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用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早期的溶栓方法及溶栓后瘘管的护理
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护理

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护理作者:张燕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护理。
方法:对23例内瘘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并行相应的护理。
结果:23例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明显,杂音恢复。
结论:尿激酶局部直接注入血栓部位溶栓,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激酶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内瘘血栓形成是其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
既往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多为外科切开取栓或重新制作内瘘,不仅创伤大,而且并发症较多。
我院肾病内科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 23例次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23例患者,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5岁(25~74岁),共发生28例次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其中19例发生1次,3例发生2次,1例发生3次)。
23例患者内瘘吻合方式: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10例,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8例,大隐静脉-胫前静脉3例,大隐静脉-足背动脉2例。
内瘘使用时间0.5~150月,血栓形成时间2~72h。
23例患者均系慢性肾衰竭门诊透析患者(原发病性肾小球肾炎1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多囊肾1例)。
1.2 方法1.2.1 用药前准备1所有23例次患者术前均经临床及血管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临床诊断标准为听诊内瘘杂音消失,触诊未触及震颤,内瘘血管疼痛明显,血液透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标准。
超声检查见动静脉内瘘血流中断,管腔内见血栓形成。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低分子肝素钙(万脉舒,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100U皮下注射,以及前列地尔10微克静脉推注抗凝治疗。
1.2.2 患者入院后,嘱其绝对卧床休息1~2周,抬高患肢20~30度,可以做适当的活动。
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病人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病人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病人的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这50例患者均实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均有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情况。
给予50例患者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总结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溶栓治疗的效果等情况。
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的溶栓治疗临床分析得出,需要二次溶栓的患者有10例(20%),经再次溶栓治疗后,再通患者有3例,这些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症状均有所改善,首次溶栓治疗成功的有40例,有效率为80%,次日血液透析均成功。
结论:尿激酶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有通栓作用,其中精心护理对患者的血栓再通具有积极的作用。
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血透;动静脉内瘘堵塞;护理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各种刺激因子的长期作用下,患者酸碱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1]。
若不及时救治则会发展成为尿毒症。
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血液透析,其能延长晚期肾衰竭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保证血液透析所需要的血量必须进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但动静脉内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便是吻合部位的血栓[2],为了探讨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病人的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这50例患者均实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均有术后血栓的并发症,总结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溶栓的效果等情况,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均进行动静脉内瘘术,且均伴有血栓的形成,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28人,女性患者有22人,且这些患者的年龄大致为29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59.3岁。
尿激酶在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体会

尿激酶在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体会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不可缺少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
血栓形成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在透析患者中发病率为14%~36%[2],我科通过对18名在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患者中进行尿激酶溶栓,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我科2008~2011年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0~69岁,内瘘使用日期为0~8年,内瘘堵塞时间为6~36小时。
内瘘吻合方式为桡动脉与头静脉端端吻合。
血栓形成的标准:动静脉内瘘局部摸不到血管震颤,听诊器听不到血管杂音,彩超显示局部无血流通过。
方法:用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25万~50万U用4号半针头,选择在上肢动脉波动点(一般在桡动脉)进针,10~20分钟推注完毕,并在血栓形成处皮肤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栓的溶解。
30分钟听不到杂音再给予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25万U 1次,总量为75万U,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000U皮下注射,内瘘通畅后连续3天进行皮下注射。
结果发现内瘘血栓形成在24小时以内的15例患者全部再通,仅3例患者因为发现堵塞后未及时到医院而超过了36小时出现溶栓失败;13例患者在50万U用完后听到杂音,25万U推注完毕没有1例听到杂音,2例患者在用完75万U后1个小时出现杂音;患者有1例出现结膜充血,其他患者没有发现出血现象。
讨论25万U推注完毕没有1例听到杂音,所以尿激酶溶栓跟剂量有关系,国内多采用经内瘘血栓形成部位的动、静脉端血管内注入尿激酶的用量是25万~50万U[3]据本次观察最好直接给予50万U,以避免反复穿刺。
再通与否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关系,超过36小时尿激酶溶栓很难有效,所以平时要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要让患者认识到内瘘的重要性,每天都要自己检查内瘘的震颤,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及早处理,才能提高溶栓效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效果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95336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监护·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效果杨柳,曾冯(四川省江油市九O 三医院,四川 江油 621700)0 引言本文报道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中使用静脉内瘘闭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分组法即为随机法,参照组收入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45.32±3.54)岁;实验组收入20例,男性10例,男性10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44.98±4.32)。
计算比对实验组与参照组涉及基础资料,P>0.05,数据指标之间无分析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在20 mL 生理盐水20 mL 中加入30万U 尿激酶稀释之后进行备用,对穿刺部位确定之后,即为内瘘形成血栓上方大约1-2 cm 的位置进行消毒,在穿刺大约10 cm 位置上扎一止血带,确保松紧适宜,尽可能将尿激酶回流速度降低,同时将药物停留在局部时间延缓,选择20#留置针朝着血栓方向进行穿刺,发现回血之后取针芯并妥善固定好留置针,将药液以10 mL/h 的速度泵入,之后选择手指对血栓形成位置进行轻柔按摩,予以局红外线照射治疗,确保血栓快速溶解。
间隔5分钟选择触、摸、听等方式对内瘘通畅状态进行观察,如果2小时还不能畅通,需要进行1次重复,通畅标准即为恢复内瘘震颤,听诊显示为血管杂音,泵入尿激酶同时需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 U 。
1.3 观察指标。
计算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

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陈丹;赵余晓;赵俐玲【摘要】目的总结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18例“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结果15例溶栓成功,内瘘恢复血流,3例无效;2例出现穿刺点出血,无其他并发症。
结论采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1)017【总页数】2页(P13-14)【关键词】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治疗;多点穿刺;尿激酶;护理【作者】陈丹;赵余晓;赵俐玲【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浙江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提高、医保政策的完善,患者透析年限相对延长,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这些患者往往自身血管条件差,多次造瘘不成功,或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在此条件下需建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是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最主要原因[1]。
如何迅速恢复血液透析通路畅通,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
近年来,用尿激酶注射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文献较多,但是多数报道只选择近动脉吻合口端人造血管穿刺,即单点穿刺。
我科采用多点穿刺微量泵注射尿激酶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护理报告如下。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作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替代选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口径大(直径6 mm)、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充足、使用时间长和易于反复穿刺等优点[5]。
但血栓形成直接影响内瘘的寿命。
尿激酶能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凝块,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6-8]。
使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血栓形成,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血管资源,创伤少,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床旁随时进行,溶栓成功后为血管狭窄的患者下一步治疗(球囊扩张狭窄处)提供条件。
双针法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自体动静脉 内瘘 (AVF)是 指动静 脉在 皮下 吻合 建立 的血 管通路 。是透析患者最 常用 的血 管通路 ,动静脉 内瘘 血栓 形成是 血液透析 患者 动静 脉内瘘失功 的主要原 因。内瘘失 功后传 统 的 方法 为内瘘再 造 ,但反 复 建立 内瘘 终将 导致 耗尽 自身血 管… 。 近些年先后开展 了经皮 导管溶栓术 、带气囊导管取栓术 、腔内血 管成形术 等一 系列 创伤小见效快 的方法治疗动静 脉内瘘血栓形 成 ,但操作较为复杂 ,且费用 昂贵 。苏维等认为早期使用 药物溶 栓是一种安全 、有 效 、经 济 ,对 患者 血管 无损 伤的 治疗 方 法_2], 并且溶栓药物 的浓度越 高 、与血栓接触 的时间越长 ,溶栓效果 越 好 I3].为有效提高局部 尿 激酶 溶栓 成功 率 ,本作 者 总结 既往 局 部注射尿激酶溶栓 经验 (为便 于 区别 简称 传统 法 )及 动静脉 内 瘘护理经验 ,研究创 造 了双针 法局 部尿 激酶 溶栓 术 (简 称双 针 法 )治疗 动静 脉 内瘘血栓形成 ,并制 定相应 的护理 措施 ,取得 较 好 的 临 床 效 果 ,再 通 率 高 ,不 良反 应 少 ,溶 栓 后 AVF血 流 量 >200 ml/min,现 报 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选取 本 院 2016年 6月 一2017年 11月 间 14例 血液透析动静脉 内瘘发 生血 栓 的患 者为 研究 对象 ,其 中女性 4 例 ,男性 10例 ,年龄 29—73岁 ,透 析龄 5—86个月 ,内瘘使 用时间 2—51个月 ,血栓形成时间 1.5—6 h,将其 随机分为对 照组 7例 和 观察组 7例。两组患者 均诊断 为 内瘘 栓塞形 成 :临床 听诊 内瘘 杂音消失 ,触诊 未触及震颤 ,超声 见血流 中断 ,有 内瘘血栓形成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动静 脉 内瘘 静脉端 流 出道 无血管 狭窄 和 梗 阻。患者无活动性 出血或 出血倾 向 、无活 动性肝 病 、无严重 高 血压 、血压维 持在 94—180/65—100 mmHg。 1.2 方 法 1.2.1 观察组 采 用双针法局部 尿激酶溶栓术溶 栓 。(1)治疗 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栓 长度 :7例患 者血栓长 度在 2.2—4.5 cm之 间 :制定尿激酶 注射 剂量 :尿激酶 总量 25万 U一50万 Ul4 J。 血 栓长度<2 em,尿激酶 总量 25—30万 u,血 栓长度 >2 cm,尿 激
一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的护理体会

每天多次自我监测内瘘吻合
5 口有无震颤,及时发现问题,
尽早联系医生,争取最佳溶 栓时间。
4
保持内瘘侧肢体的清洁,每天清洗局 部,预防感染。
饮食指 导
注意控制水钠摄入,透析间期体 重不能超过干体重的5%[6],告知 患者要吃得好,保证热量。建议 患者吃干食多一点。水要少喝, 避免增加心脏负担,每日饮水大 概500ml+前日尿量。
结果:内瘘血栓患者经过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流量恢
复正常。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栓栓塞的内瘘,效
果著,操作方法简单。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溶栓;护理
自体动静脉内瘘 (AVF)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它是 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 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便于血管穿刺, 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1]。它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 会少等优点[2]。在内瘘使用中很多原因都可致动静脉内瘘血栓形 成,直接影响透析的效果,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经济负担,有时 甚至危会及患者的生命。怎样使血栓内瘘快速畅通有效具有很多 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发生在我院的1例动静脉内瘘闭塞进行溶 栓处理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拨打医生电话6986467。
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重点告知:患者内瘘侧肢体 不能负重,睡觉时注意不 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
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减 2
轻肿胀程度。
重点告知:患者透析结
束后,不能过度用力按
3
压针孔,按压时间不能
太长,以免形成血栓使
内瘘血流量减少。
生活中注意对内瘘侧肢体的
1
保护,穿衣时衣袖要松大, 内瘘侧肢体避免佩带饰物。
一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的护理体会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方法和疗效分析。
方法采用头皮穿刺针内瘘动脉端,尿激酶持续灌注局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结果共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54±17.30)岁。
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3天—5年,血栓形成时间0.5小时—24小时,溶栓成功8例,失败5例,成功率61.5%,尿激酶剂量18—38万u,溶栓成功率与血栓形成时间有显著相关。
结论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迅速、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尿激酶局部溶栓自体动静脉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如何保持内瘘通畅及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是至关重要的。
但急性血栓形成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尽快的恢复血管通路的畅通,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透析意义重大,我院肾内科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取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端穿刺,尿激酶持续局部溶栓,取得了较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6.54±17.30)岁。
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4例,痛风性肾病1例,高血压肾病1例。
1.2 研究方法1.2.1 入选条件:①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
②急性血栓形成,发病时间<24小时。
③无尿激酶溶栓禁忌症,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溶栓的书面溶栓同意书。
1.2.2 溶栓方法:取7号皮针,选择内瘘口动脉端,离内瘘口约1-1.5cm处为穿刺点刺,方向朝向内瘘口处,针尖斜面向上,进针约0.5-1cm,静脉推注尿激酶4-6万u(2万u/ml)用生理盐水稀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激酶用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早期的溶栓方法及溶栓后瘘管的护理杨爱军 白玲 张赤兵关键词 尿激酶; 动静脉内瘘; 血栓;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9689(2006)16 1516 02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不可缺少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
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瘘管内血栓形成,造成动静脉内瘘管堵塞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我科自2001年起应用尿激酶疏通堵塞的内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因患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001~2004年共计2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38~80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内瘘管堵塞原因为血压偏低,瘘管压迫时间相对延长,呕吐、大汗、腹泻等所致的脱水及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等。
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血透中血流速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速。
2 方法以尿激酶25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用7号头皮针自动静脉内瘘处注射,穿刺点在距动静脉瘘管吻合口前端2cm左右,进针方向为顺血流方向,缓慢注射,速度为1ml/min,注射时间为3~4h。
边注射边注意液体进入的感觉,如果阻力增大或回抽无回血时应停止注射,待头皮针内再见回血时继续注射。
如此反复注入药液后,以手触摸瘘管处血管震颤的变化,或用听诊器仔细倾听血管杂音的变化。
当血管杂音恢复后,再以25万U尿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用输液泵持续缓慢泵入,10滴/min。
通瘘整个过程中尿激酶累积用量不超过100万U。
3 结果在28例用尿激酶进行内瘘管溶栓的病例中,其中21例得以成功疏通,7例效果差,溶栓失败。
成功率为75%。
在21例成功疏通病例中,有5例为反复堵塞后再疏通,疏通次数为2~4次。
4 讨论尿激酶能激活体内纤维蛋白溶酶原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适应于肢体周围动静脉血栓溶解。
当瘘管堵塞后,能在短时间及时发现,应用尿激酶使血栓溶解。
本组21例溶栓成功者中,瘘管堵塞均在6h以内被及时发现。
分析本组病例内瘘管堵塞与以下因素有关:4.1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差、愈合不良,穿刺部位易形成瘢痕。
损伤后的血管内壁处易形成血栓。
4.2 患者脱水量过多,出现透析后的低血压,低血压时血流作者单位:100036北京,空军总医院风湿肾病科作者简介:杨爱军,女,1963年出生,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缓慢,在动静脉吻合口处易形成血栓。
4.3 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时用力过大,或压迫时间相对延长,由于低血压,使内瘘血液断流,导致内瘘闭塞。
4.4 严重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造成体内脱水、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血流缓慢,形成血栓。
4.5 内瘘应用时间过长,出现静脉内膜增厚,甚至局部附壁血栓形成。
5 护理要点5.1 心理护理 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一旦瘘管堵塞,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担心不能按时透析,或再次手术而产生急燥情绪。
此时应做好对患者和家属的安慰和解释,减轻其思想负担,以较积极而平和的心态配合溶栓治疗。
5.2 溶栓中对尿激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应用尿激酶时,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要随时注意其有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使用剂量较大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应随时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出血、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血痰或小量咳血、呕血等。
症状严重时应停止使用,给予对症处理。
5.3 瘘管的护理 保持血流通畅是防止瘘管堵塞的关键。
患者行内瘘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有关血管通路的教育,使患者知道术后如何保护自己的血管通路。
一旦发现瘘管堵塞或血管杂音减弱应及时就医,提高溶栓的成功率。
瘘管疏通后,应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瘘管观察和保护的健康教育,对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保护内瘘的宣教是预防内瘘发生堵塞的重要措施[2]。
主要内容为:5.3.1 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听瘘管杂音和血管震颤强度。
5.3.2 应用降压药时随时监测血压变化,不可使血压降得过低,血压不得低于100/60mm H g(1mm H g=0.133kP a),应当随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降压药。
5.3.3 当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大汗后应加强对瘘管的观察,及时补充液体,防止体内脱水后引起内瘘血栓。
5.3.4 避免将一些较重的衣物盖在血管通路侧的手臂上或穿过紧的衣服,毛衣、棉衣的袖口应改缝成拉链式,避免过紧的袖口卷起时对内瘘管的压迫。
5.3.5 不得将头枕在血管通路侧手臂上睡觉,避免在此肢体上测量血压或行静脉穿刺。
透析后注意观察针眼是否有渗血或皮下血肿情况发生。
有瘘的肢体要注意适当活动,避免血流减慢后血栓形成。
5.3.6 每次透析时应坚持让护理人员更换穿刺部位,采取阶梯式穿刺法,勿定点穿刺,透析后采取点状压迫,防止力量过大,加压时间勿过长。
当瘘管局部皮肤因反复穿刺而发硬或皮下出血引起肿胀时,应给于50%硫酸镁溶液浸入纱布持续#1516#内科护理 MODERN NURS I NG2006,Vo l.12,No.16加温冲洗腹腔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探讨苏秀英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冲洗液加温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胃肠道穿孔探查术成年病例60例,且患者腹腔污染严重,需大量生理盐水(约4000ml)冲洗。
随机将患者分为A、B2组,每组30例,置入直肠温度探测头接Datex∃型多功能监测仪持续监测体温。
A组患者用加温至38~40%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B组用室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将2组患者体温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 A组冲洗后体温有下降,但组间各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B组在冲洗后体温下降明显,为1.6%,与A组(0.7%)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术毕寒战发生率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使用加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有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作用。
关键词 腹腔冲洗; 生理盐水; 温度; 低体温; 护理Flushing abdominal cavity with heated physiological saline in preventing hypothermia during operationSU X iu y ing. Op er ating R oom,the Fir st Peop le&s H osp ital of T aian,Taian27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ex plo re t he clinical v alue o f flushing the abdominal cav ity w ith heated physiolo gical saline in lapar oto my explo rato ry.Methods 60adult patients w hose abdo minal cavity pollu t ion w ere serio us and needed massiv e physio lo gical sa line to flush wer e divided r andomly into two gr oups:gr oup A(n=30)and g roup B(n=30).T he body mean temper atur e was measur ed continuously by a rectal t em perat ur e pr obe.P atients in g ro up A received38~40%phy siolog ical saline to flush ab dominal cav ity;those in gr oup B r eceived r outine phy siolog ical saline to flush abdo minal cavity.T he change o f the patients&temperatur e o f each gr oup w as co mpa red.Results D ur ing the operation,the rectal temperatur e o f patient s in g ro up A decr eased but there w ere no sig 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each per iods(P>0.05).T he decr ease o f rectal temper atur e was sig nificant in g ro up B and t he temper atur e fell1.6%,which was differ ent sig nificantly with g r oup A(0.7%).T here w 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occur ring rate of patients&shiv ering after o perat ion bet ween two gr oups.C onclusions Flushing t he ab dominal cav ity with heated phy siolog ical saline can pr event hypothermia during operation.Key w ords Flushing the abdominal cav ity; P hysio log ical saline; H ypot her mia; T empera tur e; N ur sing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9689(2006)16 1517 02腹部外科胃肠穿孔探查修补术因其腹腔污染严重,常需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以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由于水的传导作用可带走大量热量,使患者术中低体温愈显明显。
手术患者低体温,对手术及术后恢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可促进术后并发症发生,延长恢复期,增加患者的医疗及护理费用。
本文探讨了加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以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胃肠道穿孔探查修补术患者,且腹腔污 作者单位:271000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作者简介:苏秀英,女,1964年出生,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染严重,需大量生理盐水腹腔冲洗病例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8~50岁。
随机分为A组和B组,2组均为30例。