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阅读-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是文化的瑰宝和语言的精髓。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成语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学习成语的基础。
成语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字组成,有着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注重掌握其中的寓意和蕴义。
比如,“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意思是指通过一次惊人的表现而引起大家的惊艳和赞叹。
通过理解成语背后的寓意,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并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语言风采。
二、掌握常见成语的用法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常见成语的用法。
成语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能够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学生应该了解成语的概念和意义,能够正确地将成语运用到句子中,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例如,“金玉满堂”这个成语,意思是指财富充裕、环境豪华。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地方富丽堂皇、气派非凡。
三、培养成语运用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
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成语造句和成语接龙的活动,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和经典故事,积累更多的成语,并学会合适地运用它们。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使用成语进行写作训练,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拓展成语的应用场景成语不仅仅限于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在实际生活和社交场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学生应该了解成语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方式,并能够使用成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比如,“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可以形容一个人讲信用、言而有信。
学生在与他人约定事情时,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这个成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表达了一个人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五、将成语融入写作中成语的运用能够给写作增色不少,学生要学会将成语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三年级语文阅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语文阅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的力量春风劲儿真大,把一粒花种子丢落在一堵大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
大墙阴影的外边,好多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蜜蜂飞过来问□小花苗□你哭什么呀□小花苗说□我见不到太阳□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帮你把大墙推倒吧!”小蜜蜂用力地推起来。
可是哪里推得动呀!小蜜蜂叹口气,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噢,是墙顶上的小蜗牛在说话。
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儿,这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眼泪,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终于,在一天上午,它爬过了高高的墙顶,“啊,阳光下多么温暖!”在阳光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美了,翠绿的叶子托着金色的小花。
⑴给文中画线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A.:“ ,?” :“ ,。
”B.:“ ,?” ,“ ,。
”C.,“ ,?” ,“ ,。
”D.,“ ,?” :“ ,。
”⑵小花苗终于爬过了高高的墙顶见到了阳光,主要靠的是()。
A.小蜜蜂帮忙推倒了大墙B.别的小树小草的帮忙C.墙顶上的小蜗牛把它驮了上去D.小花苗自己的力量⑶小花苗的手和脚指的是()。
A.泥土里的种子B.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的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C.自己细细的藤儿D.翠绿的叶子和金色的笑话⑷这篇短文先写小花苗在大墙的阴影里长得(),再写小花苗在蜗牛的鼓励下(),最后写小花苗()。
A.生机勃勃;努力向上爬;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B.又瘦又小;难过得哭起来;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C.生机勃勃;难过得哭起来;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D.生机勃勃;努力向上爬;爬过墙顶,开出美丽的花朵【答案】⑴A;⑵D;⑶C;⑷B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yìn)。
鱼印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
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
大嘴巴和小尾巴所有美丽的金鱼都被移到金鱼馆里去了。
水池里只剩下两只最难看的小鱼。
一条嘴巴大得出奇,占了身体的一半,另一条尾巴小得可怜,只是一个小叉叉。
没人给它们换水,更没有人喂它们食物。
大嘴巴饿极了,它去吞落在水底下的海棠核,海棠核堵在它的嗓子眼儿里,难受极了。
小尾巴钻进大嘴巴的嘴里,一点一点把海棠核咬了出来。
池水越来越浑浊,小尾巴憋得喘不过气来。
它力气小,游不出水面,大嘴巴就用背把它顶出水面。
沙沙沙,下雨了,池水变得透明清亮了,两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小尾巴把风儿吹到水里的花瓣送进大嘴巴的嘴里,大嘴巴把小尾巴驮在背上快活地兜圈子,玩得真高兴。
小朋友们都来看,欢喜地叫着:“快瞧呀!两条会演杂技的小鱼。
真美!真美!”大伙在水池边围了一圈,金鱼馆的管理员叔叔也来了,他惊奇地说:“多会表演的小金鱼啊!我还从来没见过呢!它们应该被放在金鱼馆最漂亮的鱼缸里!”1.用“_____”画出大嘴巴名字的来历,用“”画出小尾巴名字的来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大嘴巴和小尾巴因为_____________被留在了水池里。
它们俩生活的环境很_____________,但它们互相帮助,战胜了困难。
下雨的时候,它们在水中戏逐玩耍。
孩子们见了,觉得它俩会_____________。
最后把_____________也吸引来了,也许,不久,他就会把大嘴巴和小尾巴放在_____________。
3.下雨之前,小尾巴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的战胜困难的方法是()。
A.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B.跟身边的同伴互相帮助C.自己坚持,想办法一定要战胜困难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

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打印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量词、数词等。
2. 句子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省略句等。
3.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的主题、中心思想和情节。
4. 词语的辨析:掌握词语的义项、词义和用法。
5. 句子的构成:掌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成分搭配和语序。
6. 阅读理解:掌握阅读文章的理解方法和技巧。
1. 26个英文字母的名称和发音2. 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法3. 注音符号和声调的意义和使用方法4. 拼音规则和读音规则的掌握5.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6. 词组、短语和句子的发音和表达三、常识知识1. 常用标点符号的认识和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等。
2. 常用词语和习惯用语的应用: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好吃、好玩、好看等。
3. 书写规范:认识常用的笔画结构、笔顺和书写规范。
4. 好书推荐:《小熊包包去花园》、《小鸟飞呀飞》、《小熊和小兔》、《小猫和大象》等。
5. 语文活动:朗读、背诵、默写、习字等。
四、写作技巧1. 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技巧:开头、发展、结尾和段落过渡的方法。
2. 描写性文章的写作技巧:人物、景物、情感的描写手法。
3. 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技巧:观点、理由和结论的表达方式。
4. 有效地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5.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自由写作和作文练习。
五、名言警句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以上是三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文章,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提高语文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祝大家学习进步,早日成为语文高手!第二篇示例:三年级语文必备知识点:1. 常见的标点符号:句号“。
”逗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2. 关于词语的辨析:- 义词的区分: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 词语的搭配:正确搭配形容词与名词、副词与动词等3. 词语的认读:认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及多音节词,注重句子语境的理解4. 常见的生字词:认读生字词,掌握其读音及意思,积累生字词量5. 词语的写作:正确书写词语,注意字母的书写顺序及笔画的搭配6. 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等,掌握句子的组成要素7. 句子的衔接:使用连词、副词等句型衔接词语,使句子连贯有序8. 句型的转换:熟练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句型的转换9. 诗歌的默写:背诵诗歌,领会其中的意境和内涵,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10. 文言文的读写: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结构,阅读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文章11. 语文常识:了解一些有关语文的知识,如书法、古诗词、成语故事等12. 古诗词的朗诵: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以上就是三年级语文必备知识点的打印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金色的秋天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弹琴声。
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
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队的金色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
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
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的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及完全褪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
秋天来到了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甜瓜妹妹变胖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sè),或豪放。
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
菊花的颜色真不少:黄色、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个卷发的小姑娘。
流连菊园或独自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陶醉在那阵阵清香里。
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
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我喜欢有花叶扶疏、朴实无华的菊花的秋天。
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1.(词语理解)根据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1)通过查字典,我知道“欣欣向荣”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A.形容秋天的事物令人欣喜,让人感到光荣。
B.形容秋天的事物繁盛兴旺,富有生机。
(2)想象文中画“_____”的句子所描绘的景象,我知道“陶醉”指的是(________)A.作者沉浸在美丽的菊花里,忘记了周围的存在。
B.菊花的香味使作者醉倒了。
2.(梳理画面)短文的第3、4、5自然段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读文段,做练习。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蚂蚁队长是怎样处置掉下来的奶酪渣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蚂蚁们的劲头比刚才更足?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答案】(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2)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3)喜欢。
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力其他的蚂蚁。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2)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3)喜欢。
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力其他的蚂蚁。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__孔雀舞 ________跤 ________游戏(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高频考点·字词专题训练(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期末高频考点•字词专题训练(词语的理解与积累)姓名:一、写出下面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敏捷一一()( )—忧郁—( ()——犹豫一一()( )—-镇定一—( ()——激烈一一()( )—诚实—(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激烈热列1.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的掌声。
2.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o连续继续陆续3.我军的伤员()从火线上抬下来。
4.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5.同学们休息了一会儿,()做游戏。
简单简陋6.解放前,我家的房子十分()O7.他的文章虽然内容(),但感人至深。
渐渐慢慢) ) )8.大风()地停了,渔船准备出海。
9.宁宁()地从书包里拿出了书本。
平静安静10.大家()地坐在图书馆里看书。
11.()的湖面上有几只小船。
优美优越优厚12.宝岛台湾风景(),物产丰富,令人向往。
13.我们比父辈有着更()的学习条件。
14.这份工作待遇十分(),所以前来应聘者特别多。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 •慢地往树上爬 ... ()(2)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 •(3)我暗暗饮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4)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 •()四、给句子中加点的词换一种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佩服钟老师的学问,更敬重他的品行。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________ )• ♦3.狐狸竭力忍着不笑出声来。
(_______ )• •4.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_______ )• ♦五、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美:A.美丽,好看;B.使美丽;C.令人满意的,好;D.得意。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陶罐和铁罐(节选)“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盛东西的,并()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在选文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四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铁罐___________,陶罐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走进书里去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一、基础知识
我们平时在读一篇文章,有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会成为我们阅读的障碍,因此,我
们必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呢?
1、查字典
这是我们最常用、最受益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再生疏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其大概意思也能揣
摩到。
如“骄傲”这一词,在“小敏得了100分就变得很骄傲。
”这句话中“骄傲”
是一个贬义词。
在“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这句话中,“骄傲”是一个褒
义词。
3、借助于近义词帮助理解
优秀的文章往往语言活泼而富有文采,表达某个意思往往不用常见的词语来表达,
而选用一个比较书面化的词语。
解释这类词语,我们可以采用找近义词的方法。
例如,课文《花钟》里,“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真
有趣!”理解“大致”,我们可以找它的近义词“大约、大概”来解释。
4、联系生活实际
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词语当然就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理解。
“来自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
”理解“琳琅满目”,可以想想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看得人眼花缭乱的情景。
当然,要准确而快速地理解词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
在语言实践中进行训练,以此来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
对词语有一定的理解,还要进
行积累,以便更好地运用。
二、典例剖析
幸福之神
一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对路边的景色与过往行人全然不顾。
一个人拦住了他,问:“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啊?”
小伙子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跑着,只泛泛地甩了一句:“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
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驰。
一个人又拦住他:“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
又是20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成了一个面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头,他仍然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
一个人拦住他:“老头子,还在寻找你的幸福吗?”
“是啊!”当老头回答时,回头看了那人一眼,猛地一惊,一行眼泪掉了下来。
原来刚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幸福之神啊。
他寻找了一辈子,可幸福之神其实就在他的旁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寻求——()疾驰——()依然——()
飞快——()幸福——()猛地——()
2、照样子仿写词语。
急匆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行色匆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全然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色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字多义。
下列句子中的“花”是什么含义,请填上相应的序号。
A.模糊不清
B.花朵
C.巧妙带有欺骗性质
D.伤口,流血
E.用、使用
(1)这个中年人已成了一个面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头。
()
(2)、学生不应该乱花钱。
()
(3)他在战场上挂了花,被送到了战地医院。
()
(4)我们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
()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幸福之神》解题思路
1、此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理解。
近义词即意思相近的词,两个近义词一般有一个字相同,不是前面的字就是后面的字,如:忘记——忘却,打搅——打扰……。
找近义词先从词语的意义出发,如果从意义上想不出来时,就以其中一个字去另外组一个词,再把两个近义词分别放进同一个句子里,句子意思一致,表明这两个词就是近义词。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相关积累。
先找准词语的特点,再想出符合该特点的词语,所以平时要多积累词语。
ABB词语:红彤彤、白茫茫、绿油油、金灿灿、圆溜溜
AABB词语:来来往往、红红火火、仔仔细细、马马虎虎、快快乐乐
ABAC词语:不闻不问、无边无际、自由自在、自作自受、自私自利
AABC词语: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井井有条、斤斤计较、念念不忘
ABCC词语:喜气洋洋、神采奕奕、白发苍苍、风尘仆仆、议论纷纷
3、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做题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如果是独立的词语,最好的方法是分解法,把词先拆开,再把意思合起来理解。
②如果是一个句子中的词语,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正确解释。
③找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近义词和反义词理解它的大概意思。
4、此题考查的是对一字多义的理解。
方法有:①理解题目中给出的词的几个意思。
②先选定比较肯定的答案,对不肯定的答案,可以用“排除法”。
③把选择的意思放进句子中去读,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得准确。
三、高效训练
选文1
《轮椅上的铁人》节选
新加坡先驱初级学院脑神经学家陈建民医生,因两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而终生不良于行。
母亲千辛万苦地为他觅得一所肯接收残疾孩子的幼稚园,但他的残障却使他成了同学们作弄的对象。
他决定反击了。
凡来骚扰他的,他便抓住他们的手,发狠地咬,来一个,咬一个,“敌人”在剧痛中哭着撤退,他也被责令退学了。
在一年后,父母又历尽艰辛地给他找了一所小学。
这一回,他决定以成绩为自己取得“护身符”。
___________,他的成绩冠盖全年级,姐姐背着他上台领奖,自此没人再欺负他了。
10岁那年,他学用拐杖,迈出了平生第一步。
他跌了爬、再跌再爬,忍着痛楚,一步一步地走。
他说:“人生是一场艰苦的自我竞赛,绊倒我们的,永远是藏在内心那个消极的敌人。
手和脚可以残缺,心和脑却不能。
遇上蹇运时,哭诉命运不济是于事无补的,我们必须将潜能推向极限,化梦境为现实。
”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词语。
千()万()历尽()()命运()()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蹇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冠盖全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接龙
欺负——()——()——()——()
竞赛——()——()——()——()
4、在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
(依然、突然、果然、居然)
你会选择: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陈建民医生的故事,你会用哪些四字词语或名句来形容他?
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2
小女孩儿和牛
霞光里,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儿打算穿越田埂,到田埂的那边去。
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群牛走了过来,她急出了一身的汗。
她有点怕牛,更何况是整整齐齐的一队牛。
怎么办?田埂极窄,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一边是水田,一边是水沟。
她急得小脸通红,看来只有跳进水田了。
她赶紧弯腰卷起裙摆,可是,突然——
领头的那只老牛已迈步走进了路边的水沟里,紧接着,它身后的那些牛也纷纷让路,小心翼翼地跳进水沟,然后,彬彬有礼地从小女孩儿的身边走了过去。
小女孩儿吃了一惊,觉得心里热腾腾的,眼里汪着亮晶晶的泪.晓风中,美丽的裙摆飘飘,小女孩儿深情地望着“扑踏,扑踏”而去的牛的背影。
也就在那天晚上,小女孩儿在日记中一笔一画地写道:怪不得故事里头的牛总叫“牛伯伯”,原来,它们是那么慈祥,善良,那么地地心疼我——真的像伯伯!
更有趣的是,小女孩儿后来长大了,成了画家,她最喜欢画的,就是牛。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算——()突然——()心疼——()3、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牛一()汗一()小女孩
4、词语搭配
()的泪()地写急得()
5、牛给小女孩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请写出两个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