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之人物评价

合集下载

朝廷外的江湖——读《鲍鹏山品水浒》心得札记

朝廷外的江湖——读《鲍鹏山品水浒》心得札记

朝廷外的江湖——读《鲍鹏山品水浒》心得札记天下至乐,莫若读书;读书至乐,莫若读水浒。

——鲍鹏山今年暑假读了《鲍鹏山品水浒》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四大名著之中也有许多故事。

看水浒的人物就是在看时代,看文化,看社会,看人生。

从他们那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们,也是我们。

林冲是出现在《水浒传》前面的好汉之一,鲍鹏山用他那不一样的视角带我走近林冲,走进林冲。

林冲本是一个极其遵守规则的人,如果不是高球的出现,他的人生本应该十分美满,但正是高俅等人的存在,将其卷入了朝廷外的江湖之中。

在被高俅的干儿子调戏后,林冲一家三口孤独地走在大街上,鲍鹏山说林冲是否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这是大宋的东京,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吗?这是四方辐辏,人物繁盛之区吗?这是泱泱华夏的首都吗?为何如此苍白?这是世道的荒凉,是人心的寒冷,是道义的苍白!而这才是东京的真相!是大宋的真相!从林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看到人性。

在朝廷之中,那还有人讲什么良心,讲什么是非,讲什么礼义廉耻。

那里,一切由权力指挥,在权力的魔杖的指挥下,人人都成了魔鬼。

原本安分守己的人,终于在外界的逼迫下,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在权力的社会里,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在林冲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从人性的缺点这一方面来看,大多数人是部分的林冲,全部的林冲,甚至比林冲还要林冲。

相比于林冲而言,鲍鹏山更欣赏鲁智深的人格。

梁山好汉有几个干净人呢?只有一个人,那是真真正正的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他就是鲁达,花和尚鲁智深。

首先,他没有龌龊的生活过,没有忍气吞声过,没有唯唯诺诺过。

他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有正道,应该有直道,他要做一个正人,做一个直人,以保护正道,保护正道。

鲁智深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总是绝不接受奴役,亦决不允许有人奴役别人。

这个形象,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性精神和阔达的胸怀,是中华民族骨子中的正义,良知与高贵。

这是我们民族历经几千年封建的专制统治,仍然保持着反抗精神与人格尊严,任然能够生机勃勃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珍贵遗传基因。

鲍鹏山

鲍鹏山

鲍鹏山:走上《百家讲坛》的电大学者作者:佚名时间:2010/4/22 19:20:03 来源:流浪客转发人气:2165编者按:为了纪念邓小平批示创办电大30周年和迎接电大30年校庆,《时讯》启动了“电大30年”系列宣传报道,围绕“启示”、“历程”、“故事”、“人物”、“轨迹”等关键词,力求从多层面立体化地反映电大30年的发展与探索。

透过“电大30年•人物”这扇小小的窗口,我们将会看到电大30年来培养的优秀学生代表,以及电大教育战线上杰出的教学、科研、技术与管理人员等等曾为电大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他们的身上折射着电大文化,散发着电大精神。

2009年,《百家讲坛》最红火的名字当属来自上海电大的年度主讲人鲍鹏山。

一部《新说水浒》,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新高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鲍鹏山,解读鲍鹏山。

读书人的学问:有聊、有趣、有用2009年1月,鲍鹏山新作《新说水浒》图书版权在出版界引发空前争夺战,最终,版权花落两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新说水浒》被喻为《百家讲坛》的成功转型之作。

然而,鲍鹏山走上《百家讲坛》,其间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

2006年7月,《百家讲坛》编导张嘉彬拨通了鲍鹏山的电话。

原来,不久前《百家讲坛》前往安徽某大学寻访主讲,结果无一“中的”。

临行前,安徽师大一个教授推荐了鲍鹏山,“他一定行!”2006年的《百家讲坛》,捧红了易中天,也成就了自身品牌,成为学术明星的摇篮。

然而,面对邀请,鲍鹏山却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当年9月即将读博,这一年,想专心读点东西、做点学问。

吃了闭门羹的张嘉彬想,这先生挺傲慢。

其实不然,也就在这年盛夏,上海图书馆推出“千年中国•智慧人生”公益讲座,第一辑便请了鲍鹏山,每两周一讲。

当时,鲍鹏山已在安徽师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习,为了讲座,一年间,他奔波于沪皖两地,一讲就是18讲,成为上海图书馆30年以来开讲座最多的主讲人。

希望用传统文学修缮人格的鲍鹏山,很快成了上海图书馆的“名角”。

水浒传批判性评价750字

水浒传批判性评价750字

水浒传批判性评价750字读中国古典小说,必须注意“通俗”这两个字。

什么是通俗?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把小说变得俗气、甚至低俗。

中国古典小说其实都是在说大道理,但如果光说大道理,很多人不想听,或者听不明白,所以要用俗人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进行大道演绎。

中国古典小说,准确的名称应该叫做世道通俗演绎,它只是通了俗气,而不是真俗,现代的许多小说哪有什么资格称通俗,而是真俗、庸俗甚至低俗。

而一些所谓的“文艺小说”,说白了,不过是故作高深,装高雅的低俗玩意而已。

中国古代文人致力于把高深的道理变成通俗的故事小说,而今天的一些文人却热衷于把浅显的道理用云里雾里的文字进行包装。

其实真正把高深的东西做到通俗非常不容易。

但现代人搞不懂通俗的意思,所以只看到俗的一面,即使看到了一些所谓的道理,也是小道而已,而没有真正明白作者想要说明的大道理。

以《水浒》为例,《水浒》俗的一面,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必多说,但《水浒》真正要说的却是:世道人心已经沦丧,忠义又有何用?朝堂之上固然看不到忠义,可江湖上的所谓的“忠义”也已经堕落不堪,“义”渐渐地沦落为许多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工具,而“忠”不过是贪图虚名的道具。

所以整部《水浒》其实也就是演绎“本不立则道不明”的大道理。

《水浒》整本书大都是围绕着道理去展开的,而不是以俗的一面去铺开。

当然作为通俗小说,作者也必须在俗的一面花很大功夫,让小说变得好看,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现在我只简单地从以下三个方面证实一下《水浒》所说的道理:第一,从结构上看。

如果看不到《水浒》所说的道理,你根本无法理解《水浒》的结构,特别是为什么要以宋仁宗让洪太尉去求道作为第一章。

今天解说《水浒》的人其实都是跳过第一章的,就是因为看不懂。

只有看懂的人才明白第一章铺垫的用意,那是要通过这个铺垫说明世道沦丧的由来。

世道沦丧的起因是宋仁宗面对民生困苦、天灾人祸,没有采取真正的根本有效措施,而是搞那些大赦天下,求仙问道等等这些旁门外道,而且还自以为很仁义,自欺欺人,最终释放了108个妖孽而不自知。

2023年林冲的事迹材料

2023年林冲的事迹材料

2023年林冲的事迹材料2023年林冲的事迹材料1《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水浒传中一个经典的故事情节。

作者仅仅用了三,四页纸就将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故事说的是:林冲遭高太尉陷害,被发配沧州时途遇柴进,在柴进的大力邀请下来到柴进庄上遇到洪教头,在洪教头再三冒犯和挑衅下,林冲只好与他较量一下,最终洪教头自取其辱,满面羞愧,落荒而逃。

林冲一见洪教头便“急急躬身”表现了林冲谦和忍让,而洪教头“全不理睬,也不还礼”反映了洪教头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礼,狗眼看人低的恶习。

兵法云,“骄兵必败”为洪教头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书中连用三次“来,来,来”充分体现了洪教头的嚣张。

而林冲只后退一步,用棒轻轻一扫就把洪教头打翻在地。

从此处可以看出林冲以退为进,是一个武艺高强,深藏不露真正的强者。

而洪教头盛气凌人,目中无人所以才会输的惨不忍睹。

古今中外,应为骄傲失去战机导致失败甚至灭亡的事例比比皆是。

而我们千万不能像洪教头那样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要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

我们要像林冲那样待人谦和忍让。

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啊!2023年林冲的事迹材料2“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三十四五年级,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在《水浒传》中,林冲这一形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林冲本为初宋宋徽宗时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逼上梁山后,他是36位天罡星之一,号称天雄星豹子头。

为教头时,他忠君爱国,本应过着安定的生活。

可好景不长,高俅义子高衙内看中林冲妻子,林冲开始没有反抗,不愿背叛朝廷,触怒上司。

紧接着,他便被高衙内霸占妻室,并被设计误入白虎堂。

在众人的求情之下,他幸免一死,充军沧州。

到了沧州,因拿银子稍慢,便被差拨百般辱骂。

林冲逆来顺受,一直在忍耐。

一个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一些无名小辈面前,低声下气地赔笑脸,这是多么可气又可悲啊。

南山种豆鲍鹏山[整理版]

南山种豆鲍鹏山[整理版]

南山种豆鲍鹏山“元康之英”过后,有作为的便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陶渊明和谢灵运了。

陶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的开山;谢是“元嘉之雄”,山水诗的鼻祖。

他们是试图从体制中解脱自己的一代。

由汉末党锢、“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正始以迄太康,痛苦得太久了,而且他们的实践几乎都证明着这一点:要想在实际的政治生活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近乎徒劳的,甚至,“仅免刑”也难得,往往倒是“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晋书·阮籍传》)从汉末至西晋,除了短暂的建安时期外,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为保命而不断退却的路。

他们放弃了道德,放弃了正义,放弃了良心,最后甚至放弃了是非判断力,放弃了现实感受力(如果还有感受力就往死里喝酒以求麻木),他们仅想退守活命的一隅,把自己变成没脑子、没心肝,只有高度发达的肠胃的猪猡。

但猪猡就更是屠杀的对象了,而且还被杀得毫无尊严与价值。

太康的作家们虽然不象党锢、不象正始作家那样在政治生活中坚持正义感与道德感,却也不免于在忽左忽右变化莫测的政治陷阱中纷纷灭顶。

没有正义的政治当然也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当然会使人的命运难以逆料。

建功立业的希望破灭了,而官场,以其肮脏险恶倒着实教育了他们,于是他们不再象左思那样热衷于仕进了。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他们恍然大悟,终于“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掉转头去,向自然寻求了。

陶渊明找到了朴实宁静充满人间温情的田园,谢灵运则纵情于清新神奇一尘不染的山水。

这是一种逃避,一种远遁,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实叛变的姿态,他们的行为反证着现实的黑暗。

这里固然有逃避伦理责任的味道,我们也尽可以批评他们把世界及世界上可怜的百姓毫不怜悯地拱手给暴君乱臣而独善其身,但孤单的个人在那个时代实际上也只有这一条路。

他们不能改变社会的肮脏与险恶,但他们以自己的行为标示出一片洁净与宁和;他们不能反抗普遍存在且不可动摇的专制与黑暗,但他们在山水田园中保持了自己的自由的个性。

鲍鹏山品水浒读书心得

鲍鹏山品水浒读书心得

鲍鹏山品水浒读书心得《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曾被誉为是一部“罪恶之书”,其剧情曲折、人物众多,引人入胜。

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巨作。

经过我长时间的阅读和反思,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浒传》中所蕴含的宝贵的人生智慧。

首先,在《水浒传》中,我被主人公宋江的形象所深深吸引。

宋江在《水浒传》中是一个复杂而真实的角色,他不仅是一个团队的领袖,还是一个反抗不公平的斗士。

他身负重任,一直追求着正义与公平。

在面对困难、诱惑和挫折时,他从不退缩,而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与不公平作斗争。

这使我深受启发,激发起我勇敢追求正义的决心。

其次,《水浒传》中好汉们的忠诚与友谊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为一支红旗下的奇珍,他们相互扶持,患难与共,团结一致地面对艰辛和挑战。

他们把和衷共济、忠诚友爱视为优先原则,以此为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而《水浒传》中的友谊与忠诚无疑给予了我巨大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忠诚和友谊依然是让人触动心灵的珍贵品质,这激励着我与身边的人建立更加坚固的友谊关系。

此外,《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也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水浒传》以男性为主题,但书中的女性角色却都各具特色、富有个性魅力。

林冲的妻子,杨志的儿媳,这些女性在男性世界中展现了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她们并不是脆弱和依赖的一方,而是抱有独立思想和意志的人。

她们的存在给我带来深远的启示,鼓舞我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被现实局限和压迫,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最后,《水浒传》中的反抗与改变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主题之一。

主人公们以各自的方式反抗不公和压迫,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尊严和权益。

他们坚守信仰,坚定立场,并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从《水浒传》中,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反抗不公平的现象,无论是个人的不公,还是社会的不公。

只有通过积极行动,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水浒传》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宝贵人生智慧的经典之作。

孔子传鲍鹏山读后感

孔子传鲍鹏山读后感

孔子传鲍鹏山读后感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而《孔子传》这本书通过鲍鹏山之口,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教诲的世界。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孔子的思想及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孔子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思考的核心。

他认为,人的修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通过勤学修德、谦虚谨慎的自律,来塑造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格。

只有自身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素养,才能够在家庭中发挥良好的家风影响,以身作则地教育子女,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一个良好的家庭成员也应该尽自己的责任,通过务实、积极的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

治国平天下是孔子思考的另一个重点。

他认为,一个良好的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和管理,同时也需要有贤明的领导者。

孔子强调君子的修养和德行,他相信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够胜任为民众服务的职责。

因此,他提倡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良好的教育体系,将有德行和智慧的人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个人修养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的重点。

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只有我们自己拥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够为他人树立榜样,影响他人的成长。

其次,家庭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风能够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作为家中的一员,应该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做出贡献。

最后,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和领导者。

我们作为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的繁荣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以求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才。

通过阅读《孔子传》,我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孔子的智慧、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注令人敬佩。

他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仍然对我们有很重要的意义。

豹子头林冲是忍耐而非懦弱

豹子头林冲是忍耐而非懦弱

豹子头林冲是忍耐而非懦弱不久前,鲍鹏山在讲坛的新栏目“新说水浒之林冲”引来了不少的质疑、批评甚至谴责,鲍鹏山先生认为林冲不是英雄,顶多说是被逼成英雄的。

他把林冲说成是懦夫,还说林冲冷酷、自私,奴性十足。

在他的讲述中,林冲真成了懦夫、小人,林冲想做的事不敢做,敢做了又做不成,林冲所遭遇的,似乎是自作自受;林冲所承受的,似乎是活该!这样看待林冲,难怪引起了一些《水浒》爱好者的不满,也招来了不少的谴责。

梁山被称为英雄好汉的那些人,其实大都有两面性,宋江有雄心,有志向,有组织能力,有统帅才能,善于笼络人心,深知用人之道,但他阴险猥琐,居心叵测;吴用有韬略,有智谋,但用计毒辣,阴险诡谲;李逵勇猛直率,正直肝胆,但嗜血暴戾,滥杀无辜;武松有超人胆识,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但冷酷凶残,杀伐无度……,在《水浒传》中,作者是在塑造着立体的人物形象,林冲是作者很用心塑造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其立体感更强,人物形象更完整,这不是仅仅用懦弱、奴性等所能够概括得了的。

施耐庵试图告诉读者,林冲“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超群,功夫了得,后来,他是梁山五虎上将的第二员,排一百单八将第六位,系天雄星豹子头,是水泊梁山很重要人物,然而,林冲的经历留给读者的清晰印象是:他有一张严肃、忧郁、沧桑和孤独的面孔,这张脸俊朗但却是憔悴的,刚毅但却表现出无奈。

或许,在风雪弥漫的深夜,草料场不远的路上,作为形影孤单的漂泊者,肩上扛着一杆花枪,枪上挑着个酒葫芦,坚定而又蹒跚地走向浩淼的远方,面对着黑夜的雪景,仰天长叹:“好大雪!”这,最能体现林冲这个人物意境了。

林冲想走“正道”,但在当时,他的那种性格,那种观念,是很难走得通的,他注定是个孤独者,他的孤独是本性使然。

但是,他并不是懦夫,他的懦弱只是表面的,其实,他有很多优点:他有真爱,执着地爱着他的妻子,坚定不移;他有宽厚心胸,明知两个差人要谋害他,当他们被鲁智深打翻后,他还替他们求情;他有仁慈之心,面对着这样那样与他为难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滥杀无辜,他武功远远超过李逵,但绝不像李逵那样,不问青红皂白便胡乱砍杀;他正直正派,不屑于与陆谦为伍,不肯向高俅献媚取宠,不屈服于权贵;他谦恭大度,处处以大局为重,梁山泊几次重要的政治事件,是由他主持局面的,但他不抢班,不夺权,不居功自傲,不图利,不图报;他谨慎明智,在梁山复杂的权力倾轧中,他不轻易介入派系之争,善于居中观望,超然处之;他关键时能敢作敢为,杀陆谦,诛王伦,坚决果断,雷厉风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鹏山之人物评价
鲍鹏山,朋友们戏称“鲍子”。

鲍鹏山在《百家讲坛》
所获荣誉
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诸子百家新读》(与刘德水先生合著)等十余部著作。

其中有两篇文章被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分别为:
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
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
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庄子:永恒的乡愁》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