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沉积研究

合集下载

台湾海峡的海洋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台湾海峡的海洋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为 主 ,其 最大潮 高 可达 4I 以上 ,年平 均潮 流速 度 n
海三 科 2 00 4 ;福 建省 自然 科学 基金 资助 项 目 (0 90 2 8 :国家专 09 0 ) 20J 11 ) 基金 项 目: 国家海 洋 局第三 海 洋研 究所基 本科 研业 务 费专 项资金 项 目 (

要 : 台湾 海峡 是我 国最 大 的海 峡 ,也是 南海 与东 海进 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 和 能量 交换 的主 要通 道 。区 域 内地震 、 台风等 灾 害多 发 ,潮流 作用
较 强 ,同 时受 黑潮 分支 、南 海 暖流和 东 海环 流等 多种 水 系 的影 响,众 多 的 山溪性 中 小型河 流 从海 峡两 侧流 入海 洋 ,为 海洋 沉积 环境 的研 究 提供 了一个天 然 的实 验场 。基 于 台湾海 峡 的沉 积环 境分 区 、 台湾海 峡潮 成 沙脊 的沉 积环 境 、 山溪性 河流 入海 沉积 通量 等 方面 进 行综 述 ,较 系统地 论 述 了 目前 在 台湾海 峡 沉积 环境 方面 所进 行 的研 究工 作 ,并 为今 后更 好地 研 究该 区域 物质 通量 的输 移 过程 、途
o ure n esr i.TheTaw a tatha to cc r d i t tat h i n sr i ssr nge de a si p c e y t e b a h o rt , nd i m a t d b r nc fKus r i h hio, s u i a o t Ch naSe h w a l u r n nd Ea tCh n e ic ai n,a ela a g m be f s a 1a e um —i e ou a n rv r rT c re ta s i a S a cr ulto l sw l sa l r e nu ro m l nd m di sz d m nti i e s

海洋的沉积作用

海洋的沉积作用

海洋的沉积作用一、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0%。

海洋中的沉积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地球的地质、生态和气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洋的沉积作用,包括沉积物的来源、组成、沉积过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

二、沉积物的来源海洋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陆地和海洋内部的物质。

陆地物质通过河流、风力、冰川等方式输入海洋,包括岩屑、土壤、有机物等。

海洋内部的物质主要是由海洋生物的遗骸、有机物和溶解的无机物组成。

三、沉积物的组成海洋沉积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包括有机物、碎屑物、矿物质等。

有机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的遗骸和排泄物,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碎屑物主要是由陆地物质经过水流、风力等作用带入海洋的岩屑、土壤等。

矿物质主要是由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物质沉淀形成。

四、沉积过程海洋沉积过程可以分为沉积物输入、沉积物运移和沉积物沉淀三个阶段。

4.1 沉积物输入沉积物输入是指陆地物质和海洋内部物质进入海洋的过程。

陆地物质主要通过河流、风力、冰川等方式输入海洋,而海洋内部物质主要是由海洋生物的遗骸和有机物降解产生。

4.2 沉积物运移沉积物运移是指沉积物在海洋中的运动过程。

沉积物可以通过水流、海浪、潮汐等力量的作用进行运移,沿海洋底部或水体中悬浮运动。

4.3 沉积物沉淀沉积物沉淀是指沉积物在海洋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当沉积物的浓度超过海水中的悬浮限度时,沉积物会沉降到海底,形成沉积层。

五、海洋沉积作用的影响海洋的沉积作用对地球的地质、生态和气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5.1 地质影响海洋的沉积作用对地球的地质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压力作用下可以形成岩石,如石灰岩、砂岩等。

这些岩石在地质活动中可能会发生抬升、变形等过程,对地壳的构造和地质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5.2 生态影响海洋的沉积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海洋沉积物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同时也为海洋食物链的形成提供了养分。

第四章 滨海沉积 海洋地质学 教学课件

第四章 滨海沉积 海洋地质学 教学课件

(三)海滩地形
海滩地形: 单坡向海滩 具沟堤的双坡向海滩。
粒度影响坡度和宽度: 粒度大:坡度大,宽度小。
1沿岸堤:平潮时间长 ,堆积多形成
沿岸堤:
又称滩脊,平行海岸的冈丘。由上冲流,回流,冲越流形成。 陆侧发育纵向沟。
位置:平潮位,四个:平均大潮高潮,低潮,小潮高潮,低潮。 风暴潮堤的位置最高。 中低波能的强潮滩可有10多条,大多在前滨。
潮沟环境:
迁移快,使得分布广。兼有平原河与潮汐的特点。 深槽,点沙坝,--边滩,浅滩—滞留沉积。
沉积构造:
• 典型构造:单粘土层,鱼骨状交错层理,双粘土层。
• 鱼骨状交错层理:交错是涨退潮形成,层系间侵蚀是平潮前流速快时 形成,

可有薄泥层,是高潮滞留形成,也可没有。
• 双粘土层:双粘土层,横向束状体层序,底积层层序是潮坪的典型标 志。
粒序:陆----海———细-----粗:反粒序。 动力强:海滩,动力弱:潮坪。
气候:冷:泥炭;热:藻类沼泽; 干旱:碳酸盐,蒸发盐; 潮湿:盐水沼泽。红树林---潮间坪。
潮坪地形
地形单元:潮沟,沿岸堤。
陆—海:泥坪—混合坪—沙坪 宽度,坡度,与冲淤有关。
淤积坪:坡缓,宽大,潮沟发育好。 例如:苏北 ,浙南海岸。
生物沉积 化学沉积 沉积速率0.38-0.4cm/a 沉积相序列: 草沼----泻湖泥---障壁沙----浅海沙。 前后---上下相似, 海侵---海退相反。
障壁沙岛----泻湖沉积体系
第三节 潮坪沉积
潮坪:动力:潮汐, 坡度:3`--17`,细碎屑《63微米 是海岸的一部分。 宽度:1—20km,潮差》2m.波能小 分类:开敞潮坪,遮蔽潮坪。 一般规模大。 我国沿岸1/4为潮坪。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探索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探索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探索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底部覆盖着厚厚的海洋沉积物。

这些沉积物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气候变化以及生物演化等重要问题。

因此,海洋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在海洋地质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海洋沉积物分析方法,并介绍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一、物理性质分析1. 颗粒分析颗粒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颗粒粒径、形状和组成的重要方法。

通过使用激光粒度仪等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沉积物中颗粒的大小分布,从而了解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物源特征。

2. 密度分析密度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物质密度变化的方法。

通过测量沉积物样品的湿重和干重,可以计算出其密度。

密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沉积物的成分和沉积环境,例如在冰期期间,冰川融化导致的淡水输入会降低海水的密度,从而影响沉积物的密度分布。

二、化学性质分析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和分布的方法。

通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设备,可以测量沉积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从而了解沉积物的来源和古环境变化。

例如,高浓度的有机碳含量可能意味着富营养化的海洋环境。

2. 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同位素比例的方法。

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同位素的比例,可以推断出古环境的变化。

例如,氧同位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海洋温度的变化,碳同位素分析可以揭示古生物的生态系统演化。

三、生物学性质分析1. 微化石分析微化石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微小化石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鉴定沉积物中的微化石,可以了解古生物的演化和古环境的变化。

例如,有孔虫的化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变化。

2. DNA分析DNA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DNA序列的方法。

通过提取沉积物中的DNA,可以了解古生物的遗传信息,揭示生物演化的过程。

DNA分析在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海洋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在海洋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海洋沉积作用的影响因素总结

海洋沉积作用的影响因素总结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 71%,是一个巨大储水盆地,是产生沉积作用的主要场所。

海洋沉积学的是海洋地质学的重要分支,是海洋学和沉积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研究海底浅层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其形成和变化,其对象是海洋中所有被埋藏的非固结的海洋沉积物和非固结的沉积体系。

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其组成物质与外界条件之间寻求物理和化学平衡的过程。

来自大陆的碎屑、海水自身溶物、海洋生物遗体、火山物质和深部热液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沉积物,例如大陆隆就是巨大的楔形复杂沉积物质。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海洋沉积作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总的来说,海洋沉积作用主要受到气候、沉积大地构造、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生物活动、化学作用、火山活动等的影响。

1、气候气候是控制沉积作用的基本因素之一,它的影响从风化作用开始,贯穿于沉积物或沉积岩形成的全过程。

气候是多种因素,如气温、雨量、风力及其变化的综合,主要表现在温度和降雨量两方面。

在局部地区和特殊天气条件下,风的作用也是沉积作用的影响因素。

气候通过控制陆地岩石的风化、侵蚀的类型和速度来控制沉积物的类型和搬运方式,通过影响海洋中的洋流体系来影响陆架沉积物的类型及分布。

风化产物是沉积物形成的一大源头物质。

气候对风化作用有很大影响。

温度和湿度是决定风化作用类型的主要因素,雨水是搬运风化产物的主要营力。

因此,气候对沉积作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各个气候带,沉积作用各有不同。

在寒带和极地气候条件下,外来沉积物很少,沉积物大多是近源的物理风化产物。

在气候比较潮湿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沉积物的形式和分布则比较复杂。

既有陆源也有内源和生物源沉积物。

陆源经过较长时间的搬运,内源和生物源比较发育,常伴有铝、铁、生物礁是温湿气候的特征沉积物。

气候对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的影响甚为明显,如珊瑚礁石灰岩以及其他类型的石灰岩都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因而,这些沉积就是地质历史中的重要气候标志。

海洋沉积学

海洋沉积学
• 了解全球现代地质作用;解释古代海洋沉积形成 机制;地壳演化历史;寻找海洋矿产;解决工程 地质、灾害地质问题。
一 海洋沉积学的发展
• (1)沉积物调查初期 • (2)独立学科确立时期 • (3)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简史
• (1)沉积物调查初期 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揭开了海洋沉 积物调查研究的序幕,特别是有关深海沉积物的分类至今 仍有重要意义。1899~1900年,荷兰船“西博加”号进行 的调查在沉积物的分布及组成等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军事的需求和海底石油等矿 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海洋沉积物的研究获得长足进展。人 们开始对特定海域和重大理论课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40 年代末期,F.P.谢泼德和M.B.克列诺娃的海洋地质学专著 相继问世,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对海洋沉积的认识。
石 油 地 质
海相组的相带划分及沉积特征
1.滨岸相
SHORES AND COASTAL PROCESSES Very dynamic settings. Affected by tides, waves and nearshore currents. Change can be rapid and dramatic.
• 海洋沉积物记录了海洋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 化历史的信息。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占沉积物组分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 变化与长期气候演变存在一定的关系,粘土周期性沉积响应与地球轨道 驱动因子作用有关,陆源粘土通量既受大陆冰盖厚度和海平面变化以及 环流强度的控制,同时又受源区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影响。 • 因此,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源区气候冷、暖周期性旋回, 记录了搬运、再沉积和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为古环境再造、古季风变 迁以及海陆对比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也为洋盆及其边缘海形成、地球 演化及重建中生代以来古海洋演变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研究

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研究

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研究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要。

而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是海洋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方法研究。

一、浅海沉积物的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浅海沉积物主要由碳酸盐、硅酸盐和有机质组成。

其中,碳酸盐和硅酸盐是典型的沉积物,而有机质则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产物。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1. 碳酸盐碳酸盐主要由钙、镁、铁等元素组成,其中的钙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等。

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与海洋生物的死亡和沉降有密切关系。

此外,温度、盐度和pH等环境参数也对碳酸盐的形成有影响。

2. 硅酸盐硅酸盐主要由硅、钠、铝等元素组成,是具有化学稳定性的矿物质。

海水中的硅来源主要来自于藻类的分解和生物硅质的沉降。

硅酸盐沉积物的分布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海洋中的某些特定地区,如北大西洋和北极洋。

3. 有机质有机质不仅来源于海洋生物的死亡和沉降,还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物和陆源污染物等。

有机质的分布和组成对环境变化、生物生态和海洋生产力等有很大影响。

例如,铜的含量和组成通常可以反映大气污染物源,而有机质的存在可以影响海洋酸性度、营养盐分配和地球气候等。

二、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浅海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测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1.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是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测试浅海沉积物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得出沉积物的特征和成因。

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时,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实验手段。

2. 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是研究浅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同位素的比例来反映其成因和历史。

例如,钙的同位素比值可以反映古海洋水化学变化,而碳的同位素比值可以反映全球碳循环的变化。

海洋沉积物特征分析与环境影响研究

海洋沉积物特征分析与环境影响研究

海洋沉积物特征分析与环境影响研究海洋,这一占据地球表面约 71%的广阔领域,蕴藏着无尽的奥秘。

其中,海洋沉积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以及地球的演化历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多种多样。

一方面,陆地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其碎屑物质被河流、风等搬运至海洋,并逐渐沉积下来。

另一方面,海洋中的生物残骸、化学沉淀以及火山喷发等活动也会产生大量的沉积物。

这些来源不同的物质在海洋中相互混合、沉积,形成了具有复杂特征的海洋沉积物。

从物理特征来看,海洋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和分选性等都存在显著差异。

在近岸区域,由于受到河流输入和波浪、潮汐的强烈作用,沉积物颗粒通常较粗,分选性较差。

而在深海区域,沉积物颗粒往往较细,分选性较好。

颗粒的形状也会受到搬运过程和沉积环境的影响,例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搬运,颗粒可能会变得更加圆润。

化学特征方面,海洋沉积物包含了丰富的化学成分。

其中,常见的有硅、铝、铁、钙、镁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在不同的海域和沉积环境中有所不同。

例如,在富含碳酸盐的海域,钙的含量相对较高;而在受到陆源输入影响较大的区域,硅和铝的含量可能会增加。

此外,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化学特征指标。

有机物的来源主要包括海洋生物的残骸和分泌物,其含量和组成可以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环境状况。

海洋沉积物的生物特征同样不容忽视。

在沉积物中,常常可以发现各种海洋生物的化石、遗迹以及活体生物。

这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在浅海区域,由于光照和营养物质充足,生物多样性较高,沉积物中可能会有大量的贝壳、珊瑚等生物残骸。

而在深海的黑暗环境中,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可能存在一些特殊适应环境的微生物和底栖生物。

海洋沉积物的特征不仅反映了其形成过程和沉积环境,还对海洋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海洋沉积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的水质。

沉积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释放到海水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等生态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4)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405)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李学伦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海洋沉积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4)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405)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李学伦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海洋地质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4)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405)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李学伦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天然气水合物与环境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4)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405)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李学伦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务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
见招生简章
(314)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405)海洋地质学
海洋地质学,李学伦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
海岸带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方向:
序号
政治
参考书目
外语
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参考书目
业课二
参考书目
1
(101)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