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大卫星排名
七大行星的知识

七大行星的知识引言:太阳系中有七颗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
每颗行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特征,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水星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的直径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
由于离太阳近,水星表面温度极高,白天可达到430摄氏度,而夜晚则会降至-180摄氏度。
水星没有大气层,因此它的表面状况类似于月球,覆盖着大量的陨石坑和平原。
二、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有着美丽的外表,因此被称为“晚星”或“明星”。
金星的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似,但它的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十分严重。
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70摄氏度,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
三、地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它是唯一一颗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的表面被70%的海洋覆盖,陆地由大陆和岛屿组成。
地球的大气层由氧气、氮气等组成,形成了适合生命存在的气候和环境。
地球上有大量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
四、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它的表面呈现红色,因此被称为“红色星球”。
火星表面有许多山脉、峡谷和火山,最有名的是奥林帕斯山,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
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
五、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质量是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木星的外层由厚厚的气体组成,没有明确的固体表面。
它有一个巨大的红斑,这是一个持续存在了几百年的风暴。
木星还有至少79颗卫星,其中最大的四颗被称为“伽利略卫星”。
六、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之一,因为它拥有宏伟壮观的环。
这些环由冰和岩石碎块组成,形成了独特的环形结构。
土星的表面和大气层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类似于木星。
土星有62颗已知的卫星,其中最大的是“土卫六”。
七、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因为它离太阳较远。
天王星的表面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含有甲烷。
天王星有一个奇特的特点,它的自转轴倾斜得非常厉害,几乎是侧躺着自转,这使得它的季节变化非常显著。
太阳系天体的质量

太阳系天体的质量
太阳系中天体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异。
以下是太阳系各个主要天体的质量排名:
1. 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质量接近2×10^30千克。
2.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接近1.9×10^27千克)。
3.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行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约为5.7×10^26千克)。
4.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的行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万分之一(约为8.7×10^25千克)。
5.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第四大的行星,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万分之一(约为1.02×10^26千克)。
6.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30,000倍(约为5.97×10^24千克)。
7.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81.5%(约为4.87×10^24千克)。
8.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约为6.42×10^23千克)。
9.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8%(约为3.3×10^23千克)。
以上是太阳系中主要天体的质量排名,其他小行星、卫星和彗星的质量相对较小。
八大行星和六个卫星

土星
•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 • • • •
位)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 5.68e26 千克 卫星数: 60颗
天王星
• 公转轨道: 距太阳 • •
•
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 质量: 8.683e25 千 克 卫星数: 29颗
水星
•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
•
针旋转 平均轨道速度:47.89 千 米/每秒 轨道倾角:7.0 度 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58.653485 日 卫星数:无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 •
• • •
天卫五
天卫五
• • • • • • • • • • • • • • • • •
公转轨道: 距天王星129,850 千米 卫星直径: 472 千米 卫星半径:235.8千米 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均为1.413天 大小 480×468.4×465.8 km 平均半径 235.8 ± 0.7 km (地球的0.03697) 表面积 700 000 km2 体积 54 835 000 km3 质量 6.59 ± 0.75 × 1019 公斤(地球的1.103 × 10–5) 平均密度 1.20 ± 0.15 g/cm3[2] 赤道表面重力 0.079 米/秒2 宇宙速度 0.193 公里/秒 自转周期 同步自转 转轴倾角 0 反照率 0.32 表面温度 平均59 K 最大86 K
前言
•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
太阳系的大卫星排名

太阳系的大卫星排名1、木卫三(盖尼米德)平均直径5262 km体积7.6×10^10 km3质量1.4819×10^23 kg表面积8700000 km2平均密度1.942 g/cm3表面重力 1.428 m/s2公转周期7.15天自转周期与公转同步反照率0.43 ±0.02表面温度最小平均最高70K 110K 152K视星等4.61(opposition)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5262 km,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
2、土卫六(泰坦星)平均直径5150 km体积7.15×10^10 km3质量 1.345×10^23 kg表面积83×10^6 km2平均密度 1.88 g/cm3赤道上方重力 1.35 m/s2公转周期15日22小时41分钟自转周期(同步)轴倾斜1.942°反照率0.21表面温度最小平均最高?K 94 K ?K大气压160 kPa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其体积甚至比行星水星还大(虽然质量没有水星大)。
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主要成分是氮,表面大气压力1.5×105帕斯卡,表面温度-178℃。
土卫六一半是冰一半是固体材料。
土卫六是目前已知拥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其他的卫星最多只是拥有示踪气体。
土卫六大气的98.44%是氮气——太阳系中惟一除了地球外的富氮星体,那里还有大量不同种类的碳氢化合物残余。
天文学家认为,土卫六上分布着众多由液体甲烷和乙烷构成的湖泊,这颗卫星的寒冷程度超过南极洲。
土卫六有复杂有机分子,像45亿年前的地球。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和详细资料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和详细资料展开全文在太阳系里,行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围着太阳打转发光,除月亮这颗瞩目的行星外,最为我们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
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颗,最大的是哪颗呢?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由我为你揭秘这八大行星从质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体排列顺序。
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有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具体数据如下:水星:水星在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排列倒数第二,但是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金星:金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次序是第二颗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时间里,在西方的上空看见一个发光的天体就是金星。
金星自己不会发光,它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才发亮的。
地球:地球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三颗行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火星:火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行星,又叫“红色星行”,它一出现在天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淡淡的红色。
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五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它是地球半径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
土星:土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六颗,是太阳系里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个美丽的光环,他的光环鲜艳夺目,因此有人把土星成为“星中美人”。
天王星:天王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七颗,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位居第三。
,因为它的大气层中含有甲烷,因此天王星呈蓝绿色。
海王星: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可颗行星,他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他是典型的气体行星。
而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
此外,太阳系中还有很多较小的行星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以及从柯伊伯带延伸将近一光年远的奥尔特星云,都属于太阳系的范围,而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木星,人类已发现木星拥有68颗卫星。
太阳系行星质量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太阳系行星质量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行星的质量是评定是否是八大行星的条件之一。
下面我们透过这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从大到小做一个排序,比较出太阳系质量最大的行星。
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具体状况如下:1、木星(质量1.90×1027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3)2、土星(质量(地球质量=1):95.18、平均密度0.70g/cm3)3、海王星(质量1.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1.66g/cm3)4、天王星(质量8.6810±13×1025kg、平均密度1.318cm3)5、地球(质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07.85kg/m3)6、金星(质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5.241.318cm3)7、火星(质量6.4219×1023kg、平均密度3.94g/cm3)8、水星(质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3)但是科学家们的严谨态度,也木星的地位也遭到质疑,在最近几年科学家认为太阳系边缘可能存在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质量为木星4倍,这颗星叫幸神星(Tyche),因为距离实在太过遥远,这颗行星过去一向不为人们所注意。
如果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AstronomicalUnion)最终承认提喀的存在,那么木星作为太阳系最大行星的地位将被代替。
但是这个假设在最近被否定,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透过计算机模拟认为,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讲太阳系不可能一开始就只有四颗巨行星。
在他的计算成果中,如果太阳系一开始就只有四颗巨行星,那只有2.5%的可能性会衍生出这天太阳系的星球数量和运行轨道。
然而,有十倍的可能性是,以前存在第五颗巨行星,这也是太阳系现状维持的最好解释。
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什么下面是以地球体积为1作比例,比较出八大行星体积排列顺序的大小关系,如下面数据所示:ufo-1/article/201509/384.html1442333234木星(71400),土星(60000),海王星(49400),天王星(25900),地球(6356-6378),金星(6073),火星(3332),水星(2439),冥王星(1200)由此能够看出,这个第一非木星莫属。
太阳系星球对地球引力排行

太阳系星球对地球引力排行
太阳系中的星球对地球的引力排行可以根据它们的质量和距离地球的远近来确定。
以下是太阳系中一些星球对地球引力的排行,从最强到最弱:
1. 太阳(Sun),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的质量非常大,因此对地球的引力是最强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的引力使得地球保持在轨道上。
2. 月球(Moon),尽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它也对地球有一定的引力作用。
月球的引力对地球产生潮汐力,影响海洋潮汐的形成。
3. 木星(Jupiter),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质量约为其他行星总质量的2.5倍。
尽管距离地球较远,但由于其巨大的质量,木星对地球的引力仍然相当可观。
4. 土星(Saturn),土星也是太阳系中质量巨大的行星之一,其引力对地球也有一定的影响,尽管比木星稍弱。
5. 火星(Mars),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行星,尽管质量比地球小得多,但它仍然对地球产生一定的引力。
6. 金星(Venus),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虽然质量与地球相近,但由于距离较近,金星对地球的引力相对较弱。
7. 水星(Mercury),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于距离地球较近,它对地球的引力也相对较小。
除了以上列举的行星外,其他太阳系中的天体如小行星、彗星等对地球的引力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根据质量和距离来估计的引力排行榜,实际上,行星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也会对地球的引力产生微弱的影响。
此外,地球自身的自转也会对引力产生一定的修正。
土星的五大卫星:低调又霸气

土星,作为太阳系中最迷人的行星之一,以其美丽的光环和众多的卫星而闻名于世。
在这些卫星中,有五颗独特的卫星,它们以其低调又霸气的特点吸引着我们的注意。
让我们来一起探索土星的五大卫星。
1.提坦:土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卫星。
提坦的直径约为5,150千米,比月球还要大。
它是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由于其浓厚的大气层,提坦的表面温度可达零下290摄氏度。
提坦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和甲烷构成,这使得它的外貌呈现出橙黄色。
提坦也是唯一一个被地球人类探测器访问过的土星卫星,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曾经飞越提坦并传回了令人惊叹的图像和数据。
2.伊亚佛斯:伊亚佛斯是土星最明亮的卫星之一,它以其独特的环形结构而著名。
伊亚佛斯的直径约为1,470千米,它的外圈由明亮的冰块组成,形成了一个细长而扁平的环。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冰块可能是从附近的卫星上喷出的物质形成的。
伊亚佛斯还有一颗小卫星,名为帕劳索,它位于伊亚佛斯环的内侧。
3.雷亚:雷亚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直径约为1,528千米。
雷亚的表面充满着陨石坑,这表明它曾经遭受过激烈的撞击事件。
雷亚的形态非常不规则,这使得它看起来像一块巨大的岩石。
雷亚也是土星最暗淡的卫星之一,它的表面反射率非常低。
这可能是因为雷亚的表面富含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吸收了大部分来自太阳的光线。
4.萨图恩:萨图恩是土星上最小的一颗卫星,直径仅为499千米。
尽管它很小,但萨图恩却以其特殊的形态而闻名。
它的表面布满了坑洞和沟壑,这些地貌特征可能是由于撞击事件或冰山流动造成的。
萨图恩的表面还有一些明亮的条纹,这些条纹是由不同类型的物质堆积形成的。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物质可能是从土星的光环中掉落到萨图恩上的。
5.今古特:今古特是土星最外围的一颗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不规则卫星之一。
它的直径约为230千米,轨道离土星非常远,相当于土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15倍。
由于它的远离和不规则的形状,今古特的性质和来源仍然是一个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清月球背面图
反照率 0.22
视星等 5.65
表面温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80±5 K 134±11 K 165±5K
大气压 7.5 微巴
木卫四是太阳系中的第三大卫星。木卫四的直径为水星直径的 99%,但是质量只有它的
三分之一。木卫四是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构成的,其平均密度约为 1.g/cm3。
木卫四表面存在的物质包括冰、二氧化碳、硅酸盐和各种有机物。木卫四内部可能存在
着一个较小的硅酸盐内核,同时在其表面之下 100 公里处则可能存在着一个地下海洋,
其构成物质为液态水。
木卫四表面曾经遭受过猛烈撞击,其地质年龄十分古老。由于木卫四上没有任何表明存
在诸如板块运动、地震或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的证据,故其地质特征被认为主要受到陨
石撞击的影响。其主要地质特征包括多环结构、各种形态的撞击坑、撞击坑链、悬崖、
3. 木卫四(卡里斯托)
平均直径 4821 公里
体积 5.9×10^10km3
质量 1.075938×10^23 kg
表面积 7.30×10^7 km2
平均密度 1.8344 g/cm3
表面重力 1.235 m/s2 (0.126 g)
公转周期 16.6890184 天
自转周期与公转同步
自转轴倾角 0
2. 土卫六(泰坦星) 平均直径 5150 km 体积 7.15×10^10 km3 质量 1.345×10^23 kg 表面积 83×10^6km2 平均密度 1.88 g/cm3 赤道上方重力 1.35 m/s2 公转周期 15 日 22 小时 41 分钟 自转周期 (同步) 轴倾斜 1.942° 反照率 0.21 表面温度 最小 平均 最高 ?K 94 K ?K 大气压 160 kPa 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其体积甚至比行星水星还大(虽然 质量没有水星大)。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主要成分是氮,表面大气压力 1.5×105 帕斯 卡,表面温度-178℃。土卫六一半是冰一半是固体材料。 土卫六是目前已知拥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其他的卫星最多只是拥有示踪气体。土卫六 大气的 98.44%是氮气——太阳系中惟一除了地球外的富氮星体。那里还有大量不同种类 的碳氢化合物残余。 天文学家认为,土卫六上分布着众多由液体甲烷和乙烷构成的湖泊,这颗卫星的寒冷程 度超过南极洲。土卫六有复杂有机分子,像 45 亿年前的地球。
太阳系的大卫星排名
1. 木卫三(盖尼米德) 平均直径 5262 km 体积 7.6×10^10 km3 质量 1.4819×10^23 kg 表面积 8700000km2 平均密度 1.942g/cm3 表面重力 1.428 m/s2 公转周期 7.15 天 自转周期与公转同步 反照率 0.43 ± 0.02 表面温度 最小 平均 最高 70K 110K 152K 视星等 4.61(opposition)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 5262 km,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 对流运动所产生的。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 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
土卫大气:浓密的大气反射了大部分的光线造成反温室效应(Anti-Greenhouse Effect),使 得土卫六的地表寒冷异常。事实上,土卫六的大气压比地球还要大,其地表压力是地球表面 的 1.5 倍,且由于其高密度与较小的重力,假如今天人类站在土卫六地表上,可能光只靠挥 动手臂的力量就足以让自己在土卫六的大气中飞行。早年时由于土卫六表面浓密的云层遮蔽 了所有可见光的进出,除了阻碍人们从地球直接观察其地表外,由于土卫六的大气实在太厚, 太阳的光线几乎无法穿透,该卫星的表面可说是一片昏暗。 木卫三表面: 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 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 40 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 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
山脊和沉积地形。木卫四之上存在着一层及其稀薄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可能
还包括氧气,此外,其上还有一个活动剧烈的电离层。
由于木卫四上可能存在着海洋,所以该卫星上也可能存在生命,不过其存在生命的概率
要小于邻近的另一颗卫星木卫二。
4. 木卫一(艾奥) 平均直径 3643 km 体积 2.53×10^10 km3 质量 8.9319×10^22 kg 表面积 41,910,000 km2 平均密度 3.528 g/cm3 表面重力 1.796 m/s2 (0.183 g) 公转周期:1.77 天 自转周期同步的 反照率 0.63 ± 0.02 表面温度 最小 平均 最大 -- 130 K 200 K 视星等 5.02 (冲) 木卫一的直径 3,642 公里,比月球略大,是太阳系第四大的卫星。 木卫一的内部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铁组成,在卫星中比其他的卫星都更接近类地行星的 结构主体。它有着铁或硫化铁的熔融核心和以硅酸盐为主的岩石层。木卫一的密度为 3.5275 g/cm3 是太阳系的卫星中密度最高的。 木卫一有着 400 座的活火山,使它成为太阳系中地质活动最活跃的天体。有些火山造成 的硫磺和二氧化硫流束可以攀升到 500 公里的高度,艾奥表面也有超过 100 座的(普通) 山峰,是在硅酸盐的地基上广泛的压缩和抬升,其中有些山峰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还 要高。艾奥表面大部分的平原都被硫磺和二氧化硫的霜覆盖著。 木卫一的火山流束和熔岩流使广大的表面产生各种变化并且造成各种不同的颜色采绘: 红、黄、白、黑、和绿色,主要肇因于硫化物。为数众多的广阔熔岩流,有些长度达到 500 公里,也是表面的特征。 木卫一的大气层极端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压力的十亿分之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硫。
5.月球(月亮) 平均直径 3474 km 体积 2.1958 × 10^10 km3 质量 7.3477 × 10^22 kg 表面积 3.793 × 10^7 km2(0.074 地球表面积) 平均密度 3.3464 g/cm3 扁率 0.00125 表面重力 1.622 m/s2 (0.165 4 g) 公转周期 27.32 天 自转周期 27.32 天(同步) 周期 29.53 天(从地球角度上看) 转轴倾角 1.5424° (对黄道) 反照率 0.136 表面温度 最小平均最大 赤道 100 K 220 K 390 K 85° 70 K 130 K 230 K 视星等 −12.74 (平均满月) 角直径 29.3 至 34.1 弧分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 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 1/81。 月球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 月球正面黑暗部分的是火山熔岩海,明亮部分的是古老地壳的高地和突出的陨石坑。它的表 面非常黑暗,反射能力与煤炭相似,但它仍是天空中除了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 在月球表面上用肉眼可以清楚看见有黑暗的,相对平坦的平原,我们称之为月海。这些黑暗 部分是古代火山爆发后熔岩浆在洼地凝结成的广大玄武岩。几乎所有的月海都位于月球正 面,占正面面积的 31%,相较之下,在月球背面只有少数的月海,只涵盖了背面 2%的面积。 月球上较亮的部分被称为“高地”,它们的高度高于大多数的月海。它们是于 44 亿年前形成 的,这意味着这些高地可能是在月球岩浆海形成时由于斜长岩堆积而产生。 另一个影响月球表面地形的主要地质事件是撞击坑,小行星或彗星撞击月球表面时都会形成 陨石坑,现在估计单在月球正面直径大于 1 公里的陨石坑就大约有 300,000 个。其中,位于 月球背面的巨大撞击坑南极-艾托肯盆地,其直径有 2,240 公里,是月球上最大的陨石坑, 也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天气变化,在最近几十亿年也没有地质活 动,大部分环形山都保存得很完好。 月球内部已经分化出地壳、地函、和核心。月球的内核富含固态铁,半径大约为 240 公里, 此外还有一个流体的外核,主要成分是液态铁,半径大约为 300 公里。 月球的表面不存在液态水,因为太阳辐射会使水被光解并快速逸入太空。 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拥有一个强度不到地球磁场百分之一,范围在 1 至数百 纳特斯拉之间的外在磁场。 月球有一个非常稀薄、接近真空的大气层,总质量低于 10 公吨。如此小的大气质量在月球 表面产生的压力大约是 3 × 10−15atm(0.3nPa)。月球大气成分主要是氩、氦、氢、氡及 钠,钾。最近发现,月球大气中含有极微量的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