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转自学校版权归常州工学院所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塑性成形方向)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SD08000820 机械设计基础 II SP0800092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II SD19110100 金属力学性能
SD19000300 金属学及热处理 SD08001100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SD0100012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II 秋季 SC09400100 塑性成形力学
1.0 20 20 6.0 120
小计 21.5 374+2 周
SP09300100 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项目学习) 3.0 3 周
SC09000002 专家讲座
夏季 GO00000004 全校任选课
0.5 8
8
1.0 20 20
小计 4.5 28+3 周 28
备注 专业选修课见“附表 1 液态成形方向专业选修课目录”。
1.5 33 3 30
GC15000103 大学外语
√ 1.5 40 32
8
SD06001020 电工技术 II
√ 2.5 42 42
秋季 SD06001321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II GN120003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 20 2.5 44
20 44
(4)
SD18000130 理论力学 III
GO00000003 全校任选课
专业任选课
小计 24.0 366+2 周
√ 2.0 36 30 6
√ 1.5 26 26
1.5 26 26
2.0 36 26
10
√ 2.0 36 32 4
1.0 26
26
√ 2.0 36 30 6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材料加工制造和控制理论知识、实
践能力,从事材料加工、控制工程领域的应用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
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材料加工和控制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材料加工、成型、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了解材料加工、成型、控制工程
领域的新技术及其实用性;
2、具备运用数学、物理、材料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和
解决材料加工、成型、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
3、掌握经济管理、投资分析和评估技术,掌握设计、制造、质量控
制和实现有效的生产管理及质量体系管理;
4、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深刻理解能源、环境等先进技术、工程经
济学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具有从事材料成型工程、控制工程方面从事科学
研究、教学以及相关产业中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教育方式
本专业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
研活动和实践教学,结合实际,深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
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和
实践能力。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有关职业技能标准要求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
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相关产业的专业人才。
毕业生
应具有较强的设计、制造及检测技术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模具及机械产
品的设计、制造及检测技术,以专业的素养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在制造业、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
二、培养计划
1、基本课程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以下基本课程:
数学、物理学、经济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学、模具设计、模具制造
工艺、数控技术、模具试验技术、模具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选修课程,如未
熟机床的操作、模具控制软件应用等。
2、实践性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训、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环
节密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文化基本功
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期间,除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学习掌
握一定的文化基本功,使学生具备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相关产业的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能够解决相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本着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系统掌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全面的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能在机械、电子、汽车、轻工等众多领域从事材料制备、材料加工及其过程控制、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以及相应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
5.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6.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掌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设备与加工,及其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理论知识、加工的专业知识、材料性能分析与控制的技能、材料成型与控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测试技术。
8.掌握工程与社会、工程与环境关系的有关知识,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信息数据处理、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观念,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及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10.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203)(Materials Forming and Con trol Engin eeri ng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设计等基础理论,和固态成型、液态成型、材料连接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材料成型原理、工艺、技术、装备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在工作五年后能够成为岗位青年骨干或拔尖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政治和德育培养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1)具有数学、自然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材料成型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4)具有对材料成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5)具有在材料成型实践中选择、运用相应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6)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材料成型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具有初步从事材料成型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7)能够理解、评价材料成型及控制实践对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材料成型设计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因素。
(8)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分析和表达能力,能够跟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
常州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转自学校版权归常州工学院所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0 级)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需要、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或金属材料成型等方面工作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学、机械学的基本理论和先进成型技术的基础及最新成果,掌握大型相关工程 软件的应用技术,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熟练运用理论进行产品设计、模具 加工、成型及设备控制、工艺规划等基本等基本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掌握本专业领域内较宽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设计、工艺、测控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备解决生产实际工程问题及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四、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基础 工程材料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 工原理工程软件应用五、主要实践性环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六、主要专业实验课程实验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验七、标准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理工科CAD/CAM 或金属材料工学学士九、周次分配公共基础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续)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拓展类9 01020200 材料成型设备2 32 32 310 01010140 创新设计与可靠性设计 2 32 32311 01010150 有限元法与软件应用 348 48312 01021440 压铸模设计 2.5 40 40 313 01020850 聚合物改性 2 32 32314 01021540 工程软件应用 3 48 48315 01021550 表面工程学 2 32 32216 13011440 汽车新技术概论 2 32 32317 01020830 专业英语 2 32 32318 01020860 模具材料 2 32 32319 01020820 特种模具 2 32 32320 01021500 焊接生产与管理 2 32 32321 01021510 特种焊接技术 2 32 32322 01021520 钎焊与压力焊 2 32 32323 01021530 焊接机器人及其应用 2 32 32324 01020550 产品逆向设计232 302325小计50.5 808 8021 24826 241 专业拓展类选修课 82 公共选修课6小 计 14最 低学 分十二、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计 算 机 辅 助 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序 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 周 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二二四1 2 3 4 5 6 7 816周18周15周18周15周14周13周周1 00000010 军训2 22-32 01041310 制图测绘 1 120301050010 金工实习 4 41-44 02069000 电工实习 1 1205 01021010 生产实习1 1166 01032810 数控编程及加工实习2 219-207 01021030材料成型及控制综合实践2219-208 01021310 暑期生产实习 1 (3)暑期901021320 暑期生产实习1 (3)暑期小计15 192 14132类 别实 践 实 习十三、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十四、课程学时分配表十五、辅修专业(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课程群类别专业基础或专十六、素质及能力拓展训练计划十七、有关说明1.形势与政策课程按专题进行,共2学分,不列入课程教学进程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一、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及业务范围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为机械、模具、金属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输送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员。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在金属材料成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而且可以利用已有的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进行材料成型工艺的改进和设备的改造、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武装材料成型工业,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毕业生应掌握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等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适应目前材料成型工业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实现学科交叉和自动化与智能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具有开发材料成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能力和利用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改造和研发材料成型装备的能力。
四、主要课程物理化学、电工学、机械制图、CAD/CAM/CAE基础、工程力学、材料成形力学、材料成型原理、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控制基础、金属学及热处理、工程材料、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力学性能、塑性加工原理、金属塑性加工学、材料成型模具设计、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焊接工艺与设备等。
五、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现代加工技术210211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 432学时 17.8%工程技术基础课群 528学时 21.7% 基础教育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课群 656学时 27.0%专业平台课群 400学时 16.5% 专业教育系列专题选修课群 240学时 9.9%文化素质教育课群 172学时 7.1%理论部分自学课群 112学时培养计划实践部分 51周七、实践环节序号 名 称 内容及要求 计划周数 计划学期1 军训及新生入学教育 军训及新生入学教育 3 12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任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包括挂职锻炼、“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考核以学生撰写调研论文或调查报告为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方案
一、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研究开
发的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熟练掌握
成形及控制工程研究开发的方法,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材料成形
及控制工程研究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包括有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
械设计与结构、材料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成形原理与技术、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度与控制等,以及国际贸易、机械自动化技术、逆向
工程等。
三、就业方向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毕业生可以在汽车制造企业、航天军工企业、船
舶制造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电子行业、家具行业、家电工业、石油化工
等行业从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研究开发方面的高级技术工作。
四、实践能力培养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实践
学习,熟悉计算机应用,以及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研究开发的方法,在学院,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开展实践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0级)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需要、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或金属材料成型等方面工作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学、机械学的基本理论和先进成型技术的基础及最新成果,掌握大型相关工程软件的应用技术,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熟练运用理论进行产品设计、模具CAD/CAM或金属材料加工、成型及设备控制、工艺规划等基本等基本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掌握本专业领域内较宽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设计、工艺、测控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备解决生产实际工程问题及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四、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基础工程材料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工程软件应用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
课程实验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验
七、标准学制
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周次分配
十、教学进程安排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考试
十二、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
十三、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
十四、课程学时分配表
十五、辅修专业(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课程群
十六、素质及能力拓展训练计划
十七、有关说明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按专题进行,共2学分,不列入课程教学进程表。
2. 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2学分,未列入教学进程,在最后一学期内分散进行。
3. 至少要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学分方可毕业。
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门课程。
4.
专业系主任:沈洪雷
二级学院院长:唐国兴
教务处审核:
学校审批:
2010年1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