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优化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梗死体积的变化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梗死体积的变化王祎媛;方莹莹;周小龙【摘要】目的:在局灶缺血模型中,研究再灌注后0h、6h、24 h、48 h、72 h对大鼠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监测下进行手术,术后有3分症状的入主,然后随机分为0h组、6h 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大鼠,行TIC染色,然后计算梗死体积.结果:再灌注24 h之前,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梗死体积逐渐增大,0~24h,梗死体积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但再灌注24 h之后,梗死体积不再发生实质性的增加,24 ~ 72 h,梗死体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研究局灶脑缺血梗死体积的实验中,24 h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2)004【总页数】2页(P489-490)【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梗死体积;时间点【作者】王祎媛;方莹莹;周小龙【作者单位】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药剂科;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1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arct volum of the brai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0 h,6 h,24 h,48 h,72 h)after the reperfusio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Methord: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sham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the rats in experiment group were induced MCAO at the monitor of laser Doppler flowmetry,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0 h group,6 h group,24 h group,48 h group,72 h group at different time point,rats were killed and stained with TTC solution,the infarct volum.Result:Reperfusion before 24 h,the infarct volum is becoming bigger and bigger as the time elapse,but after 24 hours,the infarct volum will not change.Conclusion:In the study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infarct volum experiments,the 24h is a very important time point. Key words:MCAO;infarct volum;time point中风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趋势

均可下调CREB的表达而缓解肝纤维化,降低α SMA的表达水平,其作用强度与秋水仙碱相当,且其疗效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提示抑制CREB的活性是BYG抗EHF的机制之一,至于BYG对cAMP/PKA/CREB信号通路其他关键蛋白及其相关的活性因子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韦凌霞,丁茂鹏,王志旺,等.cAMP/PKA/CREB信号通路调控组织器官细胞纤维化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8):1019 1024.[2] LiGX,JiangQQ,XuKSH.CREBfamily:Asignificantroleinliverfibrosis[J].Biochimie,2019(163):94 100.[3] PoveroD,BuslettaC,NovoE,etal.Liverfibrosis:adynamicandpotentiallyreversibleprocess[J].HistolHistopathol,2010,25(8):1075 1091.[4] 王志旺,付晓艳,程小丽,等.育阴软肝颗粒剂对肝纤维化大鼠TGF 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8,34(2):169 172.[5] 周 滔,刘成海,陈 园,等.气血理论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治疗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2):34 36.[6] 陈永红,朱正平.朱正平论肝炎病毒的中医病因学属性及治疗切要[J].四川中医,2012,30(5):6 7.[7] WenSJ,WeiYY,ZhangXL,etal.Methylhelicterilateamelioratesalcohol inducedhepaticfibrosisbymodulatingTGF β1/Smadspathwayandmitochondria dependentpathway[J].IntImmunopharmacol,2019,75:105759.[8] 何丽明,倪赛宏,傅水莲,等.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J].中药材,2019,42(2):430 434.[9] 窦慧馨,张得钧.酒精性肝病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32(1):44 47.[10]HinzB,CelettaG,TomasekJJ,etal.Alpha smoothmuscleactinexpressionupregulatesfibroblastcontractileactivity[J].MolBiolCell,2001,12(9):2730 2741.[11]SharmaN,LopezDI,NyborgJK.DNAbindingandphosphorylationinduceconformationalalterationsinthekinase inducibledomainofCREB[J].JBiolChem,2007,282(27):19872 19883.[12]YangYR,WangH,LvXW,etal.InvolvementofcAMP PKApathwayinadenosineA1andA2Areceptor mediatedregulationofacetaldehyde inducedactivationofHSCs[J].Biochimie,2015,115:59 70.[13]WangQ,DaiXF,YangWZh,etal.Caffeineprotectsagainstalcohol inducedliverfibrosisbydampeningthecAMP/PKA/CREBpathwayinrathepaticstellatecells[J].IntImmunopharmacol,2015,25(2):340 35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张 冉1,马梦尧1,苏欣宇1,孟 想1,姜鲲鹏1,李 曙1△,洪 云2(1.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超声医学科,安徽芜湖241001)【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量及与脑组织水含量变化的趋势。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成年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110 只, 体质量250~300 g ,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分别应用Zea Longa 法、刘亢丁法及改良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35 只;假手术组5 只。
均为缺血2 h 再灌注24 h 取材。
1. 2 改良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Zea Longa 线栓法建立MACO 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具体改良要点如下:术中垫高大鼠颈部,小针管吸痰;在分离颈动脉鞘过程中滴少许5 g/ L 普鲁卡因;选择直径0. 28 mm 的尼龙线直接涂硅胶长约0. 5 cm 使其直径为0. 30 mm (勿烧成圆头) ;显露翼腭突动脉不结扎,在插线过程中当尼龙线进入颈内动脉时,将颈内动脉轻轻拉紧,先向外旋转15°~20°再向后旋转10°~15°,术中用灯泡照射保持肛温36~37 ℃。
1. 3 动物模型成功的评价标准1. 3. 1 神经功能评分采用Longa 等[4 ] 的方法在术后24 h 进行5 级制评分。
评分标准:1 级(0 分) 无神经缺损体征;2 级(1 分) 不能充分屈曲对侧前爪;3级(2 分) 向麻痹侧转;4 级(3 分) 向麻痹侧倾倒;5 级(4 分) 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1. 3. 2 梗死灶及脑水肿的测量断头取脑,四氮唑( TTC) 染色后正常组织呈红色,梗死组织呈白色。
间隔7μm 作连续冠状切片,测量皮质区、基底核区和两侧大脑半球的面积[5 ] ,通过数学处理计算梗死的体积。
2 结果3 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动物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结果见表1 。
由表1 可知,改良法的手术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神经缺失体征明显、梗死灶固定( t = 2. 3~6. 7 ,χ2 = 4. 69 、4. 19 , P < 0. 05) 。
大鼠脑干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脑干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和脑干血流变化

大鼠脑干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脑干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和脑干血流变化目的:脑干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对于脑干缺血损伤及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病生理及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此模型的研究鲜有报道,以往对于脑干缺血的研究只停留在脑干持续缺血后一系列病生理,电生理及生化等方面,并且多集中于犬、猴等大型动物。
因此我们尝试应用大鼠制作脑干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再灌注后早期的病理,病生理进行了观察,并且观察了夹闭前后和再灌注前后脑干血流的变化。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再灌注组,夹闭组和假手术组。
于大鼠基底动脉(BA)第一无分支区和第二无分支区分别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若干时间后再行开放来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组只夹闭BA不予开放;而假手术组只暴露BA。
观察大鼠BA夹闭再通后的神经症状。
应用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确定缺血范围及程度。
分别在BA 夹闭后0.5h,1h,2h,3h,6h及再灌注1h后取脑干组织进行光镜观察。
应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测量基底动脉夹闭前后以及再通后的血流值。
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版)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结果:两点夹闭基底动脉后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不规则、抽搐、呃逆、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减弱、肢体瘫痪及昏睡等症状,随着血管的再通,这些症状并没有减轻。
TTC染色显示于第一、第二无分支区夹闭基底动脉后,缺血范围主要集中在脑桥和延髓上部。
基底动脉闭塞后,脑干组织血流量较闭塞前明显减少,再通后血流量与闭塞前基线值并不一致,夹闭时间0.5h、1h和1.5h组的血流量较基线值高,而2h和3h组的再通后血流量较基线值低。
光镜结果:夹闭0.5h未见组织缺血,可见组织出血,再灌注后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充血及血管周围出血;夹闭1h未见组织缺血损伤;夹闭2h,可见缺血分界区,缺血区可见组织水肿,染色浅淡,部分神经元胞膜增厚、皱缩、核仁浓染,轻度髓鞘脱失,再灌注后,浅染区较闭塞组减少,髓鞘脱失不明显,但有明显的血管扩张出血和少量组织出血;夹闭3h,可见明显的缺血分界区,缺血中心区组织水肿、浅染、间隙增大,神经元有明显的缺血损伤,胞体出现空泡现象,尼氏体减少或消失,细胞皱缩等,可见轻度髓鞘脱失,再灌注后缺血损伤程度减轻,可见明显的出血现象;夹闭6h,缺血区明显扩大,有时可由腹侧延伸至背侧,缺血中心区出现神经元固缩和变性坏死,边缘区可见神经元胞体皱缩、尼氏体减少,髓鞘脱失严重,再灌注后缺血范围未见明显减小,并可见组织出血,髓鞘脱失严重,部分缺血区内可见白细胞浸润。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引言全脑缺血再灌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常见于心脏骤停、溺水等情况下,出现全脑缺血缺氧,随后通过复苏措施进行再灌注。
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动物模型选择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时,主要选择小鼠或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一般情况下,小鼠更为常用,因其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其脑血管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对于大鼠,其相对较大的体积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情况,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手术操作准备在进行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前,需要进行手术操作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动物的麻醉和固定,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其次需要准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导管、监测仪器等。
在手术操作前,还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术前处理,包括禁食、定时给予抗生素等。
手术操作步骤1. 麻醉和固定:将实验动物置于麻醉箱内,使用合适的麻醉药物使其达到麻醉状态。
随后将其固定在手术台上,以确保手术操作的稳定性。
2. 手术部位暴露:在麻醉状态下,对实验动物进行皮肤消毒,随后进行手术部位的切开,暴露出颅骨表面。
3. 血管结扎: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操作,对实验动物的颅骨表面的动脉和静脉进行结扎,以模拟全脑缺血的状态。
4. 缺血时间控制: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控制全脑缺血的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
5. 再灌注:在全脑缺血一定时间后,通过解开血管结扎,使血液重新灌注至大脑。
6. 术后处理:对实验动物进行术后处理,包括给予液体、保暖、饲养等。
检测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评价,以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病理学检测、神经元凋亡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检测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评价,可以全面地评估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效果,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改良的实验研究

C A .8 ; V =10 )再灌注 1mn和再灌 注 2h 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 0i 4对 B组评分均 高于 A组 ( 00 ) M A P< . ; C O 5
再灌注模 型大 鼠神经功能缺 失评分与脑梗死体积 比的大小成线性 相关关 系( = . 3 P<00 ) r 08 , 7 .1。结论 模方 法;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能反映脑梗死 的严重程度 , 可用作评 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关键词 : 栓法 ; 线 大脑 中动 脉阻塞再 灌注模型 ; 鼠 大
中 图分 类 号 : R一32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采用
改 良的“ 头线栓 ” 梭 制作 M A C O再灌注模 型 , 神经功 能缺失评分和脑梗死体积 比变异度小、 稳定性 高 , 是可靠的制
急性脑梗 死 (ct cr rlna tn A I 的发病 率 、 au e ba i ri , C ) e e f co 死 1 11 实验动物及 分组 ..
・
论著 ・
大 鼠大脑 中动脉 阻塞再 灌 注模 型 改 良的 实验 研 究
牛 建 国 , 文 玉军 , 张莲香 , 王效 军 , 何仲 义
( 宁夏 医学 院基础学 院人体解 剖学 教研室 , 银川 70 0 ) 5 04
摘要 : 目的
通过对大鼠大脑 中动脉阻塞( i l crba ae cl i , C O 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 md e e r r r oc s nM A ) d e l ty uo
法制成可实现再 灌注 的大脑 中动 脉阻塞模 型 , 因其勿 需开 12 方 法 . 颅、 创伤小 、 可实现再灌注 和更 接近人类 急性 脑梗死 经药物 12 1 “ .. 线栓 ” 的制备 1 普 通“ ) 圆头 线栓 ” 的制备 将 直 溶栓后血管再通 的病变过程 , 引起 学者们 的关 注。L na J 径为 0 2 m渔线 切成 5m长 的线 段 , og [ .m c 加热 拉直 , 端烧 烤 一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的探讨

11 模 型 大 鼠 的 选择 .
( ) 物 品 系 。S 和 ws r 种 大 鼠在 1动 D ia 两 t
脑 缺 血 后 的梗 死 体 积 有 所 不 同 。 rg f Makm 等 用 光 化 学 法 脑 缺 血 模 型 比较 了这 两 种 大 鼠的 梗 死 情 况 :D 大 鼠 可 见 较 恒 定 的 顶 颗 S 皮 质 梗 死 灶 , 死 体 积 大 于 ws r 鼠 , 异 较 小 , 边 可 见 不 梗 ia 大 t 变 周 完 全性 坏 死 区 。 即半 暗 带 , 总 梗 死 面 积 的 9 %。ws r 鼠梗 占 1 ia 大 t 死 灶 较 小 , 变 异 较 多 , 完 全 坏 死 区 占总 损 伤 区 的 3 .%。 因 但 不 01
关于两种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比较

关于两种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比较【摘要】目的制作短暂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比较颈总动脉进线法和颈外动脉进线法(改良LONGA法)优劣。
方法颈总动脉进线法和改良LONGA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2 h后再灌注24 h,以LONGA法标准对模型评分,并对梗死体积进行测定, 7 d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改良LONGA 法和颈总动脉进线法神经行为学评分分别为2.30±0.82和1.00±0.6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886,P<0.05);两法脑梗死体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3.96~4.45,P<0.05);两法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48.46,q=22.89,P<0.05)。
结论与颈总动脉进线法相比,改良LONGA法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高、脑梗死体积大、凋亡细胞数多,模型稳定性好。
【关键词】脑中动脉;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大鼠[ABSTRACT] Objective To make a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 in rats, and to compare the methods of occlusion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LONGA’s technique. Methods Th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as obtained via blockage of either 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 or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modified LONGA’s group). After two hours of artery occlusion and 24 hours of reperfusion, the rats were evaluated by LONGA’s score standard. The volum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as estimated by TTC staining.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fter seven days of occlusion. Results The neurological behavior scorings in modified LONGA’s group and CCA group were 2.30±0.82 and 1.00±0.63, respectively (t=6.886,P<0.05). The infarction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3.96-4.45,P<0.05).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348.46,q=22.89,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CA occlusion group, the neurological behavior scoring of modified LONGA’s group was higher, the infarction volume was larger,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was greater, and thestability was better.[KEY WORDS] Middle cerebral artery; Reperfusion injury; Apoptosis; TTC staining; Rats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是局灶性脑缺血的标准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chmidEl-
发现持续脑血流监测可以用来证明 MCAO 模型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No. 81100905 ) ), 通讯作者: 杨俊卿( 1969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神经 药理学研究。 第一作者: 杨 ), 彬( 1987女, 硕士, 主要从事神经药理学研究。
〔1 〕
但 LDF 在全脑缺血再灌注( I / R) 损伤模型中的研 作是否成功, 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参照国内外常用的二血管阻断加低血优化, 建立一种手术操作简单 、
。 局部脑缺血的
死亡率低、 重复性好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为进一步深 入探讨脑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 、 病理特点及其防治打下良好的 实验基础。 1 1. 1 材料与方法 动物及分组 SPF 级雄性 Sprague Dawley 大鼠 33 只, 体
( CBF) 变化, 大鼠腹腔注射 4% 水合氯醛( 1 ml /100 g ) 麻醉, 俯 头部剃毛, 剪开头部皮肤约 2 cm, 用浸满过氧化氢的棉签拭 卧, 去渗出液, 暴露出颅骨, 将多普勒血流仪的探头用胶水固定于 LDF 记录大鼠手 颅骨上, 并使大鼠处于仰卧位, 进行 I / R 手术, 术过程中的 CBF 变化。 1. 5 水迷宫 考虑到动物手术后伤口愈合, 在术后 8 ~ 12 d 进 行水迷宫测定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 。 整个测试过程分为 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定向航行) , 每天晚上 8 点至 10 点训练, 训练 4 d, 第一天训练时将大鼠放到隐蔽于水中的平台上让其 180 s 内未找到平台者, 适应 10 s, 然后让其自由游泳找到平台, 实验者协助将其引至平台 。 从第二天起, 每天训练 4 次, 将大 B、 C、 D 4 个位置, 鼠分别从 A、 面向池壁放入水中, 让大鼠定向 航行; 第二阶段( 空间检测) , 在第 5 天时进行测试, 并将大鼠从 前一天最后一次训练时的位置放入水中, 记录大鼠第一次登上 即寻台潜伏期( 超过 180 s 记为 180 s ) , 水迷宫上 平台的时间, 方安置摄像机, 同步记录大鼠寻台运动轨迹 。 1. 6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三组大鼠水迷宫测试完成后, 各取 3 4% 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 4% 多聚甲醛在体脑组织固定 。 只, HE 染色观察皮层与海马神经元结构形态变化, 于连续 3 个高 倍镜视野下, 计数核固缩、 核坏死神经元数目占总神经元数目 的百分率, 作为神经元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相对量 1. 7 SOD 和 MDA 含量测定
· 12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年 1 月第 34 卷
1. 2
主要仪器与试剂
多普勒激光血流仪( Moor 公司; VMS-
2 只大鼠术 活, 无死亡; 无 LDF 监测组 1 只大鼠手术过程中死亡, 后 24 h 死亡, 存活率 76. 92% , 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 < 0. 01) 。 2. 2 LDF 监测大鼠 I / R 模型的脑血流变化 假手术组大鼠在 实验过程中基线血流为( 184. 25 ± 10. 80 ) PU, 手术过程中大鼠 呼吸的深浅、 手术时触碰到血管等因素都会影 采用腹式呼吸, 响血流波动。在分离颈总动脉时, 牵扯到迷走神经, 影响到动 可造成脑血流值小幅降低 。 分离完成后, 动物呼吸 物的呼吸, 恢复正常, 血流值也恢复正常。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大鼠手术过程中的脑血流变化 。 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HE 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 TBA 法分别测定大鼠皮层海马中 SOD 活性改变, MDA 含量变化。 结果 理学改变。黄嘌呤氧化酶法, 大鼠术后有 3 只死亡。手术组大鼠在缺血过程中脑血流降低 70% , 夹闭完成后, 血流恢复至缺血前的 80% 。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 缺血再灌注大鼠 SOD 活性降低, MDA 含量显著增 寻台路径显著增加, 大脑皮层海马神经元出现严重核固缩、 细胞丢失、 神经元数目减少, 细胞层次紊乱, 寻台潜伏期、 加。结论 LDF 监测能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死亡率, 提高造模成功率; 此模型可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实验研究。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 2013 ) 0111904 ;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4. 01. 056 〔关键词〕 全脑缺血再灌注;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脑血流 〔中图分类号〕 R332
图1
I / R 过程中脑血流动态变化
全脑缺血成功大鼠缺血前, 基线脑血流平均值( 167. 49 ± 10. 69 ) PU, 夹 闭 双 侧 颈 总 动 脉 后, 血 流 值 迅 速 降 低, 在缺血 20 min过程中 脑 血 流 平 均 值 为 ( 40. 71 ± 6. 10 ) PU, 血流降幅 75% ; 夹闭完成, 取下动脉夹后, 血流迅速回升, 在观察期内脑 再灌注时, 血流恢复至缺血 血流平均值为( 116. 00 ± 6. 55 ) PU, 前基线血流的 70. 46% 。见图 1 。
杨
彬等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优化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第1 期
· 119·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优化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杨 彬 余丽娟 王 佳 赵 磊 胡馨月 纪超男 魏玉玲 阳群芳 蒋青松 杨俊卿 ( 重庆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 重庆 400016 )
〔摘 要〕 目的 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LDF) 优化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大鼠全 LDF 监测组大鼠全部存活, 而无 LDF 监测组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optimized the rat model of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YU LiJuan, WANG Jia, et al. YANG Bin,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a rat model of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by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Methods The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occlusion with systemic hypotension.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was continuously monitored by moor VMSLDF laser Doppler blood flow during the operation phase. The Morris water maz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 of the rat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by HE staining was employed to access the histopathology of cortex and hippocampus neurons. The SOD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 in rat cortex and hippocampus were evaluated by monitored I / R group all survived,and there are three rats died in I / xanthinoxidase and TBA metho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rats in LDFR group.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was decreased 70% of the baseline during the cerebral ischemia phase and returned to 80% of the baseline at the reperfusion phas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ham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escape latency and swimming trace in ischemia group. Cortex and hippocampus neurons in model group showed obvious karyopycnosis with remarkable cell loss and irregular cell contours. And the SOD activities were reduced and MDA contents were increased in I / R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ham group. Conclusions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could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model; this model could be used to research the basic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erebral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Key words】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Cerebral blood flow 缺血性脑损伤可分为局部脑缺血与全脑缺血损伤 。 局部 脑缺血模型, 多数学者认为可模拟临床上的中风 。 而全脑缺血 模型除了模拟中风外, 更侧重于模拟临床上的窒息 、 休克、 心脏 骤停、 严重心律失常以及低氧血症的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