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 希腊多立克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 (公元前7世纪)。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比 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是个倒圆锥台, 没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为6:1,雄健有 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 城的巴特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 罗马多立克柱式 • 外观跟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相近,但在柱头下端添上一圈环状装饰;
• 柱身下添加了圆环形柱础。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8:1,整个柱身显 得比较粗壮。
• 2.罗马爱奥尼柱式
• 柱式与古希腊爱奥尼柱式相同,只是把柱头上两个涡卷间的连接 曲线改为水平直线。
• 3.罗马科林斯柱式 样子与古希腊科林斯 柱式一致,柱高跟柱 径的比例是10:1,显 得纤细高大;柱身上 有24条凹槽;柱头部 分由两层毛茛叶和涡 卷图案组成,涡卷图 案成对出现。
• 4.塔司干柱式 • 塔司干柱式其实就是去掉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柱式; 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7:1,柱身粗壮。
• 5.混合柱式 • 这种柱式是将科林斯柱式的顶端与爱 奥尼克柱式的涡卷相结合,使形状显 得更为复杂、华丽。柱高跟柱径的比 例是10:1,显得纤细秀美。
希腊早期的建筑,同中国一样,也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古希腊的 制陶业发展较早,技术很高,从公元前7世纪起,已经开始使用陶器来保护木 构架,到公元前7世纪之末,除了屋架之外,已经全用石材建造了。 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 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 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 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 有两种柱式同时在演进。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爱奥尼式, 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的多立克式。爱奥尼式比较秀美华 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多立克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亚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 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 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特点是柱身有24条 凹槽,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 有曲线美。由于外形比较纤细秀美,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 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 希腊爱奥尼柱式(或爱奥尼亚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 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 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特点是柱身有24条 凹槽,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 有曲线美。由于外形比较纤细秀美,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 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以建筑实例分析古罗马建筑队柱式的使用和审美与 古希腊柱式的差异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 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柱身和柱 头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和山花的建筑各部 分尺寸。 柱式包括古希腊的三个柱式和古罗马的五个柱式。 古希腊三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