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美国、巴西

合集下载

第10讲 美洲—美国、巴西

第10讲 美洲—美国、巴西

南美洲
1.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南北美洲分界线。 2.中美洲、西印度群岛。
白几
方又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南北美洲地形的比较
西部 北美 洲 南美 洲 科迪勒拉 高山(__________ 山系) 中部 平原(中央大 平原) 东部 高原山地(拉布 拉多高原、阿巴 拉契亚山地)
安第斯山
相间分布(巴西高原、 高原与平原____ 亚马孙平原)
白色 6.移民国家:美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3亿。主要以________ 人种为主,黑色人种次之,________ 印第安 人为美国的土著居民。华人 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
巴西
赤道
南回归线
热带面积广大
1.地理位置:
面积 最大、__________ (1)巴西是拉丁美洲__________ 人口 最多的国 家。
加拿大
说明美国所处的海陆位置。
3.自然环境:
(1) 地形和地势:呈南北纵列分布,呈凹槽状。西部为 落基山 、中部为________ 中央 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平原 _______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图 9-6 密西西比 河和世 (2)河流和湖泊:有世界第四长河——____________ 界最大的淡水湖泊群——五大湖。
•城市: 从图中可知巴西人 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地区,而且大城市十
分集中; 主要城市有: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等
白几
方又
美国
1.领土:本土有48个州,2个海外州。一个是阿拉斯加州, 夏威夷 州,位于太平洋上,属 位于北冰洋沿岸;一个是____________ 四 位。 于大洋洲;总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__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美国巴西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美国巴西

第门讲美国巴西I考点点击G1. 北美和拉丁美洲东西的地形特点及差异。

2. 北美和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

3. 美国工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

4. 巴西人口、城市和经济分布的特点。

1. 了解北美的自然地理概况,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依据美国的地理环境特征会分析美国农业发展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3. 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条件。

4. 了解南美的自然地理概况,掌握巴西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5. 掌握巴西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特点,理解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1. 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位于西半球,以中纬度为主,主要位于30° N与50。

N之间,以及120。

W与70° W之间。

(2)海陆位置:东临甲大西洋,西临乙太平洋。

2. 主要邻国北邻加拿大, 南邻墨西哥。

三]3. 三大地形区4. 河湖分布(1)河流:D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2)湖泊:冰川作用形成。

E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G安大略湖一为美加共有,F密歇根湖完全属于美国。

5. 主要气候分布6•专业化农业生产:世界上的农业大国(1)农业生产有利条件。

①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降水丰富;③灌溉水源充足;④农业科技发达;⑤工业基础雄厚。

(2)农业生产特点。

机械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3)农业带。

图中A为玉米带,B为小麦区,C为乳畜带,D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E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F为.棉花带,G为混合农业区,H为.亚热带作物带,I为小麦和林牧业区。

7.三大工业区与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区形成条件工业部门主要城市东北部地区煤炭和铁矿丰富、航运便祠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南部石油资源丰富、地区环境质量好石油、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西部地区科技发达、环境质量好航空、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④休斯敦⑤旧金山⑥洛杉矶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美国西部海岸山脉的成因。

第11讲-美国和巴西

第11讲-美国和巴西

5、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
1、美国农业(主要农业区的分布、主要农 作物的分布); 2、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区的分 布); 3、主要城市和人口的分布。
小结
一、位置 二、地形和河流
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三、气候 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四、发展迅速的经济 工业、农业、资源
五、人口与城市
集中在东南部
2、地形(呈东中西南北纵列分布: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 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西部为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 块碰撞形成的高原山区)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西部太平洋沿岸的狭 长地带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墨西哥沿 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主要河流和湖泊(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河 运发达;五大湖——北美大陆上的地中海);
巴西
一、位置和范围

西 洋
二、地形与河流
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孙平原部分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
三、气候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 降水一年分 干湿两季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四、迅速发展的经济
1.农业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
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甘蔗、香蕉、剑麻的 产量居世界前列, 大豆、可可、柑橘、
玉米也有较高地位。
巴西畜牧业发展较快, 牛肉大量出口。
2.工业
巴西主要发展 钢铁、机械、化 学等部门
伊泰普水电站
五、人口与城市
1.民族的大熔炉
2.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
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中考地理复习《美国巴西》复习课件

中考地理复习《美国巴西》复习课件
4.邻国位置:四周与
洋,位于

方向
国家相邻
2
1
3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
美国地跨北美洲、大洋洲
课标二: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美国、巴西) 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 类型多样,以 地形为主
②地形分布
③地势特点 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 ②气候特点
东部
高 以
地形,西部
(巴西)
刚果河流域
东南亚地区
亚马孙河流域
课标六:举例说出某国家人口、城市、工业的分布特点
①农业布局 地形、土壤、水源、光照、热量
②工业布局
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多分布沿海的原因是: ①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②靠近海港、便于出口 ③人口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
请分析美国棉花带的分布原因: ①地处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春小麦 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光照强,热量丰富
冬小麦
美国、巴西复习
6 4 7
5
1 3 2 10 8
9
课标一: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美国、巴西) 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或主要或全部位于 ②大部分位于或跨 温度带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2.纬度位置:①有没有特殊纬线穿过(0°、23.5 ° 、66.5 ° )
3.海陆位置:东西南北临
(美国) 东北部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南用。
(美国)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②美国引领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并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③旧金山的硅谷是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课标五: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美国 巴西

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美国 巴西

美国巴西一、选择题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②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C.植被分布2.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C.大牧场放牧业B.太阳辐射D.地形起伏B.花卉园艺业D.商品谷物农业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②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第2题,①地为地中海气候,适宜发展园艺业。

读下图,回答3~4题。

3.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4.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从图可知,甲为安第斯山脉,乙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大陆东岸。

该山脉以西为内陆,没有地中海气候。

安第斯山脉以东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河流汛期在南半球的夏季(12月~次年2月)。

第4题,从图中可知,①国是阿根廷,②国是美国。

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而政治中心是华盛顿,阿根廷属于发展中国家,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6.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答案 5.C 6.A解析第5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

2024年地理中考复习专题:第15讲 美国、巴西(课件81张)(人教版)

2024年地理中考复习专题:第15讲  美国、巴西(课件81张)(人教版)

2.发展中的工农业

标 巴西的工业发展迅速,第二次世界

本 大战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
主 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钢铁、

探 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

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工业主要集中
情 境
分布在 东南沿海地区。


返回首页
总目录索引
知识点2
巴西
2.发展中的工农业
(3)巴西的农业
依 ①地位: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

题 带( 夏威夷 州 )、北温带(本土),大部分位

究 于北温带。
③海陆位置:地处北美洲中部,东临 大西 洋;

境 西临 太平 洋,南临 墨西哥 湾 。
创 设
④相对位置:北接加拿大,西南邻墨西哥。
太平洋
北冰洋
北极圈
加拿大

西

墨西哥 北回归线
总目录索引
知识点1
美国
①美国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
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 气等能源资源,形成 了以石油、飞机、宇 航、电子为主的新兴 工业区。
总目录索引
知识点1
美国
依 标 扣 本
主 题 探 究
情 境 创 设
返回首页
3.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①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 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③位于美国西部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 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农业政策优惠
总目录索引
知识点1
美国
依 标 扣 本
主 题 探 究
情 境 创 设

高三地理复习精品课件19:5.2美国 巴西

高三地理复习精品课件19:5.2美国 巴西

湖、G安大略湖为美加共有,F____________完全属于美国。
• (4)气候:
①②亚__温热__带_带_大_湿_陆_润_性_气_气候候 ①主要类型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_地__中__海__气__候___ ②主要特点:以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_气候为主,气候多种多样。
• 2.人文地理特征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考查气候变化。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 要分布区北界向北移,说明气温上升,故A项错误;乙到丙时 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下 降,B项正确;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应该导致气温持 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C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 美沿岸暖流加强,气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D 项错误。
• (3)地形与河湖:
• ①地形:
西部高山
落基山

主要中由央海大岸平山原、A_________等山脉组成
中部平原
阿巴拉契亚
以B_______________为主 区密西西比河
•原• ,②③航河湖运流泊密便东::歇部利区根冰D山。湖_地川__作_主_用要_形_是_低成_苏_矮。必_的_利E_C尔_为_____世____界____第____四_____长_山湖河脉、,休纵伦贯湖中、部伊平利
• (1)农业
• ①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土广壤大肥沃,___________;气
候温暖,降水农丰业富科技;灌溉水源充足;___________发达;工业
基础雄厚。
机械化
• ②农业生产特点:_________、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 ③农业带:(结合下图填写美国农业带的名称)

高中区域地理美国巴西教案

高中区域地理美国巴西教案

高中区域地理美国巴西教案教案标题:高中区域地理美国巴西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深入了解美国和巴西两个国家在区域地理方面的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美国和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人口和经济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帮助学生增强对世界地理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和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人口和经济特征;2. 掌握美国和巴西在区域地理方面的差异和联系;3. 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研究提取、分析和组织地理信息的能力;4. 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的意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1. 美国和巴西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全球背景下的地理优势和挑战;2. 美国和巴西的气候、地形及其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人口分布的影响;3. 美国和巴西的人口特征及其对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 美国和巴西的经济特征及其在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和活动:课时一:地理位置和地理优势比较活动1:导入问题 - 学生回答:美国和巴西在哪个大洲?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对于其他国家有什么优势和挑战?活动2:小组讨论 - 学生分成小组,使用地图和其他资源比较研究美国和巴西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全球背景下的地理优势和挑战。

活动3:小组展示 - 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对比。

课时二:气候、地形和资源利用比较活动1:知识巩固 - 学生回顾和总结美国和巴西的气候、地形特点以及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活动2:案例分析 - 学生阅读和分析一个关于美国或巴西的地理小案例,如美国的西南沙漠或巴西的亚马逊雨林。

他们需要理解气候、地形对资源利用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活动3:小组讨论 - 学生重新分组,讨论并比较美国和巴西的资源利用策略,并讨论其优点和缺点。

课时三: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比较活动1:知识回顾 - 学生回顾和总结美国和巴西的人口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活动2:小组研究 - 学生再次分成小组,研究和比较美国和巴西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城市化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量: 拉丁美洲人口最多 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居第五 分布:极不均衡 多分布于东部沿海; 人种:白种人、混血种人 宗教: 天主教
(2)城市
集中于东部沿海; 分布: 城市化水平很高 主要城市:
巴西利亚——首都 圣保罗——最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最大海港和第二大城市
(3)城市化问题 1、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人口、城市与城市化问题 (1)人口: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 (2)城市: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化比重高。 (3)城市化问题:城市过于集中,且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规 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1)人口
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4.人口、城市与城市化问题 (1)人口: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 (2)城市: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化比重高。 (3)城市化问题:城市过于集中,且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规 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5.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1)突出的热带农业。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咖啡、甘蔗、香蕉、 柑橘、剑麻。 (2)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①分布:东南部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②条件: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 ③能源:伊泰普水电站。
地形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 占面积的 1/3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占面积的2/3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 10°S与50°W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 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南部为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地面起伏和缓。 (2)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 度居世界第二。
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和肉类加工工业基地。
洛杉矶
是美国太平洋沿岸 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 文化中心。享誉世界的 电影城好莱坞和迪斯尼 乐园都在这里。
迪斯尼乐园
好莱坞
世 界 最 大 的 热 带 国 家
南 美 洲 面 积 最 大 的 国 家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 10°S与50°W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
尼亚加拉大瀑布
比较:北美五大湖与非洲断裂带湖泊成因
(1)非洲断裂带湖泊: 板块张裂,断裂下陷,积水 成湖。 内力作用 (2)北美五大湖: 冰川刨蚀形成冰蚀洼地,积 水成湖。 外力作用
(3)气候
( ) 气 候 类 型 的 名 称 及 分 布
1
①西部高山区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 降水由西部沿海向内陆急剧减 少。 ②东部山地区 对大西洋水汽的阻挡作用不明 显, 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减 少。 ——降水
2.地形与河湖
西 部 高 山 区 中 部 平 原 区
(2)特征: ①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 ②地势中间低,东西两侧高;
2.地形与河湖
地形剖面图
40°N
90°W
美国大陆竖剖面示意图
河流和湖泊
(1)特征: ①东部河流水流平稳,通航便利; 西部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②河湖众多,多外流河、冰蚀湖 (2)主要河流
(2)城市
联 合 国 总 部
曼 哈 顿纽约ຫໍສະໝຸດ 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 最大的港口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华尔街
曼哈顿区,被看成是纽约市的 象征。
华盛顿
是美国的首都,它位 于美国东北部。
在华盛顿,有三大建 筑一直被誉为该城的 象征。这就是白宫、 国会大厦、华盛顿纪 念碑。
芝加哥
是美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公路交通发达,又是五大湖地 区重要湖港; 工业部门齐全,重工业占优势,轻工业也很发达;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③中部平原区 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 冬季极地冷气流可从北冰洋 长驱直入墨西哥湾,形成大 风雪寒潮天气。 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 以自由北上,使中部和东部 普遍暖热。 ——气温
(4)农业带 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畜牧和灌 溉农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棉花 带,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小 麦和林牧业区。
见(p69)
畜 牧 和 灌 溉 农 业 区
小麦区




小麦区


混合农业区
花 带

亚热带作物带
资源 矿产分布
铁矿——五大湖附近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 煤——阿巴拉契亚山区 有色金属——西部山区 铁矿 煤
有 色 金 属
石油
工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对外贸易量也居世界第一。
3.三大工业区
北美五大湖
A F B
C E
D
G
五大湖的各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湖水汇入F圣劳伦斯河 , 密歇根 湖全在美国境内 流入G 大西洋 。除 以外,其余四湖为美、加两国所共有。
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水面高低不同,由 西向东逐级降低。 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有 将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 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 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地形特征
成因
西部 高山区
2.地形与河湖
地形 区
地形单元
地形特征
成因
①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美洲板块与 ,山脉自西向东依次 太平洋板块 南北走向、 西部 是:海岸山脉、内华 相撞形成。 东西排列、 高山 达山脉、落基山脉。 所以该地区 山间多盆地 区 ②山脉之间分布有宽 地壳不稳定 和高原 广的盆地和高原。 ,多火山、 地震。
圣劳伦斯河 密 西 西 比 河
科罗拉多河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西部的落基山脉,南北纵贯中央大平原, 最后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 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北美五大湖
A F B C E D G
本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美洲大陆的地中海” 苏必利尔湖 之称。分别是 A ,密歇根湖 B ,休伦湖 C , D 伊利湖 ,E 安大略湖 ,成因均是 冰川作用 , 其中A是世界第一大 淡水 湖。
位置
70°W
西半球
40°W
赤道

热带
西
南回归线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 10°S与50°W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 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南部为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地面起伏和缓。
太平洋沿岸多良 西部 港; 地区 贯穿美国东西的 铁路线
(1)人口
①人口约有3亿多,其中白种 人占80%。
人口和城市
②各种族间是不平等的。 失业人口中黑人比例最大。
③华人和华侨在美国有将近 100万人。
④人口分布不平衡,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约有一半以上 的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地区。东北部人口最为稠密,西部 高原、高山地区人口稀少。近些年人口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 迁移。
工业 工业部 区 门 主要城 市 东北 钢铁、 纽约、 部地 汽车、 华盛顿、 化学等 芝加哥 区 石油、 南部 飞机、 休斯敦 地区 宇航、 电子等
宇航、 西部 电子、 旧金山、 地区 飞机制 洛杉矶 造等
工业 区
运输条件
大西洋沿岸多良 东北 港; 部地 五大湖和密西西 区 比河的水运
南部 墨西哥湾的港口; 地区 铁路运输
工业
分布: 东南部沿海 条件: 邻近铁矿; 海上交通便利;
伊泰普水电站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解决燃料不足 伊泰普水电站 与巴拉圭合作
建在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6.热带雨林危机
雨林的作用
破坏的原因
造成的危害
调节全球气候、 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 源、保护土壤、 维护生物多样 性、提供木材 等
河流
亚马孙河:
世界流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 长度世界第二 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 10°S与50°W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 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南部为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地面起伏和缓。 (2)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 度居世界第二。 3.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商业性伐木, 发展采矿业、 开辟大型农牧 场,过度的热 带迁移农业
森林遭受破坏、 水土严重流失、 珍贵的野生动物 遭劫,全球生态 环境受到严重威 胁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热 带 雨 林
• 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
一、美国 1.范围和位置 (1)范围 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 海外: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范围:48+2+1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50°N
太 平 洋
120°W
70°W
大 西 30°N 洋
墨西哥湾
一、美国
1.范围和位置 (1)范围 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主要位于中纬度 海外: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位置 ①本土主要位于30°N与50°N之间 ②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阿拉斯加州:地处北美洲西北部,北临北冰 洋,南临太平洋,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③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属 于大洋洲。 (3)邻国:北临加拿大,南临墨西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