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饮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在广州——广州饮食文化报告

1.广州饮食文化概述

“食在广州”这句话,在有八大菜系的中国,仍然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粤菜已为天下人所共知,它的主流是广府菜和潮州菜,以及东江菜。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广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在这里交汇,融合,产生了更具特色的广州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广州饮食文化便是粤菜文化精华所在。2.广州的地理环境与广州味道

广州自古就是我国南方重镇,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汉越文化和生活习俗很快融合,广州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

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广州一带河汊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西面、东面和北面丘陵环绕、林丰草茂,岭南佳果丰富,飞禽走兽亦多;南面临海,滩涂辽阔,出产不少咸淡水产和两栖类动物,这使古广州成为中国饮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州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由于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在低纬度及濒临南海的共同作用下,广州雨热同期的特征,使广州地区的产生湿热的气候。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气候,粤菜特点口味比较清淡,注重质和味,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

色、香、味、型。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这便是广州人说的五滋六味。

3.广州饮食文化发展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时期简述

西汉初2000 多年前西汉初的南越王墓可以看出广州最早的饮食文化。该墓后藏室是储放食品的库房,出土的大型

烧烤器和储存器物共130 多件。铜、陶器皿内多存动

物食品。出土厨具有陶、铜、漆器125 件,这些炊具

和食器足以证明南越国时岭南烹饪技艺造诣之高。通过

对墓中发现的大量经加工的动物遗骸的探究,可以看

到“食在广州”的历史根源。对广州的蛇肴、烤鹅和鱼

羹已有影响。

魏广州司马的刘恂所著《岭表录异》记载,当时岭南人的烹饪技艺唐已颇高明,民间能运用煮、炙、炸、缹

(蒸)、炒、脍、烧、煎、拌等多种烹调方法,并因

物料质地不同而辨物施用。

两宋时期北宋皇帝带厨南逃,繁荣的商业促进了广州菜系的发展,不少宫廷美食流传到广州民间;南宋朱彧的《萍洲

可谈》记载:“广州饭僧设供,谓之罗汉斋。”

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大量涌入,广州万商云集,为饮食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市场。

民国时期广州较大的饮食店先后有200 家之多,家家有自创的

名牌菜,如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南园的红烧鲍片;西

园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红烧大群翅;蛇王满的龙虎

烩;六国的太爷鸡;愉园的玻璃虾仁;旺记的烧乳猪;

新来远的鱼云羹;金陵的片皮鸭;冠珍的清汤鱼肚;陶

陶居的炒蟹;陆羽居的化皮乳猪、白云猪手;宁昌的

盐焗鸡;利口福的清蒸海鲜;太平馆的红烧乳鸽等。

二三十年代,广州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建国后在50 年代中期,广州评出“十大名厨”,使名厨重焕光彩。六七十年代广州菜系发展缓慢。80 年代以后,随

着经济的改革开放,广州饮食业跃上新台阶,大小饮

食店、档数以万计,酒家、酒店、酒楼、宾馆、大厦、

西餐室、酒吧、食街、大排档等遍布全市。

当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州饮食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粤菜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长,再吸收广

东境内地方菜的优点,正如广州的文化,融汇古今,贯

通中西,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广州

饮食文化,并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称,名扬海内外,

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美味佳肴,感受这独特的岭

南饮食文化。广州越来越提倡绿色食品,讲究环境,注

重饮食与文化艺术的巧妙结合,“食在广州” 令的美

名更加丰富。同时,随着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在广州

设立领事机构,更令广州散发出国际大都市的无穷魅

力。广州饮食,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对

我国以及亚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4.广州饮食文化的特点:

开放性

开放的环境,赋予了广州人开放的思维方式,粤菜厨师中流传着这样的祖训:“有传统,无正宗。”体现了广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广州菜的选材和做法方面。广州人什么都敢吃,并善于发掘传统地方风味食品和食法,不断移植改造,推陈出新。反映到饮食上就是一种“无所不吃”的开放心态,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麻雀、鹧鸪、穿山甲、蝙蝠、海狗、鼠、猫、狗、蛇、猴、龟……超过一千种材料可以变成桌上佳肴,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广州菜选料非常广,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养海底鲜,十二生肖里除了龙没地方逮以外,其它的都能选为烹饪材料。

包容性

开放性的文化,同时也必定是兼容的。岭南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特征,在广州饮食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广州地处沿海,交通便利,自古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埠。广州街头遍布南北各地风味的饭店餐馆,几乎全国各大菜系、世界各地风味可以找到。

创新性

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 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 种之多。粤菜发源于岭南,其发展渊源于吸收、融合、创新,可以这样说开拓创新正是粤菜发展的特点。粤菜食肆菜式多变,每隔一段时间,各酒家饭店就会以新的原材料、不同的搭配来创制新的菜式,以此来增强竞争力,市面上也常常因此而掀起新的饮食潮流,这是“食在广州”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崇尚健康节俭

广州人吃饱不浪费,吃不完“打包”回去,体现了广东人爱惜食物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广东饮食习俗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能逐渐摒弃外地饮食中的某些陋习,形成不尚奢华、讲究实际的风格。广州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这与北方的某些地方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5.广州旅游必须体验的广州饮食习惯:

广州茶市

茶市是广州饮食最能吸引人的一大特色。以前广州只有“早茶”,现在已发展成早、午、夜三个茶市。几乎所有的酒家饭店都开设茶市,客人一落座,服务员立即前来招呼:“开几位?饮什么茶?”茶市供应各式咸甜干湿点心,凭君所好,各取所需,价格也很实惠,一般市民都能消费。广州茶市成为朋友相会、交流思想的重要社交场合,成为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重要方式,是现代紧张、快节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